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診療常規:病毒性肺炎

導讀:對於病毒性肺炎,不知道大家則麼看待呢?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內科診療常規:病毒性肺炎,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繼續關注考試網!

內科診療常規: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virus pneumonia)是由多種不同種類的病毒侵犯肺實質而引起的肺部炎症,通常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多發生於冬春季節,可散發流行,也可暴發。嬰幼兒、老年人、免疫力差者易發病。

【病因】

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咆病毒、麻疹病毒、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鼻病毒和鉅細胞病毒。

【病理】

因病原體不同,病理改變也有一定差異,但其大致的病理改變爲細支氣管及管壁和管周有以淋巴細胞爲主的炎性細胞浸潤;在肺泡壁和肺泡間隔的結締組織中,有各種單核細胞浸潤;肺泡水腫,被覆含蛋白和纖維蛋白的透明膜。嚴重時有壞死,在壞死組織中可找到包涵體。

【診斷】

1.臨牀表現:不同病毒臨牀表現有所不同,如水痘病毒可引起皮膚皰疹,麻疹病毒可引起皮疹等,絕大部分患者開始都有咽乾、咽痛、鼻塞、流涕、發熱、頭痛及全身痠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累及肺部時表現咳嗽,多爲陣發性乾咳、胸痛、氣喘、持續高熱,體徵多不明顯,有時偶可在下肺聞及溼囉音。在病毒性肺炎的`基礎上併發細菌、真菌或原蟲(如卡氏肺孢子蟲)感染,並伴有相應症狀。

2.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一般正常,也可增高或降低。痰塗片所見的白細胞以單核細胞爲主,痰培養無細菌生長。病毒分離是一種特異性強的病原學診斷方法,但因時間太長,對急性期診斷幫助不大。

3.X線檢查:胸片示兩肺網狀陰影,肺紋理增粗、模糊。嚴重者兩肺中、下可見瀰漫性結節性浸潤,大葉實變少見。x線表現一般在2周後逐漸消退,有時可遺留散在的結節狀鈣化影。

4.特殊檢查:特異性快速病原學診斷方法有電子顯微鏡技術、免疫熒光技術、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IA)、補體結合試驗及酶標組化法。特別是患病初期和恢復期的雙份血清查抗體4倍以上增長,尤其有診斷價值。

5.鑑別診斷:需與細菌性肺炎相鑑別。

【治療】

1.一般治療: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失衡。缺氧時給予吸氧,嚴重時應用機械通氣。

2.抗病毒藥物治療: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若確需使用時可用金剛烷胺O.2g/d,分2次口服;也可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virazole),lOmg/(k·d)口服,或40~60mg/d,分2次霧化吸入。對鉅細胞病毒、皰疹病毒引起者可用無環鳥苷、阿糖腺苷。同時可選用中草藥和生物製劑治療。主要仍以對症治療爲主。

3.繼發細菌感染時應給予相應敏感的抗生素。

【預防】

注意病源的隔離,流行期間嬰幼兒可試用高價免疫球蛋白或接種不同病毒的疫苗。

【預後】

大部分預後良好,但仍有一定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