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的中藥

凡以通行血脈、消散淤血爲主要作用的中藥材,稱活血化瘀藥。多屬辛散溫通之品。具有疏通血脈、活血化瘀,破血消症、調經止痛、散疼消腫、化瘀止血等功效,主要治療血瘀證。下面是yjbys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活血化瘀的中藥大全,歡迎閱讀。

活血化瘀的中藥

活血化瘀藥綜述

凡以通行血脈、消散淤血爲主要作用的中藥材,稱活血化瘀藥。多屬辛散溫通之品。具有疏通血脈、活血化瘀,破血消症、調經止痛、散疼消腫、化瘀止血等功效,主要治療血瘀證。

活血化瘀藥,味多辛苦,主歸肝心經,入血分。善於走散通行,而有通利血脈、消散瘀血的作用,並通過活血化瘀作用,而產生止痛、調經、破血消症、療傷消腫、活血消癰等作用。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多種疾病的致病因素。

活血化瘀藥物主治範圍很廣,適用於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病證,如瘀阻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腹痛,症瘕積聚,跌打損傷、骨折腫痛,風溼痹痛等。

一、活血止痛藥

本類藥物大多具辛行,辛散之性,活血每兼行氣,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主治氣血瘀滯所致的痛證,如頭痛,胸脅痛,心腹痛,痛經,產後腹痛,痹痛及跌打損傷瘀痛等。亦可用於其他瘀血證。主要功效是養血和血脈。

活血止痛藥各有其特點,在應用時應根據疼痛的不同部位和病情,選擇相應的藥物,並作適當配伍。如肝鬱血瘀者,選兼理氣疏肝之品,並配其他疏肝理氣藥。外傷科癰腫傷痛,選兼消腫者,並配活血療傷,活血消癰之品。婦女經產諸痛,配養血活血調經之品。

配伍:肝鬱血瘀+疏肝理氣藥(川芎、鬱金)

外傷+活血療傷藥(乳香、沒藥)

婦女經、產疼痛+活血調經藥(薑黃、丹蔘)

1、川芎:

辛溫,歸肝膽心包經。

功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主治:(1)用治心脈瘀阻,胸痹絞痛。

(2)肝經氣滯血瘀,胸脅脹痛或刺痛。

(3)婦女月經調,痛經閉經或產後瘀阻腹痛。

(4)瘡癰腫痛。

(5)風寒痹證,頭痛,關節疼痛。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2、薑黃:

辛苦溫,歸肝脾經。

功能:活血行氣,通經止痛,驅風療痹。

主治:(1)氣滯血瘀引起的胸脅刺痛,心腹疼痛,痛經、閉經及外傷瘀腫作痛等證。

(2)適於風溼痹痛,尤以風溼肩臂痛爲優。

(3)外用可治瘡癰腫痛。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3、乳香:

辛苦溫,歸肝心脾經。

功能: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

主治:(1)可治風溼痹證,血分瘀滯,心腹諸痛,外傷瘀腫作痛。

(2)婦女血瘀,閉經,痛經。

(3)用於瘡瘍初起,紅腫熱痛。或瘡瘍潰破,久不收口。以及瘰癧、痰核堅硬不消者。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4、沒藥:

苦辛平,歸心肝脾經。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功能: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主治:(1)胸腹瘀痛。痛經。經閉。

(2)跌打損傷。癰腫瘡瘍。腸癰。

(3)目赤腫痛。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5、鬱金:

辛苦寒,歸肝膽心經。

功能:活血止痛,行氣解鬱,清心開竅,涼血止血,利膽退黃。

主治:(1)氣滯血瘀引起的胸脅刺痛、痛經、閉經、症瘕痞塊及肝脾腫大等證。

(2)溫熱病,高熱譫語,溼溫濁邪蔽竅,神志不清,痰蒙心竅,痰熱癲狂。

(3)血熱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及崩漏、倒經等證。

(4)溼熱黃疸、膽道結石等。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6、五靈脂:

苦鹹甘溫,歸肝經。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功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主治:(1)血分瘀滯引起的婦女痛經、胸痹心痛、脘腹刺痛等證。

(2)適於出血而內有瘀滯的病證,如少腹刺痛、婦女崩漏經多之證。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7、延胡索:

辛苦溫,歸肝肺脾心包。

功能:活血散瘀、利氣止痛。

主治:(1)淤血阻滯,胸痹絞痛,胃脘刺痛不可忍,屬淤血內滯者。

(2)氣滯血瘀,婦女痛經。

(3)肝經氣滯血瘀,胸脅脹滿疼痛。

(4)治寒滯肝脈,風寒痹證,跌打傷痛等證。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8、銀杏葉。

甘澀性平,小毒,歸心肺脾經。

功能:活血養心,斂肺澀腸。

主治:(1)胸痹心痛。喘咳痰嗽。

(2)泄瀉痢疾。白帶。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9、赤芍:

苦微寒,肝脾經。

功能:清熱涼血。活血祛瘀。

主治:(1)溫毒發斑。吐血衄血。腸風下血。目赤腫痛。癰腫瘡瘍。

(2)閉經。痛經。崩帶淋濁。

(3)瘀滯脅痛。疝瘕積聚。跌撲損傷。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10、蒲黃:

味甘微辛,性平,歸肝心脾經。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1)吐血。咯血。衄血。備痢。便血。崩漏。外傷出血。

(2)心腹疼痛。經閉腹痛。產後瘀痛。痛經。跌撲腫痛。血淋澀痛。帶下。

(3)重舌。口瘡。陰下溼癢。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藥物功效比較:

1、川芎、鬱金

均能活血化瘀、行氣解鬱:可治血瘀氣滯諸證。

川芎活血化瘀力強,溫通血脈(溫)。

寒凝血瘀=川芎+當歸——溫經湯。產後惡露不行=川芎+當歸+桃仁——生化湯。肝鬱氣滯=川芎+柴胡+白芍+香

附——柴胡疏肝飲。心脈鬱阻=川芎+丹皮+桂枝+檀香。跌打損傷=川芎+三七+乳香+沒藥。

鬱金行氣解鬱力強。清心涼血(寒)肝鬱氣滯血瘀,肝鬱化火妄行常+木香:

2、薑黃、鬱金

薑黃與鬱金爲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均能活血散瘀,行氣止痛,用於氣滯血瘀之證。

薑黃用其根莖,辛溫行散,祛瘀力強,溫通經絡,用治寒凝氣滯血瘀之證爲佳,且可用於治療風溼痛。

鬱金用塊莖,苦寒降泄,行氣力強,且涼血,以治血熱淤滯之證爲宜,又能利膽退黃,清心解鬱而用於溼熱

黃疸,熱病神昏等證。

3、延胡索、薑黃

均能活血行氣止痛,可治氣滯血瘀的各種疼痛。

延胡索(元胡)效力佳,一身疼痛皆治。心痛、胃痛、肝鬱脅痛、婦女產後疼痛、跌打損傷、風溼痹痛。

薑黃通經止痛:長於行肢臂而行臂痛。治牙痛=薑黃+白芷+細辛

4、川芎、丹蔘

均能活血化瘀,活血調經。用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

川芎性味辛溫,兼行氣、祛風止痛之功,爲“血中氣藥”,能治一切氣血瘀滯之證,又能“上行頭目”,無

論風寒、風熱、風溼諸外風頭痛,以及血虛、血瘀頭痛均可隨證配伍用之。

丹蔘性味苦性微寒,能涼血消癰、安神。適宜於血瘀有熱者。對瘡瘍癰腫及熱病煩躁昏迷、雜病心悸失眠之

證亦常使用丹蔘。

5、乳香、沒藥

均能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主治外傷科跌打損傷、瘡瘍癰腫及瘀滯心腹諸痛,常相須而用。其治瘡瘍癰腫,

腫毒初起配清熱解毒藥同用,起消腫止痛之功。後期破潰久不收口,可起生肌斂瘡之功。活血作用大致與桃

仁、紅花相仿。

乳香偏於行氣、伸筋。

沒藥偏於散血化瘀。

缺點爲味難服,胃腸功能弱者慎用或減量使用。

6、蒲黃、五靈脂

均爲活血化瘀藥。

蒲黃生用活血化瘀作用比五靈脂強。五靈脂又分爲糖靈脂和米靈脂,以前者爲好。二藥合用作用加強,與

桃仁、紅花作用相似,但特點爲尚有理氣止痛功能,對瘀血疼痛明顯者用之較好。

二、活血調經藥

本類藥物具有活血祛瘀之功,又善調暢血脈而調經。主治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及產後瘀滯腹痛之證。亦可用於瘀血痛證、症瘕以及跌打損傷,瘡癰腫毒等。

女子以肝爲先天,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則氣血調暢,經有定時,經行調暢。故在使用活血調經藥時,常配伍疏肝理氣之品。

1、丹蔘:

苦微寒,歸心肝經。

功能:活血化瘀,涼血消癰,清心除煩。

主治:(1)血滯諸痛,婦女月經不調、痛經。淤血阻滯胸痹。肝鬱血滯脅痛及外傷瘀腫疼痛。

(2)熱痹,關節紅腫疼痛,熱毒瘡癤及乳癰腫痛。

(3)適於血熱及癰瘡,熱入營血,高熱譫語,煩躁不安,舌絳發斑等。

(4)心悸怔忡,煩熱失眠。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2、紅花:

辛溫,歸心肝經。

功能:活血通經,祛瘀止痛。

主治:(1)婦女血瘀引起的閉經、痛經、產後瘀阻腹痛及症瘕積聚等證。

(2)淤血所致之頭痛,胸痛,脘腹痛及風溼痹證,關節疼痛。

(3)外傷瘀腫作痛、瘡癰腫痛及血分瘀熱、斑疹暗紫等。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3、桃仁:

苦甘平,有小毒,歸心肝大腸經。

功能: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主治:(1)婦女血分瘀滯所致之閉經、痛經、產後瘀阻腹痛、症瘕及外傷瘀腫作痛等證。

(2)腸癰腹痛。每與清熱涼血解毒藥配伍應用。

(3)主治津傷腸燥,大便祕結。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4、牛膝:

苦甘酸平,歸肝腎經。

功能:活血通經,補益肝腎,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主治:(1)婦女血分瘀滯,痛經、閉經,產後瘀阻腹痛,及難產胞衣不下等證。

(2)善治血熱上逆,引起的吐血,鼻衄。虛火上炎所致之口舌生瘡,咽腫牙痛。以及肝腎陰虛,肝陽上

亢,眩暈頭痛。

(3)用於溼熱下注,熱林、血淋。以及溼熱痹證。

(4)可用治肝腎不足,腰膝痠痛,筋骨無力等。

川牛膝長於活血通經,懷牛膝長於補肝腎,強筋骨。土牛膝長於清熱利咽,活血通淋,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川牛膝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懷牛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