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漢語的四聲和平仄

導語:四聲是中古漢語聲調的四種分類以表示音節的高低變化,而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下面YJBYS小編向大家介紹中國古代漢語的四聲和平仄,歡迎參考!

中國古代漢語的四聲和平仄

四聲,這裏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字音有聲調,這是漢語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

普通話的聲調來說,一共有四個:陰平(第一聲)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陽平(第二聲)是一箇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第三聲)是一個低升調(有轉折,有時是低平調), 去聲(第四聲)是一個高降調。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但是和今天普通話的聲調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每聲都分陰陽,所以共有八聲)是:

⑴ 平聲。到後代分爲陰平和陽平。

⑵ 上聲。古代爲仄聲。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爲去聲。

⑶ 去聲。古代爲仄聲。到後代仍是去聲。

⑷ 入聲。古代爲仄聲。這個聲調的發音特徵是:

①是一個短促的調子。例如用杭州話念“休息”、“毛竹”等詞,就會明顯覺得“息”和“竹”的音程要比“休”、“毛”短的多。這叫做“清入(陰入)”。

②既有①的特徵,念起來,聲帶還有明顯的震動。例如用杭州話來念“月亮”、“國家”等詞就會感到“月”和“國”音程既短,而且聲帶震動很明顯。這叫做“濁入(陽入)”。

現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保留着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蒙古)保留着入聲。這些地方的人寫作古體詩詞的時候,將入聲字入仄聲韻(宋詞中還有一些詞牌規定了要用入聲韻)就會得心應手了。入聲字在北方,變爲四聲的都有,普通話裏,入聲字變爲去聲的最多,其次是陽平,變爲上聲的最少。

四聲和韻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分爲平聲(包括陰平、陽平)和仄聲(包括上聲、去聲和入聲)兩大類。在韻書中,不同聲調的字不能算是同韻。在詩詞中,不同聲調類的字一般不能押韻。辨別四聲,是辨別平仄的基礎。

  平仄

知道了什麼是四聲,平仄就好懂了。古人們把四聲分爲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普通話分爲陰平、陽平),仄就是上去入三聲(普通話歸爲上聲、去聲,入聲分別歸入各聲)。所謂“仄”,就是“側”,也就是不平的意思。如果讓平仄這兩類聲調在詩詞中交錯使用,就能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

古人所說的“抑揚頓挫”、“聲調鏗鏘”,雖然還有其他講究,但是平仄和諧確實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平仄在詩詞中究竟是怎樣交錯着的呢?概括爲兩句話就是:

⑴在同一句中,平仄是交替的;

⑵在對句①中,平仄是與上句相對的。

這種平仄規律在律詩中表現得特別明顯。例如溫庭筠《七律.題李處士幽居》詩的'第三、四兩句:

濃陰似帳紅薇晚, 細雨如煙碧草新。

這兩句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來說,每兩個字一個節奏。平平後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的後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後一個字又是仄。這就是交替。

就對句來說,“細雨”對“濃陰”,是仄仄對平平;“如煙”對“似帳”,是平平對仄仄;“碧草”對“紅薇”,又是仄仄對平平,“新”對“晚”是平對仄。這就是相對。

本來只用普通話去辨別平仄是很方便的,可是古音裏還有一種入聲(介紹見前),它的發音獨特,這就給現代人帶來了一些麻煩。如果你的方言裏是有入聲的(如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華南人),那麼這個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如果你是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和廣西北部的人,那麼入聲字在這些方言裏都歸入了普通話的陽平。那麼,只要遇到陽平字就應該特別注意辨別,必要時只能查字典或韻書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由入聲變成去聲和由入聲變成上聲的字都不妨礙我們辨別平仄(也都屬於仄聲),只有由入聲變成了平聲(陰平、陽平)的,纔會造成辨別平仄的困難。總之,我們遇到詩詞格律上規定用仄聲的地方,而詩人卻用了一個今天讀起來是平聲的字,就應該引起我們的懷疑,可以查字典或韻書來解決(參見作者的另著《詩韻全編.現代漢語語音》)。

  注意:

凡韻尾是-ng的字,就不會是入聲字。入聲問題是辨別平仄的唯一障礙。這個障礙是查字典、韻書或多練習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國大約還有一半的地方仍然保留着入聲的,在那些地方的人們,辨別平仄更是沒有問題了。

①律詩的一、三、五、七句叫出句,二、四、六、八句叫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