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1

《萬曆十五年》是對明代衰亡原因的概括,選取的人物分別反映了不同方面衰亡的原因,而這些原因又可以歸結到社會制度的某個問題上去,讓人明白明代衰亡的表面與內在之間的必然性。

從“表”上看,分爲幾個方面:

第一,皇帝制度本身是君主專制,而皇帝決策常常有誤。並且在與羣臣的較量中,羣臣佔優,皇帝便報復性地消極怠政。一方面皇帝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皇權正在被變相地攻擊而受限。前朝的集權化導致了萬曆年的皇帝即便不謀其政也不讓大臣出頭,結果拖累了社會發展。

第二,官僚政治嚴重。書中有一句話說“官只擔心民衆吃不飽,不擔心民衆吃不好。”官們更關心的是“合法與非法的收入”,地位,名利。私心人皆有之,但放到國家層面,缺乏法律規定,便一發不可收拾起來。這其中重要的一環是張居正。《明朝那些事兒》這樣評價他:“最奸的奸臣都被他趕跑了,你說誰最奸。”他對皇帝來說是父親一樣的存在,而張居正本身是官僚階層的頂點,是剝削階層的主力。儘管他本人渴望更好地治理國家,重視民生,但他所在的陣營卻因他的力量壯大甚至與他本人、與皇帝對抗。

第三,是崗位待遇問題嚴重。明代官俸之低衆所周知,而正是這一問題導致監察部門對腐敗視而不見,從而使人民生活水平與生產力長期低下,轉而又威脅到崗位待遇與稅收的規範性。

第四是部門管理上的不科學。其嚴重後果從倭寇攻入內地環南京城搶掠後全身而退可見一斑。曾經發展水平世界第一的明朝被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小國來的流寇惡民如此狂虐,其部門管理確實存在極其嚴重的漏洞。說到底,還是中央機構、文官集團沒有一種有效的制度來管理軍事機構,使其能高效運作又不至威脅中央集權。而文官集團在日本人的長刀架到脖子上之前並不想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這些人更在意的是壓制武官以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主導社會風氣,攫取更多物質利益。因此,若無張居正這樣的人力挽狂瀾,事情還不知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然而這四個方面,以及其他未提到的方面,在書中被歸結到一點上:道德統治社會。以四書五經作爲不成文的治國方針,讓人的利益、慾望缺乏可見的管制,而使行爲與準則漸相背馳,而形成的了“陰”與“陽”。明代是一個充斥着“僞物”的朝代。哲學家李贄也因研究這種現象而名聲鵲起,最後卻觸犯了士紳階級利益而在當時身敗名裂;張居正生前勵精圖治,死後也被大清算;二輔門生參奏大輔,三輔門人蔘奏二輔;戚繼光因自己用士兵武器戰鬥而得以留職,他的同僚卻因支持技術創新發配邊疆,只因技術發展要重新洗牌各個衙門和官職。文官集團曾爲這個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卻成爲了社會毒瘤。這不是什麼人性的悲哀,人爲利益來去本無可厚非,說到底還是治國之本出了差錯。

由此觀之,要整頓的是執法制度和力度、社會生產製度、軍隊編制,而最重要的還是限制這些“僞物”,着眼人的生活水平,儘可能利用當時的剝削關係促進技術發展,再促進社會革新,這樣以來就可能爲我們的明朝續上個幾十上百年的壽命了,直到工農社會真正的主人再次爲自己代言。

可是歷史是不能假設的,萬曆十五年一去不復返。我們只有在它的教訓之上盡全力把未來的事情做到最好了。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2

近期,在同事的推薦下,我閱讀了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受益頗深。

此書內容豐富,涉及明代政治、經濟、社會多個方面,作者從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的幾個事件作爲中心點展開敘述,從國家政治制度、決策方式、知識分子等,層層加以剖析,將他們置身於整個歷史發展進程中進行評述,冷靜客觀地探討他們的功過是非,指出種種做法對將來的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作者看似隨意着筆,實際上分析了晚明種種問題的癥結,即以道德代替法制,整個國家發展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明清的衰落也成爲歷史的必然。

《萬曆十五年》英文版原名直譯爲《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黃仁宇這樣概述“無關緊要”:“1587,是爲萬曆十五年,次歲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這一結論,作者是通過一系列事件解讀出來的:皇帝的'怠政、張居正的獨斷、申時行的中庸、海瑞的固執、李贄的無奈、戚繼光的自強,這些人或身敗或名裂或鬱鬱而終,無不作爲犧牲品遭殃受害。透過一個個人物的命運,作者梳理的是大明王朝的體制和政治狀況。事實上,黃仁宇的筆觸並未侷限於1587年,而是縱覽了整個明朝,乃至可以透視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政治與經濟體制,追尋其衰落的必然原因。

《萬曆十五年》的章節安排幾乎都以人物命名,萬曆皇帝屬於最高統治者,而張居正、申時行是志在改進文官系統的皇帝顧問,海瑞是倡導復興傳統道德的地方官,戚繼光是志在強軍的武官代表,李贄則是一個思想的“離經叛道”者。

顯然,人物的選擇具有典型性,把人物與制度的故事放大來看,就出現瞭如下圖景:萬曆皇帝獨處權威的頂峯,但更大意義上卻是皇帝制度的一種象徵,受着道德治理規則的種種約束——祖宗成法、道德禮儀及文官系統的運作機理,這些約束不僅使他喪失了發揮個性創造力的機會,也剝奪了他作爲一個常人的權利,所謂“專制、無能、貪婪”也可視爲萬曆在自我意志屢屢受挫之後的“消極怠工”。張居正和申時行官居首輔,張居正10年新政,最終只能在文官們的道德責罵聲中草草收場。由此可見,人物的悲劇實際上是一種與制度互動過程中無所作爲的悲哀,無論是萬曆皇帝,還是張居正、申時行、海瑞與戚繼光都不能以自己的行動分別使皇帝制度、文官制度(包括經濟和法律制度)及軍事制度得到改觀。

我們漸漸瞭解了作者的歷史觀,從小處看,1587確實是平凡的一年,然而從這小處看開去,我們將視線擴大到前後幾百年,無論政治家張居正還是申時行,軍事家戚繼光還是思想家李贄,不管他們做出怎樣的努力,明朝的衰落已經無可避免,而究其原因,則是明朝開國以來的各種制度和舉措造成的,是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造成了整個中國近代以來的落後。這種狀態從黃仁宇對張居正新政的評價中可見一斑:在下層行政單位間許多實際問題尚未解決以前,行政效率的增進,只會造成文官系統內部利益的糾紛,但這些實際問題不能引起技術的改進而只會被升級爲道德問題加以解決,即用大而無當的抽象道德原則來掩蓋問題和恢復平衡的狀態。概言之,人物和制度的悲劇都源於一種“無法突破僵局”的悲哀。

在作者看來道德絕非萬能,我們需要技術與法律這種方式來解決一些不需要道德出面解決的問題,道德的目的應是遠大的,它是作爲一個指引而非硬性的規定。如果將道德作爲一種硬性的規定,則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缺乏變化與活力喪失發展的機遇,二是對道德的挑戰,這不僅不能使政策一以貫徹和實現,也會給社會造成動盪與不安。黃先生以史爲鑑,警示今人,這也是他站在全球的角度以宏觀的視角來審視歷史,也正如富路特先生在英文版中的序言所言:“歷史學家檢討過去的錯誤,以作爲將來的警戒但同時也要忠告讀者,保全有價值的事物。”

《萬曆十五年》像一扇窗子,打開了我們的視野,他教給我們看待歷史的一種方法。黃仁宇先生在談到自己寫作的《萬曆十五年》時曾說:“不僅可把歷史看作一個鏈條,也可把它當作一個雞蛋來剖開。”透過1587年這個歷史橫斷面,我們不僅看清它的細節,更可以把握歷史的主脈;不僅可以瞭解它的外觀,更可發現它的深層結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黃仁宇倡導的“大歷史觀”的端睨。意大利史學家克羅齊說:“一切真正的歷史都是當代史”。讀《萬曆十五年》,或許能啓發我們換一個視角看問題,觀察世界,回顧歷史,透視人物,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樣,或許會有許多真切的感受,或許有許多獨到的發現。

當前我們身處中華民族的巨大轉型時期,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會越來越強大,這是我們每個人有目共睹的,也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事情。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不斷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只有牢固樹立和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爲追求在經濟繁榮、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會和諧等各方面的共同理想,才能切實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實踐中積極爲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奉獻智慧和才華。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3

我曾經以爲《萬曆十五年》會是一幅宏篇巨構的歷史,就算不滿眼艱澀的文字,也該是難逃作者的主觀臆斷落了下乘(這也是我不喜歡讀歷史評論的原因,作者有所偏好,不夠客觀)。但顯然,是我胡亂猜測了。

這本書初讀顯得瑣碎,你甚至不覺得它多有文采,就平淡無奇的講一個故事,甚至有點無聊。

但到了後面,你開始被它吸引,於平淡中跟着作者不慌不忙的一路過去,竟有點欲罷不能。

看書喜歡窺探作者的三觀,企圖找出作者的狹隘和洋洋自得。然而這次只看到作者對歷史的悲憫、清醒的目光以及高遠的視野。這絲毫不誇張的文字,突然讓我懷疑:是作者沒有斐然的文采,還是不屑炫技,只想安安靜靜地講好一個故事?

再說故事。

我們總宣揚人定勝天,認爲這樣纔算英雄,作者卻讓我們看到到歷史的偶然與必然:歷史大車輪下,很多人物被裹挾着前進,根本無力反抗。真要反抗未必會失敗,只是難如登天!自動開啓hard模式,何苦?

歷史人物也是人,不是歷史課本里的寥寥數語,萬曆皇帝,海瑞,戚繼光,張居正,他們未必沒有爭過,沒那麼高尚,也沒那麼不堪,但最終也未能扭轉歷史的潮流。

因爲懂得,所以慈悲。黃仁宇一生經歷了太多,對歷史有一種天生的悲憫和冷靜,者註定了這本書的成就:很多人寫史讀史,卻最終陷入偏見,客觀是最基本卻最難做到的。黃的高度,黃的經歷,足以讓很多人說一聲佩服,讓很多人汗顏。

至於人物各自的故事,突然沒有了興致,罷罷罷,不講了。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4

黃仁宇寫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書的核心思想就是"萬曆十五年平淡無奇,明朝註定滅亡。"也就是說,在平淡無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後,導致了一個不平凡的大帝國的滅亡,這實在是非常經典的。你彷彿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後感覺到底下有一個巨大的冰山,在支撐着它,使你認清一個歷史的必然性,明朝的滅亡並不是決定在李自成打進北京城,而是決定在萬曆十五年。

我們可以把萬曆十五年這個時期的明朝看作是一個家族企業,萬曆皇帝就是這個家族企業的繼承人、董事長;把第二章所寫的首輔申時行當做是他任命的CEO;把第三章寫的張居正這個人,當作是一個前任的CEO,你可以比較前面的CEO跟後面的CEO做法有什麼不一樣,從而影響了什麼樣的一個未來;第四章,"活着的祖宗",你可以看作是這個家族企業所遺留下來的一些企業文化、企業的價值觀,所帶來的一些制約,祖宗雖然已經死了,可是彷彿活着,你的權力和限制都是來自祖宗,但是到底對一個人影響有多大,又與這個人的能力有關係,如果萬曆是唐太宗或者康熙這樣的皇帝,把他擺在同樣一個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樣的事情。

第五章所寫的海瑞,是一個低階別的政府官、地方官,有點像我們分公司、辦事處的主管。他們直接接觸客戶,立即服務,爲當地服務。然後他也會產生書中所講的困惑:到底是聽朝廷的,還是要聽老百姓的?類似這種矛盾。像以服務爲導向的部門,自然是以客戶爲先。但是,朝廷的意願與百姓的心聲,永遠是兩難的選擇。

接下來戚繼光。戚繼光是一個將領,他去打倭寇,這比較像行銷部門,跟競爭對手作行銷的戰爭。例如我從臺灣被派到大陸來,就是一個外派的將領,就是要來攻打這個市場。而在打仗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用掉公司大量的資源,但這個仗要怎麼打,公司就要因此決定怎樣去分配資源。

如果說"活着的祖宗"代表了歷史的包袱、歷史的價值觀、或者是朝廷上層的價值觀,第七章講到的李蟄正好相反,代表的是下層平民文化的價值體系和思想體系,他比較接近老百姓,可是跟上層的思想體系有一些衝突,是"自相沖突的哲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學家"。這就好像剛進公司的大學畢業生,感覺公司的上層,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識分子",權力很高,已經萎靡了。

從第一章唸到第七章,從"公司董事長"內心的轉變,一直看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後你會慢慢醒悟,平淡的"萬曆十五年"如何決定了幾十年後明朝的滅亡。把它歸到你現在的企業裏面,或許這一週也是平淡無奇,和以前一樣,但可能公司未來的五年就決定在這一週,不是因爲這個禮拜產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變局,不是!而是在這一週背後,有一個很大的冰山、一個很大的體系在運作,有形的官僚體系,加上無形的思想體系在運作,而導致了你五年後的景況。

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當我們觀察身邊周遭組織裏的這些人,從他們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當中,可以看到企業未來的興衰,從而培養出一種對未來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們去品讀。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5

這本書——《萬曆十五年》是無意間發現,起初是以爲與大明王朝一樣,是小說,是演繹,後來卻發現不是這個樣子,如作者所言,這本書既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學術報,也不能算嚴格意義的商業產品。

作爲一個多年旅居國外的華人,文字的寫作風格已經深受影響,中國人做的史書多數很隱晦,雖不至於像段子裏講的,中國的史書裏除了名兒是真的,情節全是假的,但是讀起來總感覺懸在空中,紀傳體由司馬遷發明,我不確定這是不是武俠小說的起源。這本書的文風平淡如水,婉婉道來,但是這水不是清流急湍,而像泡老了的帶着茶末的水,總感覺沉沉悶悶,但是又說不出哪裏有問題,就如同書裏的那些主角一樣,在大道德的規範下,都低着頭,弓着腰,不能突破,也不敢突破,就像頭頂一層厚厚的雲層,這就是這本書整體的感覺。

作者的大歷史觀,要放到什麼樣的視角去看待歷史的變遷,王風起於青萍之末乎?還是客觀的事物規律有其必然解決,這本書裏對於現狀我看不到解決的方式,太多的無奈可奈何,太多的無能爲力,最終只能被歷史的洪流推動着,最終被碾爲粉劑,唐宋元明清,秦皇漢武,唯獨這個明的味道有些特殊,邏輯思維有幾期節目講的就是這個大明,有意思,可以看,這本書,也值的一看。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6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的《萬曆十五年》今天終於讀完了。一部歷史書竟能讓我如飢似渴、手不釋卷地讀完,連我自己都感到些許詫異。一部書只寫了一年 ——萬曆十五年,寫了幾個人,寫了幾件事,場景不可謂不小,正如該書作者黃仁宇所言: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爲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聽人言,大師就是能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比起許多鴻篇大作,《萬曆十五年》實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卻濃縮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將整個中國歷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彷彿讀完這一年,頃刻間便能在讀者的腦海中建構起清晰的歷史脈絡一般。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以知一葉而知全秋的寫法,將整個中國歷史映耀腦海。同時黃仁宇先生的文學化寫法,使讀者絲毫感覺不到乾巴枯燥、索然無味的歷史書,而是在品味小說,鑑賞詩詞般,一瀉千里地讀完。讀完後還感覺脣齒留香,餘香滿頰。細細玩味着,淺淺嘗茗似的,在腦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簡直就是在品嚐一道大廚精心製作的文化大餐。

當我們品味這道美食時,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國是一個有極強文化傳統的封建王朝,在秦統一中國,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來,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發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統一,思想上的統一,精神上的統一引導中國的發展。衆所周知,先秦哲學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可到了漢代卻獨尊儒術,這並不能歸咎於生物的隨機選擇,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這在以土地爲基本生活資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錢穆先生曾說,中國的國家是國與家的結合,上至君主下至戶主,在自己的管理範圍內是具有絕對權威的。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內戶主具有權威是生理中產生的,而君臣關係則是一種社會關係,儒家的“仁”很好的調和了箇中矛盾,使得家國一體。家是一國,國是一家。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萬曆皇帝是具有絕對權威,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張居正、申時行等代表的士官階層對皇權卻是一種無形的鉗制。這與西方的三權分力是不同的,三權分力講究平等,而一士官階層對皇權的鉗制則是不平等的。士官對皇權要盡忠、盡孝、盡義,是爲了輔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給予的拘束。這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士官對自己也是從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這就造成了重禮輕法,重道德輕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圍了。每個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準則,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從這裏看,張居正死後被諫,乃至於被鞭屍,也就不足爲怪了。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爲忠,敬祖爲孝。自古以來,忠孝佔據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可以用於治國,孝可以上升爲忠。觀其《萬曆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家,再來治國的呢?

《萬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圖。它就是一隻張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獸。它要吃人,它將人變成怪獸。張居正死後被吃,海瑞被吃,申時行被吃,戚繼光被吃……還有無數人都被這張沾滿鮮血,腥臭無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7

讀完《萬曆十五年》,我想重點通過萬曆皇帝,張居正,海瑞這三個人物來分別分析明代的社會制度,政治狀況和倫理道德。

書中,萬曆皇帝早期曾是充滿激情的,曾希望勵精圖治,他閱覽各朝實錄,同學士們討論歷史興亡,親自徒步十餘里前去求雨……但隨着文官不斷地對他提出勸諫,對他不合道德的意圖作出抗議,萬曆皇帝深感自己是不自由的。自秦開創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以來,君主受限的因素變成了倫理道德。多少年來,文官已經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力量,通過所謂道德禮法,強迫坐在寶座上的皇帝擯斥他個人的意志。皇帝已不是國事的處置者而是一種權威性的象徵。縱使身爲九五之尊,天子依然受制於羣臣。萬曆皇帝清楚地認識到這點之後,索性以“無爲”來對抗文官,採取了長期怠工的消極對抗。

在我看來,個人私慾同倫理道德在大部分情況下是相背的,而萬曆身爲皇帝,在衆目睽睽之下,絕不能有逾距的行爲。如果將私慾比作陰,道德比作陽,那麼一衆文官都不希望皇帝有陰的存在。他不能立心愛的皇貴妃之子爲太子,也不能在死後同貴妃葬在一起,他無法置文官的意見於不顧。明朝廢宰相,設內閣,是君主專制高度強化的時期,但是萬曆年間,皇權卻依然受到束縛與限制。這是合理的,因爲皇權理應受限以保證政治的清明。但這又是不合理的,因爲朱元璋廢除宰相設內閣是爲了加強君主的權力,而到了後世,這種制度卻過度僵化,以至於在這樣的體制之下,萬曆皇帝只能成爲被體制束縛的傀儡。

從第一章開始,這本書就提到了張居正。張居正是個有執政才能的人。他生前權傾朝野,死後卻慘遭抄家清算,甚至連“太師”之名也被奪去。他的不幸下場除卻他自己處事不妥的因素以外,還離不開衆文官集體對他的參劾。從這裏我們還可以看出,明朝時期文官集團是非常具有團體意識的,他們懂得什麼時候同別人聯合起來對付敵人,來憑藉多數人的力量達到自己的目的。

張居正一生勇於改革創新,着實有功勞,他生前被人忌憚,還有很多人試圖同他交好,而在他倒臺之後,大家卻又集體檢舉他的表裏不一,獨斷專行和待人不善。這應該可以稱作是“世態炎涼”。書中寫,同鄉之間,甚至是同年之間參加科舉獲得功名的官員,甚至考生與主考官之間,都是應當相互關照的。明朝時期文官俸祿微薄,爲了彼此之間相互照應,產生了很多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團體。張居正在任官時期憑藉自己個人好惡提拔官員,以致很多有權力的人都是他的親信。而申時行在擔任首輔之任時,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不斷調解官吏之間,官員與皇帝之間的各種矛盾。有人曾背地裏評價他,說他並沒有什麼建樹。申時行只覺得他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在他看來,如果他的施政記錄是一張白紙,這反倒證明了一切都被納入規範之中,都在正常運轉。不管這兩個人以怎樣的方式處理政務,都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明朝政治體制之下官場上的腐敗。

很久以前就看到過海瑞備好自己的棺材,然後去痛罵皇帝的故事。海瑞這個人的性格特點非常鮮明,那就是正直,甚至正直到了古怪的地步。他力求節儉,吃穿用度一律從簡,甚至連文書用的紙張都做出了嚴格限制。他的剛正不阿受到了一致的讚揚。文人飽讀四書五經,知道什麼是忠義,他們知道怎樣能夠流芳百世,所以哪怕放棄生命也要來販售自己的道德。我們沒辦法揣測海瑞本質上是不是出於這種情懷,但是他確實身體力行,比誰都要清廉正直,愛惜百姓。

這到底應該如何形容?我們爲他的高尚人格而感動,稱讚他的品性,稱讚他的節操。但是這種崇高的背後,實際滲透着千百年來爲中國社會所恪守的倫理道德。這種道德觀念經由歷朝歷代留存至今,皇帝用道德來統治人民,但自己和自己的臣子卻無一避免地受到了道德的洗禮。沒有人能逃脫精神上的禁錮,道德已不僅僅是統治者的工具。當統治者試圖利用道德來穩固自己的政權時,道德卻也使政治體制越發固化。即使如此,皇帝和官吏都不是絕對的“陽面”。他們嘴上往往頌揚着道德,行動上卻將個人私慾排在前面。海瑞受到集體表彰,但背地裏,百官排斥他,厭惡他,彈劾他。宋代大儒朱熹對於四書的註釋被列入了科舉考試的內容,明明社會風氣理應更加純良,而人們內裏的私慾卻與表面的道德越來越遠了。

從主觀上來說,我很欣賞張居正先生。雖然他也有短處,但是我認爲他總體上是功大於過的。“工於謀國,拙於謀身。”是海瑞對他的評價。他的勵精圖治,他的銳意改革,還有他出言譏諷無能者的行爲,都讓我很有感慨。看到第三章的題目“世間再無張居正”的時候總覺得唏噓不已,隱約能感覺到黃仁宇先生對這位首輔應該也是一種惋惜的態度吧。

全書開篇提到“……這些事件,表面上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再看本書目錄,從萬曆皇帝到首輔張居正,從將領海瑞到思想家李贄……每一個章節都對不同的歷史人物進行了着重敘寫。受着種種限制束縛的萬曆皇帝,活的得一直都像他死後所葬的地下玄宮一樣凝固與窒息。海瑞同張居正一樣都是在不斷求索,希望能找出一種合適的方式,使帝國能納入他們所設計的政治規範內。然而最終他們的命運都是無望的,生在一個道德倫理不斷加強,君主專制不斷僵化的裏,每個人的命運都是早就寫好了的悲哀,正如這個即將走向覆滅的社會制度。

同大多數進行整體性理論概括的書籍不同,《萬曆十五年》以單獨的個體爲着眼點,以1587年爲時間主軸,向前後左右不斷延伸,向我們展現了明朝萬曆年間的社會狀況,由此又能夠見微知著,從而窺見當時整個中國社會的發展趨勢。中國在明朝中期之前,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自明朝中後期以來,便不斷沒落,再也不復昔日的榮光。

萬曆十五年總會帶給我一種沉重感,書中的很多人都在努力地伸出手試圖挽回着什麼,然而更多的人選擇無動於衷。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努力者的功夫都是於事無補,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只好選擇放棄。或者說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放棄了什麼,又順從了什麼。一代王朝走向覆滅,而搖搖晃晃的封建制度也最終轟然倒下,只留下了落後的中國。這是社會的必然,也是社會的悲哀。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8

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紮紮實實地從史料走中來,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纔會擁有獨特的見解。在後記中他這樣解釋他歷史觀的來源:“大歷史觀不是單獨在書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僅是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領悟獲得的。

我的經驗,是幾十年遍遊各地,聽到不同的解說,再因爲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體現出來的。”可見這本書不是一個僅侷限於書本的學者所寫出來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經歷和感受的作品。在書中,作者常常批評“道德代替法律”這一點。

明朝時,中央集權已經達到了高峯,廢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團日益強大,但是軍隊建設卻極其落後,依靠多次翻修的城牆鞏固國防,待倭寇入侵纔開始培訓新兵。天下的奏摺,評判的標準則僅僅依靠仁禮道德,沒有強而有力的法制建設,文官集團越發強大,卻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叛亂、異族的興起,最終走向滅亡。

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古以“禮”爲尊的國度,從民風淳樸的先秦、百家爭鳴的春秋、詩詞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傳統文化已失傳的今天,傳統道德的滲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錶中的齒輪,在歷經時光歲月的磨損之後,終於在運作中發出了不和諧的噪聲。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9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作者選取萬曆十五年作爲一個分界線,介紹了神宗萬曆,首輔張居正,申時行以及清官海瑞,將軍戚繼光,哲學家李贄等人的經歷,挖掘出這些看似風光的人物各自的經歷中隱含的的悲劇,從中看出他們所處的大明王朝表面繁榮下的無奈。

關於明朝,說句慚愧的話,如果不是因爲這本書是寫的萬曆年間的事情,我對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萬曆是明朝的一個皇帝,明朝有段時間是萬曆年間而已。至於戚繼光,李贄,海瑞,張居正這些人在看這本書之前也只是知道他們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們其實是一個時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實中國古代對於社會機制的設計已經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動作。下面的文官機制也能基本上照常運行,它已經將自身內部的人訓練成了它自己的齒輪,不會因爲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的不合作就亂了套,哪怕這個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萬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認識到裏面幾個真實的人。在黃仁宇先生夾敘夾議的文字裏,我看到了他們內心的掙扎。印象最深的是萬曆皇帝,書裏雖沒有萬曆心理活動的描寫,但作者對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還是把萬曆個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現出來了,雖貴爲天子,但他終其一生都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很多時候,他企圖用個人的力量和傳統習俗做抗爭,但強大的阻力將他推回。

萬曆在十歲那年登基成爲大明帝國的主宰,由於年紀尚小,大部分的決定背後都有張居正的協助。他曾經勵志做一個聖明的皇帝,但得知張居正的真實面目之後,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師矇騙了這麼久,他的世界觀受到了強大的衝擊,在隨後數次與朝廷文官的爭鬥中,也讓他心灰意冷。他發現了自己雖貴爲九五之尊,但實質上不過是封建禮教的一面旗幟,是文官集團爲了保護其所有權而創造的符號象徵。

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者尚且如此,這個王朝還能走多遠呢?

萬曆十五年,張居正已死,死後被大清算,家產抄了,兒子革職,所有的榮耀都被剝奪,甚至差點開棺戮屍。一個厲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舉國的重大決策的大權,卻淪落至此,子孫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榮耀多尊貴,現在就有多卑微,多慘淡。

其實張居正所厲行的改革,總的來說,對明朝還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權重和鋒芒畢露,威脅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遷,於是反張派必除之而後快,張居正怎麼也不會想到,是他親手爲大明帝國走向衰敗埋下了伏筆。

讀史思今,時至今日,凡有爭議之事發生,道德就時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卻是陌生的,我們很少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道德卻成了人們口中的輿論導向和判斷是非的標準,由此觀之,這和幾百年前的萬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卻有教化之處。然而,受過教育的人應有獨立之思想,能夠明辨是非。願你我能以史爲鑑,審視自身和社會,不做隨波逐流的跳蚤。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10

明史有“稅重民窮”之說。如果意在說明當日官僚貪污百出,無力百姓被攤派的賦役過重,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言之成理。要是認爲全國稅收總額過高而導致百姓貧困,則與事實有所出入。同期英國稅收約銀二千餘萬兩,和人口爲三十倍的中國大體相等。“民窮”的根本原因不在國家的賦稅過重,而端在法律的腐敗和政府的低能。國家的稅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只是鼓勵了大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里額外加徵。

中國幅員遼闊,情形複雜。明朝採取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不着眼於提倡扶助先進的經濟,以增益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後的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中國傳統社會晚期的結構,類似“潛水艇肉夾麪包”——上面是一塊長麪包,大而無當,此乃文官集團;下面也是一塊長麪包,也沒有有效的組織,此乃成千上萬的農民。其中三個基本的組織原則,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涉及經濟、法制和人權,也沒有一個可以改造利用。

張居正精明能幹試圖經濟改革,申時行中庸誠信試圖建立和諧社會,海瑞奉行儒家傳統道德試圖保持執政意識形態集團先進性,戚繼光實幹主義試圖實現國防現代化,李贄清高矛盾試圖打破儒家的一元宇宙觀,結果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或身敗名裂。就連九五之尊的萬曆皇帝,本有中興之願,但張居正死後被清算的形象反轉,天子家事又屢被臣下干預,眼看死後都不能和自己心愛的女人並肩長眠,早已厭倦在各種典禮上充當木偶的他也終於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

帝國的官僚們一意保持傳統與穩定,從而喪失了主動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明朝的特徵在於依靠意識形態作爲統治手段。其意識形態充斥了帝國的各個方面,無論從強度還是從廣度來說,都是空前未有。意識形態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計較個人私利,講求奉獻和犧牲,鄙夷物質利益。這樣,官員們過簡單樸素的生活也成爲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補助着體制上的欠周全。

單一意識形態體制所造成的困局還表現在,它不能承認自己自己存在問題,因爲懷疑終極價值,就等於懷疑一切的基礎。如此往復,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執行者想到的第一個答案必然是掩蓋之。在這個體制之下,因爲終極價值理論上的不可懷疑和體制事實上的漏洞百出,整個體制事實上已經淪爲一個形式:人人都在用陽的一面,也就是終極價值來掩蓋自己的陰的一面,也就是個人私利。當社會日趨參差多態之時,體制所要求的單一化,同質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齊劃一的集體開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爲方式已經進入死衚衕,其必然碰壁。當現實基礎嚴重脫離體制時,體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強行將現實拉回原初的設定狀態。但是構成體制本身的官僚階層自身已經發生了改變,其行爲也有所偏差,最後的結局必然是體制的分崩離析。

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既無資本主義發展的組織能力,也決不願私人財富擴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爲王朝的安全之累。這種維護落後的農業經濟、不願發展商業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由先進的漢唐演變爲落後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萬曆十五年公元爲1587年,距鴉片戰爭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權,技術不能展開,財政無法覈實,軍備職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標準,則前後想通。1840年的鴉片戰爭,其情形仍與1587年相去無幾。

中國傳統社會無法局部改造。過去政府與民間的聯繫着重於尊卑男女長幼,純考科舉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舉之後,上層機構與下層機構更爲脫節,滿清之覆亡,更無可避免。

民國肇造後,軍閥割據,也是當然趨勢。新的力量還沒有產生,過渡期間,只能由私人軍事勢力撐持。這私人軍事勢力,限於交通通信等等條件的束縛,也只能在一兩個省去裏有效。省區外的競爭,更釀成混戰局面。

國民黨專政期間,創造了一個高層機構,總算技術了軍閥混戰,但是全靠城市經濟維持。

共產黨的土地革命,在農村中創造了一個新的底層機構。現在中國當前的任務,則是在高層機構和底層機構間敷設有制度性的聯繫,才能從上至下,能夠以經濟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脫離官僚政治的壟斷。

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是一切問題的癥結。而潛水艇夾肉麪包的結構,也有其根源,主要原因還是受亞洲大陸天氣地理關係的影響。

自小讀史,常有中國不如別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維新,幾十年內就凡事做得頭頭是道,而中國似乎越做越糟。現在纔看的明白,中國文化是亞洲大陸地理的產物,歐美和日本的物質文明有他們海洋性國家的經驗;況且每個國家發展,也有他們先後程序,而其中最大的差別,則是現代先進的國家以商業的法律作爲高層機構及低層機構的聯繫,落後的國家以舊式農村的習慣及機構作爲行政基礎。

傳統日本好像很受中國儒家學說及佛教的影響,但是因爲它國家低處重洋,對外安全,無須中央集權,與中國的結構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國內組織已經商業化。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進,其實則是長時間的演變,最後出頭露面而已。

因爲世界工商業技術的進步,所有國家都要從以前閉關自守的形勢,將社會生活方法作徹底額改造,以期適應新的世界金融經濟,中外無可避免。西方的民主與自由,以“市民特權”爲基點,和日本的大名政權,授權於藏元的情形類似,所以改造比較容易。中國立國以來以貧民及小自耕農的經濟立場作基礎,農村內部複雜的情形不可爬梳。

今日中國所稱“一國兩制”,驟看起來好像是一種宣傳工具,但是荷蘭初成的聯邦制也實際上是“一國兩制”的表現。英國以兩種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作爲司法的基礎,利用司法制度不聲不響地使社會融合,也是漸漸由“一國兩制”造成一國一制。但是“一國兩制”不是沒有危險的,美國開國時以保障人權爲前提,卻又因聯邦制在南方姑息奴隸制度,終發生內戰。

在技術方面講,這一國兩制的實行在中國必有很多困難,但是不是不可能的。中國過去在漢朝以儒家籠括髮夾、到家及陰陽家的思想,在隋唐時代又籠括了佛家的思想,都是在矛盾中得到統一。可見時勢需要,即不成能亦成爲可能。

總體而言,《萬曆十五年》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從沒說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觀點應當遠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術解決的問題,不要先就扯上了一個道德問題。道德是一切意義的根源,不可分割,也不變妥協,如果道德上的爭執持久不能解決,雙方的距離越來越遠,則遲早必導致於戰爭。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11

最近看完了《萬曆十五年》,明朝萬曆年間的重臣,張居正、戚繼光、申時行、海瑞……無一不以悲劇收場。甚至萬曆自己,在這種文官集團體制之下,也只能無爲而治。由此可以看到一種強大體制慣性所帶來的悲哀。他們每個人都各有特點,亮光閃閃,也試圖做出改革,但最終失敗,大部分人還落得個革職、入獄、自殺的下場。一羣文官爲了整個集團的平衡,國家的武備、科技的革新、商業的發展都陷於停滯。

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是指:以一個時間基點爲原點,前後各推一段時間,梳理整個大歷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終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觀感”。具體到萬曆十五年,即爲1587年爲基點,以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海瑞和李贄等歷史關鍵人物爲代表,着重挑選具備後世參考價值和社會歷史性的事件進行闡述。

明清兩代爲中國封建制度畫上了一個句號。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達到頂峯,從明成祖設立內閣,到清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明清政治達到專制頂峯。明代的“仁宣之治”、隆慶新政和張居正改革爲後世治國者所稱道。經濟上,從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開始,到清代中期的攤丁入畝政策,農業人口激增,農業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農耕文明達到極盛。

在江浙一帶,則出現了以僱傭關係爲代表的資本主義萌芽,製造業、紡織業等成爲解決地方人口就業的重要產業。軍事上,統一多民族國家背景下的邊防矛盾呈現由內向外轉移的過程。制度得以完善,中國疆域空前遼闊。

北方諸鎮的邊防措施萬里長城得以修復,火器越來越多的應用於軍事領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裝在鎮壓內部起義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學高度統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選拔出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同時也鉗制了知識分子的思想。

下部書準備看看《彩色歐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