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執業醫師考試婦產科重點:產褥期母體變化

導語:產褥期(傳統的“坐月子”只是產褥期的前30天)是指胎兒、胎盤娩出後的產婦身體、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調適復原的一段時間,需6~8周,也就是42~56天。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口腔執業醫師考試婦產科重點:產褥期母體變化

  產褥期母體變化

  1.生殖系統的變化

胎盤娩出後的子宮,恢復未孕狀態的過程,稱爲子宮復舊。

(1)子宮體

①子宮體肌纖維縮復

於產後1周子宮在恥骨聯合上方可捫及。於產後10日,子宮降至骨盆腔內。產後6周,子宮恢復到正常非孕期大小。

②子宮內膜的再生

於產後第3周,除胎盤附着處外,子宮腔表面均由新生的內膜修復。全部修復需至產後6周時。

(2)子宮頸

於產後1周,子宮頸外形及子宮頸內口恢復至未孕狀態,產後4周時子宮頸完全恢復至正常形態。

(3)陰道及外陰

約在產後3周重新出現粘膜皺襞,但陰道於產褥期結束時尚不能完全恢復至未孕時的狀態。

(4)盆底組織

產褥期堅持作產後健身操,盆底肌有可能恢復至接近未孕狀態。

  2.乳房的變化

乳房的主要變化是泌乳。產後呈低雌激素、高催乳激素水平。

(1)初乳中含蛋白質較成熟乳多,尤其是分泌型IgA。 (2)脂肪和乳糖含量則較成熟乳少,極易消化。

產後7~14日所分泌的乳汁爲過渡乳。

產後14日以後所分泌的乳汁爲成熟乳,初乳及成熟乳中,均含有大量免疫抗體,如分泌型IgA。由於多數藥物可經母血滲入乳汁中。

  3.其他系統的變化

(1)血液及循環系統的'變化

產褥早期血液仍處於高凝狀態,纖維蛋白原、凝血活酶、凝血酶原於產後2~3周內降至正常。白細胞總數於產褥早期仍較高,中性粒細胞增多。血小板數增多。紅細胞沉降率於產後3~4周降至正常。

(2)消化系統的變化

產後胃腸肌張力及蠕動力減弱,約需2周恢復。產褥期容易發生便祕。

(3)泌尿系統的變化

故產後最初數日的尿量增多,產後易發生尿瀦留。

(4)內分泌系統的變化

①垂體催乳激素吸吮乳汁時增高。

②未哺乳產婦產後6~10周復潮。

③在產後10周左右恢復排卵。

④哺乳產婦的月經復潮延遲,平均在產後4~6個月恢復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