落日的教案

【教學目標】

落日的教案

1、掌握通訊的寫法特點

2、領會文章中表露出來的民族自豪感和歷史責任感

【教學重點】

能正確掌握學習通訊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通訊的新聞性、文學性和思想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日落》有怎樣的豐富含義。

(參考:日落時分完成本文;日本帝國主義失敗;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新的時代將隨着明天的太陽升起)

二、作者簡介

1、本文寫作背景(學生):抗戰勝利,日軍投降的時刻。

2、本文作者:嘉興人朱啓平,人稱爲範長江之後的與之齊名的名記者,《大公報》派去採訪日軍籤降儀式的三位中國記者之一。

三、研習課文:

(一)體會作品的新聞性特徵

1、新聞作品有真實性、及時性、客觀性的特徵,本文這些特徵體現在什麼地方?

——明確:所寫爲作者親眼目睹,時間寫得細,人物真實,過程清楚,顯示了極強的真實性;本文完成於1945年9月3日日落時分,9月4日即見報,顯出了其及時性;記述客觀,沒有強烈的`感情衝動,顯其客觀性。

(二)體會作品的文學性特徵

1.本文線索是什麼?這樣安排有何好處線索分明。

(參考:全文時間是線索線索分明,思路清晰,事件發生過程清楚)

2、作者運用了哪些材料,從哪些方面寫出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場面的?

3、結合課文第三部分“儀式開始”說說作者是如何描述“莊嚴肅穆”的?聯繫通訊特點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參考:麥克阿瑟發言的特點;日本人審視投降書;水兵談笑聲停。麥克阿瑟用六枝筆簽完字。美國中國都有人陪同簽字。日本代表肅立。)

既細節描繪注重場面渲染是通訊的一大特點,師見機引出通訊與新聞的不同。

(三)體會作品的思想性特點

朱啓平說過,“一筆在手,心中當有億萬人民”,他的中國記者的立場和傾向體現在什麼地方?(參考:簽字宣名者只寫美國中國;“這時我轉眼看看日本代表”;“中國最嚴肅”;“九一八”。學生從全文中找出相關內容來體會作者蘊涵在筆尖的情感和思想,體會:朱啓平並非沒有思想和感情,也並非不想把這種感情顯露出來,新聞記者的責任讓他要如實報道此次事件,但深藏心中的民族情感

令他在冷靜中帶有深沉的感情和深刻的思考。

四、作業:將這篇通訊改成一篇新聞(只寫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