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牀化學檢驗血液標本的採集和處理知識

臨牀檢驗的目的是爲臨牀提供準確可靠的實驗診斷依據。爲了保證實驗數據的可靠性,在檢驗醫學中必須堅持全面質量控制(totalqualitycontrol,TQC。即指對影響臨牀檢驗結果可靠性的各方面因素及各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和全過程質量控制(即指對實驗工作的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和質量管理)。下面是yjbys小編爲大家帶來的臨牀化學檢驗血液標本的採集和處理知識,歡迎閱讀。

臨牀化學檢驗血液標本的採集和處理知識

  一、臨牀化學檢驗血液標本的定義

臨牀化學檢驗血液標本是指爲完成某項或多項臨牀化學檢驗項目而採集的一定量的血液,包括抗凝及非抗凝血。

  二、血液標本的採取

  (一)採取部位

1.靜脈採血:應用最多的採血方式。常用的靜脈爲肘前靜脈、腕背靜脈,小兒和新生兒有時用頸靜脈和前囟靜脈。

2.動脈採血:主要用於血氣分析時。常用的動脈爲股動脈、肱動脈、橈動脈和臍動脈。

3.毛細血管採血:適用於僅需微量血液的試驗或嬰幼兒。常用部位爲耳垂、指端,小兒有時爲大趾和足跟。採血針刺入皮膚深度應爲2mm(<2.5mm),採血局部應無炎症、水腫等。

  (二)標本類型

臨牀化學檢驗血液標本分爲血清、血漿和全血3種。血清和血漿爲臨牀常用,除前者不含纖維蛋白原外,其餘多數化學成分無差異;全血只有在紅細胞內成分與血漿成分相似時才用;血氣分析、血紅蛋白電泳等時用全血,一般臨牀化學分析多不用全血。

  三、全血處理爲血清或血漿

血液標本採取後應儘可能早地自然地使血清(漿)從與血細胞接觸的全血中分離出來。一般應於採血後2h內分離出血清或血漿。全血處理爲血清或血漿分爲離心前、離心中和離心後三個階段,對各不同階段均有具體要求。

  (一)離心前階段

即指標本採集到離心處理前的一段時間。

1.血清:標本離心前一般應令其自行凝集,不可用木棍等剝離凝血塊。通常於室溫(22~25oC)放置30~60min血標本可自發完全凝集;冷藏標本凝集緩慢;加促凝劑時凝集加快(標本採集後應輕輕顛倒混合5~10次,以確保促凝劑作用)。

2.血漿:需用血漿標本時,必須使用含抗凝劑的血液標本收集管,而且採血後必須立即輕輕顛倒採血管混合5~10次(以確保抗凝劑發揮作用),5~10min後即可分離出血漿。

3.冷藏標本:標本冷藏可抑制細胞代謝,穩定某些溫度依賴性成分?但全血標本一般不能冷藏;血鉀測定標本冷藏不得超過2h。血液中兒茶酚胺、pH/血氣、氨、乳酸、丙酮酸、胃泌素、甲狀腺激素等檢測時需用製冷的標本。

標本需要冷藏(2~8oC)時,標本採取後應立即將標本置於冰屑或冰水混合物(不可用大冰塊),並且必須保證標本與製冷物充分接觸,保證製冷物達到標本的高度。

4.代謝抑制劑和防腐劑:某些添加劑加入血液標本中能抑制細胞代謝,可以防止血液標本貯存時分析物濃度的變化。血液葡萄糖測定時,如在血液中加入氟化鈉,在血細胞未分離的情況下,葡萄糖在22~25oC時可穩定24h,2~8oC時可以穩定48h;但在新生兒和兒童標本,由於紅細胞壓積高,用氟化鈉難以控制細胞的`糖酵解作用;甲醛-草酸鉀抗凝保存劑不適合血糖測定;氟化鈉-麝香草酚混合劑因能抑制酶活性,不適用於酶學測定。

5.標本採集現場:(1)標本採集後應儘快送往實驗室,尤其當收集區溫度超過22oC時此點更爲重要;(2)血液標本採集後血管必須加塞、管口向上、垂直放置,以減少管中內容物振動,促進凝血完全,防止標本蒸發、污染和外濺等;(3)已收集的血液標本應溫和地處理,要防止標本管振盪所造成的溶血;溶血可影響測定結果。有嚴重影響(使結果升高)的項目有:乳酸脫氫酶、血清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血清鉀和血紅蛋白;引起值得注意的影響的項目有:血清鐵(↑)、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血清甲狀腺素(↓);輕度受影響(增加)的有:總蛋白、白蛋白、血清磷、血清鎂、血清鈣和酸性磷酸酶;(4)應避免對光線敏感的分析物暴露在人造光或太陽光(紫外線)照射下。如VA、VB6、β-胡蘿蔔素、卟啉、膽紅素等測定時,標本管應該用鋁箔或類似物質包裹保護起來。

6.標本運送:全血標本應儘快從採血現場運送至實驗室,如果運送距離較遠,特別是因分析物穩定性有影響,必要時可於採血現場分離出血清或血漿後,再送往實驗室;標本運送過程中要注意標本的包裝、溫度要求、處理方法等,要確保分析成分的穩定性;標本管在運送過程中要保持管口封閉、向上垂直放置。

7.實驗室接受標本及離心標本準備:(1)要有標本收取記錄(應認真核對檢驗中清單,對有關情況要認真記錄,標本接收及處理應簽字登記);(2)對接受的標本要予以分類準備離心;(3)實驗室接受標本後應仍保持標本管於密閉封口、管口向上,垂直位放置。管塞移去後血中CO2丟失,會造成pH增加,離子鈣和酸性磷酸酶減少,尤其pH變化會影響某些檢測結果的準確性;(4)標本凝集時間要充分;加抗凝劑的血液標本可以立即離心;加促凝劑的標本可於採血後5~15min儘早離心;抗凝的全血標本(鋅、鋰、原卟啉等測定時)可以不離心;(5)冷藏(2~8oC)標本應保持這個溫度直到準備離心。推薦用溫度控制離心機;(6)離心標本前不主張用小木棒或類似器材去剝離附着於試管壁和管塞上的凝塊,人爲剝離會誘導溶血。如果必須露出試管壁或取下管塞時,一定要十分注意,動作一定要輕柔。

  (二)離心階段

即指標本處於離心機裏的一段時間。

1.離心時間和相對離心力(RCF):臨牀化學分析血液標本離心時,RCF(1000~1200)×g,離心時間爲5~10min。

2.溫度控制離心:離心時產熱不利於分析物穩定,臨牀化學分析血液標本離心時必須採用溫度控制離心機。一些溫度依賴性分析物(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環腺苷酸、兒茶酚胺等)應在4oC分離;無特殊溫度要求的分析物,離心溫度應設定在20oC~22oC;溫度低於15oC可以人爲地使血鉀測定值增高;冷藏運送的標本必須在要求的溫度下離心。

3.關於再離心:標本離心最好一次完成,若需再次離心,應距上次離心相隔時間很短;對於含有分離物質的血標本絕不可以再離心。

  (三)離心後階段

指標本離心後和用於檢測的血清或血漿被取出一定量之前的一段時間。

1.血清或血漿與接觸的血細胞和凝塊的分離應在採血後儘快(2h內)完成。

2.分離的血清或血漿的貯存:實驗室的室溫和血清或血漿的貯存溫度、時間,是分析物穩定性和測定結果準確性的重要參數。(1)於22oC~25oC血清或血漿的保存不超過8h;(2)實驗於8h內不能完成時,血清或血漿應置2oC~8oC保存;(3)48h內不能完成的實驗項目,或分離的血清或血漿需貯存48h以上時,應於-20oC保存;(4)標本不可反覆凍融(只能凍融一次),且不可貯存於無霜冰箱(可造成樣品溫度變化);(5)離心後分離凝膠(凝膠屏障)上面的血清可保存2~5天,但必須保證凝膠的完整性;但應用非凝膠分離物質時,離心後必須立即將血清或血漿移出。(6)血清或血漿必須保存於密閉的試管中。

  四、血清或血漿分離物質

是指將血清或血漿從全血中分離出來的物質,包括凝膠物質與非凝膠物質。

  (一)凝膠物質

爲一類具有特定粘度和特殊比重(介於血清或血漿與凝塊之間的比重)的惰性凝膠物質,用(1000~1100)×gRCF離心10min,能在血清或血漿與凝塊之間形成不可穿透的凝膠屏障,從而將血清或血漿與其接觸的血細胞、凝塊分開。

  (二)非凝膠物質

是由惰性物質(玻璃、塑料、纖維、毛氈等)構成的小珠、盤、濾器、纖維塞等組成。具有介於血清或血漿與凝塊之間的比重,將其輕輕加入血管中,用(1000~1100)×gRCF離心10min時,可透過血液移動至血清或血漿與血細胞、凝塊之間,形成一個界面,使血清或血漿被分離出來。

  (三)完整的凝膠管系統

該系統是由一個真空採血管(硅化塑料管)、內含惰性凝膠物質、促凝劑或抗凝劑組成。使用時要注意該產品必須具有相應性能證書和有效期,並且必須在其有效期內正確使用。

隨着檢驗方法日益完善,高精檔次的自動化儀器的大量應用,以及檢驗的科學管理和檢驗工作人員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明顯降低檢測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和干擾,而分析檢測前的各類影響或干擾因素相對增多。現代檢驗醫學對檢測標本的留取與收集提出較高的要求,而廣大就診患者也必需瞭解留取標本的基本知識,遵照囑託,配合檢驗人員,以使檢驗結果更準確準確可靠。

門診檢驗常見的標本一般包括血液(指血,靜脈血)、尿、糞便、腦脊液、胸水、腹水、前列腺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等,這些標本收集的時間、方法和保存都有一定的要求。

  標本採集注意事項

  一、血液標本

儘量避免生理因素的影響,有些生理因素,如吸菸、進食、運動、情緒波動、妊娠、體位等均可影響血液中某些成分的變化,有些甚至還有晝夜變化。採集血液標本的條件應儘量一致爲宜,如無法避免,應說明在標本上註明該因素。

  1.外周血

一般選取左手無名指內側採血,該部位應無凍瘡,炎症,水腫,破損。如該部位不符合要求,以其他手指部位代替。對燒傷病人,可選擇皮膚完整處採血。由於部分血液常規檢測(如白細胞計數、分類等)受生理因素影響波動過大,比較時宜便條件儘量一致。出、凝血功能的檢測項目(如血小板計數,出血時間或凝血時間等)的檢測,不宜服用抗凝、促凝藥物,以免影響測定結果。

  2.靜脈血

除涉及各種止血和血栓檢測等項目需採用抗凝靜脈血血漿外,目前絕大多數檢測項目的分析檢測可直接採用靜脈血的血清。在血清檢測項目中,有些(如血糖,血脂等)受飲食及晝夜因素影響較大,一般以清晨空腹血標本爲宜,有些在血中衰變較快(血清酶活性測定如ACP活性等),0~4℃貯存活性減弱也不一,這些項目的檢測必須及時而快速,有些(如肌酸激酶等)受運動等因素影響較大。抽血時避免溶血的發生也十分重要,尤其涉及血鉀,LDH等的測定。切忌在輸液的同側靜脈抽血做各項檢驗。

  二、尿液標本

同血標本一樣,尿液標本受飲食、運動、藥物量等因素的影響也較大,特別是飲食的影響,故一般來說晨尿優於隨機尿。晨尿是指清晨起牀後的第一次尿標本,較濃縮和酸化,有形成分(如血細胞,上皮細胞,管形)相對集中便於觀察。隨機尿即隨意一次尿,留取方便,但受飲食、運動、藥物影響較甚,易於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如飲食性蛋白尿,飲食性糖尿,維生素C干擾潛血結果等。餐後尿(午餐後2小時收集的患者尿液)適用於尿糖,尿蛋白和尿膽原的檢查,此時的尿標本可增加試驗敏感性,檢出較輕微的病變。12小時尿細胞計數,即Addis(前晚8時排空膀胱後留取至次日8時的所有尿液),因時間較長,細菌易繁殖,須加入防腐劑甲醛。

24小時尿(第一天晨8時排空膀胱後留取至次日晨8時的所有尿液)中化學物質的定量,包括蛋白,糖,Ca2十等,檢測不同的物質,選擇不同的防腐劑防腐。清潔中段尿多用於尿細菌培養,要求無菌,沖洗外明後留取標本。所有尿標本的收集都應足量,最少12m1,最好50ml,定時尿須全部收集,對女性患者應避免陰道分泌物、經血污染尿標本。

  三、糞便標本

糞便標本的檢測對判斷消化系統疾病有重要參考價值。採集時要求用乾淨的件籤選取含有粘液、膿血等異常病變成分的糞便,對外觀無異常的糞便須從表面、深處及糞端多處取材。找寄生蟲蟲體及作蟲卵計數應收集24小時糞便。查痢疾阿米巴滋養體應於排便後立即檢查,從有膿血和稀軟處取材,保溫送檢。

查日本血吸蟲蟲卵時應取粘液、膿血部分,孵化毛蚴時至少留取30g糞便,且需儘快處理。檢查蟯蟲卵須用透明薄膜拭子於晚12時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門周圍皺處處拭取並立即鏡檢。隱血試驗(化學法),試驗前3日禁食肉類及含動物血食物並禁服鐵劑,維生素C等整理蒐集。所有糞便標本採集後1小時內應檢查完畢,以防止有形成分受消化酶及pH的破壞。

  四、腦脊液標本

腦脊液標本採集後立即送檢,放置過久將影響檢驗結果:如細胞變性,破壞,導致計數和分類不被:有些化學物質如葡萄糖等將分解含量減少:細菌發生自溶影響細菌的檢出率。腦脊液抽取後一般分裝三個無菌管,第一管作細菌培養,第二管作化學分析和免疫學檢查,第三管作一般性狀及顯微鏡檢查,三管順序不宜顛倒。因標本採集較難,全部送檢和檢測過程應注意安全。

  五、胸腹水標本

與腦脊液標本一樣,採集後的標本注意安全,及時送檢。一般也分裝三管,一管作常規細胞學檢查,一管生化檢查,一管細菌培養,順序以與腦脊液相同爲宜。

  六、前列腺液標本

前列腺液標本由前列腺按摩後採集,液量少時直接滴在載玻片上及時送檢,須注意防止標本蒸乾,量多時收集在潔淨乾燥的試管中。若按摩不出前列腺液,可檢查按摩後的尿液沉渣。

  七、陰道分祕物標本

陰道標本採集前24小時應禁止房事、盆浴、明道檢查、明道灌洗及局部上藥等.取材所用器械需要清潔。一般用鹽水浸溼棉拭子自陰道或陰道彎後部、宮頸管口取材,制生理鹽水塗片後觀察分泌物標本,經期的女性患者不宜檢查陰道分泌物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