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的正確發聲方法

歌唱發聲對於聲樂入門者而言是很基本的問題,發聲是讓大家瞭解你歌聲特點的前提,下面小編爲您收集整理了聲樂的正確發聲方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聲樂的正確發聲方法

  聲樂的正確發聲方法

一、歌唱的呼吸訓練

在聲樂的演唱中,只有科學正確地呼吸纔能有正確的發聲及良好的共鳴。聲樂演唱中的發聲動力及基礎就是科學正確地呼吸。每個人都會呼吸,呼吸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聲樂演唱中的呼吸與普通的生理性呼吸方法不太相同,聲樂演唱中的呼吸是歌唱者在歌唱時的有目的、有意識並且有一定技巧性的呼吸。聲樂演唱中的呼吸方法包括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及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是聲樂演唱中被普遍採用的方法,這是因爲胸腹式呼吸能夠使氣息流暢自然、富有彈性、靈活自如、深沉飽滿。

胸腹式呼吸在控制呼吸的氣息時全面地調動膈肌、腹肌及胸腔的機能共同參與。因此聲樂初學者在進行科學、有效的發聲訓練後,不僅能區分生理性呼吸與歌唱中的呼吸,而且能掌握科學正確的聲樂演唱呼吸的方法。聲樂演唱中的呼吸過程包括吸氣過程與呼氣過程,兩個過程的生理機能在用力方向及運動方向是相反的,聲樂演唱中的吸氣過程,其生理機能爲膈肌與兩肋向下及向外用力,而在聲樂演唱的呼氣過程中,其生理機能爲膈肌與兩肋向上及向內用力。在聲樂演唱中,必須在呼氣過程中將膈肌、兩肋、胸腔等呼吸器官保持在吸氣過程時的用力方向,以此能夠使吸入的氣息呼出衝擊聲帶發聲時是有控制的、平穩及均勻的。

聲樂演唱中的“呼吸支點”就是這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對抗的着力點,因此在聲樂演唱發聲訓練中,練習好了呼吸支點就將歌唱練習好了,聲樂演唱中的強弱、連跳、長短及快慢等的氣息運用就可以得到運用自如。在歌曲的'情感表達和演唱的聲音及技巧與演唱中的換氣運用密切相關。在聲樂演唱的發聲訓練中,通過對胸腹式呼吸方法進行有效的練習,可以鍛鍊和發展聲樂演唱者的歌唱呼吸器官生理機能,不僅使得肺活量得到增強,還能通過訓練增強膈肌、兩肋和小腹控制氣息的能力。

在聲樂演唱的發聲訓練中,通過對不同節奏類型的練習曲進行練習,練習頓音、跳音、連音及連跳音等,聲樂演唱者呼吸機能的彈跳力會得到有效的發展,變得更好、更靈活,在演唱中速或者稍慢的抒情歌曲時,可以從容自然地進行深呼吸與大呼吸,在演唱活潑快速的歌曲或者有切分及附點節奏的樂句前,可以進行快速的小換氣、“偷”換氣及“搶”氣,這樣聲樂演唱者可以更加生動自如地演唱歌曲。

二、歌唱的發聲訓練

科學正確的聲樂演唱發聲方法必須有科學正確的呼吸,發聲的生理是由吸入肺部的空氣經氣管呼出時衝擊聲帶,以此振動聲帶發聲。科學正確的聲樂演唱和保持良好歌唱狀態的前提就是科學正確的歌唱發聲方法。根據發聲生理,喉頭及聲帶是聲樂演唱的主要發聲器官,在聲樂演唱發聲時喉頭的位置應該是處於頸部的中間稍偏下,即吸氣與打哈欠的位置。處於此位置與狀態,咽喉部打開且相對穩定,口腔張開,喉咽腔擴大,頸部、下巴、舌頭均爲放鬆狀態,在此狀態下發出的聲音會是鬆弛通暢的。

在聲樂演唱發聲時喉頭如果上提受到擠壓或者各發聲器官的肌肉緊張,則均會造成聲音變得浮淺、僵硬及尖細。在聲樂演唱發聲時聲帶的狀態應該是向下閉合擋氣並拉緊內收,只有在此狀態下才可以利用腹肌的力量使得橫膈膜有效地推動氣息,以此衝擊聲帶振動發出聲音。聲帶如果鬆弛閉合不好,將會發出嘶啞及漏氣的聲音,並且會造成聲帶過度疲勞,以致產生病變。因此聲樂演唱者通過科學正確的歌唱發聲訓練,才能養成保持良好的歌唱狀態。

三、歌唱的共鳴訓練

聲樂演唱者掌握了科學正確的歌唱呼吸和發聲方法,在此基礎上掌握了科學正確的歌唱共鳴方法,演唱的聲音纔可獲得較強的穿透力、較寬的音域和表達歌曲感情所需的各種聲音色彩

在演唱中,良好的歌唱共鳴是表現情緒和歌曲內容的一種有效手段,並且是一個很重要的聲樂藝術中的組成部分,這是因爲歌唱共鳴可以使歌唱的聲音富有穿透力、圓潤明亮和具有豐富的色彩感。聲帶振動所發出來的聲音被稱爲“基音”,“基音”很單薄,並且也很微弱,所以不能直接成爲聲樂演唱的聲音。要想讓聲帶振動所發出的“基音”的音色豐滿和音量增加,必須通過人體的各個共鳴腔體進行共鳴作用。口腔、頭腔及胸腔構成了人體的共鳴腔體。在聲樂發聲訓練時,要想獲得良好的聲音共鳴效果,必須將這三個共鳴腔體進行科學有效的協調配合。

口腔共鳴在低聲區運用得較普遍,也是在各個共鳴腔體中最易感覺到且最方便形成的共鳴。胸腔共鳴的狀態是聲樂發聲時咽喉腔處於做半打哈欠時的狀態。爲了在聲樂演唱時獲得較好的胸腔共鳴,必須保持喉頭在歌唱發聲時相對穩定,使口腔處於運用自如的狀態,並且還要將咽腔得以進行擴展和拉長,這樣纔可獲得整體、良好的共鳴效果,避免造成擠緊的聲音或者白聲。軟齶也是一個重要的發聲器官,軟齶與喉頭是直接相連在一起的,可將軟齶調節咽腔管道的機能在歌唱技術中進行巧妙的運用,使得高聲區的聲音略微靠後,聲音到達軟齶和懸雍垂的部位後再返回高位置,它相對於在中聲區的開放而變成了關閉性的聲區唱法,卻不能用舌根壓喉頭,否則會使演唱者的咽腔管道薄弱無力,聲音僵化,機能變得遲鈍,且缺少伸縮性而失去活力。基於此,軟齶可主要用來調節高音,在聲區唱法中發揮其獨特的作用。胸腔共鳴是口腔共鳴在硬齶上的聲波振動反射點移動至下牙背上,聲波在氣管和喉頭的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動後再經氣管傳遞至整個胸腔而產生共鳴,在中聲區運用的較爲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