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羌族的風俗習慣

羌族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省西部,自稱"爾瑪",意爲"本地人"。 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羌族流傳已久的特別的民間習俗,希望大家喜歡!

介紹羌族的風俗習慣

  羌族人的飲食風俗

羌族玉食玉米、土豆,輔以小麥、青稞及蕎麥。副食是蔬菜、豆類及肉食等。調味品有花椒、辣椒等。常見的吃法是玉米繼內加菜。把青稞與小麥做成炒麪。

羌族民間大都一日兩餐,即吃早飯後出去勞動,要帶上饃饃(玉米麪饃),中午就在地裏吃,稱爲"打尖"。下午回家吃晚餐。羌族主食大都離不開"面蒸蒸"。

常年食用白菜、蘿蔔葉子泡的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醃菜。

肉食以牛、羊、豬、雞肉爲主,兼食魚和狩獵獸肉。散居在山區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鮮豬肉,而是吃"豬膘"。"豬膘"是羌族人的傳統風味食品,將豬宰殺後去毛,剖成兩半或切成幾大塊,吊在屋樑上,用文火薰乾製成。存放時間越長,味道更佳。吃時切成小塊和菜一起炒,加入花椒、辣椒等佐料。存放時間一般爲一年。

羌族特別講究藥膳,較爲典型的藥膳菜有:羊肉附片湯;羊歸湯;豬肉加杜仲1-2兩清燉。以上三種都能補腎。黃芪燉雞或黃芪(當歸、黨蔘也可)加上幾兩燉豬肉也能補血益氣。蟲草燉鴨,能滋陰補肺益腎。

羌族一般飲用的酒稱爲咂酒,咂酒的製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麴,封入壇內,發酵7-8天后即可飲用。飲酒時向壇中注少量開水,用細竹管吸飲,全家人輪流吸,吸完再加水至味淡再將酒渣食盡。俗稱"連渣帶酒水,一醉二飽"。

每逢節日、婚喪、祭祀、聚會、待客或換工勞動,除飯菜豐盛外,還必備美酒。結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陽節釀製的酒稱爲重陽酒,需儲存一年以上方可飲用,重陽酒因儲存時間較長,酒呈紫紅色,酒醇味香,是重陽節期間必不可少的美酒。

蘭花煙是羌族人自制的一種土草煙,其葉形如蘭草,故俗稱"蘭花煙"。吸時用菸葉裹以其他葉子,用煙管吸,其味濃而辣。在羌族成人幾乎每人一管,十幾歲小孩也吸這種煙。

  羌族人穿着的服飾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還穿着傳統的民族服裝

羌族人民的服飾樸素、美觀而具特色。古代羌族多着皮製、毛製衣裝。明代以來紡織業發達起來,則較多以麻布衣服取代皮、毛裝。解放後至今,服飾的面料更加多樣化。男子喜包青色頭帕,冬季有的還喜帶狐皮帽,穿麻、棉、綢、毛面料的長衫,有的長衫飾有花邊。外套爲無袖的羊皮或毛、棉製皮褂,可以防寒、遮雨、墊坐,且適於勞動。

男子腳裹毛制或麻、棉製的綁腿,有的飾有花紋,能保溫、濾水、護腿,腳穿皮鞋、云云鞋、繡花編耳子鞋和膠、布、草等鞋。束毛、麻、棉製腰帶,系吊刀、火鐮和皮、繡花綢、綿裹兜子,用以裝錢、子彈、火藥及煙等物。

婦女服飾鮮豔多彩。頭飾因區域不同分三類。一類絕大多數包青色頭帕,繡以花紋,再覆繡花頭巾,鮮麗多彩。黑虎地區婦女則包白色頭帕,紀念傳說中的英雄格魯從波,以爲孝。西北部包括赤布蘇、理縣等地婦女頭頂瓦狀繡花黑頭帕。羌族婦女皆着繡花長衫,系黑色羊毛腰帶或紅棉腰帶、繡花圍腰,後腰系繡花飄帶。喜戴銀牌、領花、耳環、耳墜、手鐲子、戒指等金、銀首飾和稱爲“色吳”的橢圓形項鍊。每逢節日喜事,羌女盛裝豔麗,雍容華貴。

  羌族人居住的`建築特色

羌族一般由幾十戶聚寨而居,村寨多建在半山腰、高山上,形如城堡,故名羌寨。現代羌族的住房方形平頂,牆壁以片石砌成。羌族建築手藝高超,砌牆時不繪圖、不弔線,信手而成。壁面平整,棱角分明,結構勻稱。遠看似碉堡,故俗稱碉樓。屋有立柱、大梁,椽子上加油竹或樹枝,上糊泥土蓋頂,堅固耐用。一般爲二層或三層半,頂層客房儲物,中層爲主人家住宿、起居,下層養畜,房頂可脫粒、曬糧、晾衣。傳統窗口很小,光線差,煙塵不易散出但利於防寒防盜,現大多已改爲大窗戶。傳統上下樓用獨木梯,現絕大多數已改用寬體木板梯。中層起居大堂中間用石料砌一火塘,用於取暖做飯。火塘上置三個精製石樁或置鐵三足架,用以置鐵鍋等。火塘裏的火種,長久保存不熄,有“萬年火”之稱。

解放前,尤其是1933年地震以前,羌族地區的住房多爲高數十丈的“邛籠”,往往是一大家人或一家族分層而居。同時還有村落公共擁有的“邛籠”。羌區往往羣碉林立,極爲壯觀。這種碉樓也用不規則亂石砌成,壁面平整,有四角、八角等形狀,棱角突出,結構勻稱,十分堅固,現存的都系歷經數次大地震而未被毀者。內分幾層到十餘層,每層以樓板相隔,用獨木梯上下,窗口很小。這種建築除居住外,還作爲防衛作戰的城堡,特別是每個村寨在寨中央、四周及路途關隘上所建的公共碉樓,主要用以抵禦外來侵犯之敵,平時則閒置不用。據《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等史書記載,這種建築在漢代乃至漢以前就有了,“衆皆依山居止,壘石爲室,高者至十餘丈爲邛籠”。“邛籠”爲羌語名稱音譯。羌族這種歷經幾千年的高超建築藝術是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解放後,這些碉樓已無防禦之功能了,因此,現在羌區農村已無新建的4層以上的碉房邛籠。現今居於城鎮和鄰近漢區的羌族民居已多爲羌漢合璧或爲現代建築,特別是近20年來,羌族古城茂縣、汶川、理縣、北川等縣城已建成經濟文化較爲發達的現代化中心城鎮。

  羌族人生活地區的交通

新中國成立前羌族地區山高谷深,交通險阻,勤勞勇敢的羌族人民在懸崖峭壁上,開鑿了人行通道,雖然是崎嶇難行的羊腸小道,但全境內各地數道相通。由於境內江河縱橫,水系發達,水流湍急,羌族人民幾千年前就發明了“懸筒渡索”的溜索和竹索橋及挑橋、偏橋、木橋、石橋等,使生活在險惡環境中的羌民保持與外界的交通往來。竹索橋一般長達二三十丈,不用鐵釘,沒有橋墩,只是用多條竹索並排橫跨江面,上鋪木板,可通行人畜,是古代橋樑工程技術史上的奇蹟。溜索是古老羌族的一大發明,並保留至今,只是竹索已換爲鋼繩了。建溜索,兩岸立柱,竹索繫於木柱、樹根或巨石,橫跨江面,長約六七十丈至百丈不等。渡河時用麻繩將人身捆在硬木製的半圓形溜筒上,順着竹索懸空溜過河去,觀者驚心怵目。溜索分平索與陡索兩種。平索依兩岸水平安裝,與河面平行,只有一索,需用手攀行,或由彼岸用人拉動引繩牽着溜筒過渡;陡索則由兩索交叉安裝,一來一往,一頭高一頭低,便於迅速溜渡。挑橋又名懸臂木橋,羌區有上百座。兩岸用圓木縱橫排列層層疊壓,以縱層逐層向河心挑出,延伸到河心相接,在其上搭平橋面鋪木、置板,以利人畜通行。偏橋與棧道同,主要建在傍巖上,無橋基、無橋墩,沿崖鑿孔,將硬骨椽木楔入孔中,在其上置木板、石板以過人畜。人行其上仰視不見崖頂,腳下則絕壁千仞,谷底江水奔騰。石橋,用亂石建築成的石拱橋和平橋。現今羌區留存的石拱橋多爲唐代、明代建成,分單孔和三孔橋。最著名的是茂縣土門三元橋等,堪稱又一奇觀,已成爲國家保護文物。

解放後羌區交通鉅變。公路從無到有,如今鄉鄉通公路,一半的村有機耕道,還有兩條國道,四條省道通過羌區。解放前到成都要行走數十天的路程,如今半天即可到達。交通的發展促進了羌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