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應急預案 (15篇)

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有時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爲了控制事故的發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應急預案。優秀的應急預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交通應急預案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交通應急預案 (15篇)

交通應急預案 1

爲認真履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工作中的法定職責,提高交通運輸系統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根據上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目標

全面提高全縣交通運輸系統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應急處理能力以及保障能力,確保全縣公路、水路交通安全暢通,交通突發事件得到有效處置,爲維護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保持社會穩定,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保障。

二、工作原則

(一)以人爲本原則。各單位在履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法定職責時,要高度重視人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把保障公衆的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作爲首要任務,在職責範圍內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二)依法行政原則。各單位要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組織實施應急處置工作,在應急處置工作中與其他部門有職責交叉的,應及時向縣政府彙報並向上級主管部門反饋。

(三)分級負責原則。在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時,各單位在局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做好本職工作。

(四)預防爲主原則。樹立預防爲主、常備不懈的觀念,經常性地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思想準備、預案准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建立健全應急處置專業隊伍,加強專業隊伍和志願者隊伍的培訓,定期進行培訓、演練。

三、組織機構

成立宜章縣交通運輸系統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構,負責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局長鍾偉華任組長,曾晨秋、範軍、佘清、譚水木、謝木海、常家林、劉清志、譚烈斌、張小康任副組長,陳小勇、曹曉武、黃彪、何樹春、陳永勝、鄺軍波、胡德銘、譚祥輝、彭孝標、張羣生、吳國纔等爲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局安全股,由張小康兼任辦公室主任,曹曉武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負責全局應急指揮機構日常工作。主要職責是負責全局範圍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相關組織;會同局屬有關單位研究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機制和運行機制的建設;收集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並對信息進行綜合集成和分析處理後,向局領導報告;對應急處理決定進行督辦。

四、應急處置

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的,對國家和人民羣衆生命財產、交通暢通、行業穩定、運輸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危害,以及其他嚴重影響社會、交通或公衆的事件。根據突發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涉及範圍,突發事件劃分爲三級:一般突發事件、重大突發事件和特大突發事件。

(一)交通突發公共事件的監控與報告

1、各單位要做好交通突發事件的防範和應急處置準備工作,做好應急預案各項措施的落實工作,建立日常預防和監控機制,對危險路段、事故苗頭、不穩定因素等情況應底數清楚,解決及時,全面監控,防患未然。

2、各單位要重點加強對橋樑、公路和施工現場的養護、管理和監控,逐步建立起覆蓋全局系統的監控網絡

3、實行預警機制。在大雪、暴雨等惡劣天氣、地震、地質災害、春運、黃金週期間,或出現安全生產事故和行業不穩定苗頭,以及在其他突發事件預警和處置期間,局屬相關部門必要時按照要求進入預警狀態,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做好應急各項準備工作。

4、各有關單位、部門爲突發事件的責任報告人。

5、各單位要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嚴格執行緊急情況、重大情況和突發事件報告制度,保障信息報送及時、準確、全面。出現突發事件後,各單位接到報告要立即摸清情況,並在30分鐘內向局報告;重大、特大突發事件要在20分鐘之內向局報告,局應急辦公室接到報告後,20分鐘之內向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6、接到交通突發事件報告後,各單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迅速組織力量對報告事項調查覈實、確認,採取必要的搶險、排險和相關措施,並及時全面報告調查情況。

7、禁止隱瞞、謊報突發公共事件信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向社會發布。

(二)應急響應和處置

根據突發事件不同級別,採取相應的應急響應措施。

1、一般突發事件應急響應和處置

(1)一般突發事件發生後,局屬各部門應迅速組織開展現場處置等緊急控制措施,並及時向局報告調查處置和進展情況,並向縣人民政府通報情況,直至應急處置工作結束。

(2)局接到報告後,分管領導及所屬行業管理機構應及時指導督促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2、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響應和處置

(1)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後,各單位應迅速組織開展現場處置等緊急控制措施,並立即向局、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調查處置情況。

(2)接到報告後,局主要領導及有關部門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到達突發事件現場,立即組織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並及時向上級報告處置和進展情況,直至應急處置工作結束。

3、特大突發事件應急響應和處置

(1)特大突發事件發生後,各單位應迅速組織開展現場處置等緊急控制措施,並立即向局報告突發事件情況,同時向縣政府通報情況。在應急處置過程中,應及時報告處置工作進展情況,直至應急處置工作結束。

(2)接到報告後,局立即向上級交通主管部門報告,局領導和相關人員要立即趕赴突發事件現場,協助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三)對相關突發公共事件處置的協助職責

在森林火災、氣象災害、地質災害、重大交通事故突發事件、節假日和重大活動期間安全事故、重大動物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羣體性治安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中,各單位要積極協助相關部門做好處置工作,主要任務是保障道路安全暢通。在公路基礎設施受到危害或者損害時,要組織專業應急隊伍儘快搶修,恢復交通。可以根據應急工作的需要,在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前提下,緊急調集和徵用交通運輸工具,運輸、疏散人員和物資。

五、應急保障

(一)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隊伍,隨時處置突發事件,負責開展突發事件的分析、評估和上報;協助和指導突發事件現場搶修、救援等處置;督導現場應急處置各項措施的落實;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政策、業務、技能培訓和諮詢。

(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儲備足夠的.器材、設備和物資,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工作。

(三)建立嚴格的突發事件防範、應急處理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制定工作制度,明確職責和任務。對報告、舉報突發事件及在突發事件處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根據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對不履行應急處理職責或阻礙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單位和個人,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或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預案管理

(一)本預案是全縣交通運輸系統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總體預案,系統各單位要依據本預案建立專項應急預案,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履行相應工作職責,接受縣交通運輸局應急領導小組的領導、指導和管理。

(二)各單位在編制專項應急預案時應參照本預案所遵循的原則,注重預案的操作性、適用性、應急性,各專項應急預案的名稱、目的任務、適用範圍、組織機構、工作程序、工作要求要規範化、具體化,並附上必要的操作示圖和通訊表格,便於實際操作使用。

(三)本預案由縣交通運輸局制定,並根據實際情況變化及時修訂,由縣交通運輸局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解釋並組織實施。

(四)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交通應急預案 2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爲有效預防、及時處置深圳市各類道路交通(含橋樑、隧道)突發事件,最大程度地減少道路交通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提高本市應對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保障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和城市安全運行,特制訂本預案。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城市道路管理條例》、《廣東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廣東省道路運輸保障應急預案》、《深圳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深圳市城市道路管理辦法》和《深圳市交通搶險工程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三)工作原則

(1)堅持以人爲本。以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爲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程度地減少道路交通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統一領導,職責明確,分工協作,分級管理,分級響應。在深圳市的政府統一領導下,市區兩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權限和本預案的規定,共同做好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處置工作。

(3)相互協調,有效應對。各相關單位或職能部門應積極配合、密切協作、整合資源、信息共享、形成合力,保證道路交通突發事件信息的及時準確傳遞、發佈,高效有序地開展處置工作。

(4)堅持預防爲主,常備不懈。積極採用先進的預測、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技術,提高道路交通突發事件防範水平;不斷完善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高救援裝備技術水平和應急救援能力。

(四)突發事件分類分級

1.分類。

根據造成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原因及其影響,將深圳市道路交通突發事件分類如下:

(1)道路坍塌。道路路基、路面全部或局部、高邊坡發生塌陷,造成交通流持續中斷,嚴重影響交通通行的事故。

(2)橋樑事故。橋樑發生倒塌、斷裂或結構異常、發生較大損壞,危及橋樑行車安全的事故。

(3)隧道事故。隧道發生坍塌或襯砌發生變形,危及隧道行車安全的事故。

(4)其他設施損毀。道路交通設施損毀影響道路交通乃至中斷,或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

2.分級。

按照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道路交通突發事件可分爲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和特別重大(Ⅰ級)四個等級。

(1)一般道路交通突發事件(Ⅳ級)。

事態比較簡單,僅對較小範圍內的公共安全、社會政治經濟秩序以及生態環境造成危害或者威脅,符合以下幾類情況的事件可視爲一般道路交通突發事件:

①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傷(中毒),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需要緊急疏散、轉移較小區域範圍內的人員。

②道路交通設施輕微損傷,導致交通需要部分封閉或改道,交通搶險工程規模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下。

較大道路交通突發事件(Ⅲ級)。

事態較爲複雜,對一定區域內的公共安全、社會經濟秩序以及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危害或者威脅。符合以下幾類情況的事件可視爲較大道路交通突發事件:

①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中毒);需要緊急疏散、轉移一定區域範圍內的人員。

②道路設施較大損傷,導致交通中斷,交通搶險工程規模1000萬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

重大道路交通突發事件(Ⅱ級)。

事態複雜,對一定區域內的公共安全、社會經濟秩序以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或者威脅。符合以下幾類情況的事件可視爲重大道路交通突發事件:

①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中毒);需要緊急疏散、轉移較大區域範圍內的人員。

②道路交通設施嚴重損傷,導致交通中斷,交通搶險工程規模1000萬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

③超出本市應急處置能力的。

(4)特別重大道路交通突發事件(Ⅰ級)。

事態非常複雜,對深圳市範圍內的公共安全、社會經濟秩序以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或者威脅。符合以下幾類情況的事件可視爲特大道路交通突發事件:

①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重傷(中毒);需要緊急疏散、轉移特大區域範圍內的人員。

②道路交通設施嚴重損傷,導致交通中斷,交通搶險工程規模1000萬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

③超出本市應急處置能力的。

所有分級中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下同)。

(五)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深圳市範圍內各類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

(六)突發事件現狀

近幾年,深圳的機動車保有量以每年近20萬輛的速度增長,深圳的交通壓力日益嚴峻,道路交通突發事件頻發。突發事件的發生對城市道路交通有很大的影響,除了破壞道路基礎設施、對路網結構和交通控制產生影響外,嚴重的甚至會影響生命安全,造成財產損失,給社會經濟秩序帶來嚴重影響。

因此,做好該類事件的預防與監控,提高該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水平,對深圳市交通安全保障、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顯得尤爲重要。

二、組織機構和職責

(一)領導機構

市突發事件應急委員會(簡稱市應急委)是全市突發事件應急領導機構。市應急委下設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負責統一組織、指揮和協調全市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對工作。

(二)應急指揮體系

1.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

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總指揮由市政府分管交通的副市長擔任,副總指揮由分管交通的市政府副祕書長、分管應急的市政府副祕書長擔任,執行總指揮兼現場指揮官由市交通運輸委主任或由其指派的相關人員擔任。

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職責:貫徹執行預防和應對有關突發事件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和修訂有關市交通運輸應急預案,經市政府批准後實施;負責有關應急隊伍的建設、管理和應急演練;建設和完善專業應急平臺,納入全市應急平臺體系;統籌專業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和調用;及時確定較大以上有關突發事件的等級與響應級別,按預案規定程序啓動和結束應急響應,組織和指揮有關力量和資源參與事件處置工作;指揮、協調或協助各區(新區)開展有關突發事件應急預防和應對工作;開展專業應急宣傳、教育和培訓等工作;承辦市委、市政府、市應急委交辦的其他事項。

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在市應急委的領導下,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統一指揮,參與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及其職責如下:

(1)市交通運輸委:負責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與救援的綜合協調;負責交通運輸應急保障,組織協調各種交通運力,做好人員、設備和物資的運送工作;負責組織道路交通突發事件中受損道路交通設施的搶修維護等工作。

(2)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制定應急儲備物資供應保障計劃。

(3)市經貿信息委:負責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救援過程中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預案;負責協調深圳通信、網絡相關單位落實通信、網絡等應急裝備的搶修和通信物資的儲備。

(4)市財政委:負責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所需的各項經費保障,制定所需處置經費的開支範圍、項目並確定其開支渠道,做好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5)市規劃國土委:負責全市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工作,全面調查掌握地質災害分佈情況,協助交通運輸部門和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對影響道路交通運輸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進行防治,協助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開展危險區域人員的轉移安置,擬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協助做好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

(6)市人居環境委:負責快速查明因道路交通突發事故導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種類及影響,在職責範圍內及時控制污染的擴散,監督管理對污染危害的消除工作,並對潛在危害進行監控。

(7)市衛生計生委:負責組織開展事件傷病員醫療救治工作,報告人員傷亡情況和傷病員救治信息。

(8)市公安局:負責制定治安、交通管制、反恐怖等相關應急專項預案;負責突發事件現場的警戒工作;負責人員撤離區域的治安管理;預防、制止和偵查處置過程中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爲;協助進行人員疏散;參與突發事件調查處理等。

(9)市監察局:負責按照規定參加重大交通突發事件的調查處理工作,查處事件中涉及的違法違紀行爲;對調查工作進行監督;督促落實對事件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的責任追究工作。

(10)市民政局:負責協助做好受災羣衆的安置工作,向受災羣衆提供基本生活救助物資,必要情況下使用應急避難場所;協助做好死亡人員的處置及遇難家屬的安撫工作。

(11)市國資委:指導並督促受道路交通突發事件影響的國資委監管企業處理各項善後工作;指導並督促受影響監管企業做好維穩工作,儘快恢復正常運營;參與所監管企業較大以上道路交通安全生產事故的調查處理。

(12)市住房建設局:協助開展涉及燃氣(天然氣)輸管線或場站的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與調查工作。

(13)市水務局:負責組織協調市政供、排水運營單位對道路交通突發事件中市政供、排水設施的搶險救援工作;承擔因此導致的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設管理和運行監管職責;負責事發地及其周邊地區的供水保障工作。

(14)市市場監管局:負責制定各類特種設備突發事件應急專項預案;提出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現場特種設備的處置措施。

(15)市氣象局:負責提供道路交通突發事件區域的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預警工作;組織道路交通氣象災害風險評價、雷擊風險評估和協助災害成因界定工作。

(16)市外辦:負責向有關外國駐華外交機構和香港、澳門地區有關機構通報本市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相關信息,並協調市相關部門處理上述機構提出的問題;負責突發事件中涉外受災人士的救援與安撫工作。

(17)市臺辦:協助相關部門妥善處置涉及臺胞的道路交通突發事件,保證在處置事件中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對臺工作方針、政策和有關規定;協助新聞辦做好涉臺新聞發佈,涉臺媒體服務工作,並負責向省臺辦、國臺辦等相關機構報送涉臺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動態信息和處置情況。

(18)市政府新聞辦:負責協調較大級及以上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新聞發佈和宣傳報道工作;必要時協調市主管部門及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新聞辦共同成立新聞中心,做好新聞發佈、媒體服務等工作。

(19)市應急辦:指導、檢查和監督全市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對工作;及時掌握突發事件事態進展情況,向市委、市政府報告,將有關信息通報市政府新聞辦;協調相關應急資源參與突發事件處置工作,傳達並督促有關部門(單位)落實市委、市政府、市應急委有關決定事項和市領導批示、指示;當突發事件超出本市應對能力時,請求國家和省支援,並在國家和省的統一指揮或指導下開展處置工作。

(20)市公安消防支隊:負責組織指揮道路交通突發事件中滅火、搶險、救援及防化洗消等相關工作;負責配合有關成員單位組建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隊伍。

(21)市公安交警局:負責突發事件現場區域周邊道路的交通管制、交通疏導分流以及交通疏導信息的播發工作,禁止無關車輛進入危險區域,保障救援道路的暢通。

(22)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組織轄區內應急救援力量,積極配合現場指揮部及市有關部門開展各項應急處置工作。

(23)市通信管理局:負責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期間的通信保障、恢復和監管等工作。

(24)市無線電管理局:負責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期間無線電通信的暢通,根據搶險工作需要,協調調度應急通信設施,協調有關單位儘快組織恢復受破壞的無線電通信設施。

(25)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負責所轄範圍內的所轄電力設備設施的損壞修復及電力調度工作。確保災區的電力供應,保障防災抗災救災的用電及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的日常用電。

(26)其他有關單位:按照"誰分管,誰負責"的原則,承擔相應的應急處置工作。

所有成員單位還應承擔本部門工作職責範圍內的其它應急處置工作。

2.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委,具體負責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應急指揮協調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市交通運輸委分管領導擔任。

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主要職責是:

(1)落實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部署的各項工作,傳達上級領導的有關要求。

(2)負責道路交通突發事件信息的接收、覈實、處理、傳遞、通報、報告,執行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的應急指令。

(3)負責及時組織發佈或配合上級單位發佈關於道路交通突發事件及其處置情況的消息。

(4)負責監視道路交通網絡運行,採集、分析、處理相關運行信息。

(5)負責建立應急工作聯絡員制度,牽頭組織各成員單位交流溝通應急準備情況,共同研究應急工作中的問題。

(6)負責組織相關專家開展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研究工作。

(7)組織道路交通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的有關應急宣傳、培訓和演練等工作。

(8)組織編制全市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並監督執行。

(9)參與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調查與評估工作。

(10)承辦市委、市政府和市應急委交辦的職責範圍內的其它事項。

3.區應急指揮機構。

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建立相應的區一級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構,負責處置和管理本區範圍內的道路交通突發事件。

4.專家機構。

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專家組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牽頭組織,專家組成員由道路、交通、氣象、水務、電力、市政等行業的專家組成。專家組的主要職責是:

(1)對應急準備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提供建議。

(2)參加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統一組織的活動及專題研究。

(3)應急響應時,根據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的通知,進駐指定地點、研究分析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信息和有關情況,爲應急決策提供建議。

(4)爲現場指揮部應急處置提供決策建議和技術支持。

(5)參與事件調查。

、運行機制

(一)預防、監測與預警

1.預防。

堅持"預防爲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從可能發生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多個環節進行深入分析,統籌考慮和綜合運用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開展日常預防工作,做好完善應急體制建設、加強隱患排查、加大安全宣傳、加強協調溝通等工作,減少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發生,控制、減輕和消除道路交通突發事件引起的社會危害。

2.監測。

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是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監測機構,負責健全成員單位之間的監測網絡,促進不同成員單位之間氣象、交通、經濟社會影響等監測信息共享。

相關成員單位須及時發現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風險隱患,並進行詳細調查、登記、專項風險評估、形成分析報告,爲及早治理風險和控制風險、保障安全運行提供決策支持。

在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客運車輛、出租車、校車、泥頭車、重型貨車等重點車輛上安裝使用衛星定位汽車行駛記錄儀,建立和完善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加強道路視頻監控系統、交通引導及信息發佈等道路交通安全基礎設施建設。

3.預警。

(1)預警級別

根據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影響範圍、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預警級別由低到高劃分爲四級:Ⅳ級、Ⅲ級、Ⅱ級和Ⅰ級四個級別。

Ⅳ級預警:可能發生或引發一般道路交通突發事件,事件即將臨近,事態可能進一步擴大。

Ⅲ級預警:可能發生或引發較大道路交通突發事件,事件已經臨近,事態有擴大的.趨勢。

Ⅱ級預警:可能發生或引發重大道路交通突發事件,事件即將發生,事態正在逐步擴大。

Ⅰ級預警:可能發生或引發特別重大道路交通突發事件,事件即將發生,事態正在蔓延。

(2)預警信息發佈

①Ⅳ級預警信息: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發佈,同時報告市應急辦,通報可能受到影響和危害地區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

②Ⅲ級預警信息:根據市政府授權,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有關部門(單位)發佈,同時報告市應急辦。特殊情況需報市政府審定的,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有關部門(單位)應及時簽署意見報市應急辦覈定後,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簽發。

③Ⅱ級以上預警信息: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有關部門(單位)提出預警建議,報市應急委主任或副主任批准後,由市應急辦報告省應急辦,由省應急辦根據省人民的政府授權發佈。

(3)預警信息發佈內容

預警信息發佈的內容應包括:發佈機構、發佈時間、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的類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範圍、預警級別、警示事項、事態發展、相關措施和諮詢電話等。

(4)預警信息發佈方式

全市通過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設在市氣象局)和深圳政府在線網站統一發佈道路交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各區(新區)、市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手機短信、微博、電子顯示屏、有線廣播、警報器、宣傳車等通信手段和傳播媒介,及時、準確地將預警信息傳播給社會各界和公衆。

(5)預警響應措施

發佈預警信息後,有關成員單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和分級負責的原則,依法採取相應措施。

(6)預警信息的調整和解除

預警信息發佈單位應當密切關注事件進展情況,並依據事態變化、處置情況和專家意見,適時調整預警級別並重新發布。有事實證明不可能發生突發事件或者危險已經解除的,應當立即宣佈解除預警信息,終止預警期。

(二)應急處置與救援

1.信息報告和共享。

相關部門和單位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派人前往現場初步判定事故等級,同時報上一級主管部門。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Ⅳ級以上道路交通突發事件必須在事發後30分鐘內通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如遇緊急情況先以口頭形式報告,隨後再在24小時以內以書面形式上報,同時立即按照相關預案,先行組織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當發生Ⅲ級以上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時,相關成員單位必須在事發後30分鐘內通過電話向市委、市政府及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報告事件簡要情況,並通報事件可能涉及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市有關部門(單位);在事發後1小時內將突發事件信息書面報告市委、市政府及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通報事件可能涉及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市有關部門(單位)。事件後續處置情況應及時報告。

道路交通突發事件報告應包括事件發生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件性質、危害程度、傷亡人數、影響範圍、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事件發展趨勢和已經採取的措施等。

2.先期處置。

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發生後,事發企事業單位和主管部門等有關單位應當立即啓動相關應急預案,採取先期處置措施,同時報告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請求有關部門人員趕赴現場開展警戒、疏散羣衆、控制現場、救護、搶險等基礎處置工作,以保護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防範事態擴大;向事發地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及有關部門(單位)報告信息。

3.應急響應。

(1)Ⅳ級應急響應。

①事發企事業單位和主管部門等有關單位應開展先期處置工作,並按要求將事件主要情況向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

②當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將事件初步判定爲一般(Ⅳ級)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時,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視情況組織力量,指揮、督導先期處置單位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③其他相應的應急響應措施和行動。

(2)Ⅲ級應急響應。

在Ⅳ級響應的基礎上,採取下列措施:

①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接到Ⅲ級以上事件報告後,及時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並提請啓動本預案。

②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及時進行研判,如果達到Ⅲ級以上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立即啓動本預案。

③預案啓動後,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時通知相關成員單位開展現場指揮協調、制定救援方案、救援搶險、交通管制等應急處置工作。

④各成員單位在應急處置過程中做好現場人員防護工作。

⑤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及時組織關於交通管制、公交運營線路調整等影響公衆出行的信息發佈工作。

⑥其他相應的應急響應措施和行動。

(3)Ⅱ級以上應急響應。

Ⅱ級以上應急響應工作經指揮部研判確定後,在前一級響應的基礎上,根據上級應急機構的指示,由市應急委進行統一指揮與部署,組織和協調各方面力量進行應急處置,積極配合上級應急機構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4.指揮協調。

啓動Ⅲ級以上應急響應時,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按照"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屬地爲主,專業處置"的要求,組織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1)協調有關區(新區)、市有關部門(單位)提供人力、物資、裝備、技術、通信等應急保障。

(2)制訂並組織實施應急救援或事件處置的方案,防止引發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

(3)及時掌握突發事件事態進展情況,向市委、市政府報告,將有關信息通報市政府新聞辦。

(4)協助市領導綜合協調、指揮處置突發事件,傳達並督促有關部門(單位)落實市委、市政府、市應急委有關決定事項和市領導批示和指示。

(5)其他相應的應急響應措施和行動。

事發地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在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的指揮或指導下,採取以下措施:

(1)根據相關應急預案,採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開展應急救援和事件處置工作,向市委、市政府、市應急委和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報告情況。

(2)組織協調有關單位做好人力、物資、裝備、技術等應急保障工作,維持現場治安和交通秩序,維護本區內社會穩定。

(3)組織動員、指導和幫助羣衆開展防災、減災和救災工作。

(4)其他相應的應急響應措施和行動。

市有關部門和單位在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的指揮或指導下,採取以下措施:

(1)根據相關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救援或事件處置工作,向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報告情況。

(2)派出或協調有關領域的應急專家組參與事件處置工作,提供應急救援、處置事件、減災救災等方面決策建議。

(3)其他相應的應急響應措施和行動。

5.現場指揮部與現場指揮官。

啓動Ⅲ級以上應急響應時,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根據實際需要,成立現場指揮部,現場指揮官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執行總指揮兼任,現場副指揮官由市應急辦、市政府新聞辦和有關區(新區)應急委的負責同志分別擔任。

現場指揮官統一組織、指揮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現場指揮官有權決定現場處置方案,協調有關單位和部門的現場應急處置工作,調度現場應急隊伍。

現場指揮部吸收事件涉及的有關單位負責人以及相關專家爲成員。參加現場應急救援的隊伍和人員在現場指揮部統一協調下進行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與突發事件有關的部門和單位應當主動向現場指揮部提供與應急處置有關的信息資料,爲實施應急處置工作提供各種便利條件。

現場指揮部的主要職責是:

(1)執行上級下達的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任務。

(2)負責提出應急處置的具體措施,下達應急處置任務。

(3)開展現場組織、協調、指揮等具體處置工作。

(4)及時收集、掌握、反饋現場信息情況和提供現場新聞材料。

(5)職責範圍內的其他工作。

6.處置措施。

突發事件發生後,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按照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類別和處置工作需要,組織採取人員搜救、醫療救護、風險源控制、交通管制、設備和場所管制、基礎設施搶修、市場秩序維護、治安維護、社會影響面控制等相應措施。

7.響應升級。

經應急處置,Ⅳ級突發事件事態仍難以有效控制,呈現蔓延、擴大、惡化趨勢時,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當及時報請市交通運輸指揮部,進行應急響應升級。

經應急處置,Ⅲ級以上突發事件事態仍難以有效控制,呈現蔓延、擴大、惡化趨勢時,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應當及時報請市應急委,進行應急響應升級。

8.社會動員。

根據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危險程度、波及範圍、人員傷亡等情況和應對工作需要,市、區兩級政府及各新區管委會可發佈社會動員令,動員公民、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層羣衆自治組織和其他力量,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做好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緊急救援、秩序維護、後勤保障、醫療救助、衛生防疫、恢復重建等處置工作。必要時,報請上級應急機構支持。

9.信息發佈。

(1)信息發佈要求。

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信息實行統一、快速、有序、規範管理。

(2)信息發佈機構。

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相關信息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統一組織發佈。

(3)信息發佈內容。

信息發佈應明確事件的地點、性質、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救援進展情況、事件區域交通管制情況以及臨時交通措施等。

(4)信息發佈方式。

通過廣播、電視、移動通信、氣象信息發佈平臺、互聯網平臺(政府的網站、政務微博)以及公共場所電子顯示屏等方式向公衆發佈信息。

10.應急結束。

突發事件及其次生、衍生事件造成的威脅和危害得到控制或基本消除,應急處置工作即告結束。履行統一領導職責或組織處置突發事件的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停止有關應急處置措施,撤銷現場指揮部,採取或繼續實施必要措施,防止事件反覆或發生衍生、次生事件。

(三)後期處置

1.善後處置。

應急結束後,事發地區政府(新區管委會)應及時組織協調善後處置工作,儘快消除道路交通突發事件後果和影響,安撫受害人員,保證社會穩定,儘快恢復正常秩序。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協調處理好有關工作。

2.社會救助。

應急結束後,由市民政局、事發地區政府(新區管委會)等相關部門參照有關規定執行,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協助。

3.保險。

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發生後,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協調有關保險機構及時派員趕赴現場,開展應急人員保險受理和受災單位及受災人員保險理賠工作。

4.調查評估。

(1)調查機構。

較大級及以上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或由其指派有關部門和單位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

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調查主體爲:

①Ⅳ級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或由其指派有關部門和單位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

②Ⅲ級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指派有關部門和單位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

③Ⅱ級、Ⅰ級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由上級應急機構牽頭進行調查。

(2)調查要求。

應急狀態解除後,現場各應急處置部門應整理和審查所有的應急記錄和文件等資料;總結和評價事件發生的原因和在應急期間採取的主要行動和措施;必要時,提出修訂本預案建議,並及時做出書面報告。

(3)總結評估報告內容。

①發生事件的道路交通基本情況。

②事件發生原因、發展過程及造成後果(包括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的分析與評價。

③採取的主要應急響應措施及其有效性。

④事件責任認定及對事件責任人的處理建議、結果等。

⑤總結事件的主要處置經驗、教訓和防範整改措施等。

5.恢復與重建。

道路交通突發事件處置工作結束後,結合調查評估情況,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組織制定恢復與重建計劃,及時恢復社會秩序,修復被破壞的設施。

四、應急保障

(一)人力資源保障

各應急救援職能部門平時要不斷加強各自應急救援、工程搶險隊伍的各項建設,並通過經常性的培訓、演練提高應急處置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確保能隨時承擔應急救援、搶險任務。

(二)經費保障

市、區財政部門應保障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應急費用,建立應急經費快速撥付機制。

處置突發事件所需財政經費,由市、區兩級政府和新區管委會按照現行事權、財權劃分原則,分級負擔。

(三)物資保障

相關成員單位應按照《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應急物資儲備工作的意見》(深府辦函〔2011〕87號)有關要求,加強應急物資日常儲備,建立應急物資生產能力、技術儲備、產品儲備信息數據庫,加強相關物資儲備、生產及加工能力儲備、生產工藝流程的技術儲備;制定應急物資調撥、配送方案,並建立應急物資緊急生產機制。各相關部門要根據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特點,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和救災物資,並加強應急裝備的管理、維護和保養。

(四)醫療衛生保障

市衛生計生委建立和完善全市衛生應急預案體系、衛生應急指揮體系和醫療衛生救援體系,組建醫療專家隊伍和應急醫療救援隊伍,組織儲備醫療救治應急物資,開展突發事件醫療救援演練。

(五)交通運輸保障

啓動應急預案期間,市交通運輸委制定各類交通運輸工具的調用方案,建立健全交通運輸應急聯動機制,保障緊急情況下的綜合運輸能力。必要時,可緊急動員和徵用社會交通運輸工具。根據現場需要,市公安交警局對突發事件現場及有關道路實行交通管制,維持應急處置期間的交通運輸秩序,必要時開設應急救援通道。

(六)治安保障

市公安局制定相應治安應急預案,負責制定突發事件狀態下維持治安秩序的各項準備方案,包括警力集結、布控規劃、執勤方式和行動措施等。

(七)人員防護保障

現場應急工作必須在確保現場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實施。參加現場應急工作的指揮人員應按有關規定配帶具有明顯標識的專業防護服裝及裝備。現場應急指揮部應充分考慮對人員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和所有危害種類,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應急救援方案,配備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的安全防護設備,嚴格執行參與應急工作有關人員進出現場的管理程序。

(八)通信和信息保障

市經貿信息委牽頭負責,會同各成員單位建立和完善通信網絡,建立有線和無線相結合、基礎電信網絡與機動通信系統相配套的應急通信系統,爲各應急單位提供多樣化、高效率的通信方式,確保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過程中通信網絡通暢。

(九)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裝備保障

各成員單位根據道路交通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需求,配備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設備,建立應急裝備、救治藥物和醫療器械等的儲備、維護、保養和調用制度,以及應急裝備類型、數量、性能和存放情況的檔案管理制度。

(十)應急避難場所保障

市規劃國土委負責制定全市應急避難場所專項規劃。市民政局、應急辦(地震局)分別負責指導和檢查室內、室外(地震)應急避難所的建設工作;應急避難場所的歸屬單位負責場所的日常管理和維護;由民政部門負責災時統一協調使用和管理避難場所。

應急避難場所的歸屬單位應按照要求設置各種設施設備,劃定各類功能區,設置規範的標誌牌,儲備必要的物資,建立健全應急避難場所維護、管理制度和災時應急預案。

(十一)科技支撐保障

由市科技創新委牽頭負責,市經貿信息委配合,採取扶持政策和優惠措施,鼓勵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關機構等開展公共安全領域的科學研究;研究制定促進應急產業的政策措施,鼓勵支持本地產學研機構和有關企業研究開發用於突發事件預防、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的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具。

(十二)氣象服務保障

市氣象局負責氣象服務保障工作,根據應對事故的需要,提供事發地區的氣象監測預警服務,並加強對極端天氣的監測和預警,爲處置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提供氣象服務和保障。

(十三)法制保障

在突發事件發生和延續期間,市政府依法發佈緊急決定和命令。市法制辦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對突發事件應對工作提供法律意見。

(十四)其他應急保障

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完成其他相關應急保障工作。

五、監督管理

(一)應急演練

各相關單位不定期開展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市應急辦負責規劃、組織和實施跨區域、跨系統的市級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切實提高各單位應急處置能力。

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和各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交通運輸行業的綜合演練或單項應急演練,加強對基層部門(單位)的檢查和指導。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以及各街道辦事處(辦事處)負責本轄區應急演練的綜合管理工作,根據實際需要組織綜合應急演練。

(二)宣傳教育

相關成員單位各區(新區)、市相關部門(單位)應當開展面向內部、面向社會的應急法律法規、應急預案和應急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海報、互聯網以及安全實景模擬教育基地等多種載體,開展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宣傳教育,讓公衆掌握應對道路突發事件避險、互救、自救、減災、逃生等基本知識和技能。

(三)培訓

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及各有關部門(單位)定期組織救援專業隊伍進行救援知識的專業培訓,加強國內外技術交流和研討,提高應急處置、突發事件調查等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知識水平。

(四)責任與獎懲

市應急委根據調查報告,提請市委、市政府對在處置道路交通突發事件中做出貢獻的部門、單位和個人予以表揚;對在處置道路交通突發事件中瞞報、漏報、遲報信息及其他失職、瀆職行爲的部門、單位和個人,依據相關規定追究其行政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五)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六、附則

(一)部門應急預案目錄

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應根據本預案的要求,結合各自的工作實際,制定相應預案,並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市應急辦備案。

(二)預案管理

1.預案修訂。

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在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對本預案進行修訂,並報市人民的政府審定:

(1)相關成員單位職能發生重大變更,或在施行中發現重大問題和缺陷。

(2)專家評估提出重大修改建議等。

各成員單位負責修訂和完善相關專項預案,並報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審覈。如成員單位的應急工作負責人和聯絡員聯繫方式發生變動,應及時作變更報送。

2.預案審定。

本預案由市人民的政府審定。

(三)制定與解釋

本預案是深圳市應對道路交通突發事件預案體系中的綜合預案,由市交通運輸委牽頭制定和解釋。

交通應急預案 3

爲應對冰雪天氣影響我鎮農村公路通暢、安全的突發情況,及時採取針對性措施,快速、高效、有序地組織應急處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冰雪天氣帶來的影響,保障道路安全暢通,現結合我鎮農村公路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原則

遵循統一調度,分級負責,確保鄉村道兼顧,除雪除冰工作應先重點做好道路交口、橋樑、陡坡、彎道等區域,鄉道、村道融雪除冰工作由鎮路長辦、各村具體負責。

二、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鎮域範圍內發生的降雪天氣,用於農村公路防抗雨雪應急行動。

三、應急機構與職責

(一)應急領導小組

鎮成立農村公路安全指揮應急領導小組

組 長:張天天鎮長

副組長:程偉 黨委委員

成 員:汪盛胡吉明劉立紅

王光興畢賽男鮑繼來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路長辦,程偉兼任辦公室主任,胡琦爲工作人員。

(二)工作職責

1、組長:負責全鎮農村公路安全應急工作的全面指揮協調,重大方案與措施的審定。

2、副組長:協助組長做好救災工作,具體負責現場組織指揮,人、財、物調度,組長不在時,代行組長職責。

3、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交通安全監管工作,收集分析交通情況,制定應急方案,掌握動態。

4、成員單位:

安全辦:負責交通工具安排,應急物資儲備。

路長辦:負責交通安全的日常監管,做好搶險預案和公路、橋樑等基礎設施被毀的恢復規劃。並做好轄區內道路交通檢查、排查、信息收集上報情況。

衛生院:負責抽調醫生參加搶險,做好衛生防疫工作。

派出所:負責維護正常秩序,依法打擊破壞搶險的'犯罪分子。

民政辦:負責做好羣衆的優撫安置,保證羣衆生活供給。

武裝部:負責組織民兵參與搶險,成立搶險預備隊。

財政所:負責搶險資金的落實,購買搶險物資的準備。

四、融雪除冰應急啓動程序

本預案應急響應分爲三級:

三級響應:在入冬前,接近0℃時,啓動三級響應。各村負責人上崗,成員到位,儲備足夠的融雪劑、防滑沙;備齊清雪工具、車輛,隨時待命。除雪、除冰實施採取各轄域包乾的形式,各村爲責任單位負責本轄域內農村公路除雪、除冰任務,各村負責人爲各責任單位負責人,落實材料貯備、車輛、人員具體實施等各項工作。

二級響應:當氣象局發佈24小時小雪預報時,啓動二級響應。各村應派人上路調查雪情、路況,並組織人員、設備的集結、調配;各村對道路的重點路段、道路交口處、橋樑、陡坡、彎道進行小劑量的撒融雪劑(30克∕平方米)和防滑沙處理。

一級響應:當氣象局發佈24小時中到大雪預報時,啓動一級響應。應急指揮部負責人立即上崗,成員立即到位。各村立即着手準備上路實施融雪除冰作業,當白天發生強降雪時,要在雪停後兩小時或在當天下午16:30前完成清雪及融雪劑播撒任務;當夜間發生降雪時,要在早晨7:00前全部上崗進行道路清雪、融雪工作,時限要求在8:00前完成;全面消除積雪積冰不超過48小時,道路應維持安全通行狀態。

五、工作要求

1、要立即成立融雪除冰搶險小組,明確主要責任人及相關責任人員;落實好應急搶險物資、車輛、清雪工具,確保配備到位。

3、嚴格交通安全值班制度,堅持24小時值班。任何單位、個人在搶險中,必須無條件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4、當冰雪天氣有所緩和,對在融雪清雪作業時形成的沙土、廢渣等融雪垃圾進行清運,時限要求在雪融後48小時內完成。

5、融雪工作完成後20分鐘以內,各村要將責任範圍內工作情況報鎮農村公路融雪除冰應急辦公室。

交通應急預案 4

爲有效預防交通道路安全事故發生,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保人民羣衆生命和財產安全,經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將《田莊鎮縣鄉村道路交通安全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落實。

爲有效預防全鎮交通道路安全事故發生,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保人民羣衆生命和財產安全,確保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特制定《縣鄉村道路交通安全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

一、基本原則

預防爲主,常抓不懈。各村莊,有關部門要堅持對可能發生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進行分析、預測,認真排查事故黑點,加大整改力度,並有針對性的制定應急預案,採取預防措施,防範重特大事故發生。

統一領導,協調聯動。各村莊、有關部門要在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協調聯動,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緊急情況發生後,各村莊各有關部門應及時做出反應,果斷採取措施,迅速實施搶救,全力控制事態。

二、適應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我鎮行政轄區內縣鄉村道路交通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的應急救援工作。

特殊天氣,霧、雪天氣,車輛不能正常運行或車輛不能通行。

嚴重堵車,由一般性交通事故、人爲原因、道路因素造成的交通堵塞,且連續堵塞超過12小時。

交通事故。發生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或一次重傷5人及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

三、情況報告

(一)發生緊急情況時,現場司機或者羣衆可撥打110或撥打田莊派出所電話、張舍派出所電話)、鎮政府值班電話尋求幫助。發生人員傷亡的,可撥打急救電話向鎮衛生院求救。鎮衛生院接到報警或求救電話後,在迅速組織搶險的同時,應立即向主管部門或鎮政府報告。

(二)在發現或得知發生緊急情況後,緊急情況發生地村委會必須立即向鎮政府報告。緊急情況下,可直接向鎮長和分管領導報告。

(三)鎮政府辦公室接到

交通應急預案 5

一、成立安全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二、安全工作措施

加強管理

1、建立在開學初和節假日前集中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制度。

2、建立路隊制度。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放學統一排隊,在路上要求學生靠右邊行走,確保安全。

3、值班人員要按時到崗,在學生集中上下學的時段,維護好校門前道路交通秩序,以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4、遇到雨雪天氣時應提前通知各年級學生提前放學或者延遲上學,並在大門口引導學生安全離開學校。

5、要對校園周邊安全隱患及時進行排查,發現問題立即上報,及時整改。

6、在距離學校一定距離的位置設立“前方有學校 車輛慢行”等警示牌,提醒司機減速慢行,注意過往學生,避免交通事故發生。

加強教育

1、學校通過舉辦交通安全展覽、安全出行班會等活動,讓學生了解交通法規和可能存在的交通安全隱患,知道發生交通安全事故的規律,提高防範意識,科學減少事故的`發生。

2、要利用家長會、電話等方式積極與家長溝通,請家長和學校共同做好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提醒學生在上下學路上注意交通安全,不要讓孩子過早到校,不要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要斜穿馬路,避免上下學途中交通事故發生。

三、事故發生後應採取的措施

1、迅速啓動《學校交通事故應急預案》。立即撥打電話120,請求急救中心搶救傷員。同時撥打110電話請求交管部門處理事故。

2、學校領導如在現場要迅速報告上級領導部門;如不在現場,在向上級報告的同時,要迅速趕到現場。

3、要儘快採取科學措施搶救傷員。對傷口大量出血的傷員可立刻用手捂住出血處;對骨折的傷員,不要移動骨折部位,應等待救護人員進行處理。

4、要維護現場秩序,記錄肇事車輛車牌號碼,等待交管部門處理。

5、做好傷亡學生家長的工作、保險理賠以及協助交管部門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等。

6、未盡事宜,以緊急通知爲準。

交通應急預案 6

爲預防幼兒可能發生的交通安全事故,確保在第一時間內做好搶救和消除隱患工作,保障幼兒安全,我校制定了本預案。

一是成立以校長爲組長,各班主任爲成員的幼兒園交通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幼兒園的交通安全工作。要求領導小組成員必須做到:工作日,上班前至淨校後兩小時內,必須保持通信暢通;休息日,上午儘可能開機;特殊情況,必須做到24小時開機。

二是該預案本着預防性和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堅持預防爲主, 防患於未然,經常召開安全工作會議,不斷強化安全工作要求,使全 體師生高度重視交通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經常化、制度化。

三是制定交通安全事故應急報告制度。規定一旦出現交通安全事 故,幼兒園所有教職工均有權、有義務立即報告。 一般情況報告程序:現場教師或知情教師在第一時間內,立即向 幼兒園交通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或組員報告情況;組長根據情況決 定向上級及有關部門報告,情況非常特殊可越級上報。

四是應急工作分工。幼兒園根據人員特點把幼兒園交通安全工作人員分成現場處理組(負責迅速處理現場情況。根據現場情況決定: 向交警報告;聯繫醫院做好搶救準備;向校內發出指令;向教育局報 告);留校處理組(負責迅速做好了解情況、接應工作。具體準備工作: 迅速查清乘車幼兒的.人數、具體姓名、家庭地址、家長姓名;通知應 急組及其他有關人員集中;根據現場處理組的指令,迅速落實醫院、車 輛、及有關人員);機動應急組(迅速到校集中待命,做好隨時準備接 應)。

交通應急預案 7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爲切實加強公路交通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應急管理體制和機制,提高突發事件預防和應對能力,控制、減輕和消除公路交通突發事件引起的嚴重社會危害,及時恢復公路交通正常運行,保障公路暢通。以及爲應對其他突發事件中提供交通運輸保障,滿足有效應對公路交通突發事件的需要,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交通運輸部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運城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

1.3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發生在運城市轄區內的:

1.3.1由各類突發事件引起的國道、省道等幹線公路以及公路主樞紐出現交通運輸中斷或較長時間阻塞,需及時疏通;公路、橋樑、隧道及其附屬設施遭到嚴重破壞,喪失正常使用功能,需迅速恢復、搶修、加固,以確保運輸暢通的應急行動。

1.3.2由各類突發事件引起交通運輸異常並對運輸產生嚴重影響,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調配運輸力量,以保證搶險救災人員和物資的運輸及災民和傷病員疏散的應急行動。

1.4工作原則

1.4.1以人爲本、條塊結合、科學應對、預防爲主

切實履行交通部門的公共服務職能,把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作爲首要任務,高度重視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提高應急科技水平,增強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提高防範意識,做好預案演練、宣傳和培訓工作,做好有效應對公路交通突發事件的各項保障工作。

1.4.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聯動協調

本預案確定的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工作在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分級響應、條塊結合、屬地管理、上下聯動,充分發揮各級公路交通應急管理機構的作用。

1.4.3職責明確、規範有序、部門協作、資源共享

明確應急管理機構職責,建立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工作機制和響應程序,實現應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加強與其他部門密切協作,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公路交通突發事件聯動處置機制。一旦發生突發事件,依法果斷處置,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最大程度地降低突發事件的危害和損失。

2.組織體系及職責

2.1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領導組

運城市交通運輸局成立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工作領導組,組長由局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安全應急的副局長擔任,成員由局辦公室、安全監督處、綜合運輸科、法規科、運管處、道路處、交通綜合行政執法隊和各縣(市、區)交通運輸局主要負責人組成。

領導組主要職責:

(1)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省廳關於處置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工作的指示和要求;

(2)協調特別重大、重大公路交通突發事件的處置工作;組織全市較大、一般公路交通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3)研究、解決和處置公路交通突發事件中的重大問題,向市人民政府和省交通運輸廳報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情況;

(4)研究、部署全市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

(5)負責公路交通突發事件信息發佈。

2.2領導組辦公室及職責

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設在局安全監督處。由局安監處處長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成員由應急工作領導組成員單位聯絡員組成。承擔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綜合協調和日常管理工作。

領導組辦公室主要職責:

(1)貫徹落實領導組的指示和部署;

(2)組織協調全市公路交通突發事件預防預警、應急處置及事後調查評估工作;

(3)協調領導組成員單位、縣級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領導組之間的工作;

(4)彙總、整理信息,及時向領導組報告,並通報各成員單位;

(5)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分析研究突發事件情況和發展趨勢,提出對策;

(6)制定、修訂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有關應急工作規章制度;

(7)指導有關縣(市、區)交通運輸局修訂、編制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8)組織全市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培訓和演練;

(9)組織應急救援與處置工作的信息發佈。

2.3應急工作組職責

應急工作領導組下設八個工作組,分別是:綜合協調組、公路搶險(通)組、傷員救助組、運輸保障組、安全保衛組、後勤保障組、調查監測組、信息報道組。

2.3.1綜合協調組

牽頭單位:安全監督處

成員單位:事發地交通運輸局

主要職責:負責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搶險救援工作中的綜合協調、保證搶險救援工作有序開展,保持與應急工作組各成員單位的信息溝通及工作協調;收集、分析和彙總應急處置工作情況;負責起草重要報告、綜合類文件;根據應急領導組和其他應急工作組的要求,統一向市委市政府、省廳和相關部門報送應急工作文件。

2.3.2公路搶險(通)組

牽頭單位:道路處

成員單位:事發地交通運輸局

主要職責:負責組織公路搶修及保通工作,根據需要組織、協調跨縣(市、區)應急隊伍調度和應急機械及物資調配;擬定跨縣(市、區)公路繞行方案並組織實施;負責協調社會力量參與公路搶險(通)工作;鑑定公路交通突發事件造成的破壞程度,擬定搶險救災資金補助方案。

2.3.3傷員救助組

牽頭單位:運管處

成員單位:事發地交通運輸局

主要職責:負責公路交通突發事件事故現場傷員的救助及協助疾病控制、衛生監督等工作,並及時報告人員傷亡和傷員醫療救治相關信息。

2.3.4運輸保障組

牽頭單位:綜合運輸科

成員單位:市運管處、公交總公司,事發地交通運輸局

主要職責:負責組織協調應急人員、應急物資的運輸保障工作;負責協調與其他運輸方式的聯運工作;擬定應急運輸征用補償資金補助方案。

2.3.5安全保衛組

牽頭單位:交通綜合行政執法隊

成員單位:事發地交通運輸局

主要職責:負責協調事發地公安機關和武警部隊設置公路交通突發事件現場安全警戒線;疏散事發地的人員;保護現場,維護現場秩序;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事發地周邊地區道路交通秩序,實施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導,保障救援道路暢通。

2.3.6後勤保障組

牽頭單位:辦公室

成員單位:財務科、事發地交通運輸局

主要職責:負責公路交通突發事件通信保障、經費保障、生活保障、保險賠付、善後處理等工作。

2.3.7調查監測組

牽頭單位:安全監督處

成員單位:運管處、道路處、事發地交通運輸局

主要職責:負責對事發地公路交通突發事件原因進行調查和環境污染的應急監測,爲公路交通突發事件處置提供技術支持,防止發生次生災害。

2.3.8信息報送組

牽頭部門:辦公室

成員單位:安全監督處、運管處、事發地交通運輸局

主要職責:負責應急救援現場媒體記者的組織、管理和引導工作:按照領導組提供的權威信息進行宣傳報道。

2.4各縣(市、區)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領導組及職責

各縣(市、區)交通運輸局要成立相應的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領導組,主要職責:

(1)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綜合協調、組織和指揮;

(2)建立和完善公路交通應急管理與信息監測責任制,及時上報公路交通應急信息;

(3)根據事件的狀況啓動應急響應;

(4)應急響應啓動後,在事發地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進行搶險救援工作。

3.預防預警機制

3.1信息監測與報告

市、縣(市、區)交通運輸局要建立健全公路交通運輸信息報告制度,完善預警監測機制。要貫徹“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收集整理和監測分析可能引起公路交通突發事件的預警信息,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

3.2預警分級

根據突發事件發生時對交通運輸的影響和需要的運輸能力分爲四級預警,分別爲Ⅰ級預警(特別嚴重預警)、Ⅱ級預警(嚴重預警)、Ⅲ級預警(較重預警)、Ⅳ級預警(一般預警),依次用紅、橙、黃、藍表示,Ⅰ級爲最高級別。交通運輸部和省廳負責Ⅱ級以上預警的啓動和發佈,市交通運輸局負責Ⅲ級預警的啓動和發佈,縣(市、區)交通運輸局負責Ⅳ級預警的啓動和發佈。

預警級別主要依據已經發生或潛在的公路運輸事件、社會安全事件、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對車站和公路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影響範圍等確定。

3.2.1Ⅰ級預警

當遇到下列情況之一,導致或可能導致本省高速公路、國道和重要省道主幹線交通運輸中斷,處置、搶修時間預計需要48小時以上,通行能力影響全省大部分地區;或急需省政府出面協調有關地方、部門或軍隊、武警部隊共同組織援救;或需要省交通運輸廳負責組織實施緊急物資運輸或交通運輸防疫措施時,擬發出交通運輸Ⅰ級預警。

(1)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省地震應急預案、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等省級專項應急預案發布Ⅰ級預警或響應時;

(2)上游河流乾流水位超過警戒水位,堤防出現重大險情或決口,水庫出現重大險情或垮壩,暴雨引起重大山體滑坡,突降暴雪或長時間濃霧等惡劣天氣,可能造成省內高速公路、國道和重要省道主幹線嚴重毀壞、中斷;

(3)省內發生6.5級以上地震,或者造成公路、橋樑、隧道中斷,或重大人員傷亡和巨大經濟損失需組織實施國家緊急物資運輸救援;

(4)省內公路建設工程、道路運輸、客貨運站發生嚴重威脅羣衆生命財產安全事故,且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危及50人以上生命安全;

(5)劇毒品運輸泄漏可能造成道路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使區域生態功能喪失,對相關地區正常生產、生活可能造成重大影響、重大人員傷亡和巨大經濟損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6)影響大,波及範圍廣,涉及人數多,出現大量病人或多例死亡病例,影響和危害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

(7)因市場商品短缺及物價大幅波動可能引起全省範圍的搶購和市場混亂事件,急需省交通運輸廳負責組織實施緊急物資運輸;

(8)需要發出Ⅰ級預警的其他特殊情況。

3.2.2Ⅱ級預警

當遇到下列情況之一,導致或可能導致兩個或兩個以上市高速公路,國道、省道主幹線,跨市域的其他重要公路幹線交通運輸中斷,處置、搶修時間預計在48小時以內、24小時以上,通行能力影響範圍在本省兩個或兩個以上市;或需要省交通運輸廳協調指揮組織實施緊急物資運輸或交通運輸防疫措施時,擬發出交通運輸Ⅱ級預警。

(1)上游河流乾流水位超過警戒線,堤防出現重大險情或決口,水庫出現重大險情或垮壩,洪水氾濫致使城市及人口聚集的村鎮受淹,發生暴雪或濃霧等惡劣天氣,可能造成省內高速公路,國道、省道主幹線,跨市的其他重要公路中斷;

(2)重要城市或人口密集地區發生4.0級以上地震;震級未達到上述標準但可能造成30人以下、10人以上死亡和重大財產損失或嚴重影響的地震;

(3)可能導致山洪暴發或嚴重內澇,帶來重大人員傷亡和巨大經濟損失,造成公路大範圍嚴重毀壞的持續大範圍強降雨過程;

(4)公路建設工程、道路運輸、客貨運站發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下、10人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下、5000萬元以上的特大事故;

(5)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貯運中發生的,一次造成30人以下、1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下、50人以上中毒(重傷)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可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下、1000萬元以上或嚴重影響人民羣衆生產生活的重大泄漏事故;

(6)因市場商品短缺及物價大幅波動可能引起全省大範圍的搶購和市場混亂事件,需要省交通運輸廳協調指揮組織實施緊急物資運輸;

(7)需要發出Ⅱ級預警的其他特殊情況。

3.2.3Ⅲ級預警

當遇到下列情況之一,導致或可能導致本市範圍內幹線公路交通運輸中斷,處置、修復時間預計在24小時以內、12小時以上,通行能力的影響範圍在本市內;或急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緊急物資運輸或交通運輸防疫措施時,擬發出交通運輸Ⅲ級預警。

(1)上游河流乾流水位超過警戒線,堤防出現重大險情或決口,水庫出現重大險情或垮壩,洪水氾濫致使城市及人口聚集的村鎮受淹,發生暴雪或濃霧等惡劣天氣,可能造成本市範圍內幹線公路交通運輸中斷;

(2)重要城市等人口密集地區4.0級以下地震;震級未達到上述標準但可能造成10人以下、3人以上死亡和重大財產損失或嚴重影響的地震;

(3)可能導致山洪暴發或嚴重內澇,帶來較大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造成公路嚴重毀壞的持續大範圍強降雨過程;

(4)公路建設工程、道路運輸、客貨運站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下、3人以上,或者可能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下、1000萬元以上的特大事故;

(5)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貯運中發生的,可能一次造成10人以下、3人以上死亡,或者50人以下、30人以上中毒(重傷)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可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下、300萬元以上或嚴重影響人民羣衆生產生活的重大泄漏事故,本市的救援力量可以處置的;

(6)因市場商品短缺及物價大幅波動可能引起本市內的搶購和市場混亂事件,急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緊急物資運輸;

(7)因收費或其它原因堵塞交通運輸,交通運輸執法引起較大規模武力鬥毆等事件;

(8)需要發出Ⅲ級預警的其他特殊情況。

3.2.4Ⅳ級預警

當遇到下列情況之一,導致或可能導致本縣(市、區)公路交通運輸中斷,處置、修復時間預計在12小時以內,通行能力影響範圍在本縣(市、區)內;或急需縣(市、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緊急物資運輸或交通運輸防疫措施時,擬發出交通運輸Ⅳ級預警。

(1)上游河流乾流水位超過警戒線,堤防出現重大險情或決口,水庫出現重大險情或垮壩,洪水氾濫致使城市及人口聚集的村鎮受淹,發生暴雪或濃霧等惡劣天氣,可能造成本縣(市、區)範圍內公路交通運輸中斷;

(2)人口密集地區4.0級以下地震;震級未達上述標準但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和重大財產損失或嚴重影響的地震;

(3)可能導致山洪暴發或嚴重內澇,帶來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造成公路毀壞的持續強降雨過程;

(4)公路建設工程、道路運輸、客貨運站可能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下,或者可能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下的事故災難;

(5)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貯運中發生的,可能一次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下中毒(重傷)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可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以下或嚴重影響人民羣衆生產生活的重大泄漏事故,本縣(市、區)的救援力量可以處置的;

(6)因市場商品短缺及物價大幅波動可能引起本縣(市、區)內的搶購和市場混亂事件,急需縣(市、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緊急物資運輸;

(7)因收費或其它原因堵塞交通運輸,交通運輸執法引起較大規模武力鬥毆等事件;

(8)需要發出Ⅳ級預警的其他特殊情況。

3.3預警信息系統

3.3.1應急值班

市、縣(市、區)交通運輸局設立應急值班室,公佈值班電話。

3.3.2預警信息通報

市、縣(市、區)交通運輸局在發現事發地車站、公路、危險貨物運輸、公路施工建設和社會安全穩定以及自然災害等可能誘發突發事件的風險源信息和監測預警信息時,要及時向領導組辦公室通報。

3.4預防預警行動

3.4.1預警信息發佈和解除

Ⅱ級以上由省交通運輸廳通過相關渠道發佈和解除,Ⅱ級以下由市、縣(市、區)應急領導組發佈和解除。

3.4.2市、縣(市、區)交通運輸局應根據不同預警級別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並根據各自職責迅速做好應急救援準備,防止公路交通突發事件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環境造成危害。

3.4.3預警啓動程序

公路交通突發事件Ⅲ級預警時,市交通運輸局按如下程序啓動預警:

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提出公路交通突發事件Ⅲ級預警狀態啓動建議;

應急工作領導組在2小時內決定是否啓動Ⅲ級公路交通突發事件預警,如同意啓動,則正式簽發Ⅲ級預警啓動文件,並向市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報告,市交通運輸局各應急工作組進入待命狀態;

Ⅲ級預警啓動文件簽發後1小時內,由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負責向縣(市、區)公路交通應急管理機構下發,並電話確認接收;

根據情況需要,由應急領導組決定此次Ⅲ級預警是否需面向社會發布;

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立即開展應急監測和預警信息專項報送工作,隨時掌握並報告事態進展情況,形成突發事件動態日報制度,並根據應急領導組要求增加預警報告頻率;

局各應急工作小組開展應急籌備工作,公路搶通組和運輸保障組開展應急物資的徵用準備。

Ⅳ級預警啓動程序由縣(市、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參考Ⅲ級預警啓動程序,結合當地特點,自行編制;在預警過程中,如發現事態擴大,超過本級預警條件或本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處置能力,應及時上報上一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建議提高預警等級。

3.4.4預警終止程序

Ⅲ級預警降級或撤銷情況下,市交通運輸局採取如下預警終止程序:

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根據預警監測追蹤信息,確認預警涉及的公路交通突發事件已不滿足Ⅲ級預警啓動標準,需降級轉化或撤銷時,嚮應急領導組提出Ⅲ級預警狀態終止建議;

應急領導組在同意終止後,正式簽發Ⅲ級預警終止文件,明確提出預警後續處理意見,並在24小時內向市政府上報預警終止文件,局各應急工作小組自行撤銷;

如預警降級爲Ⅳ級,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在1小時內通知Ⅳ預警涉及的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在12小時內啓動預警程序,並嚮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報送已正式簽發的Ⅳ預警啓動文件;

如預警直接撤銷,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負責在24小時內向預警啓動文件中所列部門和單位發送預警終止文件;

Ⅳ級預警終止程序由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參考Ⅲ級預警終止程序,結合當地特點,自行編制;

Ⅲ級預警在所對應的應急響應啓動後,預警終止時間與應急響應終止時間一致,不再單獨啓動預警終止程序。

4.信息報送

4.1信息報告和處理

各縣(市、區)交通運輸局應急機構在接到預警信息,經覈實後確認公路交通突發事件發生,應立即向市交通運輸局和縣(市、區)政府報告。對於Ⅰ級、Ⅱ級突發事件,市交通運輸局應急機構在處置的同時,應及時向市政府和市安委會、省交通運輸廳報告,最遲不超過2小時。

預警信息發佈和應急響應啓動後,事件所涉及的縣級公路交通應急管理機構應當將進展情況及時上報市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並按照“零報告”制度,形成每日情況簡報。市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及時將進展信息彙總形成每日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情況簡報,分別上報應急領導組、市政府和省廳,並通報各應急工作組。

4.2信息報告內容

信息報告內容包括:發生時間、地點、單位名稱、聯繫方式、事件類型、傷亡情況、影響範圍和程度、已採取的應急處置措施和成效。

4.3分級響應

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工作遵循分級響應程序,根據事件的等級確定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

4.3.1響應措施

(1)市應急工作領導組啓動應急預案後,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在應急解除前實行24小時值班,並與突發事件處置現場指揮機構保持聯繫,收集整理突發事件的信息,傳達應急領導組的指令,及時向市政府和省交通運輸運輸廳上報有關信息;

(2)建立必要的應急行動機構,如派工作組和救援隊趕赴現場;

(3)指揮協調公路交通運輸部門對受損公路進行加固、搶修、保通;

(4)組織協調應急運力進行搶運;

(5)發佈有關處置應急事件的措施;

(6)如有受傷人員,應首先予以救助。

(7)根據事態的進展,決定是否降低應急響應級別或解除應急狀態。

4.3.2先期處置

公路交通突發事件發生後,事發地應急領導組要立即調度應急物資和社會資源,指揮和派遣相關部門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趕赴現場、果斷控制事發現場,全力控制事件事態,嚴防次生、衍生危險發生。

根據事態發展變化,現場出現急劇惡化的特殊險情時,現場指揮部要在充分考慮專家和有關方面的意見基礎上,依法採取積極處置措施,並報市應急工作領導組和市政府備案。

超出縣(市、區)交通運輸局應急處置能力,或跨縣級行政區域、跨領域的影響重大的緊急處置方案,由現場指揮部提出,報市應急工作領導組批准後協調實施。

4.3.3特別重大、重大應急響應

發生特別重大、重大公路交通突發事件,由省交通運輸廳啓動一級(在國家公路交通應急指揮中心指導下)、二級應急響應。

(1)領導組辦公室立即向領導組報告公路交通突發事件基本情況、事態發展和前期處置情況;

(2)由領導組宣佈啓動應急響應,並召集成員單位(部門)、相關縣(市、區)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領導組,通過電話或視頻會議通報情況,由領導組負責向社會發布;

(3)開通與事發地應急領導組的通信聯繫,隨時掌握事件發展動態,指導督促事發地應急領導組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4)局領導率有關部門赴現場指導公路交通應急處置工作,領導組成員單位(部門)根據領導組的指令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指定位置,根據職責部署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5)按規定程序向市人民政府、省交通運輸廳報告事件情況和應急處置情況,視情況請求省交通運輸廳支援。

4.4現場應急處置

4.4.1總體要求按照條塊結合、屬地爲主的原則,由事發地領導組按照分級響應的要求,統一組織實施應急響應,協調事發地有關部門做好運力調度、應急運輸、道路搶通、災民轉移、人員隔離等應急處置工作。

4.4.2現場控制與處置

根據突發事件的類型、事件可控性、嚴重程度、影響範圍及周邊環境的敏感性,事發地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領導組現場組織車輛、運管機構根據本地區發生的突發事件實施響應的處置措施。組織疏通礙路、礙車物件,控制危險貨物泄漏源,採取防火防爆防污染措施;搶救遇險及中毒人員,疏散受危害人羣,保護環境敏感資源;協調事發地公安交警部門對事發地採取交通管制措施,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加強事件及其危害的監控;調動應急隊伍、應急車輛、應急設備、應急器材,組織協調相關部門立即進行應急處置。

4.5安全防護

4.5.1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提供不同類型突發事件救援人員安全防護裝備。

4.5.2羣衆的安全防護

在實施救助行動中,應根據現場與環境情況組織做好遇險羣衆與其他人員的安全防護工作,告知旅客及其他人員可能存在的危害和防護措施,及時調集搶險救援人員和防護器材、裝備、藥品。

4.6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

根據事發地的實際情況和突發事件特點,明確動員的範圍、組織程序、決策程序,在專業救助力量不能滿足救助需求時,由事發地人民政府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參與。

4.7信息發佈

公路交通發事件的信息發佈,由領導組按照以人爲本、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的原則發佈信息,其他單位和個人無權發佈信息。

4.8應急結束

4.8.1應急結束的條件

(1)事件已得到控制;

(2)險情排除,車站發車能力、公路通行能力已經恢復;

(3)應急現場任務已完成;

(4)現場搶救活動(包括人員搜救、處置、火災和爆炸險情或危險隱患的排除)已經結束;

(5)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所造成的大規模污染危害基本得到控制和消除;

(6)對周邊地區構成的威脅已經排除;

(7)被緊急疏散的人員已經得到良好的安置或已經安全運返原居住地。

4.8.2應急結束(解除)的程序

(1)經現場指揮部確認,或事件責任單位提出,按照“誰啓動、誰終止”的原則,報請啓動批准機構結束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由宣佈啓動應急響應的總指揮宣佈響應結束;

(2)根據領導組的決定,由現場指揮部向所屬各工作組下達應急結束命令,解除應急狀態。

5.後期處置

5.1善後處置

領導組根據公路交通突發事件的危害程度及造成的損失,提出善後處置意見,並報市人民政府。協調事發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協調善後處置工作,儘快恢復正常秩序,確保社會穩定。

5.2社會救助

對因突發事件造成生活困難需要社會救助的人員,由事發地人民政府按國家有關規定負責救助。

5.3調查報告與後果評估

公路交通運輸應急狀態解除後,宣佈啓動應急響應的公路交通突事件應急領導組辦公室要儘快做出客觀、公正、全面的調查評估報告。調查報告包括事件發生的原因、造成的損失、事件處理的結果、經驗教訓、災後恢復和重建的建議等。調查報告經應急工作領導組批准後,報上一級主管部門備案。

6.應急保障

6.1通信與信息保障

縣(市、區)交通運輸局應按照要求協助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構開通報警電話,縣(市、區)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領導組應設立通信網絡和聯繫機制,確保應急通信暢通。

6.2物資裝備保障

縣(市、區)交通運輸局在對救援物資進行整合的基礎上,要加強應急救援物資、裝備的儲備,尤其是專業救援物資和裝備的儲備,提高救援資源的科技含量。

6.3專業應急隊伍保障

6.3.1縣(市、區)交通運輸局負責應急救援隊伍的組建和日常管理。構建以公路、運管機構爲主體的公路交通應急救援隊伍。

6.3.2公路交通應急運輸保障隊伍

(1)應急運輸保障隊伍

市運管處負責區域內的應急運輸保障隊伍建設工作,按照“平急結合、分級儲備、擇優選擇、統一指揮”的原則在本轄區內建立應急運力儲備,選擇達到一定標準的道路客貨運輸企業,通過協商簽訂突發事件運力征用協議,明確納入應急運力儲備的車輛及其噸(座)位數、類型、技術狀況,以及對運輸人員和車輛管理的要求、應急徵用的條件和程序、徵用補償的標準和程序以及違約責任等,通過協議規範應急運輸保障行爲,並保障參與應急運輸企業的利益。

(2)運輸裝備及技術狀況

應急運輸保障車輛的技術等級要求達到二級以上技術標準,車輛使用年限不超過5年,或行駛里程不超過15萬公里。建立應急運輸車輛技術檔案制度,及時瞭解和掌握車輛的技術狀況。應急運輸車輛所屬單位負責保持應急運輸儲備車輛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況,並強化應急運輸車輛的日常養護與保養工作。

(3)應急運輸人員

市運管處和執行應急運輸保障的企業,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確定從事應急運輸的人員,包括現場管理人員、駕駛員、押運員和裝卸員。應急運輸人員年齡原則上控制在20-55歲之間,身體健康、業務熟練。

應急運輸人員在執行應急運輸任務時,由市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統一配發相應的證件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4)應急運力的備案管理

市運管處要建立相應的應急運力儲備檔案,包括運力單位、車輛及其噸(座)位數、類型及人員數量等,並上報市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備案。每年針對儲備運力的技術狀況、單位及人員變動情況進行審查,對運力儲備進行調整或補充時,要上報市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更新備案。

6.4宣傳與演練、培訓

6.4.1應急宣傳

縣(市、區)交通運輸局要公佈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公佈接警電話和部門;宣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避災、互救等常識。

6.4.2人員培訓

市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應將應急宣傳教育培訓工作納入日常管理工作,並作爲年度考覈指標,定期開展應急培訓工作。原則上,應急保障相關人員每兩年應至少接受一次相關知識的培訓,並依據培訓記錄和考試成績實施應急人員的動態管理,提高公路交通應急保障人員的素質和專業技能。

6.4.3演練

市應急工作領導組辦公室負責協同有關部門制訂應急演練計劃並組織實施。每三年至少組織一次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縣級交通運輸應急管理機構要結合轄區實際,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預案演練。

7.附則

本預案原則上每三年修訂一次,市交通運輸局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修訂和完善。

縣級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報市局應急領導組辦公室備案。

8.預案制訂與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運城市交通運輸局修訂並負責解釋。

交通應急預案 8

爲切實加強雨、雪、冰凍、暴雨等惡劣天氣條件下,道路交通安全應急管理工作,及時應對存在各類突發性道路交通災害,有效預防和減少交通擁堵、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現將道路及橋樑、涵洞的責任分工如下:

一、省道:村華線S219村前段和喻棠線S307村前段線上的公路、橋樑等設施及公路臨水臨崖,急彎陡坡等路段,由高安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村前段負責保障;

二、縣道、鄉道:兩條縣道(西門至肖坊村前段、坪湖至馬塘村前段),八條鄉道(①黃牛山——瑤元②鄒山——四美③鄉養殖場——南爐④村前——高坪⑤花石林場——費家⑥上游林場——冷家⑦上袁——上高朱家⑧鄒山——費家社山)公路及沿線的'橋樑、涵洞由鎮養路隊負責保障;

三、村組道路:各村組進村公路、橋樑、涵洞由各村(居)委會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保障。

工作職責:雨、雪、冰凍、暴雨等惡劣天氣條件下,對可能引發的路段、橋樑、涵洞等障礙的清除,以保障道路、橋樑、涵洞、臨水臨崖,急彎陡坡等路段的安全暢通。

交通應急預案 9

一、指導思想

近年來,隨着我市城區道路交通工程大規模的開發和擴建,機動車輛以及非機動車輛逐漸普及。但是,由於駕駛員違反交通規則、行人橫穿馬路等諸多原因,交通事故也呈發展趨勢。一旦發生城市交通事故,往往出現人員傷亡大、車輛堵塞嚴重、交通癱瘓、戰鬥車行進困難、戰鬥展開不方便、搶救難度大等弊端。爲積極探索交通事故處置對策,掌握搶救交通事故的程序和方法,以便在發生事故時做到心中有數,明確職責,快速有效地處置事故,確保國家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現結合支隊裝備器材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交通事故的特點

(一)車輛事故頻率高

受路況、車況及人爲因素的影響,公路交通事故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

(二)人員傷亡大

在高速公路或高等級公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往往造成數輛甚至上百輛汽車首尾相撞,直接導致駕駛員和乘客傷亡。若汽車失控後墜落江河(懸崖)等事故,羣死羣傷的可能性更大。

(三)易引發次生災害

汽車相撞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常伴隨火災事故的發生;裝載化學危險物品的車輛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可能導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外泄,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並嚴重污染生態環境。

(四)車輛損壞嚴重,救援技術性強。

事故造成車輛嚴重毀壞變形或翻車墜入河谷、懸崖,以及可能造成爆炸燃燒、危險品泄漏等,需要採用各種技術實施救援活動。

三、災情設定

在福銀高速公路福州某路段2輛大巴車相撞,大量人員受困於車內,接着2輛小轎車追尾撞到事故大巴車上,小轎車上駕駛員被困在車內。

四、滅火救援力量組成及分工

(一)滅火救援力量組成及分工

1、滅火救援分隊:由市消防支隊轄區中隊、特勤大隊及各參戰中隊組成。

2、現場交通管制分隊:由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隊負責

3、救護分隊:由衛生局負責

4、通訊保障分隊:由電信局、市消防支隊指揮中心負責

5、勤務保障分隊:由市消防支隊後勤處和戰勤保障大隊負責

(二)消防力量調集:

按指揮中心等級方案調集,三級以上的出動啓動此預案。五、處置方法和程序

1、應急響應及力量調度

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後立即啓動交通災害事故救援預案。

1)按福州支隊四級預案調動轄區中隊、特勤大隊出警;(交通事故搶險救援車輛調派原則:應優先調度多功能搶險救援車、水罐車等車輛出動。)

2)根據現場的情況,及時通知聯動單位110、120、122、高速公路管理處等相關部門協助進行現場的交通管制、傷員的救護等搶救工作。

3)立即通知當日指揮長前住現場;

4)羣呼通知支隊領導和指揮部成員前往現場或準備相關物資;

5)根據現場態勢調集增援力量到場。

6)根據現場需要,在支隊領導授權下通知相關部門領導。如市、區政府,市、分局、交巡警支隊、醫療救護、高速公路路政等有關單位負責人及有關工程技術專家等到場,成立現場總指揮部。

2、組織指揮及職責

支隊組成現場滅火救援指揮部,由支隊領導和司令部、政治處、後勤處、防火處四個部門、轄區大隊領導組成,其職責是負責現場滅火救援組織、指揮、後勤保障等工作。現場滅火救援指揮部在總指揮部的領導下開展滅火救援工作。

1)滅火救援總指揮部

總指揮:到場職務最高的領導

副總指揮:省公安廳領導、總隊領導、高速公路路政負責人。

成員: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醫療救護、高速公路路政等有關單位負責人及有關工程技術專家等。

地點:便於觀察、指揮和轉移的地方。

職責:

(一)瞭解現場情況,組織災情偵察和分析,確定總體決策和行動方案。

(二)視情成立滅火與搶險救援指揮部,設立作戰指揮組、政治宣傳組、後勤保障組等。

(三)向參戰的下級指揮員部署作戰任務,組織參戰單位協同作戰。根據現場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力量部署。必要時劃分戰鬥區段,組織羣衆參與輔助性行動。

(四)決定使用各種水源、利用臨近建築物和有關設施。通知有關單位截斷現場區域內電力、可燃氣體和液體輸送,限制用火用電。

(五)劃定警戒區,組織疏散人員、物資,限制人員和交通工具進入,必要時下令拆除或者破拆毗鄰的建築物、構築物。

(六)調動供水、供電、供氣、通信、醫療、救護、環衛、環保、交通運輸等有關單位,並可報告政府調集駐軍、武警部隊提供協助。

(七)按照上級指示,確定新聞發佈的.內容、時間和發言人。

2)現場指揮部

現場總指揮:支隊長、政委。

副總指揮:副支隊長、副政委、司令部參謀長、政治處主任、後勤處長、防火處長。

下設作戰指揮組、政治宣傳組、後勤保障組三個組。

作戰指揮組:司令部副參謀長、防火處副處長、司令部和防火處各科科長、特勤大隊長、轄區大隊長;

政治宣傳組:政治處副主任、組教科長、監督處宣傳科長;

後勤保障組:後勤副處長、裝備科長、財務科長;

地點:器材集結處

任務:制定相應的滅火救援措施,確立現場救援的主攻方向,調整和調結滅火救援力量,向上級指揮部報告現場情況。

3)前沿指揮部

指揮:副參謀長

成員:戰訓、通訊參謀、中隊指揮員、高速公路管理處人員

地點:事故現場

任務:貫徹現場指揮部的戰鬥意圖,根據現場情況調整救援力量採取機動措施有效進行救援。

3、處置方法

交通事故救援工作,必須堅持“救人第一”的指導思想,靈活運用搶險救援操作程序,加強現場秩序維護;各搶險救援小組協同配合,迅速實施救援,力爭把事故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到達現場後,認真聽取中隊指揮員的彙報,迅速、準確部署任務。

1)、警戒、交通疏導

(1)正確劃分、設置警戒區域,將事故現場與圍觀羣衆、道路行駛車輛分離,確保救援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封鎖事故路段,嚴禁無關車輛和人員進入事故現場。

(2)做好車輛疏通工作,維護秩序,使高速公路交通儘可能保持暢通;

2)事故救援

(1)如事故伴有火災,要用水、泡沫進行冷卻油箱、覆蓋地面流淌油,消除潛在的危險。

(2)利用破拆工具,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破拆救人。

(3)利用撐頂設備對車輛撐頂救人。

(4)必要時,利用搶險車牽引、吊臂設備對事故車輛進行固定,防止車輛傾斜或翻覆。

(5)對難以很快救出的危、重傷員要讓“120”醫務人員進行現場急救處置後進行救護。

(6)在公安交警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勘查、責任認定後,協助拖移事故車輛,清理現場,恢復交通。

特別強調幾種情況下的救助要點:

第一種,傷員擠、夾在車廂內的情況下:當車輛微小變形時,可用手將車門打開或使用無齒鋸、撬棍等破拆開門;或使用空氣式救助墊或液壓救助器具等將車門撐開;或使用無齒鋸切斷車門上的合頁(如有燃料泄漏時,注意不要引燃燃料而起火)。

第二種,當傷員夾在車廂座位內的情況下:可使用座位的調整杆,移動座位;或將座位與其它相連部位,用破拆工具破拆;進行切斷作業時,在稍微離開夾住待救者的地方,切斷容易切斷的部位。

第三種,傷員夾在車輛之間的情況下:要將車的前部或後部稍微移動;或利用高壓救援墊及液壓撐頂器材製作間隙,設定支撐點;或用車載牽引機、車載液壓吊臂等移動車輛擴大間隙。

3)供水冷卻

(1)駕駛員要選準停車位置,保持與事故車輛的適當距離,防止發生燃燒爆炸。

(2)根據交通事故的實際情況,利用開花射流對油箱等危險部位進行冷卻。

六、勤務保障

1、通信保障

執行滅火救援任務以無線通信方式爲主。

2、裝備保障

(1)車輛裝備和特種器材由支隊後勤保障組及戰勤保障大隊調集備齊;在滅火救援行動中,需要緊急調用其他救援物資和裝備時,由現場總指揮統一協調。

(2)後勤保障組及戰勤保障大隊保證滅火救援行動所需的滅火劑、油料和特種救援器材配件的供應;組織技術人員及時對現場車輛、裝備進行維護保養,避免因車輛裝備故障損壞而影響滅火救援行動。

3、生活保障

後勤保障組積極與相關單位聯繫,做好現場人員食宿、醫療、服裝和防暑、防寒等保障工作。戰勤保障大隊飲食保障車同時到場提供飲食生活保障。衛生隊救護車到場進行醫療保障。

七、注意事項

(一)注意發生事故車輛的類型,尤其是油罐車等易燃易爆型車輛的檢測、警戒工作,忌救援車輛停靠過近。

(二)人員在處置過程中必須搞好個人防護。

(三)破拆時,要選擇好破拆的位置和方法,嚴防傷到被救人員。仔細觀察待救者的狀態,時常鼓勵待救者。

(四)救助行動中,注意不要給待救者造成痛苦;同時,給待救者做好適當保護時方可進行破拆,防止飛濺的火花灼傷;特別要注意撞擊或者在某部位加力時,產生反作用力等造成的危害。

(五)破拆過程中,防止金屬碰撞產生火花,引起油蒸汽爆炸。

交通應急預案 10

一、工作目的

爲做好公共交通(以下簡稱公交)系統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指導和應對可能發生的公交安全事故,及時、有序、高效地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保障羣衆出行暢通,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損失,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經濟發展,特制定本預案。

二、工作原則

1、公交系統重大事故應急工作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統籌安排、分工合作;長效管理、落實責任”的原則。

2、公交工作要以保障公共安全爲首要目標,積極開展公交系統重大事故預防工作,強化政府監管制度和企業規範經營,確保公交安全運行。

三、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建設部《公共汽電車客運管理辦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見的通知》、《廣東省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制定本預案。

四、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在我公司營運路線、站場範圍內發生突發性事件使公交系統發生事故,造成公交車輛無法正常運營的;或發生重、特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突發性事件主要包括:

(1)地震、洪災、滑坡、泥石流、風、雨、雪等自然災害導致公交客運車輛無法正常運營;

(2)公交系統營運車輛發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3)公交營運車輛出現大面積停運;

(4)各方面遭受入侵、失控、毀壞,爆發傳染性疾病;

(5)戰爭、恐怖活動。

五、主要職責

1、及時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發佈啓動預案的命令;

2、應急救援隊伍立即集中前往受災地點開展救援;

3、建立完善應急組織體系和應急救援預案;

4、及時瞭解掌握我公司公交系統重大事故,及時向上級領導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5、指揮協調本公司公交系統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指導和監督各部門應急組織體系和應急預案的建立及落實情況;

6、組織開展技術研究、應急知識宣傳教育工作。

六、預防預警機制

1、日常預防和預報

信息監測與報告。應急指揮部負責公交系統運行的監測、預警工作。確定信息監測方法與程序,建立信息來源與分析,風險分析與分級等制度。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明確影響的範圍、信息渠道、時限要求、審批程序、監督管理、責任制等。

2、預警預防行動

常態性研究公交安全搶險應急工作,明確預警預防方式、方法、渠道以及對公交設施的日常監控、維護、安全檢查等制度的監督檢查措施、信息交流與內部通報。加強公交安全的宣傳教育,發動本公司幹部羣衆,提高防範意識。

定期檢查本單位搶險預案、交通、通訊、儀器、搶險工具,專業人員的落實情況,定期組織搶險應急演練,並設專人對搶險器材、設備等定期進行維護保養,確保能隨時處於工作狀態。

七、 應急響應

(一)先期處置

公交系統事故發生後,應急領導小組應立即先期處置,組織應急救援隊員搶險、控制事態發展,並立即向鎮政府報告。

(二)情況報告

1、迅速:最先接到事故信息的人員應在第一時間報告;

2、準確:報告內容要客觀真實,不得主觀臆斷;

3、直報:發生重大事故要直報上級領導部門。

(三)報告程序

公交系統事故發生後,現場人(目擊者、單位或個人)有責任和義務立即撥打應急處理電話報告。有關應急組織接到報告後,立即指令分管領導前往現場初步確認是否屬於重大事故。

(四)響應行動

重大事故發生後立即啓動應急預案,並做到:

1、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態擴大;

2、嚴格保護事故現場;

3、迅速派人趕赴事故現場,負責維護現場秩序和證據收集工作;

4、服從應急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和指揮,瞭解掌握事故情況,協調組織搶險救災和調查處理事宜,並及時報告事態趨勢及狀況;

5、因人員搶救、防止事態擴大、恢復生產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作好標誌,採取拍照、攝影、繪圖等方法詳細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6、重特大事故快報應依據具體情況儘可能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單位的詳細名稱、單位負責人、聯繫電話及地址;

(2)事故單位的經濟類型、營運車輛臺數、職工人數等;

(3)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類別;

(4)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影響範圍、傷亡人數;

(5)事故的簡要經過;

(6)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判斷;

(7)事故發生後採取的應急處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8)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9)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

(10)其他需要上報的有關事項。

(五)應急通訊

應急響應期間,應急人員應保持通訊渠道暢通,隨時溝通協調突發事件的處置。

八、應急終止

1、總結評價

(1)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應及時向上級部門做出書面報告。

(2)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整理和審查所有書面報告、應急記錄和文件等資料;總結和評價事故原因和在應急期間採取的主要行動。

2、調查報告

(1)公交系統重大事故調查應嚴格遵守國務院《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的各項規定。

(2)事故調查報告應包括下列基本內容:調查中查明的事實;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據;事故結論;各種必要的附件;調查中尚未解決的問題;經驗、教訓和安全建議。

交通應急預案 11

爲確保學校學生交通安全事故能夠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處理,保障我校全體學生生命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穩定,根據上級教育部門要求學校制訂學生交通安全應急處理預案的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與指揮

1、學校成立交通安全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校交通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各班班主任

2、交通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履行下列主要職責:

(1)指揮有關教師立即到達規定崗位,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2)安排教師開展相關的搶險排危或者實施求救工作。

(3)根據需要對師生員工進行疏散,並根據事件性質,報請上級部門迅速依法採取緊急措施。

(4)根據需要對事件現場採取控制措施。

(5)對本校的交通事件的應急處理程序進行佈置、指導。

二、制定學生交通安全守則

1、校內:

(1)學生在校內不準騎自行車。

(2)學生自行車要按學校規定停放的地方放好並上好“兩鎖”,按要求擺放整齊。

(3)學生自行車不得放到老師的車棚、各樓梯口及其它非停車的`公共地方,只可放到指定的地點。

(4)學生自行車要鎖、牌齊全,嚴禁騎“黑車”。

2、行人須在人行道上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右邊行走。

3、橫過馬路先看清是否有來車,並要按交通指示燈走人行橫道或斑馬線。不準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硬闖。

4、不準在公路上追逐、嬉戲、猛跑。

5、不準在公路上踢球、跳繩、溜冰、表演玩耍。

6、不能邊走路邊看書。

7、不準扒車追車,不準強行攔車、不準拋物擊車。

8、不準跨越,倚坐人行道、車行道和鐵道口護欄。

9、學生一律不準駕駛機動車輛,學生騎自行車上學時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1)自行車上學時的車鈴、車掣反應器必須齊全有效。

(2)不準雙手離開車把,不準站在後架上,不準一人蹬車一人扶把。

(3)不準賽車或玩車技,不準追汽車斗氣。

(4)不準牽引、拖帶車輛或被其他車輛牽引、拖帶。

(5)騎車時不準勾肩搭背,不準互相追逐,不準並排行車。

(6)不準在車把上懸掛影響轉向的物品。

(7)不準在人行道上騎車,不準在馬路上學騎車。

(8)通過陡坡時不要高速滑行,連串或曲線競駛。

(9)騎車轉彎前須減速慢行,向後望,並伸手示意,不準突然猛拐。

(10)進出校門必須下車推行。

10、要增強交通安全意識,走路,騎車都必須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11、中午未到校門開啓時間不準在校門口聚集,更不準追逐打鬧。

三、應急調查與救治

1、交通事件發生後,校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及有關部門,負責組織對交通事件進行調查處理。通過對交通事件調查、現場勘驗,採取控制措施等,對危害程度做出評估。

2、交通事件發生後,在進行事件調查和現場處理的同時,學校應當立即將交通事件所致的傷亡病人送向學校醫務室或醫院,對無法判斷傷情的傷病員,應及時報警求救求援。

3、交通事件發生後,學校各部門應立即保護現場、採取疏散、隔離等措施,加強學生管理,並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確保學生心態和情緒穩定。

4、交通事件發生後,根據事件性質,應及時與涉及事件的學生家長、教師家屬聯繫,在適當條件下,告知事件原因、處理結果,或者聯繫家長進行救治。

四、相關措施

1、交通事故:發生重大車禍,迅速撥打交通事故、緊急救護電話,開展自護自救。

2、學校組織學生外出活動要上了縣教育局備案,特別要注意交通安全,凡承載學生出遊的車、船等交通工具,必須經交通部門檢查、許可,嚴禁乘坐無證、無照人員駕駛的交通工具,嚴禁車輛超速行駛。

交通應急預案 12

一、基本原則

(一)預防爲主,常抓不懈。各村各有關部門要堅持對可能發生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進行分析、預測,認真排查事故黑點,加大整改力度,並有針對性地制定應急預案,採取預防措施,防範重特大事故發生。

(二)統一領導,協調聯動。各村各有關部門要在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協調聯動,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緊急情況發生後,各村各有關部門應及時做出反應,果斷採取措施,迅速實施搶險,全力控制事態。

二、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我鎮行政轄區內道路交通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的應急救援工作。

(一)特殊天氣。大霧天氣,車輛不能正常運行或車輛不能通行。

(二)嚴重堵車。由一般性交通事故、人爲因素、道路因素造成的交通堵塞,且連續堵塞時間超過12小時。

(三)交通事故。發生在本鎮境內死亡1人或重傷2人以上,其性質嚴重,影響較大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四)其他情況。運輸危險化學品泄露、爆炸和火災事故等。

根據實際需要,全鎮預案分爲兩級,鎮政府制定的'預案爲一級預案,各村各有關部門制定的預案爲二級預案。

三、情況報告

(一)發生緊急情況時,現場司機或羣衆可撥打中敖派出所電話02343300037或向鎮政府(02343301021)報告。發生人員傷亡的,可撥打急救電話(120或者43721120)向區人民醫院求救。遇現場起火或交通事故傷員被卡在車內需要切割車體的,要迅速向公安消防部門上報。

(二)在發現或得知發生緊急情況後,緊急情況發生地村委會必須立即向鎮政府報告。緊急情況下,可直接向鎮長和駐村聯繫領導報告。

(三)鎮政府文書室接到報告後,立即向鎮長和分管領導報告,並按照鎮長或分管領導的指示,在最短時間內(規定時間內)將有關情況向區政府報告,相關部門對口上報。

四、組織領導

(一)鎮政府成立道路交通安全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由鎮長擔任,副總指揮由鎮政府分管領導(分管交通、安全生產等工作)、人武部部長等有關領導擔任,指揮部成員由沿線各村及鎮政府交安辦、綜治辦、安監辦、派出所、醫院、民兵應急分隊等部門組成。指揮部主要職責是指導、督促、檢查全鎮交通道路安全情況;督導有關部門加大對事故黑點的整治排查力度,有效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研究確定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方針和政策;決定啓動或終止應急預案;統一領導、指揮緊急情況下的應急救援工作,解決應急處理中的重大問題;及時向上級報告事故應急處理情況;適時發佈公告,指定報道負責人。

(二)指揮部內設綜合協調組、事故搶險組、應急救援組、醫療救護組、事故調查組、善後處理組。

1、綜合協調組:負責傳達指揮部指令,綜合協調各組救援工作,調動救援隊伍,全面負責搶險現場的組織、協調,調度彙總、上報救援進展情況,並做好信息反饋工作。組長由分管副職領導擔任,成員由相關單位主要領導組成。

2、事故搶險組:在緊急情況下(比如出現嚴重交通堵塞、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大霧天車輛通行受阻等),負責交通管制、維護治安、路障清理、車輛疏導、保障通行、事故搶險等工作。事故搶險組由派出所、交安辦、衛生院組成,組長由中敖派出所所長擔任,成員由各單位內部調配安排。派出所主要負責交通管制、車輛疏導、維護治安等工作;鎮交安辦主要負責路障清理、保障通行、事故搶險等工作。如有人員傷亡情況,首先要協助醫療救護組搶救傷員。

3、應急救援組:發生緊急情況後,在事故搶險組不能獨立完成搶險任務時,按照指揮部的要求及時趕赴現場協助事故搶險組實施搶險救援。組長由武裝部長擔任,副組長由人武部副部長(具體負責救援工作)及沿線各村主任擔任,成員由鎮民兵應急分隊、沿線村治保主任和基幹民兵組成。應急救援實行屬地負責制,沿線各村要獨立成組。

4、醫療救護組:主要職責是在接到搶救信息後,迅速組織醫護人員和車輛以及醫療設備,在最短時間內趕到事故現場,並迅速展開搶救,力爭將人員傷亡降到最低程度。組長由分管衛生領導擔任,成員由鎮衛生院相關醫護人員組成。

5、事故調查組:發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後,公安部門應及時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做出事故責任認定,依法追究交通肇事者法律責任,由鎮綜治辦、司法所協助,分管政法領導任組長。

6、善後處理組:由鎮民政辦、司法所、派出所抽調人員組成,由分管民政領導任組長。主要職責:協調處理死者安撫、傷員救治等方面的事宜,掌握思想動態,穩定思想情緒。

五、預案啓動

(一)緊急情況發生後,根據實際情況,按照二級預案、一級預案依次啓動,必要時同時啓動。

(二)緊急情況發生後,沿線各村各有關部門要快速反應,在一級預案未啓動前,首先啓動本級預案組織實施應急救援。

(三)啓動一級預案由鎮政府鎮長決定,啓動二級預案由沿線各村各有關部門主要領導決定。一級預案啓動後,按照預案要求,迅速組成鎮應急救援指揮部,由指揮部綜合協調組通知有關成員單位和各工作組立即趕赴現場,並通知二級預案的主要負責人。鎮指揮部到達現場後,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接替二級預案指揮或指導二級預案指揮。

六、應急措施

(一)鎮指揮部到達現場後,綜合協調組、事故搶險組、應急救援組、醫療救護組和事故調查組按照指揮部指令立即就位並按照預案開展工作,應急救援工作有序展開。

(二)派出所、綜治辦要加強現場安全保衛、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導,預防和制止各種破壞活動,維護社會治安。

(三)鎮衛生院立即組織急救,及時提供急救藥品、器械,全力搶救傷員,其他相關部門配合搶救工作。

(四)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必須從全局出發,服從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共同做好事故的搶救和處理工作。

(五)如運輸危險化學品車輛發生事故的,要立即報告交警大隊事故科派員趕赴現場處置,同時,上報治安、消防、救護、環保和搶險等部門。現場民警要加強重點和要害部門周邊安全防範,併爲其它參加救援的車輛預留救助通道。

七、其他事項

(一)鎮政府針對交通道路發生的緊急情況,有本預案以外的隨機處置權力。

(二)加大路面控制力度。公安交管部門要嚴格查處無證駕駛、疲勞駕駛、酒後駕車、超速、超載、夜間不按規定使用燈光、夜間違法停車、強超強會、客車超員、農用車違法載客等各種違法行爲。嚴禁報廢車、帶病車上路行駛,確保車輛安全行駛。交通部門要做好公路的養護及管理等工作,確保交通道路安全。

(三)加強交通安全宣傳。公安、交通部門要將宣傳交通法律法規等常識納入日常工作,認真做好預防交通事故、確保道路暢通的宣傳工作。沿線各村要積極配合,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宣傳活動,動員廣大人民羣衆特別是司機朋友積極配合並主動參與到預防交通事故中來,從源頭上減少或杜絕交通事故的發生。

(四)大力整治事故黑點。鎮派出所、安監辦要認真、詳細排查鎮境交通道路事故黑點,並制定和落實事故黑點整治計劃和措施。鎮交安辦等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認真落實整改措施,完善事故黑點的交通安全設施,有效防止重特大交通事故發生。

(五)沿線各村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應急預案,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村、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並上報鎮指揮部備案。

交通應急預案 13

1.總則

1.1 編制目的

爲加強雲南省交通運輸廳突發公共事件綜合應急工作,完善應對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的體制機制,提高綜合交通運輸應急響應能力及保障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減輕和消除突發公共事件引起的危害,制定本預案。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雲南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和《中共雲南省委辦公廳 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雲南省交通運輸廳職能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等法律法規和文件。

1.3 適用範圍

本預案主要適用於涉及跨州、市行政區域,或超出州、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廳屬單位處置能力的,或由省人民政府指令的,需由廳負責處置的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工作,以及需要廳提供交通運輸保障的其他緊急事件等。

1.4 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要樹牢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預防爲主、科學應對”的原則,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危害。

1.5 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分級標準

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等級分爲四級: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4個級別。判定突發公共事件分級應遵循如下原則:

(1)實事求是。密切聯繫實際,遵循但不拘泥於相關分級標準或規定。

(2)以人爲本。把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作爲首要因素。

(3)關注大局。把突發公共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涉及人員及其與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關係作爲重要因素。

1.6 應急預案體系

本預案與廳制定的各專項應急預案及廳屬單位重要應急預案共同構成省交通運輸廳應急預案體系。

2.組織體系

廳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組織體系由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現場工作組、後方工作組、應急工作組、日常工作機構和專家諮詢組等構成。

2.1 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廳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的組織領導機構爲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2.2 現場工作組和後方工作組

現場工作組、後方工作組是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臨時成立的派出工作機構,趕赴現場或留守後方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由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及組長直接指定成立。

2.3應急工作組

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工作需要設立相關應急工作組,主要包括:綜合協調組、專業應急組、通信保障組、新聞宣傳組、後勤保障組、恢復重建組和總結評估組等應急工作組。

2.4日常工作機構

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辦事機構爲:廳安監處(應急辦、省水上搜救應急中心)、廳公安處及廳機關有關處室。

2.5 專家諮詢組

按照突發公共事件應對需要,由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抽調工程技術、科研、管理、法律等方面專家組成專家諮詢組,爲應急處置提供決策諮詢、工作建議等智力支持。

2.6 應急協調聯動

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單位根據應急處置工作需要依法依規開展跨部門、跨區域應急協調聯動。

3.預防與預警

3.1預防與預警機制

各級交通運輸部門和單位要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預防與預警機制、制度,開展隱患排查,掌握可能導致突發公共事件發生的各種因素,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3.2防禦響應

3.2.1防禦響應的分級

防禦響應是通過對接收的極端惡劣天氣、冰凍雨雪災害、地質災害等預警信息進行定性定量分析,預估潛在風險及其影響程度,在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前採取的應對措施。防禦響應按照屬地爲主、分級響應的原則,具有相對獨立的`啓動條件和應對措施。

防禦響應等級分爲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防禦響應。

3.2.2防禦響應的啓動、調整和解除

廳機關有關處室按職責向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提出防禦響應的啓動、調整和解除的建議並負責監督執行。

4.應急處置基本流程

應急處置基本流程包括先期處置、應急響應、分類處置、總結評估和善後工作,實踐中可視情執行全部或部分流程。

4.1 先期處置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應急響應啓動前,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單位應進行先期處置,採取必要的應急處置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同時按規定上報上一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屬地人民政府。

4.2 應急響應

4.2.1啓動應急響應條件

滿足如下條件之一時應啓動應急響應:

(1)本級人民政府或應急管理等相關部門,或上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單位已啓動應急響應的;

(2)該突發公共事件情況符合相關應急響應分級標準,先期處置不足以降低損失和消減影響的;

(3)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指令啓動應急響應的。

4.2.2啓動應急響應方式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響應分爲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4個等級。規範表述爲:“啓動XX(部門和單位)XX(事件/事項)X(等級)應急響應”。

4.2.3分級響應

當廳接到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後,廳公安處、廳安監處(應急辦、省水上搜救應急中心)、廳機關有關處室應及時覈實有關情況,並對照分類分級標準進行分析研判,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性質、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等,向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提出應急響應級別建議和意見。

廳啓動Ⅰ級或Ⅱ級應急響應時,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立即成立現場工作組、後方工作組和應急工作組,明確主辦部門、協辦部門及職責分工,同時組織廳機關有關處室及廳屬相關單位人員到省交通運輸廳集中辦公,及時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指示批示精神要求,對突發公共事件進行評估、分析、研判,做出工作部署。

4.3 分類處置

廳啓動Ⅰ級或Ⅱ級應急響應後,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根據事件的不同類別,組織採取不同處置措施。

4.3.1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處置

應對重大地質災害、地震、森林草原火災等自然災害時,需廳提供交通運輸綜合應急保障的,由廳機關有關處室牽頭,廳綜合規劃處、廳綜合運輸處、廳綜合建設處、廳安監處(應急辦)、廳公路處、廳鐵路處、廳航務處、廳民航處、廳公安處、廳規費辦、廳信息中心、廳路網監測與應急指揮中心等廳機關有關處室及廳屬相關單位配合處置。

4.3.2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

應對生產安全事故,由廳安監處牽頭,廳政策研究室、廳綜合運輸處、廳綜合建設處、廳公路處、廳鐵路處、廳航務處、廳民航處、廳公安處、廳信息中心等廳機關有關處室及廳屬相關單位配合處置。

4.3.3綜合運輸保障事件應急處置

應對需廳提供跨省、跨州(市)公路、水路等綜合運輸保障的突發公共事件,由廳機關有關處室牽頭,廳綜合運輸處、廳公路處、廳鐵路處、廳航務處、廳民航處等處室及廳屬相關單位配合處置。

4.4信息報送

4.4.1信息報送責任主體

(1)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及廳屬單位、交通運輸企業是受理報告、向上級報告重要緊急情況信息的責任主體。

(2)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單位要嚴格執行重要緊急情況信息“雙報告”工作要求。

(3)各州(市)交通運輸局和廳屬單位要明確具體負責接受辦理本單位本部門重要緊急情況信息的部門或機構,並報省交通運輸廳備案。

4.4.2信息報送時限

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事發地州、市交通運輸局和廳屬相關單位、交通運輸企業要按有關規定時限向省交通運輸廳電話報告及書面報告。

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的程序、方式、範圍等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執行。

4.5響應終止

Ⅰ級、Ⅱ級應急響應需終止時,廳採取如下終止程序:

經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同意後,終止Ⅰ級或Ⅱ級應急響應,或降低爲下一級應急響應,轉入下一級應急響應工作程序。

4.6總結評估

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要及時組織開展總結評估工作。評估內容包括突發公共事件的起因、性質、影響等情況,及採取的應急處置措施、存在的主要問題、意見建議等。

4.7善後工作

參與突發公共事件處置的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單位應按職責積極穩妥、深入細緻地做好相關善後工作。

5.應急保障

5.1應急隊伍保障

5.1.1組建原則

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單位要按照“平急結合、因地制宜,分類建設、分級負責,統一指揮、協調運轉”的原則建立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隊伍。

5.1.2專業隊伍組建

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廳屬單位要結合自身特點組建專業的應急保障隊伍,重點組織公路、水路搶險保通隊伍和應急運輸保障隊伍。

5.1.3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

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單位在自有應急力量不能滿足處置需求時,應向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請求,請求動員社會力量,協調消防、公安、軍隊、武警等專業力量參與應急處置工作。

5.1.4應急人員安全防護

應急人員所屬單位要根據突發公共事件類型爲應急人員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護裝備併發放使用說明,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併爲應急處置過程中有安全風險的工作人員投保人身意外險。

5.2物資設備保障

建立實物儲備與商業儲備相結合、生產能力儲備與技術儲備相結合、政府採購與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應急物資儲備方式,強化應急物資儲備能力。

5.2.1 應急物資設備儲備

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單位應根據轄區內突發公共事件的種類和特點,合理佈局、統籌規劃建設本轄區內的應急物資儲備庫(點)。

5.2.2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各項應急物資管理規章制度,制定採購、存儲、更新、調撥、回收各個工作環節的程序和規範。

5.3通信保障

5.3.1廳機關應急通信保障

由廳信息中心具體負責網絡、視頻、通信等保障工作,保證通信設備鏈路暢通。加強通信保障人員的值守,保障應急通信技術設備處於良好狀態;指導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做好應急通信技術銜接,保證省交通運輸廳與現場信息傳遞暢通,保障各類應急響應視頻會議的順利召開。

5.3.2現場應急通信保障

加快建立和完善突發公共事件現場應急通信保障機制,推動突發公共事件現場多種通信保障手段互聯互通,實現現場應急指揮。

5.4資金保障

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單位要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和應急支出經費保障,將交通運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保障各項經費納入各部門(單位)預算管理,規範應急經費的使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5.5應急技術保障

加大監測、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技術的研發投入,不斷改進技術裝備。

5.6應急宣傳與培訓

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單位應及時向公衆公佈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信息、接報電話和部門。做好相關應急法律法規以及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等常識的宣傳。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單位應加強應急管理知識培訓,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5.7應急演練

爲檢驗本預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視情定期組織專業性和綜合性的應急演練,普及應急管理知識和技能,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合理設置應急演練難度,增強演練的突然性和隨機性。

6.預案管理

視情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原則上每5年內至少修訂一次,確保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預案由雲南省交通運輸廳負責制定和解釋。全省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單位,參照本預案,制定本部門和單位突發公共事件綜合應急預案。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交通應急預案 14

1總則

1.1應急救援方針爲首先保護生命、其次保護環境、最後保護財產。

1.2爲快速有效地實施重大交通事故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傷亡和損失,依據《安全生產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河南石化運輸有限公司應急管理規定》特制定本預案。

1.3適用於運輸有限公司所屬單位,總公司外僱車輛參照本預案執行。

2企業概況

2.1公司現有機動車416臺,其中吊車40臺,原油及油品專用車輛70臺,液化氣運輸車輛2臺,小型車45臺。車輛主要分佈在南陽市宛城區、桐柏縣、唐河縣、新疆博湖縣和焉耆縣境內。年行駛里程1000多萬公里存在着重大交通風險。

2.2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原因及後果

2.2.1類型:交通傷亡事故、原油及液化氣泄漏、着火和油罐爆炸事故。

2.2.2原因:

⑴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酒後駕駛、超速行使,強超強會等違章行爲。

⑵車輛的制動系統、轉向系統突然失靈、車胎突然爆裂等造成車輛失控。

⑶道路狀況差:視線不良,轉彎半徑、寬度及坡度不符和規定等。

⑷環境因素的影響:雨、霧、冰雪等惡劣氣候。

⑸其他因素:行人、騎車人違章和其他車輛違章等。

2.2.3可能後果:車毀人亡、環境污染和社會不穩定等。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成立總公司重大交通事故應急搶險現場指揮部(簡稱現場指揮部)

現場總指揮:總公司主管安全生產副總經理

現場副總指揮:安全機動部主任、武裝保衛部部長、生產協調部主任

成員:黨政辦、工會辦和基層單位的負責人。

主要職責:

(1)現場指揮一級交通應急事故的應急救援。

(2)調動總公司應急保障隊伍實施應急行動。

(3)配合地方公安交通部門或環境保護部門處理交通事故和環境污染事故。

3.2現場指揮部應設在處於上風向的安全區域,並配備防爆照明、高音及手提廣播、通信等設備設施。

4應急保障系統

4.1發生一級交通應急事件時,總公司各應急後勤保障隊伍按照總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和事故現場指揮部的指令立即實施應急救援。

總公司成立7個應急後勤保障隊伍如下:

序號:

隊伍名稱:

職責:

組長、副組長:

1善後處理組

1、負責轉移、安置受損失的羣衆,接待安置遇難者家屬,落實死者喪葬費用和傷者醫療費用,妥善處理遇難者屍體,作好傷亡者家屬的.安撫調解和理賠等工作。

2、負責聯繫醫護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並護送重傷人員到醫院進一步治療。

總公司工會主席任組長,安全機動部主任、武裝保衛部部長任副組長

2專家諮詢組

負責組織各方面專家,提出應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現場指導應急救援,組織和參與事件的調查分析並制定防範措施。

主管技術副總經理任組長,安全機動部主任任副組長

3交通運輸組

負責落實應急搶險的各類車輛,應急行動時,按指令迅速將搶險人員和物資運輸到現場。

生產協調部主任任組長,運行分公司經理任副組長

4物資供應組

負責應急搶險物資和工、器具的供應。

計劃與財務部主任任組長,供銷分公司經理任副組長

5工程搶險組

負責事故現場工程搶險作業,及時控制險情。

基層單位組織,單位負責人任組長

6通信保障組

負責應急通訊網絡檢查。準備無線電通信設施,保障與事件現場、上級部門、各級政府及救助單位的通信暢通。

黨政辦主任任組長,生產協調部副主任任副組長。

7機動搶險隊

負責緊急情況下的機動應急搶險。

武裝保衛部部長任組長

交通應急預案 15

一、工作原則。

按照以人爲本、預防爲先、統一領導、屬地爲主、快速反應、協同作戰的原則,強化搶救意識和大局觀念,服從指揮,各盡其責,保證處置工作高效、快速、有序進行。

二、組織機構

成立井口鎮道路交通安全及洪災事故應急領導組,領導組具體負責全鎮道路交通安全及洪災事故應急領導和處置工作。鎮交通安全及洪災事故應急領導組下設五個工作組,成員及工作職責分別如下:

1、指揮協調組

負責對事故處置的具體指揮和協調,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施救,會同有關部門對事故責任進行調查。負責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的'公路、水路交通保障工作,負責事故現場道路的搶險搶修,提供運輸車輛疏運事故現場人員及物資。

2、安全保衛組

負責現場處置、現場警戒勘查、組織救援、疏導交通、疏散羣衆、調查取證、控制交通肇事者、實施交通管制、事故責任追查和向上級報告情況等。

3、應急搶救組

負責現場搶險、電力輸送和排除電力遺留的安全隱患。負責傷員的醫療救護和醫療衛生保障工作,組織力量進行現場急救,並指導現場救護及防疫工作,確保“綠色通道”暢通無阻。

4、救災救濟組

協助做好事故家屬及傷者本人的安撫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妥善處理事故善後工作。

5、後勤保障組

做好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後勤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