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外科主治醫師專業實踐能力備考資料

外科主治醫師考試科目設置:考試共分“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等4個科目,均採用人機對話的方式進行考試。接下來應屆畢業生小編爲大家搜索整理了2017外科主治醫師專業實踐能力備考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外科主治醫師專業實踐能力備考資料

 皮膚囊腫

皮膚囊腫是具有囊腔結構外有囊壁,內有液體或其他成分,可來源於皮膚也可來源於間葉組織。

病因

先天性遺傳性

1.毛根鞘囊腫過去114度脂腺囊腫,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2.多發性脂囊瘤爲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3.皮樣囊腫爲先天性,生後即有。

4.支氣管源性與甲狀腺舌骨導管囊腫爲先天發育不良異常所致

5.****中線囊腫爲先天發育異常所致。

6.發疹性炭毛囊腫病因不清,有的報告認爲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原因不明

囊腫形態大多爲圓形突出皮膚表面爲半圓形。一般多位於真皮及皮下組織。因有囊壁包裹故邊緣光滑整齊,與周圍組織粘連少,故觸之光滑有彈性及囊性感其表面皮膚多無炎症,而呈正常皮色。一般發展有限局性不會無限擴大造成局部壓迫症狀。

 皮膚囊腫診斷鑑別

位於真皮內

1.部液樣囊腫

多發生於40-50歲女性皮損好發於遠端指關節背側面,多單發。大小約3-15m呈半透明、光滑:柔軟,爲皮膚色囊腫腔爲我液,其中散在有星狀纖維母細胞。

2.粟丘疹

多見於女性任何年齡原發性者原因不明;繼發性者多發生於大疤性表皮鬆解症,先天性外胚葉缺損,遲發性皮膚咔琳症皮膚磨削術後。原發性皮損好發於眼瞼、顴部;繼發性者好發於耳廓手背、前臂。大小爲粟粒大質硬,挑破見白色皮脂樣物。

3.毛根鞘囊腫

過去叫皮脂腺囊腫中年女性多見,好發於頭部,與表皮囊腫不易區別後者常見於面、頸息幹。本病囊壁爲鱗狀上皮組成,與毛囊峽部細胞相似。腔的內容爲嗜伊紅物質。

4.多發性脂囊瘤

可發生於各種年齡男女均可見。皮損好發於前胸中下部、及陰囊可單發或多發,呈正常皮色或黃色,直徑數毫米至 1-2 cm質軟,小者略硬。腔內容爲油樣或奶酪狀。

5.表皮囊腫

較常見好發生於青年,兒童,老年少見直徑在0.5-5cm,正常皮色,圓形有彈性,質略硬。囊壁爲正常皮膚囊腔內充滿角質。可單發或多發,常發生於頭皮面部、頸及軀幹。

6.支氣管源性與甲狀腺舌骨導管囊腫爲先天發育異常多見於胸骨切跡上方頸前或腳。生後不久發生、多單發損害較小,常伴有瘦管。二者表現相似其囊壁均爲假復層柱狀上皮組成,可見上皮細胞纖毛突人囊腔。

7.****中線囊腫

爲先天發育異常多見於青年人和兒童。囊壁爲假復層上皮,有些上皮細胞漿呈透明。

8.發疹性衰毛囊腫

多見於兒童及青年爲毛囊性小的囊腫,大小爲1-2mm。表面可有癡皮及臍窩常見於胸部、也可見於四肢相干、背部囊壁爲鱗狀上皮,囊腔爲板層狀角質及合毛。囊壁凹陷形成毛囊樣結構。

 血管瘤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多見於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它起源於殘餘的胚胎成血管細胞,發生於口腔頜面部的血管瘤佔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數發生於顏面皮膚、皮下組織及口腔粘膜、如舌、脣、口底等組織,少數發生於頜骨內或深部組織。血管瘤按其臨牀表現及組織學特徵一般可分爲毛細血管型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及蔓狀血管瘤,其中以毛細血管瘤及海綿狀血管瘤較常見。

臨牀表現

一、毛細血管型血管瘤,由發育異常的擴張的毛細血管構成。

1.多發於顏面部及口腔粘膜。

2.不高出皮膚者爲鮮紅或紫紅色,周界清,外形不規則,呈葡萄酒斑狀;高出皮膚者表面高低不平,似楊梅狀。

3.壓迫瘤體時由於血液流出瘤體,表面顏色退去,解除壓力後,血液立即充滿瘤體,恢復原有的大小及色澤。

二、海綿狀血管瘤,由發育畸形的無數血竇組成。

1.藍紫色、柔軟的包塊。

2.可壓縮。

3.體位元移動試驗陽性,即瘤體低於心臟平面時瘤內血液迴流受阻,瘤體增大,瘤體高於心臟平面時血液迴流通暢,瘤體縮小。

4.在柔軟的瘤體內有時可捫及靜脈石。

5.穿刺抽出可凝固全血。

三、蔓狀血管瘤,由血管壁顯著擴張的動脈與靜脈直接吻合而成。

1.腫瘤高起呈串珠狀,表面溫度較高。

2.捫診有搏動感,聽診有吹風樣雜音。

3.壓閉供血動脈則搏動及雜音消失。

 血管瘤診斷鑑別

診斷依據

1.瘤體外觀特徵(葡萄酒斑狀或楊梅狀等)。

2.壓之褪色或縮小

3.體位元試驗陽性,捫診及靜脈石,穿刺抽出凝全血(海綿型),捫有搏動感,聽診吹風樣雜音,壓閉供血動脈及雜音消失(蔓狀型)

4.血管造影示瘤區造影劑濃聚或血管畸形

5.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

血管瘤治療

治療原則

1.手術治療,侷限者可全部切除,範圍廣者可部分切除。

2.微波透熱治療,主要應用於海綿狀型。

3.放射治療,用於嬰幼兒毛細血管瘤和表淺的海綿狀血管瘤。

4.硬化治療,用於海綿狀血管瘤。

5.冷凍治療,用於楊梅狀及海綿狀血管瘤6.激素治療,用於嬰幼兒血管瘤7.血管內栓塞,用於蔓狀和巨型海綿狀血管瘤。

用藥原則

一般性手術的預防性抗感染選用磺胺類藥物(如複方新諾明)或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紅酶素、青酶素等)。體質差或併發感染者常聯合用藥,較常用爲: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青酶素)+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慶大酶素)+作用於厭氧菌的藥物(如滅滴靈)。手術前後感染嚴重或有併發症者可根據臨牀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

 骨軟骨瘤的臨牀表現

骨軟骨瘤往往長期無症狀,因無意中或洗澡時從體表摸到骨性包塊而就診,也有因爲腫瘤壓迫周圍組織 產生疼痛 而就診,偶爾骨軟骨瘤還可以發生骨折 引起疼痛。骨軟骨瘤的典型X線表現是“骨皮質相連,髓腔相通”,即在正常的`骨幹骺端出現一個或多個骨性突起,其皮質與周圍正常骨的皮質是連續的,骨性突起的髓腔與周圍正常骨的髓腔相通。

1.好發於青少年。好發於四肢長骨幹骺端,最常見於膝關節 周圍之股骨下端及脛骨 上端,約佔50%。發生於脊椎 突向椎管內可引起截癱 。

2.關節周圍腫塊常爲首發症狀,一般無症狀。腫瘤較大者壓迫附近的肌腱 、血管 和神經 時出現疼痛。

3.多發性病 者,身體矮小,畸形重者可有關節功能 障礙。

4.發生於脊椎椎體後緣或附件部位並向椎管內生長者,可有脊髓 或馬尾 神經壓迫症狀。

5.X線攝片 顯示在長管骨幹腄端有蒂狀,鹿角 狀或丘狀骨性凸起,有的腫瘤表面有散在的鈣化點。當腫瘤生長迅速,有大量棉絮狀鈣化影時,提示有惡變的可能。

 骨軟骨瘤的診斷

1.多發於青少年,好發於長骨幹骺端,單發或多發,多發者常伴有骨骼發育異常。

2.腫瘤起自幹骺端,形狀不一,可出現神經壓迫症狀或關節功能障礙。

3.惡變少見。如成年後腫瘤繼續生長,且迅速,應疑惡變爲軟骨肉瘤。

4.X線攝片及病理檢查可確診。

  骨軟骨瘤的治療

骨軟骨瘤一般不需治療。以下幾種情況需要行切除術:(1)腫瘤生長過快影響肢體功能;(2)骨軟骨瘤骨折;(3)壓迫周圍重要的神經、血管;(4)發生惡變;(5)生長在易顯露部位,影響美觀,患者有切除要求。骨軟骨瘤的切除術應當從腫瘤的基底四周包括一部分正常骨完整切除,以減少復發。

1.腫瘤細小,發育停止後大多數腫瘤停止生長,無需特殊治療。

2.如局部不適,腫瘤較大並壓迫周圍組織產生症狀及發育停止後腫瘤繼續增大時應及時手術切除。切除時應將包括骨軟骨瘤的纖維包膜、軟骨帽、瘤體連同基底部分正常骨組織一起切除。

3.腫瘤切除後應作病理檢查。

 骨軟骨瘤的用藥

1.腫瘤細小,發育停止後腫瘤不再生長者,不需要用任何藥物。

2.對於需要手術者,術前、後可酌情應用青酶素、慶大酶素以預防感染。時間3—5天。

3.如腫瘤發生截癱,則按脊髓、神經損傷加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