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國小英語學習興趣

我校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同感:馬小娟老師的英語課上的好學生對她的英語課很感興趣。馬老師的英語課有一個最顯著特點就是“活”,英語課上活了學生興趣也就濃了,課堂效果自然就好了。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興趣呢?使其感到學英語既好有趣又好玩、百學不厭呢?

如何培養國小英語學習興趣

我個人認爲國小英語教學應立足於課文內容,進行寓教於樂,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設計一些能激趣、導趣的活動形式,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充分利用教材,發掘“興趣點”。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在英語教學中尤爲重要。國小英語教材中有許多色彩鮮明的彩圖,圖文並茂,內容貼近學生,能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激起學生的興趣。因此,熟悉和把握教材體系,充分體現和挖掘教材的興趣點,活用教材對老師來說非常重要。

2、精心組織活動,尋找“興趣點”。愛玩、好動是國小生的天性。遊戲、活動符合國小生的認知結構與心理特點。教師在課堂上穿插遊戲、活動能使原本較枯燥、機械的單詞學習和句型練習變得生動有趣。

3、利用媒體手段,增強“興趣點”。實踐證明,國小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反應靈敏,模仿性強。生動具體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充分利用掛圖,圖片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創

設情景,增強興趣點。

二、體驗成功的學習經歷,樹立信心。

玩中有學、學中有玩,愛玩是兒童的本性。利用這一點,注意讓學生在各種遊戲中慢慢習得單詞,而不是死記硬背單詞。把要掌握的單詞以圖片、頭飾、動作等各種不同形式展現給學生,實行整體大量輸入,根據不同學生的記憶特點,他們會或多或少記住不同的單詞。有時讓學生邊唱邊玩來學習新知,愉快的歌聲會讓孩子忘記這是在學習,從而更輕鬆地學到知識。

充滿信任、充滿自信對於國小生來說,批評是一種阻礙其發展的因素。學生一旦受到了批評,他就會覺得自己在這方面不行,對這門學科產生恐懼感,也就不會積極參於課堂的教學活動,所以從小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要設法消除孩子生理、心理障礙。俗話說:“自己是最大的敵人。”只有戰勝自己,才能獲得勝利。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鼓勵性的話語對於國小生來說很重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自信心,這樣他們纔有信心繼續學下去。如:在教學中有時提問到平時少發言的學生時他們往往總是非常緊張,不敢回答。我就會對他們說:“I believe you.”(我相信你。)遇到回答不上來的,我就請其他同學幫忙,發揚友愛互助的精神,這樣也打破了學生回答不上來的尷尬局面,之後同學們都以熱烈的掌聲鼓勵他們,同 時老師也給予表揚,這樣教,學生們都覺得他們是學習中真正的主人,學習就會更積極主動。

三、降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焦慮感 。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觀因素,如學習環境,自身的天賦,教師的水平外,還涉及學習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即情感因素對英語學習起着促進或阻礙作用。而消極的情感因素則表現爲對英語學習的焦慮感,如怕出錯,怕丟面子,怕教師批評,缺乏自信心等。因此我在教學中盡力降低他們的焦慮感。

1、課堂上首先要掃清語言障礙,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確保人人都能開口;使內向型的學生受到外向型性格學生的感染,漸漸克服焦慮感。

2、對學生的要求不整齊劃一,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采取認同和寬容的態度。每位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點和不同的學習風格。如果對每一個學生都做整齊劃一的要求,會增加他們的焦慮感,使他們對學習目標望而生畏,這樣就容易形成拔苗助長的情況,欲速則不達。

3、在教學中我還力求創造一種愉快、和諧、生動、友好的.課堂氛圍。對學生常保持親切的微笑,眼睛裏對學生要多一些欣賞與讚許的光芒。對待學生的語言錯誤保持寬容的態度,國小生好表現自己,往往英語知識較少,詞彙量少,句型少,往往出口就免不了出現一點點錯誤,只要不影響正常交際的順利進行,都可以忽略不計,這樣有利於減輕學生運用語言時怕犯錯誤的心理壓力。我想輕鬆的課堂氣氛是克服學生心理障礙,降低焦慮的重要途徑這肯定是錯不了的。

總之,我覺得在英語課堂中採用多樣化活動教學,效果很好,就是把音樂、簡單的舞蹈動作、遊戲、畫畫、比賽等融入到課堂中,激發

學生的求知慾,活躍課堂氣氛,使每堂英語課真正地“活”起來,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活潑好動,可以利用音樂,畫畫,甚至還可以結合比賽、遊戲等等。英語教學就是寓教於樂於課堂之中,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讓他們覺得學英語原來是如此地有趣。 興趣、知識和能力是現代國小生最需要的,也是我們英語教師所追求的。總之,我們只有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多參與一些積極有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學得愉快,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們在輕鬆的狀態下獲取知識,輕輕鬆鬆提高他們的英語素質。

《如何培養國小英語學習興趣》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