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鄒忌諷齊王納諫知識點歸納

【字詞積累】

七年級語文鄒忌諷齊王納諫知識點歸納

●積累下列詞語:

注意“?”、“間”、“期”等詞語的讀音。

注意文中“聞”、“面”、“服”、“孰”、“私”、“美”、“蔽”等詞語的特殊用法。

●理解“忌不自信”,注意語序;理解“與坐談”,注意補上省略的成分。

【文學常識】

《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著名國別體史書《戰國策·齊策一》講述戰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君主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該文是《戰國策》中的經典名篇。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一部歷史散文總集,又稱《國策》。是戰國時期遊說之士的著作,爲西漢時的史學家劉向所編。

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bǎi hé)的鬥爭。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爲12策,33卷,共497篇,約12萬字。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

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這部書有文辭之勝,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亦佔有重要地位。《戰國策》是一部優秀散文集,它文筆恣肆,語言流暢,論事透闢,寫人傳神,還善於運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濃厚的藝術魅力和文學趣味。《戰國策》對我國兩漢以來史傳文政論文的發展都產生過積極影響。

劉向(約前77—前6)又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宣帝時,爲諫大夫。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爲庶人。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爲“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祕書,所撰《別錄》,爲我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樑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爲《劉中壘集》。

【簡易梳理】

(1)事情:戰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君主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

(2)人物:鄒忌人物特點:大度有才華,高超的語言技巧和從政才能(3)全文內容:諷,就是用委婉的語言暗示、勸告或指責。諷諫,不同於直諫或勸諫,關鍵在於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語進諫,去啓發、開導被諫者。良藥而不苦口,便於對方接受。鄒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體悟,委婉地勸諫齊威王廣開言路,改革弊政,整頓吏治,從而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文以“孰美”的問答開篇,繼寫鄒忌暮寢自思,尋找妻、妾、客人讚美自己的原因,並因小悟大,將生活小事與國家大事有機地聯繫起來。由自己的“蔽”,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婉諷“王之蔽甚”,充分顯示了鄒忌巧妙的諷諫藝術與嫺熟的從政謀略。

(4)寫作特點:通過人物對話和細節描寫,展示了人物細膩的內心世界;以故事寓理,以小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