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匠擔散文

從前,百姓人家常用的銅器種類較多,有銅勺、銅鍋鏟、銅面盆、銅腳爐、銅手爐、湯婆子等,銅勺、腳爐、湯婆子還有大小之分。這些家用銅器,都是由銅匠師傅手工澆鑄的,銅匠和銅匠擔的影子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記憶裏。

銅匠擔散文

在昔日的城鄉,銅匠擔走街穿巷,有的是專門修鎖配鑰匙的,有的是專門澆鑄家用銅器的。澆鑄銅器的銅匠,挑着風箱爐竈和澆鑄各種銅器的模具及使用的工具。銅匠擔邊走邊不停地吆喝着:“阿要澆銅勺剷刀腳爐湯婆子。。。。。。”需要加工銅器的人家聽到吆喝,會立即出門叫住銅匠,銅匠就樂呵呵地歇下擔子,不管是生人熟人,相互打個招呼,隨即放下爐子架好風箱,等顧客拿來廢銅,說明要澆何種銅器,銅匠即過秤,多退少補。每當銅匠一進村,人們都喜歡去看熱鬧,男女老幼將銅匠擔團團圍住,需加工銅器的人陸陸續續前來接洽,只見銅匠師傅笑呵呵地接過一筆筆生意,然後按先後順序依次將客戶排好隊,將人們各要加工的銅器及送來的廢銅斤兩一一記好,然後再向大家打個招呼,沒事的等着,有事的去辦事,辦完事再來取回所加工的銅器。

接完活,銅匠師傅就開始生爐子,爐子點着後就拉風箱添煤,風箱“噼啪”作響,小煤爐內呼呼直冒火苗,當紅火苗變成藍火苗時,說明煤爐已經燒旺。只見銅匠師傅熟練地將坩堝放入爐內,待坩堝燒紅,他就將碎銅一塊塊夾入坩堝內,碎銅在高溫下慢慢融化,然後再放入碎銅,再慢慢融化,但見坩堝內橘紅色銅水越來越滿,待所鑄銅器必需的碎銅全部融完後,銅匠師傅就停下風箱,用耐高溫的小勺撇去銅水浮面上的雜質,然後準備好所澆銅器的模具,再用火夾小心翼翼地從煤爐內夾出坩堝,慢慢將沸騰的'銅水倒入磨具。片刻之後,再將一勺清水注入模具,只聽“嗤啦”一聲,模具內冒出一股白色的水霧。稍後,銅匠師傅慢慢地打開模具,但見一件錚亮的銅器出現在人們面前,人們一陣驚歎,都誇匠人的手藝出色。

澆銅勺、剷刀、銅面盆比較方便,都是一次成型。澆腳爐和湯婆子就比較費時費工了,腳爐有爐體爐蓋還有手提的攀,湯婆子有上爿下爿,也有蓋子和手提的攀,各種部件都須分開澆鑄。湯婆子上下兩部分都澆鑄好後,還需用火烙鐵將上下兩半合在一起焊接好,湯婆子不能有砂眼,有砂眼就會漏水,一定要返工。每澆鑄好一件銅器,銅匠師傅就對銅器進行打毛刺拋光精加工,客戶若不在,他就將完工的銅器放在一邊,客戶可隨時來拿。

銅匠師傅不僅手藝高,而且人品也好,每澆鑄完一件銅器,他都會將多餘的些許碎銅或銅粒等收集好,等客戶前來取貨時一併歸還。客戶一般是不要的,由銅匠留下,但他也從不白拿別人的銅,他會根據剩銅的多少,將加工費適當打點折扣,既大度又客氣。

銅匠師傅走街穿巷,生意不論多少他都接,遇上生意好的街巷,他一般都要忙上一天,到夕陽西下時,手頭的生活全做完才收拾攤子回家。忙上一整天,能賺上十元八元的,已經是很不錯了,因每件銅器的加工費極其低廉。但見銅匠師傅挑起擔子緩步離去,疲憊的身軀消失在傍晚的薄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