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醫學微生物學熱門考點:結核分枝桿菌

結核分枝桿菌是結核病的病原體。結核病在上世紀40、50年代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60-80年代經過人們的努力,大大降低,80年代後期,發病率又有所上升,主要是因爲耐藥性的出現。

2017醫學微生物學熱門考點:結核分枝桿菌

  一、生物學性狀

1、形態染色:菌體細長微彎,有分枝,排列不規則,多單個散在,易發生L型,抗酸染色陽性。

2、培養特性

專性需氧,溫度37℃,pH偏酸6.5-6.8

營養要求高,羅氏培養基(蛋黃、甘油、天門冬素、馬鈴薯、無機鹽、孔雀綠等)

生長緩慢,18h分裂一次,2-4W形成R型菌落,“菜花樣菌落”,乳白色乾燥不透明,表面呈顆粒結節,邊緣不整

3、抵抗力強:抗乾燥,抗酸鹼,抗化學消毒劑,對溼熱和紫外線敏感,對抗結核藥(鏈黴素、異煙肼、利福平等)敏感,但易產生耐藥性。

4、結核桿菌多種性狀可發生變異如:菌落變異、毒力變異等。菌落變異由粗糙型變成光滑型。

毒力變異:卡介苗: 1908年兩位科學家將有毒的牛型分枝桿菌接種在含甘油、膽汁、馬鈴薯的培養基中,經13年230代傳代獲得的減毒菌株,即卡介苗(BCG)沿用至今。

  二、致病性

結核桿菌無侵襲性酶,不產生內、外毒素,其致病性主要由於細菌繁殖引起炎症;菌體成分;代謝產物毒性作用;抗體對菌體成分產生免疫病理損傷。

致病物質:菌體成分。

1、脂質——存在細胞壁,佔菌體乾重的20-40%,

①磷脂②脂肪酸(索狀因子)③蠟質D(分枝菌酸+肽糖脂)④硫酸腦苷脂和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

作用:引起結核結節,慢性肉芽腫及組織細胞乾酪樣壞死等病變

2、蛋白質

其中最重要的是結核菌素,結核菌素+蠟質D——遲髮型變態反應。

3、多糖、核酸和莢膜

所致疾病:結核病

傳染途徑: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損的皮膚粘膜。

  (一)肺部感染

1、原發感染:常見於兒童,也稱外源性感染。

結局:機體抵抗力強:形成結核結節→纖維化→鈣化→自愈(但病竈內常有細菌的`潛伏)

機體抵抗力差:活動性肺結核→乾酪樣壞死

全身播散→粟粒樣結核

(2)繼發感染——常見成人(原發病竈——內源性感染)

特點:局部病變重,但不易擴散

一般侷限於肺部,易發生乾酪樣壞死,可形成空洞和開放性肺結核

  (二)肺外感染

部分肺結核患者體內的結核分枝桿菌可經血液、淋巴液侵入肺外器官,引起相應的臟器結核,如腦、腎、骨等。痰菌被消化道咽入,可引起腸結核等。

  三、免疫性與超敏反應

人類對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率高,發病率低,說明人體對結核分枝桿菌的感染有較強的免疫力,細胞免疫爲主。細胞免疫與遲發性超敏反應並存,像乾酪樣壞死和液化空洞的形成都與遲發性超敏反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