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國中英語語法教學初探

“語法隱形,功能爲綱”是新英語課程的一大特點。新課程到底還要不要教語法?回答是肯定的。問題是如何教才能更好地在教學中既突出語言的交際功能,又使語法知識“內化”成正確應用語言的能力。

新課程國中英語語法教學初探

精講多練,促成內化。淡化對語法概念、定義的講解和記憶,留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實例、實踐、實用;啓發、誘導、點化學生在反覆接觸和應用語言的過程當中,逐步體會和感知語言的規律性,培養學生探索、思考、創造的能力,使學生形成對語法知識自覺運用的'習慣。

對比分析,求異存同。充分利用學生在漢語知識的基礎上已經形成的對語言的普遍性規則的概念,發揮已有母語語法知識資源的優勢;善於對母語與外語進行比較,找出兩種語言在一些語法現象上的相同與不同點,把兩種語言的不同之處作爲教學的難點,予以重視;防止學生將漢語語法規則作不恰當的移植。

尊重習慣,瞭解文化。語言是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習慣用法相對於語法規則是第一性的。在語法知識的教學過程當中應特別注意不規則的、不規範的語言習慣用法,並針對這些例外現象,在必要時介紹文化、背景知識,以加深印象,擴大知識視野。

側重歸納,適當演繹。傳統的語法翻譯法把語法教學方法劃分爲歸納和演繹兩種途徑,在教學實踐中有先歸納再演繹,或先演繹後歸納,近而使二者循環交替進行。新課程強調實踐、應用的能力,故應在兼顧兩者的同時,向歸納傾斜,以便更好地發揮語言交際的功能,達到熟練運用語法規則的目的。

及時複習,提高效率。研究表明一個人學習成功的關鍵不在於一次在學習上花多長時間,而在於學習的頻率即複習的次數。教師應注意語法現象的反覆出現,牢記已講解過的知識,結合新的語言現象,及時複習,使“短時記憶”轉化爲“長時記憶”;對學過的語法知識適時進行總結、歸納,建立起新、舊知識的聯繫,使其系統化、條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