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散墨散文

去年五月,和友人一起到文昌遊玩,聽說銅鼓嶺亟待開發,更由於先前聽說銅鼓嶺素有“瓊東第一峯”之美稱,便決定先到那一睹爲快。到了龍樓鎮,沿着逶迤的盤山公路前往銅鼓嶺,眺望遠方,只見起伏山峯如波浪向天邊捲去,青秀的山色在蔚藍的天空下越發顯得剔透如洗。迎着徐徐撲來清爽的山風,心情也變得格外的純淨、清朗和舒展了。

銅鼓散墨散文

海南的氣候宜人,一年四季都是溫熱氣候,雨水充沛,給各種植物花草營造了優越的環境,所以海南的山都是森林覆蓋,花木四季不凋,銅鼓嶺也不例外。

我們到了半山腰雨林棧道的入口處,沿着新修的石階小道拾級而上,兩旁都是古樹林立,濃廕庇日。據瞭解,銅鼓嶺總面積爲4400公頃,植物有908種以上,分別隸屬於162科587屬,其中粘木、蕉木、小花龍血樹等9種是瀕危的珍稀樹種。還有我們看到一種葉子長得像狐狸尾巴的狐尾椰,蔥蔥綠綠,亭亭玉立,遍佈在銅鼓嶺山頂的懸崖上,或如網張掛,或垂懸水面,把山頂裝飾成一個千姿百態的小天地。沿途,總有柔和的山風輕輕拂面,還夾帶着植物的襲襲芳香,沁入肺腑,令人心曠神怡。

岩石是山的風骨,山因爲有了岩石而顯得更加睜嶸。海南的山大都有岩石,知名的有五指山、尖峯嶺和吊羅山等,而銅鼓嶺在文昌的小鎮龍樓內,並不知名,可這不知名的銅鼓嶺卻不乏風骨。當我們到達銅鼓嶺的峯頂(銅鼓嶺最高峯海拔爲338米),踏上邊防城堡的石道,我們發現背後有一塊很大的岩石,儼然而立。石頭上刻着三個字——“風動石”。“風動石”高大概有3米左右,上圓下尖。傳說,“風動石”是牧羊女變的,能聞風而動,若從東西方向用手推也能搖動。“千百年來,丟失了羊羣的牧羊女,悲傷地守候在這孤獨的山峯上,雖然手牽白雲,腳吻大地,心中卻是漫天漫地、灰暗的沙漠。她不停地呼喚着、吟唱着羊羣最熟悉的歌曲,憂傷的旋律在寂寥的山頂上縈繞了一個又一個單純的希翼……”正遐想着,但見一樹濃密的綠葉隨着山風搖盪起來,“風動石”好像也隨之輕輕晃動着,似翹首遙望,是欣喜還是失望,我忽然好心疼這憐人的岩石!友人建議我靠着“風動石”照一張相,我謝絕了,我只想靜靜地望着它,靜靜地從它身邊走過。誰也無權侵擾這大自然神奇的造化。

銅鼓嶺還有一些特別的岩石。這些岩石是地球深處玄武岩漿沿斷裂帶上升噴溢地表而形成的玄武岩。它們層層壘在銅鼓嶺山下的海灘上,如鬼斧神工般形態各異,有像一尊如來佛端坐蓮臺,有像拔地而起的石筍,有像從海底潛出海面的海馬的頭部,還有貌如睡獅、荷花、米棕、綿羊的,從不同角度能看到不同形態,令人驚喜迭起。由於銅鼓嶺岩石既無先人刻字,也無今人題名,一切都還沒有定局,一處處奇巖怪石留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

山不在高,有水則靈。銅鼓嶺的水不是流淌在體內,而是飄蕩在體外。月亮灣、大澳灣和雲龍灣,如浮雲般輕盈的彩袖,如流光四盼的美眸,把銅鼓嶺裝扮成一個曼妙多姿的少女。

我們還是賴着不捨得離開這塊視野遼闊的峯頂。站在景觀臺上往下鳥瞰,銅鼓嶺腳下三面環海,東邊那如一鉤皎潔明淨的彎月是月亮灣,南邊那橫臥在山峯中如翠綠的玉石的是大澳灣,西邊那含羞、靦腆地躲在層層椰林裏的是雲龍灣。倘若說三亞市鹿回頭嶺腳下的大海看來浩瀚恢宏而過於喧譁令人心悚,這邊的海更顯得親切、恬美,宛如沉睡的維納斯,那波光閃閃的細浪便是她那淺淺的、甜蜜的`笑容。倘若說定安的南麗湖絢目瑰麗而過於雕飾有點矯情,這邊的海更顯得單純、原始,一如不經塵染的真實的鄰家少女,睜着透明清澈的眼睛好奇地仰望着天空。倘若說尖峯嶺的天池幽美神奇而過於窄小限制視野,這邊的海更顯得廣闊、無盡,如一個睿智的老人悠然信步在雲間,透露着博大艱深的內涵。這嶺腳下的海,也能把洶涌的波濤馴服得如此寧靜平和,我遲疑,莫不是大海也厭倦了奔騰,於是跑到這來過起隱居的生活,這也似乎在暗示着我們,獵獵人生中大波大浪大悲大喜,終究都要趨向平靜的,這是每個生命機體的終極歸宿!

月亮渣的海灘是純白的。輕輕漫步在沙灘上,腳底方佛觸摸到少女綢緞般細膩的肌膚,不遠處二三兩兩的遊人也從從容容地,輕手輕腳地,似乎怕踩疼了這溫柔的海灣。海面的清波,經風一吹,輕輕地爬俯上岸邊,“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泰戈爾的詩句宛似一道光痕閃過,我會心地發出微笑。此時我想到,文昌作爲一個華僑之鄉,如果能夠引來它的無數遊子投資開發這塊美麗的處女之地,有一天他們也經過這個海灣,也走過這片潔白的沙灘,也同樣聯想到波浪與岸的因緣,他們也一樣發出會心的微笑——隨風的波終於擱淺在那夢思縈繞的彼岸了。

已近黃昏,友人和我在離開銅鼓嶺的路上漸走漸遠。我再次回首遙望銅鼓嶺,只見它披翠而立,在夕陽的斜照下依然保持不移的峯姿。我似乎依稀聽到“風動石”在召喚着,在期待更多的生機和更多關注的目光,來打破它千年來所承受的沉默和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