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它生動地記敘了鄒忌婉辭勸說齊王廣開言路,博採衆議,修明政治的故事。文章敘事完整,曲折動人,說理充分而富有鼓動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範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設計簡說】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它生動地記敘了鄒忌婉辭勸說齊王廣開言路,博採衆議,修明政治的故事。文章敘事完整,曲折動人,說理充分而富有鼓動性。這是九年級學生繼上學期學了《唐雎不辱使命》這篇課文後,再次接觸出自《戰國策》的故事。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引導學生藉助語境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要字詞、語句的意義(重點)。

2、體會文章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借鑑文章語言樸實而生動的特點(難點)。

3、認識納諫除弊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鑑意義。

4、熟讀、背誦課文。課前佈置學生藉助註釋讀課文,瞭解《戰國策》。

考慮到本文語言淺顯,內容並無特別費解之處。因此,教學的基本方式以學生自讀爲主,教師點撥爲輔,在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同伴對話中互補、互構、互融。教學時間爲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俗話講:“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其實,忠言有時未必逆耳,那是要看人們如何看待別人的勸諫。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選自《戰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將會領略到以雄辯著稱的鄒忌的諷諫之法,相信一定會給同學們帶來啓示。

  二、解題並簡介鄒忌和齊王

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點明瞭文章內容的兩個方面:鄒忌勸說齊王,齊王採納意見。

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於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借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後,大爲讚賞,封他爲齊相。而當時的謀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了關於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後,淳于髡對他的僕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爲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爲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爲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於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後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此後,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三、朗讀課文

1、教師範讀課文:

要求學生邊聽邊在書上作記號,包括生字的讀音、某些句子的節奏。

2、朗讀指導:

⑴請學生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鄒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妾弗謗譏期年時時而間進

⑵注意節奏如“今齊地/方五千裏”

⑶朗讀語氣:

朗讀時,要把握好語氣,如第一段鄒忌問自己與徐公誰美時,他的妻、妾、客因爲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語氣也各不相同:妻由衷的偏愛之情,妾是卑怯順從的口氣,客人則是阿諛奉承之情。

3、學生朗讀課文:

  四、學生自讀課文,講述故事內容

  五、細讀課文,探究問題

1、課文結尾寫到“此所謂戰勝於朝廷”的`“此”指代什麼?

2、爲什麼燕、趙、韓、魏皆朝於齊?

3、待學生找到依據後,教師予以充分肯定,並歸納:從“令初下”到“期年之後”,出現了由“門庭若市”直至“無可進者”的可喜形勢,可見進諫情況出現了“三變”。這是什麼原因呢?

4、學生找到原因後,請學生翻譯該句子,並明確這是齊威王“三賞”的結果,然後齊讀最後一段。提醒學生其中有成語“門庭若市”,並注意排比句的效果。

5、齊威王能作出如上決定,是受鄒忌的諷諫,那鄒忌是如何勸說的?

6、學生合作探究,明確鄒忌的“三比”後,應該體會到鄒忌設喻說理的方法,他由己及君,由家事說到國事,這是類比說理。提醒學生回憶上一單元的《公輸》和《魚我所欲也》同樣出現過類似方法。

7、學生齊讀第2段,解決詞句理解上的疑難

如私臣:偏愛齊之地方:土地方圓王之蔽甚矣:受矇蔽而不明

8、那鄒忌因什麼而有上述思考呢?

學生會說到鄒忌的“三問”,其妻、妾、客的不同語氣的回答以及鄒忌的“三思”,要求學生認真讀好三句答句以及鄒忌的“三思”,並翻譯,提醒學生注意以下詞句:“明日徐公來”:第二天“吾妻之美我者”:認爲……美。“忌不自信”: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這是一個提賓句)

然後學生齊讀第1段,並提醒體會作者以樸實的語言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語言魔力。

9、由此可見,鄒忌和齊王是怎樣的人?

10、歸結課文:

本文從鄒忌與徐公比美入手寫起,依次敘述了進諫的緣起,進諫的內容,進諫的結果。鄒忌因小見大,由己及君,形成了三問──三思──三比──三賞──三變──戰勝於朝廷的行文思路。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橫生,採用了一種奇特的三疊排比的結構樣式,前後呼應,上下關照,層層推進,句式整散錯落有致。

  六、朗讀課文

  七、明確納諫除弊在當時的作用和借鑑意義(小組交流後全班交流)

  八、總結並延伸

《鄒忌諷齊王納諫》讓我們看到了鄒忌這一賢臣和齊威王這一明君,相信鄒忌這一善於諷諫的謀臣形象已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上學期我們學過《唐雎不辱使命》,唐雎那善於辭令,不畏強暴,積極維護國家尊嚴的品質,我們應該記憶猶新。《戰國策》中像這樣的故事還有不少,請大家課後去閱讀。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出自《國語》的《召公諫厲王弭謗》,請比較厲王和齊威王對待臣子的諷諫的不同態度和結果。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爲川者決之使導,爲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

王不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亡於彘。

  九、佈置作業

1、熟讀、背誦課文。

2、寫一段文字,要求用類比說理的方法闡明一個道理。

3、課外閱讀《戰國策》中的短小故事。

  【附板書】

三問“吾與城北徐公孰美”(起因)

妻──私臣

三思妾──畏臣──明己之弊

客──求臣

宮婦左右──私王

三比朝廷之臣──畏王──推王之弊

四境之內──求王

鄒忌諷諫

齊王納諫

面刺──受上賞

三賞上書──受中賞──措施得力

謗譏──受下賞

令初下──門庭若市

三變數月後──時時而間進──效果彰顯

期年後──無可進者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