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中的中藥診療的畢業論文

  第1篇:心血管疾病中藥診療的畢業論文

作爲我國的國粹,中醫在我國已應用了幾千年的歷史,爲現代醫藥的研究與開發提供寶貴的依據。相比化學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的缺點,由於中藥與中藥複方製劑的多組分性,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抗氧化、擴張冠脈、改善微循環及增加血流量等優點,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爲了分析中醫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的

心血管疾病中的中藥診療的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選題

相關信息

科技期刊在選題策劃實踐中應堅持正確的輿論導中美會計學博士學位論文選題的比較研究基於JSP的畢業設計選題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法學論文格式、選題、提綱及寫作技巧淺談中學地理研究性學習如何科學選題《高級英語》畢業選題論文(共3篇)簡論從選題看紀錄片如何記錄河南關於會計法學科研選題的探討在寫作護理論文選題時的原則試論心理健康教育課選題

,我院對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5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牀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於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5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牀資料,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在27?84歲,平均年齡爲(55.5土4.5)歲,病程在11、月?15年,平均病程爲(5.25土1.26)年。按照中醫辨證分型可分爲:16例肝氣鬱者,14例氣滯痰鬱者,12例心脾兩虛者,9例陰虛火旺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中醫治療。給予丹蔘、葛根、川芎、紅花、銀杏葉等藥物治療,取l000mL清水浸泡中藥30mm後用武火將水煮開,並用文火煎30min,一天2次,一次350mL,於飯後lh服用,以10d爲11、療程,共治療3f療程。

1.3療效判定

①痊癒:經過治療,患者的臨牀症狀全部消失,心電圖指標爲正常值,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②顯效:經過治療,患者的臨牀症狀明顯緩解,心電圖指標變化明顯,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③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的臨牀症狀得到有效緩解,心電圖指標變化不明顯,患者在生活中不能做劇烈運動。④無效:經過治療,上述不良症狀均沒有改變,心電圖指標沒有任何變化,對患者在日常生活上造成極大的影響。

總有效率=(痊癒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研究例數x100%。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所有研究資料均採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採用%2檢驗。

2結果

經過3個療程的治療,所有患者中痊癒18例,佔35.29%,顯效20例,佔39.26%,有效9%,佔17.65%。無效4例,佔7.84%,其總有效率爲92.16%。

3討論

3.1中醫在心血管疾病臨牀上的應用現狀

3.1.1大型醫院應用較少,基層門診應用較多

當前在我國的二級醫院與基層門診中應用中醫藥治療心血管疾病是比較常見的,以冠心病爲例,患者通常都需要應用1種以上的中藥注射劑與1種以上的中藥口服成藥製劑,甚至還要配合中草藥共同治療。但在三級醫院中,特別是三甲綜合醫院與大型中西醫結合醫院中基本上不會應用中醫對心血管疾病進行治療。

3.1.2中藥製劑多,草藥較少

中藥湯劑是中醫治療的主要給藥形式,具有中醫辨證施治,隨症加減湯劑等特點。傳統的用藥方式主要是飲片入藥,臨時煎湯。但由於對中藥的煎煮需要較多的時間,在急症的救治應用不上,因此限制了其在臨牀上的全面應用。據不完全統計,在中藥處方中,中藥湯劑所佔的比例由20世紀50年代的85%以上下降至現在的20%左右,且還呈逐漸下降的趨勢。而中藥湯劑與中成藥的用藥比例由20世紀70代的7:3將至現在的2:8,中藥飲片治療的比較不斷降低|21。也就表明,在目前臨牀上(吏用中藥湯劑的比較越來越少,更多的是(吏用各種注射劑、片劑及膠囊劑等。無論是大型的綜合醫院,還是中型的中醫醫院都是這樣。

3.1.3口服藥物少,注射劑較多

目前,在我國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中藥注射劑已有100多種品種,其中應用在心腦血管疾病中的品種有28種,而臨牀上廣泛應用的主要是複方丹蔘、丹紅、銀杏葉、紅花、川芎嗪、血塞通等品種,但注射劑的銷售額卻佔有較大的比重。而中藥口服制劑的種類雖然有上千種,但其銷售額的比重非常小。這種情況的出現使製藥企業大力搶佔中藥注射劑市場。但近年來中藥注射液引發患者重大不良反應的報道時有發生,引起醫學界的高度重視。

3.2心血管疾病的中醫治療

3.2.1中藥具有抗心肌缺血的功效

祖國醫學認爲,冠心病屬於中醫“心痛”、“心悸”、“胸痹”的範疇,其病理機制主要爲“因虛至瘀,氣虛血瘀,脈絡瘀阻”。冠心病的臨牀表現主要爲:心律失常、心絞痛及心肌梗塞等。應用中醫治療心肌缺血的藥物可劃分爲活血化瘀類、補氣安神類及化痰理氣類等。若按照藥物的有效成分化合物分類可分爲黃酮類、生物鹼類及皁苷類等,尤其是黃酮類中藥,對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人蔘的生理活性成分主要是人蔘皁苷,而人蔘皁苷具有增加冠脈血流量,抗脂質過氧化及消除自由基的作用,以起到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葛根素是一種提取物,具有阻斷(3受體、擴張血管及降低心肌耗氧等作用。

3.2.2中藥具有抗心律失常的功效

心率失常屬於中醫上“心悸”“怔忡”的範疇,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抗心律失常的中藥常見於生物鹼類。在苦蔘中可提取出苦蔘總鹼,可以通過對心肌細胞膜鉀、鈉離子傳遞的影響,從而降低心肌的應激反應,並有效抑制異位節律點,對心理失常具有良好的對抗作用。附子含有烏頭多糖與生物鹼。烏頭鹼具有鎮痛、強心、消炎與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作用,而去甲烏頭鹼的作用與異丙腎上腺素的作用相近,能有效縮短希氏束心電圖從A?H間期的作用。臨牀研究表明,附子注射液具有改善缺氧的耐受力、治療心肌缺血與抗心率失常的作用。

3.3小結

祖國醫學認爲,心血管疾病屬於中醫“心悸”、“鬱病:的範疇,是由肝氣鬱結、情志所傷引起五臟氣機不和形成的,主要與肝、脾、心等臟器受累與氣血失調有關。或由於鬱怒不暢,導致肝失調、氣失疏泄,使肝氣鬱結導致血瘀的形成,而肝鬱可造成蘊溼生痰阻絡,因此心煩易燥、心悸不寧。或由於情志不遂導致心脾兩虛、耗傷心氣、氣血不足及肝鬱抑脾等,導致失眠多夢、心悸膽怯及心煩善慮等。心血管疾病在發病初期由於氣滯出現痰溼血瘀,主要爲實證,根據病情應以利溼行血、理氣化痰、鎮心安神治療爲主。久病者的病症由實轉虛,如辨證爲久鬱傷神、陰虛火旺及心脾俱虧等,應以補血益氣、扶正安神治療爲主。在中醫辨證中,心血管病症可劃分爲肝氣鬱結型、陰虛火旺型、心脾兩虛型、氣鬱化火型、痰濁內阻型,根據辨證釆取相應的治療,療效更佳。龔一萍認爲,對心血管疾病患者釆用中醫治療,辨證施治,治療效果明顯|3’41。潘成軒認爲,應用中醫治療心血管疾病,能有效調節五臟氣機,且均有利溼行血、理氣化痰的功效,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爲92.16%,說明中醫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效果非常顯著。

  第2篇:中醫疾病診療的醫學模式分析

1中醫疾病觀與敘事醫學的內涵

中醫疾病觀是中醫學認識疾病本質,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基本觀點,它以時-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整體觀爲指導思想。中醫學是時空醫學,這個定性在“病”字中得以呈現病”爲形聲字。“病”字從“疒”從丙。“廣”本義爲疾病之意;“丙”既是形聲,又是形意。丙是十天干之一,十天干既表時間,又表空間方位,古人用丙來代表天干,將丙置於疒內,說明疾病與丙所代表的時間、方位有密切關係。從中醫角度看,疾病是人體陰陽失衡及五臟六腑功能失調的心身狀態,而中醫疾病觀的形成是多學科交融發展的產物,蘊含整體觀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疾病診療方面,中醫疾病觀還特別重視既病防變和未病先防。

“敘事”顧名思義,即按時間順序講故事。敘事醫學是指醫務人員通過傾聽患者敘事,將患者故事進行解讀和反思,從患者角度出發,把患者的體驗經歷加入到診療的過程中,從而發揮醫生和患者雙方在診療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其核心是共情與反思0。2001年哥倫比亞大學醫生麗塔.卡蓉率先在美國提出“敘事醫學”的概念,意味着當代醫學模式進入“敘事醫學”的新時代。

2敘事醫學與中醫疾病觀的特點

2.1中醫疾病觀的思維特點

2.1.1整體觀念(心身)

疾病就是機體與環境和機體自身對立統一的關係遭到破壞。中醫認爲機體內外環境是統一的整體,局部病變和整體聯繫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有學者提出中醫學的醫學模式是“時-空-心理-社會-生物醫學模式”包括解剖、病理等基礎醫學,疾病診斷、治療、預防等臨牀醫學以及預防醫學、醫學心理學等。

2.1.2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是中醫學預防、診療疾病的原則。首先,運用辨證論治原則防治疾病時,既重視辨病,更重視辨證。其次,辨證論治主張用藥因地、因時、因人制宜,甚至考慮用藥與七情或人格特徵相合。《靈樞?通天論》中記載:“蓋有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態不同,其筋骨氣血各不等。”中醫主張對疾病的診療應遵循“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原則,以患者爲中心,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深入瞭解個體化病理機制。

2.1.3重視心理社會因素

中醫疾病觀強調環境、社會因素對健康與疾病的影響,認爲天人合一、萬物一體。宋代陳無擇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三因論》63中指出:‘六淫,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絡流入,內合於臟腑,爲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動之則先自臟腑鬱發,外形於肢體,爲內所因。其他如飲食飢飽,叫呼傷氣,盡神度量,疲極筋力,陰陽違逆,乃至虎狼毒蟲,金瘡矮折,疰忤附着,畏壓溺等,有背常理,爲不內外因。”對病因病機的認識實際上是對患者患病前後身心狀態、體質情況,以及當時自然、社會環境的考察等幾方面信息綜合分析的結果。

2.2敘事醫學的'理論特徵

敘事醫學通過深入理解疾病發生髮展過程,改變患者對於疾病的認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而醫護人員通過他者(包括患者及其他醫護人員)的敘事,讀懂患者的生活史和內心世界,提高認知、理解疾病歷程的能力,增強與患者的交流能力,提高臨牀治療的效率,其特點主要有去專家化、社會建構、異質化、重新編排與詮釋等7,這也是敘事醫學與中醫疾病觀視域融合的主要表現。

2.2.1去專家化

醫護人員受傳統醫學觀念的影響,重視專家化的醫學形象,重視醫療技術的獲得和專業技術的訓練,診療模式往往比較單一,容易忽視患者對疾痛經歷的敘說,不利於深入瞭解患者的內心世界。敘事醫學並非認爲專業技術不重要,而是意識到了長久以來“重技術、輕人文”的醫學取向,旨在讓醫生克服專業主義,重視人病分離,從多方面尤其是患者角度解構疾病病理,培養醫護人員的同理心8。

2.2.2用社會建構的眼光看問題

社會建構主義強調,每個人的生活軌跡是由社會環境、歷史和文化等建構出來的,並非由單純的生理或心理因素所決定的。敘事醫學從後現代的視角出發,在肯定生物因素影響病情的同時,強調社會制度、家庭倫理、人文關懷、個人感受對於疾病發生髮展的影響,以社會建構的視角來看待人類疾病的發展歷程。

2.2.3尊重個體化特徵

不論是醫護人員還是社會大衆,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對於人的生理特徵等外在差異比較容易察覺,比如膚色、身高等。然而對於心理特質等內在的差異,則表現爲較低的覺察力。醫護人員在診療過程中要注重個體異質化特徵,重視心理因素和患者認知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善於聆聽患者的敘說,用開放性的態度接受個體間的異質性,提高對疾病診療過程進行反思的意識。

2.2.4疾病故事編排與詮釋

一方面,敘事醫學重視患者對過去經歷的訴說,採用流動的治療形式,打破以往封閉式的醫患對話,以開放式對話的方式開展一種療愈和自我療愈的新模式,重在找尋內在力量,鼓勵患者發揮主觀能動性,重建生命的完整和統一性。另一方面,疾病敘說與重新詮釋的過程是醫患雙方重新認識和反思的過程,通過對患者疾痛的重新詮釋,醫生自己的心理動力活動在治療患者過程中持續起作用,斯坦因提出“反向轉移”的觀點,其內在原則就是“你就是你的患者”,也就是說醫生關注自己也就是關注患者,關注患者就是在關注自我,反思自我9。

3中醫疾病觀與敘事醫學的關係

3.1整體失調、內外並重的發病觀視角下的去專家化理念

中醫學發病觀認爲疾病的發生發展,具有特異性,同一種病症,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證候,否認單一封閉的專家化診療模式,診療疾病時需系統瞭解疾病的發病機理,而非過分依賴專業技術,對疾病的診療應深入瞭解個體化病理機制,對症治療。

敘事醫學的去專家化理念,主張不僅僅是從專業角度去定性疾病,而是通過聆聽患者,與患者溝通,獲得更多與疾病相關的個體化因素,充分發揮醫患雙方的主觀能動性,爲疾病康復提供合理的治療方案。中醫學內外並重的發病觀認爲疾病發病情況複雜多變,要結合多方因素充分了解其發病因素,爲敘事醫學的去專家化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3.2中醫整體辨證的診療觀視角下的個體差異化理念

中醫疾病觀十分重視病機的整體聯繫、恆動變化,其診療原則是辨證論治。《黃帝內經》從整體辨證的觀點出發,描述了由於人的生理、心理特徵,行爲特點等的不同,疾病的性質、治療法則也各不一樣。根據陰陽含量不同,將人分爲太陽、少陽、陰陽平和、少陰、太陰5種不同的類型M。對疾病的診療應遵循“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原則,以患者爲中心,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是疾病診療的關鍵。

敘事醫學作爲一門新興學科,開始重視個體異質化特徵,認爲疾病是患者整體的一部分,其內心世界的建構更多來源於其生活史的其他方面,重視心理因素和患者認知因素對患病經歷的影響,主張醫護人員應善於聆聽患者的敘說,收集患者個體化經驗,用開放性的態度接受個體間的異質性。

由此可見,中醫注重個體個性特點的疾病診療觀,爲敘事醫學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支撐;同時,敘事醫學重視患者心理因素對疾病進程的影響,爲中醫疾病觀注入了新的活力。

3.3中醫疾病觀爲敘事醫學奠定了人文關懷的思想基礎

中醫學歷來重視人文關懷,強調醫療活動要以患者而非疾病爲中心,診療過程要貫穿人文精神,尊重患者,關懷患者。首先,醫生在診療疾病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尊重個體化特徵《素問?疏五過論篇》中就曾記載醫生臨證之時易犯的5種過失,醫生在疾病診療過程中,由於忽視患者的生活境遇、情緒變化、疾病始末、精神內傷情況以及診脈不明等狀況,易導致誤診誤治。因此,古代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十分重視患者的個體化特徵,明確心理、社會因素的致病作用,體現出中醫學深刻的醫學人文關懷。其次,醫生要重視醫德問題《素問?徵四失論篇》提出不辨明病症的表裏虛實是第一失,不辨明病理機制是第二失,不察明患者體質和宿病是第三失,不知辨證求因、審因論治是第四失。第三,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12中的論述進一步明確了“醫乃仁術”的人文觀念。要求醫生不僅要醫術精湛,還要至誠至仁,感同身受。

醫者與患者交談過程中,應綜合考慮患者作爲一個獨立個體的個性特點與患病歷程,應全面系統地瞭解疾病進程,避免先入爲主和受定式思維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精神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經常會被負向建構,被社會貼上“失能者’“異常”等標籤。這些患者爲此蒙受污名,滋生負性自我認同。因此,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最重要的一點是爲其正名,打破被建構起來的不合理概念,認清“異常”和疾患,帶着共情理解的態度去面對患者,深入患者內心,爲其樹立戰勝疾患的決心和信心,從人文關懷的角度關注患者的身心健康。

由此可見,敘事醫學的核心是共情和反思,通過解讀來訪者的生命故事,詮釋生活事件對當事人生命的意義,促使其向積極方向轉變,說明敘事醫學的實踐本質上是人文關懷在醫療活動中的體現。

3.4醫者反思

中醫疾病觀強調運動變化是永恆的,不僅體現在疾病病程是運動變化的,還體現在醫患雙方的互動程度、心理因素的影響等方面。早在中國古代,中醫醫家就開始重視對診療過程的反,思《孟子?公孫丑上》雲:“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作爲醫者,要善於反思與剖析疾病的病程特點,分析疾病不同階段的發展特點、疾病轉歸、預後中心理社會因素的影響等,要善於把握主要矛盾,以發展變化的觀點看待疾病,以不變應萬變方能做到正確地辨證論治。

疾病敘說與重新詮釋的過程是醫患雙方重新認識和反思的過程,通過對患者疾痛的重新詮釋,醫生自己的心理活動在其治療患者過程中持續起作用。在醫患互動過程中,醫護人員在傾聽患者訴說故事的同時,表達對患者的尊重,幫助患者對故事進行重新編排與詮釋,把問題與個人分開,啓發醫患雙方的思考,重新構建患者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4結語

毫無疑問,中醫疾病觀尤其是其整體辨證觀的思想和敘事醫學的理念本質上是相通的,醫學回歸人文,是對中醫醫學模式的一種肯定。中醫疾病觀早在中國古代就已經認識到“無病即健康”二元論的侷限性,善於運用望聞問切四診療法,對疾病進行辨證診療,其整體辨證思想在敘事醫學思想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方面,中醫疾病觀不僅爲敘事醫學提供了理論支撐,而且爲現代醫學模式提供了有意義的啓示;另一方面,敘事醫學的出現,賦予中醫疾病觀新的內容,而且也證實了中醫疾病觀的系統性、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