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共衛生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模擬試題一:

2017公共衛生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 A型題]

1.突觸前抑制的特點是:

A. 突觸後膜的興奮性降低

B.突觸前膜超極化

C. 突觸前軸突末梢釋放抑制性遞質 D.潛伏期長,持續時間長

E.通過軸突-樹突型突觸的活動來實現

2.當興奮性遞質與突觸後膜結合後,引起突觸後膜:

A. 鈉、鉀離子通透性增加,出現去極化

B.鈉、鈣離子通透性增加,出現超極化

C. 鉀、氯離子通透性增加,出現超極化

D.鉀、鈣離子通透性增加,出現去極化

E. 鈉、氯離子通透性增加,出現去極化

與突觸後膜的受體結合後,其結果是:

A. 直接引起一個動作電位

B.先引起EPSP,經總和達到閾電位,產生一個動作電位

C.先引起IPSP,經總和達到閾電位,產生一個動作電位

D.引起IPSP,突觸後神經元出現抑制。

E.引起一個較大的EPSP

4.突觸前抑制產生的機制是:

A. 突觸前神經元釋放抑制性遞質增多

B.中間神經元釋放抑制性遞質增多

C. 突觸前神經元釋放的興奮性遞質減少

D.突觸後膜超極化,突觸後神經元的興奮性降低

E.突觸間隙加寬

5.神經遞質的釋放過程是:

A.人泡作用 B.出泡作用 C.易化擴散 D.主動運輸 E.單純擴散

6.下列關於興奮性突觸傳遞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2+由膜外進入突觸前膜內

B.突觸前軸突末梢去極化

C.突觸後膜對Na+、K+,尤其是對K+的通透性升高

D.突觸小泡釋放遞質,並與突觸後膜受體結合

E. 突觸後膜電位去極化達閾電位時,引起突觸後神經元產生動作電位

7.關於突觸傳遞的下述特徵中,哪一項是錯誤的:

A.單向傳遞

B.中樞延擱

C.興奮節律不變

D. 總和

E.易疲勞

8.去甲腎上腺素的神經元細胞體主要集中於腦內哪一部位:

A.脊髓前角

B.中縫核

C.紋狀體

D.低位腦幹

E.黑質和紅核

9.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軸突側支與閏紹細胞形成的突觸所釋放的遞質是:

A.5—羥色胺

B.甘氨酸

C.Y-氨基丁酸

D.乙酰膽鹼

E.去甲腎上腺素

10.脊髓的Renshaw細胞,其末梢釋放的遞質是:

A.乙酰膽鹼

B.去甲腎上腺素

D.甘氨酸

E. 牛磺酸

11.交互抑制的生理作用是:

A. 保證反射活動的協調性

B.及時中斷反射活動

C. 使反射活動侷限化

D.使興奮與不興奮的界限更加明顯

E.有利於反射活動的交互進行

haw細胞對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的抑制屬於:

A.交互抑制

B.傳人側支性抑制

C.突觸前抑制

D.回返性抑制

E.對側肌抑制

13.下列哪種神經元的連接方式是產生反饋性調節作用的結構基礎:

A.單線式聯繫

B.聚合式聯繫

C.環狀聯繫

D.輻散式聯繫

E.鏈鎖狀聯繫

14.在動物實驗中,當脊休克過去之後,在原來切斷面以下再作第2次切斷,其結果是:

A.脊休克再出現

B,不再出現脊休克

C.動物立即死亡

D. 脊休克加重

E. 出現血壓降低

15.膝跳反射是屬於:

A. 單突觸位相性牽張反射

B.單突觸緊張性牽張反射

C.多突觸位相性牽張反射

D.多突觸緊張性牽張反射

E. 單突觸的牽張反射

16.7—運動神經元的生理功能是:

A.引起梭外肌收縮

B.直接興奮a—神經元

C. 引起梭內肌舒張

D.直接抑制a-神經元

E.調節肌梭的敏感性

17.肌梭與梭外肌的關係及其生理功能是:

A. 並聯關係,感受長度變化

B.並聯關係,感受張力變化

C. 串聯關係,感受長度變化

D.串聯關係,感受張力變化

E. 並聯關係,感受壓力變化

18.腱器官與梭外肌的關係及其生理功能是:

A. 並聯關係,感受長度變化

B.並聯關係,感受張力變化

C. 串聯關係,感受長度變化

D.串聯關係,感受張力變化

E.並聯關係,感受壓力變化

19,在對側伸肌反射中,反射時的長短主要取決於:

A. 感受器興奮及衝動在傳人的傳導時間

B.興奮經過中樞突觸的傳遞時間

C.衝動在傳出神經上的傳導時間

D.衝動在神經肌肉接頭處的傳導時間

E.感受器興奮所需的時間

20.肌梭的傳入神經纖維是:

A. a纖維

B.r纖維

C.I類纖維

D.Ⅱ類纖維

E.I和Ⅱ類纖維

21.下列關於脊休克的敘述,錯誤的是:

A.與高位中樞離斷的脊髓暫時喪失反射活動的能力

B.是由於離斷的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樞的調節

C.脊髓反射逐漸恢復

D.反射恢復後發汗反射減弱

E.反射恢復後屈肌反射往往增強

22.在中腦上下丘之間切斷動物腦幹,可出現:

A.脊休克

B.肢體痙攣性麻痹

C. 去大腦僵直

D.去皮質僵直

E. 腱反射增強,肌張力降低

23.抑制肌緊張的中樞部位有:

A.小腦前葉兩側部

B.前庭核和紋狀體

C.小腦前葉蚓部和前庭核

D.紋狀體、小腦前葉蚓部和網狀結構抑制區

E.網狀結構抑制區

24.大腦皮質運動區的4區,其生理功能是:

A.主要與雙側遠端肢體的精細運動有關

B.主要與對側遠端肢體的精細運動有關

C.主要與雙側近端關節的運動有關

D.主要與對側近端關節的運動有關

E.主要與同側遠端肢體的精細運動有關

25.錐體系的生理功能是:

A.抑制肌緊張

B.設計、制定運動指令的程序

C、加強肌緊張

D.增強傳人衝動的傳遞巳保證肌羣間的運動協調

26.執行隨意運動“指令”的部位在大腦皮質的:

A.頂葉

B.顳葉

C.中央前回

D.中央後回

E.枕葉

27.支配軀幹和近端肢體運動的大腦皮質代表區位於:

A.中央後回3—1—2區

B.中央前回6區

C、中央前回4區

D.第二運動區巳運動輔助區

28.震顫麻痹患者的病變主要部位是:

A.尾核

B.蒼白球

C.底丘腦

D. 黑質

E. 紅核

29.震顫麻痹的主要症狀有:

A.全身肌緊張降低

B.腱反射減弱

C.面部表情呆板

D.運動多

E.意向性震顫

30.小腦絨球小結葉的生理功能是:

A.加強肌緊張

B.維持身體平衡

C.抑制肌緊張

D.協調隨意運動

E.管理遠端肢體的精細運動

31.交感節後神經末梢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失活主要是;

A.單胺氧化酶破壞

B.彌散人血

C.神經末梢再攝取

破壞

E;肝內破壞

32.兒茶酚胺與Q受體結合後,可產生抑制作用的部位是:

A.子宮

B.擴瞳肌

C.支氣管

D.小腸

E.括約肌

33.自主神經系統神經末梢的化學遞質主要是去甲腎上腺素和:

C.多巴胺

D.乙酰膽鹼

E.5—HT

受體的阻斷劑是:

A.阿托品

B.六烴季銨

C、十烴季銨

D.育亨賓

E. 普萘洛爾(心得安)

35.注射腎上腺素後,血壓: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後下降

D.先下降後上升

E.不變

36.支氣管平滑肌的受體是:

D.o:受體

B、受體

C.p1受體

E.N受體

37.可被箭毒阻斷的受體是:

A.M受體

B.N:受體

C.o:受體

D. o:受體

E.p受體

38.腎上腺素能纖維包括:

A. 大部分交感神經節前纖維

B.大部分交感神經節後纖維

C.副交感神經節前纖維

D.副交感神經節後纖維

E.交感神經節前與節後纖維

39.交感神經節後纖維的遞質是:

A、去甲腎上腺素

B.乙酰膽鹼

C.乙酰膽鹼或去甲腎上腺素

D.5—羥色胺

E.多巴胺

40.o受體的阻斷劑是:

A、酚妥拉明

B.六烴季銨

C.十烴季銨

D. 普萘洛爾(心得安)

E、阿托品

[A型題]

1.D 2.A 3.D 4.C 5.B 6.C 7、C 8.D 9.D 10.D

11.A 12.D 13.C 14.B 15.A 16.E 17.A 18.D 19.B 20.E

21.D 22.C 23.D 24.B 25.C 26.C 27.B 28.D 29.C 30.B

31.C 32.D 33.D 34.B 35.C 36.C 37.B 38.B 39.C 4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