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課題研究方案

爲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課題研究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課題研究方案

小課題研究方案1

一、課題提出的源由

人類進入了嶄新的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競爭、科技競爭、人才競爭的世紀。激烈的人才、知識、科技競爭必不可缺少。日常生活中人與人的合作與交流,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與合作必定要有一種最快捷的傳遞方式,那就是口語,口語表達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交流合作,影響辦事的效率和效果。國小生應當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還比較薄弱,因此重視口語表達,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是當務之急。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與實際應用價值: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一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個基本特點就是說加強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這是提高國小生語文素養的基石。作爲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以“說”爲主,而“說”就必須從低年級開始切實打好基礎。

2、適應課程改革目標的需要。課程改革的目標是圍繞着人的發展目標來設立和確定的,要激發學生興趣,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最終讓學生學會學習,爲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低年級學生在愉快趣味教學中識字,實現識字生活化,是培養口語表達能力的關鍵。

3、適應我校現代教學改革需要。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教師們反映我校的中高年級的學生說話習作水平較低,根本原因是基礎不紮實,在低年級時未加強說話能力的培養造成這一現狀。爲了改變現狀,就需要從源頭抓起,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三、課題研究的基礎條件

1、我校低年級教師有過硬的業務素質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我校的領導,多年來倡導科研興校,十分重視科研情況,並鼓勵廣大教師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中,同時對科研工作給予很大的支持與幫助,提供很多便利條件。因此,學校裏有濃厚的研究氛圍,教師自覺地向研究型教師靠攏。

2、我校教學設施先進、完備,具有得天獨厚的網絡資源、圖書資源,有利於資料的查閱。

3、本課題研究對象爲一至三年級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不是很強。有的缺乏表達的慾望;有的表達不夠完整或欠具體。希望通過本課題研究,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語文課堂的學習,培養學生說完整話、說連貫話的習慣,提高學生日常會話中的口語表達能力。

2、通過活動的實施,培養學生開口說話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遵循兒童認知規律,激發識字興趣,開發學生識字潛能,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最終讓學生學會學習,爲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低年級學生在愉快趣味教學中識字,實現識字生活化,擴大識字量。

五、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對象

一至三年級學生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課題將主要採取以下研究方法:

1、採用理論分析法、文獻法:對近幾年出版的有關如何提升口語表達能力文獻資料進行大量收集。在對這些文獻資料研究的基礎上,篩選出有效的經驗爲本課題所借鑑。

2、教育實踐法即採用行動研究法:在教學實踐中,初步構建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教學實踐

小課題研究方案2

一、研究背景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從而促進學生完美個性的發展。

二、研究條件:

1、課題來源於教學實際,與當前的新課程改革要求相一致,研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本課題的預見性效果已爲廣大教育工作者認同。

2、課題組負責人和主要成員基本達本科學歷知識結構,教學經驗豐富,研究能力強,所寫論文多次獲獎,多位成員開設過市級、片級研究課、觀摩課,並獲得一致好評,教學質量名列前茅。

3、課題組成員平時教研氣氛濃,有集體備課的良好習慣,經常互相聽課幫助指正缺點,堅持寫教後札記,教學水平進步較快。

4、課題組人員對本課題的認識統一,決心大,積極性高。

三、研究意義:

1、長期以來,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多數是被動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參與也是停留在表面,只是機械模仿式的簡單運用。學生的學習思想、學習方法都是教師意志的“複製”,這樣並不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性,而且學生的創新意識受到了壓制,既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又防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2、如今,正直新課程改革,確立了以學生爲本,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的新理念,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因此,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開展自主參與數學課堂活動研究有着積極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指導作用,具體體現在:

(1)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是素質教育思想的具體體現;

(2)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是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的要求;

(3)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

(4)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是培育學生獨立性、創造性,塑造完美個性的重要條件。

四、研究內容

(1)定義:自主參與數學活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自己能動的、富有創造性的學習,實現自主性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

(2)模式研究:教師、學生、數學信息

教師作爲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參與、合作交流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具體表現爲:

①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轉變師生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交流、互動關係。

②認真鑽研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爲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習活動。

③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倡導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五、研究方法:

①、自然實驗法:所開設的實驗班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同時暗設對比班進行平行班對比實驗。

②、文獻法:學習與本課題有關的先進教育理論,並及時總結。

小課題研究方案3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大自然事物觀察和探索的興趣,體驗分享交流的快樂。

2、幼兒初步瞭解常見的’昆蟲、身體結構、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3、能通過昆蟲的身體的特徵來猜出昆蟲。

二、活動準備:

ppt、幼兒用書

三、活動過程:

1、幼兒一起回憶故事《我要參加運動會》,從而回憶什麼叫做昆蟲(6條腿、有頭,胸、和腹部)

2、請幼兒自由討論,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是昆蟲,討論完後,請幼兒大膽說出自己所認識的生活中常見的昆蟲。

3、教師播放PPT,請幼兒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昆蟲,並以蝴蝶爲例,認識昆蟲的身體構造,以及外形特徵和生活習

3、玩遊戲:《捉迷藏》看圖猜昆蟲,只留有昆蟲最具特點的地方,然後請幼兒根據昆蟲的特點來猜猜是什麼昆蟲。

4、看看常見昆蟲的生活環境,總結活動重點

5、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昆蟲,然後收集資料,明天帶到班級裏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小課題研究方案4

要引導廣大教師樹立“問題即課題,反思即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按照“小步子、低臺階、快節奏、求實效”的原則,從教師教育教學一線實踐中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從而解決問題。要紮實開展小課題研究,引導教師發現和解決課堂教學、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教師發展等方面的具體問題,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通過自己的探索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從而更好的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一、課題名稱

培養學生數學推理、合作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數學學習素養

二、課題的提出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學生能夠想到問題的結論,但是不能說清思考的過程,不能講清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尤其是很多學生只重視問題的結果,卻忽視瞭解決問題的過程。還有的學生會說不會寫或會寫不會說,漸漸地就走入了不敢說、不想說、不會說、不能說的誤區。針對以上問題,我確定了“有效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合情推理能力養成”這一課題。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數學教學方面,學生要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訓練學生的數學語言是分不開的。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過程要靠語言表達,而語言的發展又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創造條件讓學生更多地說理。如:說定義、定理、法則、公式、過程、算理、方法、規律、題意、思路、數量關係、式義等,從而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達到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目的。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目的是在於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和,口語表達及書面表達能理能力,使學生養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規範答題的習慣。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用類比、歸納的方法,來培養學生建立空間與平面的各種位置關係和數量關係形成嚴密抽象的推理形式。

五、課題研究過程

(一)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1)制定計劃要求。(2)制定研究方案

2、試驗階段:(1)實施具體方案。(2)反思經驗與不足。

3、總結階段:(1)根據課題研究,觀察學生在合作交流和,口語表達方面的變化。(2)對課題進行總結,形成課題研究報告。

(二)實施過程

首先,我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的成因採取談話法和問卷法進行調查。通過調查主要總結出四大成因:

一是心理素質差,虛榮心強,怕答錯或答不好而被同學或老師笑話。

二是性格內向,不想或不敢表現自我,或沒有機會發言漸漸封閉自我。

三是對知識缺乏系統的理解,不能有條理的分析問題解答問題。

四是沒有嚴謹的學習態度,不會走就想跳不會用數學語言規範答題。

可見,語言表達能力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也會間接影響學生的個人交往能力,及綜合素質的發展。新課程加大了實驗幾何的內容。因爲它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同時降低了幾何學邏輯嚴謹性的要求,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都可以從數學活動中獲益;而且通過活動掌握空間性質,更易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歸納類比,以及創造力等,這些明顯的長處日益受到重視。

六、課題研究的成果

1、課題研究的方案及報告。

2、案例分析及論文。

小課題研究方案5

國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說錯、改錯、悟錯

一、問題的提出(爲什麼研究)

新課程標準要求國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要使得學生的數學能力真正得到培養和發展,就必須使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給予學生獨立從事學習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有自由思考的空間,而不是通過對學生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

現象分析在日常數學教學中,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有的學習比較浮躁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只滿足於知道自己這道題錯了,而不去深究錯在哪裏,甚至錯了就錯了,對了就對了,不去理會,更不用談對錯題的認識了。有時,即使馬上重新做一遍原來的題目,可能還是拿不到滿分。有的學生只是簡單地把錯題重做,而不去分析錯因和預防再次出現錯誤的方法,不去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忽略了步驟和過程。還有的學生自己作對就行,從不關注他人發生的錯誤。學生並沒有形成良好的改錯習慣,而是被動地遵循老師的旨意讓改就改,不讓改就不改。

針對以上問題我覺得急待解決的問題有在數學教學中如何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如何引導學生正確修正自己的錯誤,如何引導學生合理反思自己的錯誤。基於這樣的思考,我提出了國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說錯、改錯、悟錯這一課題。(研究什麼)我研究本課題針對的對象是我所教學的兩個教學班級的全體學生,個案研究與整體研究結合。價值分析我研究本課題的價值在於促使學生反思能力的提升;增強學生主動發現錯誤,分析錯誤,解決錯誤的能力,讓錯變得非常清晰可見,有序系統;改變學生的學習品質;對部分學生的認知障礙和缺陷進行矯治;最終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目的。

問題成因及相關因素分析

1、學生學習習慣散漫懶惰,不願意去主動改錯。

2、學習方法不當,不知道如何改錯。

3、學習只追求量,不追求質,不能錯一反三。

二、研究的內容

1、通過實踐研究,探索國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說錯、改錯、悟錯的策略和方法。

2、通過實踐研究,探索國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說錯、改錯、悟錯的課堂教學思路。

3、通過實踐研究,尋求有效的評價學生說錯、改錯、悟錯過程的方法。

4、通過實踐,收集整理學生說錯、改錯、悟錯的案例四、研究的方法與策略調查法:

即通過學生問卷調查及家長個別訪談,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環境與心態,作爲研究的依據。通過查閱、研究、分析相關資料瞭解最新國中數學教學科研動態與成果。

個案法:把每個學生自己對個體所發生的錯題的整理和分析,作爲個案進行分析,並給以客觀的評價。行動研究法:讓學生準備改錯本或改錯卡,尋求合理的使用方法。引導學生髮現自身和他人的錯誤並加以分析,在小組學習中實現自改和互改。五、研究的過程

1、確立課題,制定方案,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設計調查問卷爲研究準備第一手材料。(20xx。3)

2、實施研究(20xx。4 20xx。7)

3、整理資料,形成課題報告及論文(20xx。7)

4、預期效果及成果形式1、預期使學生養成說錯、改錯、悟錯的習慣,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有效學習的能力。

5、成果:小課題研究報告論文

小課題研究方案6

課題名稱課題主持人課題組成員《體育教學小課題研究》任教學科體育課題的界定(對課題的解釋、說明,對關鍵詞內涵和外延的界定)愛因斯坦曾說過:“成功等於99%的汗水+1%的天才”。的確,在論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關係過程中,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培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國小生,很多方面都處於剛形成或初步發展的時期,開發他們身上蘊藏的非智力因素,使之轉化爲其學習生活的動力,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而且還又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本課題最新研究現狀(理論、實踐兩方面)

1、體育幾乎行同虛設,讓學生覺得體育可有可無。

2、學校只重視升學率,忽視體育教學。

3、體育方面的師資力量欠缺,師資水平有待提高。

4、學校領導不重視體育,體育器材缺乏等。

開展本研究的依據,目的、意義或價值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造就優秀的人才。要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不僅要進行文化知識的教育,還應進行其它各方面素質的教育和培養,其中,體育教學也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重要環節之一,而我個人認爲一所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與否直接關係到該校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課題研究計劃採取的措施(這部分爲重點,詳細說明計劃採取的措施,如:研究的範圍,切入的角度,操作的過程,記錄的方式,等等。課題組如果有該課題的前期研究,也應加以說明)體育教學的研究步驟:

1、開始準備階段:建立課題組,探討論證形成實施方案,進行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

2、實驗研究階段:

(1)在體育課堂中激活學生身心,引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老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不同的、符合教學內容需要的進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體育產生較濃厚的興趣,使學生樂學、善學,激活體育課堂。

(2)在理論指導下,進行課堂教學的嘗試。

(3)及時指導,落實體育教學過程的各環節。

3、結題評價階段:撰寫結題報告;申請結題和成果鑑定;成果推廣轉化。

(1)寫出研究報告;優質課、公開課、示範課的展示

(2)寫出系統的教科研論文;

(3)總結一套完整的體育課教學模式

課題研究預期要達到的目標和取得的成果(即期望經過研究,在所解決的問題上會產生一些什麼變化,用什麼方式加以表達,如調查報告、個案報告、論文、課件等)要讓學生能大面積“動”起來,要讓他們覺得體育既是一種樂趣,又是一種美的享受。這樣,學生樂於學,教師也就有勁教。通過研究學習,形成一套體育課上課模式。保障措施(在實施實驗的過程中需要那些方面的支持與保障)

1、學習研討制度。要組織課題組成員閱讀相關書目,圍繞承擔的課題做好學習筆記,定期召開學習研討會,並做好記錄,以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我們的實驗工作。

2、通報例會制度。要及時填寫“課題研究進展情況表”,及時掌握、分析、研究、實驗的情況。課題組成員要定期召開例會,通報每個階段課題研究情況。

3、專題調研製度課題組成員定期進行專題調研(原則上每學期一次),通過聽彙報、聽課、參與活動、現狀調查、座談討論、查閱資料等形式檢查、指導課題研究的實施情況,並以此作爲過程性評估的依據。我校有良好的教科研環境和與時俱進教育教學理念以及完備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學校在研究經費中將給予極大的支持和幫助。

小課題研究方案7

時間:20xx.8

立項號

20xxXKT-SX006

課題名稱

《幾何直觀在國小低段數學中的運用研究》

負責人

張帥旗

所在單位

臨潼區任留街道辦任留國小

研究背景:

在國小低段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會出現學生在給出結果,老師在總結時用抽象的文字敘述後,學生因爲年齡小,抽象思維水平不高,有些問題感到解釋不清、不知如何用語言表達,陷入了“冷場”的窘境。同時這個階段的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待進一步提高,不少學生缺乏靈活、有效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和方法。

研究意義:

首先,幾何直觀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很重要的科學研究方式,在科學發現過程中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對於數學中的很多問題,靈感往往來自於幾何直觀。

其次,幾何直觀是認識論問題,是認識的基礎,有助於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最後,幾何直觀是揭示現代數學本質的有力工具,有助於形成科學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藉助幾何直觀,揭示研究對象的性質和關係,使思維很容易轉向更高級更抽象的空間形式,使學生體驗數學創造性工作歷程,能夠開發學生的創造激情,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在許多情況下,藉助幾何直觀可以把複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幾何直觀不僅在“圖形與幾何”的學習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並且貫穿在整個數學學習中。因此在國小低段數學學習中滲透進行幾何直觀能力的培養,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提供了“柺杖”,也有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形成,提升學生數學素養,這也有助於更好地銜接國小高段數學教學,爲孩子今後進一步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我們選擇了《幾何直觀在國小低段數學中的運用研究》作爲我們的研究課題。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幾何直觀:(開題報告幾何直觀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幾何或者其他數學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

國小低段的孩子們思維水平止處於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過渡,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幾何直觀憑藉圖形的直觀性特點將抽象的數學語言與直觀的圖形語言有機地結合起來,抽象思維同形象思維結合起來,充分展現問題的本質,能夠幫助學生打開思維的大門,開啓智慧的鑰匙,突破數學理解上的難點。在教學中通過對學生空間想像能力、直觀洞察能力和用“圖形語言”來思考問題等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認識幾何直觀在數學學習中的意義和作用,初步學會數學的一種思考方式和學習方式。

題研究的步驟分三個階段:

1、在“圖形與幾何”領域內容的教學中嘗試對演示、操作、畫圖等教、學方式的研究,探索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的有效方法。

2、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嘗試通過對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夯實學生圖形領域內容基本功,發展學生圖形猜想意識等的研究,探索發展學生直觀洞察力的有效方法。

3、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嘗試通過引導學生用圖形解釋、理解、分析、記憶數學知識或現象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發展學生用“圖形語言”來思考問題能力的方法。

實施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學習,並對研究情況進行不斷的反思和改進,並撰寫相關案例、論文。根據預設的研究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課題研究。

收集整理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提煉、總結,撰寫研究報告和論文,申請成果鑑定。

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調查法、個案研究法、經驗總結法。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1、調查報告。對國小低段學生將幾何直觀在數學學習中的運用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瞭解該課題研究的學生基礎。

2、階段性研究小結。對每階段的研究進行反思、總結,並對下階段研究的內容、形式等進行調整,以通過不斷的反思、調整,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3、案例、論文。通過對在研究過程中的一些典型個案的收集和分析,反思實踐中學生髮展情況,積累鮮活的案例,形成案例分析;通過對整個研究過程的反思、總結,提煉出行之有效的發展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幾何直觀的方式、方法和途徑的運用,形成論文。

4、結題報告。

綜述課題研究情況,總結在一年的研究過程和學生幾何直觀能力發展的狀況,提煉出有效的教學方法,體現研究成果的價值。

注:正文楷體小4號,篇幅控制在A4紙6頁的範圍內。

小課題研究方案8

爲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切實促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持續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將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層次推進,引導學校教研組和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研究,把科研與教學、教研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我校教學工作由“經驗型”向“科研型”的戰略轉變。經學校研究,特制定如下“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樹立“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從教育教學中的小事情,以小見大,實實在在,對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討論立爲“小課題”,開展實實在在的研究,並通過小課題研究工作,探索總結教研、科研、培訓互相促進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實施目標

(一)通過小課題研究,切實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學有效性。

(二)從機制上保證教研活動課題化,形成教研組科研氛圍,提高教研成效,促進教研組建設。

(三)通過小課題研究,提高教師將教育科研與日常教學工作進行有機整合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三、總體思路

以教師個人爲主申報進行小課題研究。形成以課題研究引領教學和教育實踐的校本科研機制,引導教師立足自己的教學和管理實際,觀察發現教育教學現象中存在的問題,在常規教研活動中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研討解決問題,提煉形成教學策略,指導自己和同伴的教學行爲,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從而實現學校教育的發展。原則上,從上一學年的“智慧項目”中擇優轉化,即把有一定實踐積累的“智慧項目”改爲課題,進行深化研究。

四、小課題研究的途徑

小課題研究常常以課堂爲現場、以教學爲中心、以教師個人爲主體、從實際出發開展教學研究。在小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們可根據各自的不同興趣、不同特長、不同需要和教學實踐中發現的不同問題進行個性化的研究,甚至得出個性化的結論。

五、實施流程

(一)選題。教師根據自己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查閱、收集和整理相關資料,認真分析篩選,確定研究課題。選擇的研究課題,應該具備“針對性強、切口小、研究週期短”的特點,一般應是所任學科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可以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一個問題、一種現象、一個案例等。小課題研究週期不要太長,原則上是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

(二)申報立項。參加“小課題研究”的學科組(教師),確定研究的主要內容,闡明所解決的問題和預期達成的目標,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驟等。學校教科室組織力量對提交的課題進行審覈,在一週內公佈立項的小課題。

(三)實施研究。課題負責人組織成員按照課題方案,有計劃地開展研究工作,積累研究過程資料(同時完成附件二、三),建立小課題研究檔案袋。將常規教研與小課題研究相結合,在教學、聽課、評課過程中開展實踐研究,從而解決問題。教導處教研處將對研究進行督查指導。

(四)結題(包括中期小結)。每個學期結束,都要開展小課題研究成果總結鑑定彙報會(週期屬於一學年的,要開展中期成果鑑定彙報會),學校對研究狀況進行評估。

課題成果一般應是一份總結報告。結題程序爲:(1)課題組及時整理研究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撰寫研究報告;(2)將研究報告、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交學校教科室;(3)學校教科室組織有關人員聽取研究者的報告,對課題進行評審,向研究者宣佈評審意見。

(五)成果鑑定與推介。結題後,學校將對開展的小課題研究成果進行鑑定、評獎。對優秀的研究成果進行全校推介,推動成果在學科內及學科間的應用與共享。

六、課題管理

(一)營造良好的小課題研究氛圍。學校積極倡導和要求全體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並提供理論上和實踐操作層面上的具體指導。要進一步強化“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實、快”爲教育科研工作指導方針,促使廣大教師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祕感,引導課題組選擇一些內容具體、切口小、週期短的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從而克服傳統課題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現象。

(二)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小課題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小課題研究的指導和評審等工作。加強研究的過程管理,對立項的小課題研究建立電子檔案。制定小課題研究的組織、實施、評定、表彰獎勵等制度,確保小課題研究紮實有序地開展。

(三)培訓小課題研究人員。進行專題培訓,介紹與小課題研究有關的教育理論等,指導教師通過多種渠道查閱相關資料,激發教師研究小課題的興趣和研究慾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從而培養出一些思想前瞻、能力突出、成果豐碩的研究型教師。

(四)深化小課題研究。要把課堂教學作爲實施小課題研究的主渠道,積極開展以上課、說課、評課爲基本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深入探究各學科教學的基本策略;研究組成員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分析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研討對策和措施;課題組內部也可以開展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育案例、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等不同系列的小課題研究成果評比活動,引導教師研教結合,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七、教師小課題研究技術評審組

(一)領導組

組長:邵健勝

副組長:朱曉仙

組員:丁少劍朱敏燕葛俊佳王玉婷鮑佳樂徐子華

教師小課題研究領導小組職責:

負責規劃、計劃、督導教師開展小課題行動研究。中期進行檢查指導;最後進行小課題鑑定評審工作。

(二)指導組

組長:丁少劍

副組長:朱敏燕

成員:胡旭亮莫燕君謝雲鶴

負責組織教師學習小課題實施方案,幫助教師選題,實驗過程督導檢查評價指導等具體指導工作。

八、其他

(一)小課題成果按照具體等級在教師個人年度中加分。

(二)教科室將優先考慮將優秀的校級小課題培育成市級及以上課題。

(三)教科室定期對校級小課題的材料進行整理歸檔。

小課題研究方案9

我們原有的數學課堂教學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大潮的衝擊下,逐漸顯露出它對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無耐和乏力。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迫切的想找到一把能解開這種困惑的鑰匙。

以往的數學課堂更多的是關注書本知識的學習,教材內容、師者知識有限,學生將要被動接受的就是這有限的教學內容。殊不知我們完全忽略了學生、社會、生活中蘊涵的廣闊教學內容。在我們運用新教材,並想着力解決這種現象時,把關注的目光鎖定在“數學小課題研究”上。

我們的組織形式採用的是“班級授課制”。這種封閉性極強的組織形式,很容易使同在一個授課班學習的學生在經歷了若干年的共同生活和學習後形成幾近相似的學習習慣。這和“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實現不同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的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出發點是相悖的。“小課題研究”正是由學生來完成的有關社會和生活中問題的研究。小課題研究組織形式的靈活性,正是我們迄今爲止能夠找到的可以彌補以上不足的有效方法之一。

學生學習數學最爲重要的價值莫過於“認識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和“思考”。而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能爲學生練就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這雙眼睛不僅能看出生活中存在的和數學相關的問題,還擅長髮現研究中的問題,它使不斷思考成爲學生小課題研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這樣的研究成就了數學雙重價值的充分體現。

一、數學小課題研究的基本框架

小課題研究不是數學學科的專利,他同樣存在於其它學科。因此,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爲數學小課題研究的模式另闢蹊徑。我們在小課題研究的反覆實踐和不斷改進的過程中,確定了它較爲固定的基本框架。

其基本流程爲:問題的生成組建研究小組制定活動方案實施活動方案彙報與交流。

二、數學小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

(一)問題的生成

選題的過程就是學生跨進研究性學習大門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確立研究專題的第一步學習活動,是強化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創新精神的起點。

1生成問題的途徑

途徑一:教師開發教材資源而設定的。

在我們的教材中就蘊藏着大量的小課題研究內容。因此,在小課題研究開展的初期階段,爲了保證所選課題有可研究的價值,實施時切實可行,由老師結合教材內容開發資源、設定選題是一個較爲便捷的途徑。比如說我們的教師就結合數學教材設計了許多富有創意的小課題。如:《你寄過賀卡嗎》《一億有多大》《我長高了》《營養午餐》等。

途徑二:學生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

由學生提煉的前提必須是學生在進行了一段小課題的研究後,漸漸地養成了“學數學看生活,生活中想數學”思維習慣才能進行的。學生觀察生活的角度與成人不盡相同,來自他們的靈感更鮮活,他們在生活中引發的思考都有可能成爲他們小課題研究的目標。比如,大商場經常開展促銷活動,學生隨家長在購物中就會遇到這樣的疑問:商場的促銷活動,我們真能佔到便宜嗎?當學生提出這個疑問後,教師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好問題,和學生經過推敲,形成專題:《買一百送一百商家的祕密》,並以這個爲主題開展了小課題研究。學生的興趣濃厚,並且操作性強。還有的學生髮現有一些大型的超市免費提供巴士,接送顧客,這樣超市還能獲利嗎?學生把這個問題帶來,經過大家的歸納,形成研究課題:《超市商品小調查》。在學生的慧眼觀察下,小課題研究的範圍開闊了,如:《運動與身高》《植物園裏的數學問題》《副食品種消費比例》《乘車的學問》等成果顯著的小課題涌現了出來。

途徑三:困擾學生的經常性問題

和學生離得越近的,經常困擾學生的問題學生勢必要想方設法解決它。這類問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學生小課題研究的內容。學校經常開展體育競賽,孩子們特別希望在活動中獲勝。面對失敗,他們迫切的希望找到原因,反敗爲勝,因此《必勝的拔河比賽》這個課題應運而生。作業怎麼能有快又有質量的完成呢?《高效作業完成法》成了他們想追蹤的難題。還有《練字時間與質量》《健美操中的學問》等小課題的研究,既使學生們體驗了科研的快樂,也使他們排解了縈繞心頭的愁雲。

2問題的生成過程

無論是哪種途徑產生的問題,它由問題到作爲課題被確立的過程基本都可以用下面的流程圖表示:不可操作刪除多個問題較容易的馬上解決從屬相關合並立項有價值的保留

也就是說這部分經過梳理被合併的問題往往是最有研究價值的。它的可行性在於學生有能力參與課題的研究,但卻會有一些難度。這是最適合學生研究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培養的。

(二)研究小組的組建

學生在進行小課題的研究過程中,許多內容是需要合作完成的。研究小組成員平時關係比較親密,大家在做事時有一種默契,這對加快研究速度、促進研究工作的進程是很有好處的。當然,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應當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並培養他們與任何人合作的精神。因此,這一組建研究小組的原則可以因人而異,適當放寬政策。

(三)制定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的制定包括課題名稱、研究目的、研究組成員名單及分工、研究方式方法、相關指導人員、實施步驟、展示彙報方式等部分組成。它的制定爲下一階段的實施工作做好了計劃指南。

下面仍以《買一百送一百商家的祕密》爲例,重點介紹“研究目的”“研究方式方法”“實施步驟”這幾個部分。1、研究目的:

爲了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踐活動,確定活動的目的是尤爲關鍵的,圍繞這個選題,經過反覆的思考,我們是這樣確定爲:

(1)、運用百分數的數學知識分析研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2)、通過調查實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交往能力。培養合作意識。運用分析、比較等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認識數學知識的現實意義。

2、研究方式方法:依據本次活動的特點,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採取社會調查和訪問相結合的方法收集數據,組內對數據進行分析形成研究成果。

3、具體實施步驟:

(1)、社會調查(在商場實際調查數據),蒐集宣傳海報(與實際調查相比較),

(2)、訪問談話(走訪顧客、家長,瞭解消費心理)

(3)、彙總情況、分析數據(小組內對情況整理、分析)

(4)、研究彙報形式(形式新穎,富有說服力)

(5)、成果推介(以小組爲單位,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同時還要借鑑他組的經驗,完善本小組的研究成果)小組根據方法,進行分工,任務落實到每個人。

(四)實施活動方案

有了明晰的行動指南,問題的實施階段便有法可依。在活動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遵循的原則有:1隨時監控的原則

方案制定後,它很可能不僅不是盡善盡美的,還可能會出現大方向的偏差。老師的指導必須跟進。對有問題的方案,教師和學生共同找到問題的癥結並尋求合適的方式,反覆研討,預見得失,進行修繕。

比如在進行《走進網絡》這一小課題時,學生們通過確定研究的幾個方面,再進行分工,然後分組上網查閱資料等一系列的'研究活動,蒐集到了有關我們國家在經濟、教育、軍事、農業等方面的一些數據。但這個課題在行進的過程中卻忽視了它的“數學特色”。學生僅僅對較大的數據進行了改寫,數據的羅列卻帶不來數學的思考。這時我們就需要對活動方案進行修改。如何讓活動體現數學的價值和意義呢?經過老師與學生的重新調整,最後重新修訂爲《走進網絡看變化》。運用學習的相關數學知識(數的運算、統計)、數學思想方法(類比、綜合、分析)以表格、對比數據等多種方式呈現出祖國近期的巨大變化。學生在彙報中有的選用不同的統計形式,有的用數據的前後對比,有的以列表的方式,把他們用數學的眼光,數學的思考發現的問題給大家呈現出來。這樣的改變,學生們就要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了整理分析,在數學的知識、數學的方法中探討更深層次的問題。

2合作共識的原則

在制定活動方案時,我們將研究組成員進行了分工安排,比如在《美化校園》活動中,負責研究場地的學生,絕不是說他只要找到可以研究的場地後其他的事就什麼也不用做了。而是要負責到底。另外,大家都在研究時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你同意不同意?爲什麼?自己的觀點又是什麼?都要有參與的意見。也就是說,分工只是你主要負責並由個人來完成的任務,而合作應當貫穿研究過程的始終。

我們的小課題研究不能只是爲研究而研究,我們的研究應當具有它高遠的研究價值。在“隨時監控”、“合作共識”的原則下,我們的實踐要讓學生達到以下目的:

1認識社會的目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社會生活的大背景下實現着我們個人的生活目標和理想。因此,通過每一件小事、每一個活動點點滴滴地去認識社會,也就是使學生逐漸成熟、真正成長起來的累積過程。比如:學生在《小管家》的研究中,瞭解到作爲社會最小的構成單位的“家庭“想要立足社會、生存下去的必要條件,初步在學生頭腦中打下生存意識的烙印。

2認識數學的目的

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到底在哪裏?學生在進行小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自然就會認識到數學有多麼重要。在任何一個數學小課題或部分非數學小課題的研究中,研究的手段和結論的得出都需要數學知識做支撐。因此,參與了數學小課題研究的學生不僅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強,而且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也照沒參加過小課題研究的學生要積極。3認識自我的目的

在一項問卷調查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你學習的目的是什麼?”答案中爲了讓老師表揚和爲了讓家長高興的竟佔到65%,爲自己長大後當科學家的佔22%,其他佔13%。這個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自己的成長目標不明確。爲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是因爲學生根本不瞭解自己。只是處在被動狀態。而在進行小課題研究之後,我們發現這種情況大大改觀了。學生們在研究的過程中知道了我擅長做什麼,哪方面知識是我急需掌握的,他們開始要求自己主動學習。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達到了認識自我的目的。

(五)彙報與交流

在交流和彙報階段,第一要做到有選擇的彙報。因爲學生在課題研究階段,通過調查、訪問、網絡等多種渠道獲得的資料數目一定是相當可觀的。彙報時要以小組的形式,向全班交流研究成果,並且有側重的介紹,不能面面俱到。第二要重視交流和彙報實驗研究的過程。首先學生的小課題研究內容可能已經是前人研究過的,也可能是具有相當科技含量的而學生暫時還無法達到此高度的。既然是這樣,那麼此類課題是不是就不要研究了呢?不是的。因爲學生的小課題研究是爲達到體驗科研過程,瞭解科研方法,學會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目的而開展的。即便學生的研究成果不具有典型性,甚至根本未果都不是重要的。因此,交流時的重點是學生採取什麼方法展開研究的,在研究中感悟到了什麼,抑或是遇到的困惑,目前還有那些解決不了的問題。

還要說明的是,所有的小課題研究並不是在課上交流後就完全可以告以段落的。有些課題也許還有其他未被發現的研究價值,學生在課下仍可以繼續研究。比如學生在進行《走進網絡看變化》這一研究時,學生查閱到的資料中有這樣一條:我國羊絨的產量爲:列世界第一。可是學生在調查到這一數據後,引發了新的思考:羊絨產量與環境保護存在怎樣的關係?從這一數據中還有什麼值得研究的課題?從而又引發了新的有價值的問題留待繼續研究。這樣將研究的行爲始終貫穿在學生課上、課下的每一個時段,使小課題研究深入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使研究氛圍在學生中間瀰漫。

三、新的問題與思考

在小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學生的變化。首先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增強了,尤其是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的能力。從學生一篇篇數學日記中,從學生實踐活動後的數學小報中,我們欣喜的看到學生在自覺地運用數學知識,更爲可貴的時,學生能夠有意識的加以記錄和反思。其次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得以提升,

但在欣喜的背後我們也看到了新的問題,這不得不讓我們靜下心來、停下腳步、認真思考。

(一)問題的侷限性

在我們研究的課題中,大多數是教材知識的延伸問題,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而對不經常涉及的,也對生活有價值的個別問題(如:各行業的應用數學)研究較少。

(二)研究的表面化

在小課題研究中,由於學生現有知識經驗的限制,指導教師的專業技能初淺,研究方法的單一,造成了部分課題的研究沒有繼續深入下去。

(三)評價的不及時

學生小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大多在課下進行,有時指導教師能伴隨整個研究過程。但也會出現學生的研究時間與教師的工作時間相沖突,就出現了指導、評價不及時的情況,二次返工的情況時有發生。

我們在進行小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深深領悟到: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是問題的發現者,深入研究的實踐者,他們不僅是小課題研究實施的主體,更是思維的主體。因此說,小課題研究的過程便是無限能量生成的過程,研究給我們帶來驚喜的改變,使我們不得不由衷地繼續下去。

小課題研究方案10

一、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的基礎,也是數學思維與方法的載體,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前提。現代的一些學者認爲“數學的學習過程,就是不斷地建立各種數學概念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上說,數學的概念教學應該是教學命脈之一,所以我們教師應該認真研究數學概念,思考其相應的教學對策和措施。在我區教師專業素養大賽課堂教學比賽中,初賽與複賽確定的課題《相交線》《變量與函數》都是概念課,從比賽中看有接近一半的選手在概念教學上還存在一些問題,許多教師往往忽視概念教學的重要性,教學中教師只簡單地給出定義,尤其不重視概念的形成過程,只重視概念在解題中的應用,這也是我們選擇概念課教學來研究的目的之一。此項研究也是我們學科十二·五哈市科研課題《新授課研究》的子課題。那麼如何在原來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數學概念課教學?在教學中應讓學生經歷概念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體悟在此過程中的思想方法。將做爲我們學科本年度研究的小課題。

二、研究的策略及過程設計

1、吃透概念的結構,研究揭示概念教學的主要過程。

教研員與名師工作室的八名成員,做爲課題的先行組織者,利用名師工作室的名師團隊,進行研究、分析、論證,形成概念教學的主 要框架。本學期每位名師利用此框架進行教學實踐一次,深度體會感悟。

2、學科開展專項教研活動,從理論層面到實踐操作,進行系列

研究,檢驗並完善形成的教學框架,學科教師經歷研究的過程,體會教學中應讓學生如何經歷概念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體悟在此過程中的思想方法。

計劃本年度兩個學期,每學期進行一次專項研究。

本學期11月12日利用教研活動,進行概念教學實踐研究。 形式:名師工作室教師同課異構。

3、分團隊在教學實踐中在此領悟其內涵,形成比較完備的概念教學基本框架。

4、區域聯合體活動研究,區域聯合集體備課,確定概念課教學內容,可在區域聯合體活動中通過同課異構加以論證。

11月26日區域聯合體活動,名師參與指導的青年教師同課異構。

三、研究方法

採取調查研究法、行動研究法。

四、研究人員確定

1、名師工作室所有成員

2、六、八學年全體教師

五、成果的預期

1、形成比較完備的概念教學基本框架。

2、學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廣泛應用。達到學科教師會備概念課,會上概念課,會評概念課。

小課題研究方案11

一、內容分析:

計算是國小數學中一基重要的基礎知識,學生的計算能力強弱與否,直接關係到他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多年的國小數學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計算的正確率一直是影響學生成績的主要問題。可以說,提高國小生的計算能力,已經成了當前國小數學教學的一個突出問題。

1、培養國小生數學計算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智力是國小數學教學的目的和任務之一,也是人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國小階段給學生打好數學初步基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對於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全民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是數學課堂教學現狀的需要。數與計算是人們生活、學習、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數學方法。在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科學中各個領域都有非常巨大的變化,但是,基本的計算方法卻沒有多大的變化。這充分說明國小數學中計算的基礎性和工具性。對於每個人來說,僅在國小階段學習整數、小數和分數四則計算及其混合運算。因此,在國小階段學好以上計算,並形成一定的計算能力,這是終身有益的事情。

二、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分析

在計算練習中,學生的計算錯誤經常發生:不是看錯數字,就是寫錯數字;不是抄錯數字,就是漏寫符號;或是加法忘了進位,減法忘了退位,加法當減法做,乘法當成了除法,小數點忘了或點錯了一位;有時甚至會出現一些無法理解的錯誤等。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歸納爲知識性錯誤和非知識性錯誤。知識性錯誤是指學生對於計算法則概念或運算順序的不理解,或者沒有很好的掌握所導致的錯誤。非知識性錯誤是指學生不是不懂得運算導致錯誤,而是由於不良的學習習慣所導致的錯誤;如抄錯數字、不認真審題、注意力不集中、易受負遷移干擾等。

1、概念、法則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則是學生思維的基本形式,又是學生進行計算的重要依據。只有正確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計算法則才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有些錯誤是由於學生對數學概念理解不清而引起的。

如:23.76-(13.76-3.58)=23.76-13.76-3.58=6.42錯誤原因是學生在去小括號時沒有減變加,不理解已知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差,等於用這個數先減去第一個數,再加上第二個數,反之同理。又如:1.25×(80+4)=1.25×80+4=100+4=104錯誤原因是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運用還不清楚。再如:624÷6=14、780÷3=26歸結爲學生對以下概念不夠清晰:計算除法時,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數以後,除到被除數的哪能一位不夠1,就對着那一位商0,這裏學生對0的佔位作用認識不夠及在什麼情況下應該用0佔位這一知識點沒有掌握。對“商的最高位確定後,不夠商1的就商0”理解不清,因此出現跳位商和空位的錯誤。

2、運算不認真

如:數字抄錯:1.35÷15在列豎式的時候寫出13.5÷15,還有的計算題數據較大,運算步驟過多時,學生就會產生排斥心理,表現爲極不耐煩,不認真審題,沒按運算順序進行計算,沒有耐心去選擇合理算法,從而導致錯誤出現。

3、思維遷移的影響

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作用。積極作用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消極的作用則干擾學生學習新知識,如:7.68-2.75+1.25=7.68-4=2.68錯誤原因是學生受到容易計算部分、能簡便計算、比較熟悉部分等強刺激的作用而造成干擾,而導致錯導。又如:4.9+0.1-4.9+0.1=5-5=0錯誤原因是學生把湊整作爲思孝的唯一方法,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再如:10.6-0.6×(0.72+1.28)=10×2=20錯誤原因是學生一眼就看出10.6-0.6、0.72+1.28均可以湊成整數,從而導致計算錯誤。

4、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也是造成學生錯誤重要原因。首先學生對學習重要性和正確性的必要性認識不足,不感興趣,解題只是爲了應付老師的檢查,沒有力求準確的情緒傾向,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結果出現錯誤。其次是耐心不足,在計算時學生都希望很快能算出結果。因此,每當遇到較爲陌生的算式或較複雜的算式時,就不能耐心地去審題,選擇合理的算法。在怕難怕繁、耐心不足的情況下進行計算,常會出現錯誤。

三、研修方式:

1、利用業餘時間多看書,多讀教育書籍,在教學中積累經驗,寫好教學論文,上好示範課,在小課題實驗研究中擔任主角,並在研究中做好反思日誌。

2、更好地運用多媒體平臺和教學課件,結合實際以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儘可能把嘗試教學法滲透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並且定期做相應的總結。

3、加強教科研信息交流。利用網絡優勢,及時反映教科研動態,以得於掌握信息、借鑑運用先進的理念。同時還要反悔教學設計、教學隨筆及小課題研究成果和困惑寫在自己的博客上,以利於互相交流,互相提高。

四、採取的主要措施:

1、創設情境,理解算理。

低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因此,教學時要特別注意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感知來理解算理,只有理解了算理,學生的計算的準確性纔有保障。

2、重視口算訓練。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學生如果形成了熟練的口算技能,就能有效地提高正確運算的速度。爲了培養學生能夠正確地計算,提高正確計算速度,在教學時必須注重加強品牌能力訓練。一位數加一位數及相濟的減法;一位數乘一位數及相應的除法,是四則計算的基礎,必須百分之百地正確、熟練地口算。

視算和聽算是口算訓練的兩種基本形式,視算是通過眼看、腦算、口說得數;而聽算則要通過耳聽、腦記並計算,才能得出得數。在口算訓練中經常變換口算形式,將視算與聽算相結合,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興趣。

3、開展競爭,形成技能。

開展競賽符合兒童年幼好勝、不甘落後,喜歡錶揚的年齡特點,競賽中,通過競爭可以促使學生計算技能的形成。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計算得以正確、迅速的保證。許多國小生計算法則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會發生錯誤,主要是缺乏嚴格的訓練,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計算教學中應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書寫認真,可減少錯誤,提高計算的正確率。還要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審題的習慣不僅應用題教學中要注意培養,計算教學中也要注意培養。國小生由於觀察不仔細,感知產生錯覺,表象模糊,會遺漏細節,會出現各種錯誤。例如:忘記進位、退位,漏寫、漏抄、抄錯或將運算看錯等等。所以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數字和運算符號,明確運算順序;二想,想算特點,可否利用運算定律,運算性質進行簡便運算;三算,應用法則計算時要邊算邊檢查,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性。

5、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法則。

知識和能力是密切聯繫相互促進的,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必須以理解掌握數的概念、四則運算的意義、運算定律和法則爲基礎,“理解”要求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應在教學中創設情境,使學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國小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更爲突出。所以教學時,要注意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感知,以加深學生對法則的理解。這樣教學比實物相加抽象,比數與數相加形象,有助於學生理解進位的道理。在創設情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法則時,要注意及時抽象,不能讓學生停留在具體的形象思維上,應幫助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及時抽象出計算法則。法則得出後,要引導學生應用法則進行計算。在應用法則的開始階段,要讓學生詳細地講出思考和計算的過程。經過一定的練習後,可要求學生計算時默默想計算的每一步,邊想邊算。學生基本掌握法則後,可簡化中間的環節進行計算。學生學習計算法則都是從單個法則開始的,在教學中應進一步將這些法則聯繫起來,形成法則系統。

6、精心設計與安排好練習。

要使國小生計算達到正確、迅速、合理、靈活,就需要進行必要的練習。要精心設計練習題,精心安排好練習。首先練習要有明確的目的。練習不應僅限於鞏固知識,把知識轉化爲技能,而且要有利於學生深化知識的認識,使知識轉化爲能力。要重視練習過程中的思維因素,把計算練習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教材中的重點是學生思維的轉折點,也是練習的重點。其次練習要有充分的準備。教師要了解課本中練習題的安排意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補充並分類。在練習課中,有複習練習課,有鞏固練習課,有新授練習課等等。此外,練習的序列要按照知識的序列來設計。一堂課的練習要分層次進行,逐步加深。

五、預期研究結果:

儘量在短期內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和技巧,平時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並且靈活運用計算方法快速計算。

小課題研究方案12

引導教師樹立“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依據“小步子、低臺階、快節奏、求實效”的原則,從教育教學中的小現象、小問題、小策略入手,通過小課題研究的形式,引領教師人人開展教學行動研究,提高學校總體教學水平。實施計劃如下:

一、保障措施

(一)組織機構

建立以校長齊興華爲組長,副校長齊雲飛、謝學平爲副組長,教學幹事李雙雲、教研組長爲組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小課題研究的組織、實施工作。

(二)明確職責

校長抓全盤,副校長負責課題的協調督促與過程指導,教導處負責各種活動的組織實施與檢查,落實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教研組負責課題的申報、評選、管理等工作,教研組長負責組內具體的研究實施和審覈、研究及指導,教師完成小課題研究及成果彙總等工作。

(三)制度保障

教師嚴格按照《小課題研究程序》開展工作,個人的小課題研究情況納入優秀教研組條件評選中。

二、課題研究程序

(一)擬定課題。學期初,教師收集、整理教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分析篩選,確定要研究的內容。學校根據教師研究的不同內容而確定本學期的研究類別,由中心教研組負責人進行總體研究。(所選課題應是在教育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一般只針對教學實際中存在的一個問題開展研究;所選課題一般應是所任學科或所教班級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一個要素、一個問題、一個章節、一個單元或某一個專題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種現象、一個案例等。)

(二)立項申報。教師制定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確定研究的主要內容,闡明所解決的問題和預期達成的目標,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驟和主要成員,明細課題研究的主要措施。

各教研組成員參考中心教研組提供的課題,結合工作實際自定小課題,組長彙總報至中心教研組分管年級及學科負責人處(語文組:齊雲飛;數學組:謝學平;英語組:李雙雲;科學組:齊興華。)

(三)審覈督查。學校制定研究管理辦法和程序。教師小課題“方案”交至學校後,副校長組織中心教研組成員對教師提交的課題進行審覈,定期檢查完成進度。中心教研組組織力量進行校級課題立項管理。

(四)過程監管。項目負責人加強研究的過程管理,對立項的教學小課題研究建立電子檔案。組織小課題承擔教師認真積累研究過程資料,及時進行階段小結,瞭解學校小課題研究的進程,發現研究進程中的問題,及時進行跟蹤指導,爲教師的小課題研究提供服務。中心教研組負責組織項目負責人進行交流研討,培訓學習,對各課題研究進行跟蹤指導,引領向縱深發展。

(五)資料收集。課題活動參與者每週參加集體教研時彙報活動進展情況(教研組長做好記錄),學期末學校收集研究成果,成果顯著的優先推薦論文、心得等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評選。

三、結題鑑定

每學年結束前,學校組織教師進行小課題結題鑑定。課題成果一般應是一份總結報告和相關附件(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課題的論文、案例等以及研究的過程性材料),

結題程序爲:

(1)結題準備:提前一個月向中心教研組提出結題申請;

(2)整理研究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撰寫研究報告;

(3)將研究報告、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交學校教導處;

(4)學校組織有關中心教研組成員聽取研究者的報告,對課題進行評審,向研究者宣佈評審意見。

四、成果運用

學校完成小課題研究彙總表。集中將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育案例、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等不同系列的小課題研究成果彙編成冊。採取講課、評課、研究成果總結報告等現場彙報與材料展出相結合的活動形式推廣成果,在教學中廣泛應用,達到整體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