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國小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美術課程標準的核心要求,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積極地爲學生提供各種有利於創新的條件,使學生思維流暢、靈活和獨特,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爲具體成果的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主要途徑。

如何在國小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營造創新的氛圍

環境是學生創新活動的載體,學校的整體規劃、校園環境的佈置,如教室佈置櫥窗的宣傳,都應富有文化氣息,對學校美術教育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經常在校園內、社區、集市、大型商場、酒店大廳舉辦兒童畫展,讓學生周圍生活中的人都瞭解兒童畫、欣賞兒童畫,對兒童的創造給予鼓勵,讓兒童嚐到更多成功的喜悅,能無限制地拓展他們創造的天地,營造兒童美術創造的氛圍。

二、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

1.新穎的教學模式

讓兒童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必須克服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的學習是臨摹學習,是被動的。新穎的教學模式是完成由傳統的,以知識爲本的教育,向以學生爲本的教育模式轉變,讓學生自主學習、自能學習、探索學習,教師要想方設法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的創造氛圍,使他們的想象能力、求異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如教學“縫鈕釦”一課,教師走進教室直接展示布、針、線,提出要求,看誰縫的好,結果他們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進行縫鈕釦的實踐,結果他們縫的各種各樣,各不相同,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感到有情趣,很自由,在操作中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潛能,評價作業時,變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爲學生自主評價,相互交流,注重評價的多元化,每位同學都有成功感,讓他們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實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

2.強化問題意識,培養質疑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愛因斯坦認爲: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變傳統注入問題爲放手讓學生討論,潛心啓疑、悉心激問,教師尊重學生的獨立意識,倡導和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爲學生壯膽,鼓勵他們敢說、敢問,爲學生大膽質疑創造一種寬鬆的環境。

3.多角度、多層次觀察物體,激發靈感

引導學生經常對熟悉的事物變換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從中發現和領悟新的意義,從而去創造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品。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就是丹麥的建築師伍重從一盤早餐,切開的蛋聯想創造出來的`。

三、學會創新的語言

美術教育家羅恩菲德對創新性特別推崇,主張通過兒童的美術創作,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在美術教育活動中,正確的應用線、形、色等美術語言,是教育活動中開展創新活動最基本的要素。首先,在美術活動中,線是學生表現情感、創造形象的重要視覺元素,在線條的運用上要注重線條的情趣性和生動性,充分體現兒童繪畫中的藝術表現力。教學中要教會學生認真觀察,變直爲曲,使學生在歪曲的線條中得到一種放鬆,體驗一種情趣、他們的創作會更加自由,更有個性。變有序爲無序,生活中的物體不斷重複的形象,會使學生的創造心理得到限制。其次,形狀分自由形和幾何形,在教育中要特別注重自由形的塑造,因爲它更輕鬆,具有感性的特徵。學生一般以平穩爲主的作畫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兒童的美術創作。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克服對形體的平穩認識習慣,追求形體的視覺效果,崇尚形體的自然和表現感受,變平衡爲不規則,形體的本身是有強烈的塑造性的形象,如人物、動物、景色等,在美術活動中要求學生以不規則的形,破平衡的形,加強形體的正面和負面的表現效果,創造出具有獨特意義和趣味的作品。最後,在造型的視覺元素中,顏色能觸動人的感覺,最能感染人,並且能製造出一種特殊的情調。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用色,表現出自己的情緒和個性。平塗物象是學生的習慣,這影響了他們對物象表現情感的投入,教會學生變平塗爲點塗,讓學生體驗色彩的豐富和變化,在變化中加強了對色彩的理解,從無意到有意,使整個創作過程藝術化、情感化。鼓勵對畫面進行色調上的思考,採用主觀色調,教會他們調色,對比色相相調削弱色彩的線條,並積極創新,保持畫面大調子和小調子的統一。

四、培養創新的人格

心理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部分,是個體重要的自下而上的能力,是發掘情感潛能,運用情感力量,影響生活各個層面和人生未來的關鍵品質要素。所以美術創作活動也是學生抒發自己情感的途徑。它可以樹立學生自信心以及養成健康的成功感。成功是創新基石,學生在繪畫勞作之後,體驗成功,增強對本學科的興趣,纔能有所創新。

總之,在國小美術教育中,作爲一名美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竭盡全力地爲學生營造創新的氛圍,正確引導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學會創新的語言,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斷實踐、鼓勵其異想天開,標新立異,這樣學生的創造性纔會得以發揮。

《如何在國小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