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環境下的我國人力資源開發論文

我國作爲一個有着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變爲人力資源優勢,是一項事關全局的重要任務。綜觀世界各國之間以經濟、科技、國防實力爲主要內容的綜合國力競爭,歸根到底都是對人才的競爭,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必將加劇人才供需矛盾,也將推動着世界範圍內人力資源重組,這樣的經濟環境必然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我國的人力資源開發也必然面臨着新的機遇。那麼如何利用新的機遇在新的經濟環境下進行有效的人力資源開發乃是發展我國經濟的重中之重。

新經濟環境下的我國人力資源開發論文

一、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的良機

隨着中國加入WTO,關稅壁壘逐步消除,實現產品與服務國際間自由貿易,我國也融入了全球經濟一體化,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我國的比較優勢在於:擁有極其豐富而廉價的人力資源、擁有13億人口的極具潛力的大市場、多年改革開放使我國加工組裝製造業頗具基礎和規模。入世後,隨着我國法律、政策、政府行爲逐步與國際慣例接軌,將對外資產生更大的吸引力,中國有可能繼二戰前的“英國製造”、二戰期間的“美國製造”和20世紀70~80年代“日本製造”後,成爲世界新的製造中心和加工中心。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抓住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契機,以成爲“製造加工中心”爲過渡,選擇有比較優勢的人才產業,培育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實現蛙跳式的發展。一方面,由我們生產人才,提供給進駐中國的世界優秀企業使用,可以做到質優價廉,成本遠遠低於從發達國家派遣,而且這些人才對中國本土有更強的適應性,更有利於世界企業拓展在華業務,正好充分發揮了各自的比較優勢。另一方面,創造機會深入到國際優秀企業設計、生產、管理第一線,去學習、真正地掌握了國際上最領先的技術、先進的製造加工工藝、精良的管理經驗,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發展、改造,形成我們自己獨特的技術、工藝、管理方法。也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真正的“中國製造”。

二、我國是需求最旺的人才市場和最大的人才原料產地

中國人重視教育的.傳統和13億之衆的人口,已經形成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龐大的教育市場。我們常說中國地大物博、土地富饒、資源豐富,殊不知相對其他國家來說,巨大的人力資源寶藏纔是中國最大的優勢和財富。中國人的聰明與智慧舉世聞名,人口達13億之衆,是全球最大的“高質人才原料”的盛產地!我國坐擁這樣一個人才原料寶藏,同時又處在最廣闊的人力資源市場之中,可謂佔盡人才產業發展的地利。

三、我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教育機器”

我國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教育機器,9年義務制教育、高中/職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遠程網絡教育、社會辦學、私立學校、職業教育培訓、企業員工培訓……已形成了一個全方位立體教育體系。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優秀民營企業、國有大型企業、科研單位,在人力資源開發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也爲中國人才生產做出了貢獻。此外,海外教育機構、大量進駐中國的外企成爲了我國人才產業的“外援”。未來20年,我國將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爲中國的人力資源開發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使之成爲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機遇。首先,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效應,提高有限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特別是要在人力資源開發和教育領域發揮市場的作用,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機制,促進教育資源向高效的教育機構轉移,淘汰不適應市場需求的、低效的教育機構。其次,發揮市場機制的信息作用,增強人力資本開發的有效性和教育對市場經濟的適應性。有效的人力資源開發就是通過投資提高人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存能力和就業能力。不適應市場需求的人力資本投資是無效的人力資本投資,不適應市場需求的教育是無效的教育。因此,教育機構進入市場,必須把握市場需求,適應市場需求。

我國近20年來經濟持續飛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及中國加入WTO,全球經濟不景氣而中國經濟一支獨秀, 21世紀全球局勢一連串變化,帶給中國一個趕上世界強國的良機。在新世紀的機遇面前,在新的經濟環境下,我們要把握時機,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我國的人力資源優勢,將人力資源的開發工作提高到戰略地位,建立良好的人才環境,爲我國現代化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