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精選(通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精選(通用10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 繼續學習文言中一些實詞、虛詞的用法。

2、學習本文運用設喻講道理和表明見解的方法。

[教學重點] 文中出現的句式和詞類活用現象。

[教學難點] 本文第二段鄒忌以自己的事情設喻,勸說齊王納諫是教學難點。

[教學安排] 課內自讀課文一課時可完成。

[教學方法] 啓發式提問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看過《封神榜》的肯定知道,在殷商時代,有一位大臣比干因進諫國君而被紂王剖心致死,像這樣悲慘的結局足以使諫臣望而卻步。但是,各朝各代仍有不少智勇雙全的忠臣義士,爲了國家的前途而勇於進諫,在那伴君如伴虎的時代遊刃有餘的生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一位傑出的人物鄒忌,看看他是如何諷諫齊威王納諫除蔽,修明政治的。

請大家把課本翻到《鄒忌諷齊王納諫》(着重號內容板書)

二、相關知識介紹

1、解題 參照註釋⑴明確:鄒忌是齊國人名。諷:是諷諫的意思,即用暗示、比喻之類方法委婉地規勸。納是接受、採納。諫是臣子向國君提建議。全題合起來就是鄒忌委婉地規勸齊王採納臣民的意見。

2、《戰國策》九年級學習《唐雎不辱使命》時作過簡介。可參照預習提示內容。

注意:這是一部國別體史書,與前面學的《史紀》(紀傳體)、《資治通鑑》(編年體)不同。

三、教師範讀課文

四、學生齊讀全文後自己理解其內容

五、課文重點內容講解

教師串講一段,請兩名學生串講兩段,在此過程中將重點字、詞、句隨時講解並板書。

1、實詞

zhāo 早晨(名詞)私人,自己(代詞)

朝cháo 朝廷(名詞)私私下,偷偷的(形容詞)

cháo 朝見(動詞)偏愛(動詞)

身長,長(形容詞)古義是兩個詞:土地方圓

修修建(動詞)地方

整治(動詞)今義是一個名詞

2、虛詞:莫:無定代詞,指人。譯爲“沒有誰”。弗:fú,否定副詞,譯爲“不”。

3、詞類活用

A、形容詞意動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以……爲美”“認爲……美”)

B、形容詞作動詞 私我也(“偏愛”)

C、名詞作狀語 面刺(當面)

D、使動用法 聞寡人之耳者(使……聽到)

4、句式

A、固定句式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2)吾與城北徐公孰美?

這兩句都是比較相關兩項得失高下的選擇句,是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其中(1)句中疑問代詞“孰”由於受強調而被提前,是(2)句的倒裝句。

B、賓語前置 忌不自信(在否定句中,代詞作動詞賓語,前置)

C、狀語後置(介詞短語後置)

欲有求[於我]也(欲[於我]有求)皆以美[于徐公](皆以[于徐公]美)

能灣譏[於市朝](能[於市朝]謗譏)皆朝[於齊](皆[於齊]朝)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此所謂[於朝廷]勝)

D、判斷句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者也。判斷句

(補)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者,……也。式標誌

E、省略句 (鄒忌)與(客人)坐談

(學生結合講解再默讀全文)

六、課文難點內容分析

緊扣題目,理解課文。首選設問文章開始沒有直接寫鄒忌諷勸齊王,而寫了什麼內容?寫的是由一件家庭瑣事引起的聯想,然後圍繞這件家事展開提問:

1、這件家事是什麼?

――鄒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與徐公比美的問題。

2、由於感情不同,鄒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問題時的口氣有所不同,注意揣摩各自的語氣所含的感情色彩

問妻:我孰與徐公美?(親暱)問妾:吾孰與徐公美?(嚴肅)

問客:吾與徐公孰美?(平淡)

3、由於鄒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與心理不同,所以回答問題時語氣感情色彩有明顯差異。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熱情地讚揚)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地位低微,拘謹,害怕)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逢迎應酬)

4、面對妻妾與客的讚美,鄒忌態度如何?得出什麼結論?

――他並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從“忌不自信”……內容可知)。

他思之的結果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於我也。

5、反覆思考,分析鄒忌“入朝見威王”是如何“諷”齊王的?

――鄒忌入朝後,並未單刀直入向齊王進諫,而是將比美這件生活小事講給齊王聽,談自己體會,然後同國家大事進行類比,將妻、妾、客與齊王的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類比,推理委婉地進諫,得出一個結論:“蔽甚”。(這裏由生活瑣事推及國家大事採用了設喻手法。)

6、諷諫結果如何?

――最後齊王納諫。文中寫到齊王納諫決心之大,行“三賞”朝廷內外出現了“三變”,使得“四國朝齊”。

(板書着重號內容):

鄒忌——妻————妾————客

私————畏————求諷

齊王——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蔽甚設喻(委婉)

三賞————廣開言路

納三變————政治修明諫

四國朝齊——國家強盛

七、學習借鑑

1、設喻手法 在今後生活學習中可借鑑,需注意的是設喻要精妙,比喻要切當。

2、詳略處理 寫作時借鑑,注意該詳的地方定要潑墨如水,該略的地方要惜墨如金。

3、通過對話表現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文中的三問三答

4、思想內容借鑑 文中的“納諫除蔽”這種見解在當時有積極意義,雖然鄒忌諷諫與齊王納諫都是爲鞏固封建統治,但在客觀上有利於人民,有利於社會進步。今天,我們爲實現“四化”有借鑑意義,同時也應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培養多謀善斷能力。

八、總結全文

九、作業設計(略)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註釋,利用積累的文言知識,疏通文意;

2、學習齊威王虛心聽取意見與鄒忌善於思考、敢於進諫的可貴品質;

3、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疏通文意;

2、以問題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3、領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4、文言字詞的理解、積累。

課前預習

藉助工具書與註釋,掃清認讀障礙,粗通文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內容

一、整體感知

1、朗讀全文(檢查以下讀音是否正確)

昳 間

2、文意疏通

A、以學習小組爲單位,結合註釋疏通文意(約8分鐘後請三位同學代表小組分別將前三段譯爲現代漢語,不對的地方請其他同學指出、糾正)

B、教師整體梳理文意,如同學對文中的字句還有不理解的地方請舉手提問,全班同學共同探討解決。(梳理文意時強調以下字詞)

3、將全文再朗讀一遍,要求學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一講本文的故事情節。(兩分鐘準備)抽2—3名學生講述,檢查學生對課文基本內容的理解。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板書

4、指導學生在把握文章脈絡的前提下,分句、分段朗讀,直至基本成誦。(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品味探究

1、鄒忌爲什麼要向齊王進諫?

明確:鄒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對話中,在當面與徐公比較,在暮寢而思之後,感受到自己受了矇蔽。因此推己及人,立刻想到國君一定也多受矇蔽,由此進諫。

2、突出了鄒忌什麼性格特點?

明確:實事求是,善於思考,勤於政事。

3、鄒忌進諫成功的原因在哪裏?

明確:鄒忌能進諫成功有兩個關鍵:一在於他說話的藝術與技巧上,他巧妙地將自己的妻,妾,客人與威王的宮婦,羣臣,鄰國進行類比,輕而易舉地讓齊王明白確實受了矇蔽,二是納諫者齊王有謙厚開闊的胸襟,重賢而又明理。

4、這突出了鄒忌的什麼特點?突出了齊王什麼性格?

明確:鄒忌──善於言辭。從自己的生活出發,以類比推理,得出結論。語言委婉,易於讓人接受。齊威王──重賢明理。

5、鄒忌進諫的結果怎樣?

明確:齊王採納了建議。下令面刺、上書、謗譏於市朝分別受上、中、下賞。進諫的人數由門庭若市—時時間進—無可進者。最後其他幾個國家皆朝於齊,乃至於戰勝於朝廷。

小結:鄒忌:善於思考,實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愛國。齊威王:勇於面對自己的過失,鼓勵天下人評說自己的是非,這種開闊的胸襟在天子唯我獨尊的朝代實屬難能可貴。

三、拓展遷移

1、學習本文在今天有什麼現實意義?(可從鄒忌與齊王二人的品德修養和鄒忌的語言藝術兩個方面來談,也可從其他方面來談。)

自己獨立思考後再全班交流。

2、你還知道哪些通過說話的技巧而取得成功的故事?

3、古今中外類似齊威王這樣善於納諫的人還有誰?你能講給大家聽一聽嗎?(學生思考後舉手講述,教師給以鼓勵)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1、 通過本文的學習,讓學生懂得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明白虛心接受別人意見的好處;

2、 掌握本課中重要的文言實詞以及特殊句式,學會積累文言文知識的一些方法;

3、 學習文章善於通過細節與對話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設想

作爲文言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必須引導學生善於積累文言詞彙及句式。因此本文學習中在詞義的理解、句式的掌握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文言文知識積累的方法是本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並且因爲學生已有文言知識經驗的差異,本課教學力求學生實現個性化的積累。此外,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讓學生掌握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還要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收穫一些人生感悟。整個教學過程力求通過兩大環節來帶動,實現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閱讀。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國曆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羣雄爭霸,戰爭頻繁。爲了富國強兵,戰勝其他的諸侯國,各國國君都很重視治國的策略。《戰國策》就是記載戰國時期各國軍事、外交、政治等活動以及謀士獻策和主張的。課文記載了鄒忌向齊威王獻策的故事,我們就來感受一下他是怎麼獻策的,齊威王是怎樣採納了他的意見的。

解題:諷,諷諫,用暗示、比喻之類的方法,委婉地規勸,與諷刺不同。納諫:接受意見。

二、初讀:讀準字音與節奏,整體感知文意

1、 一生朗讀,教師正音,學生齊讀。

2、 學生自由讀,講述文章故事。講述時注意妻、妾、客的不同態度,注意見威王時怎樣用類比說理的。

三、再讀:詞句質疑,積累詞彙

1、 學生小聲自由閱讀,結合註釋理解文意,將疑難之處提出來,先請小組裏的同學幫助解答,仍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交流解決。

2、 你覺得哪些詞語需要特別注意掌握?請找出來連同例句寫到文言詞語積累本上。

一般積累範圍:重要的實詞和虛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成語等。積累時不要在名詞術語上糾纏,應以對文意的理解爲主。積累應因人而異,如以前這個詞及此外的意義都已清楚或你自己一看就明白的不用寫在積累本上。同時要注意在積累的過程中要注意聯繫以前學過的課文,對多義詞要注意歸納。

學生積累的詞句相互進行交流,教師也可以學生的身份參與交流。在學生交流中遺漏的重要詞句教師可提出。

詞語示例:

誠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確實)──《鄒忌諷齊王納諫》

今誠以吾衆詐自稱公子扶蘇(果真,表假設)──《陳涉世家》

方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方圓)──《鄒忌諷齊王納諫》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地方)──《論語》

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正)──《狼》

句式示例:

孰與:與……相比。不自信,不相信自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爲美;者……也,表判斷。

3、 學生自由高聲慢讀課文,口誦心惟,邊讀邊想每句話的意思,以加深對文意的理解。

四、研讀:把握形象,品味精妙

1、 文中鄒忌是怎樣的一個人?

學生討論分析,師生對話,全班交流。學生在回答時教師要求學生找出課文中的相關內容,並作分析,對重點部分要求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讀,以求學生深入體驗。分析時先說出體現了人物的什麼性格,然後再引導學生體會寫法的精妙。對於學生沒談到的內容老師介入提問引導學生思考。

教師在交流中引導學生注意:

①在與徐公比美的過程中經歷了問美—比美—思美。在這一過程中寫了鄒忌形貌昳麗不自傲、聽妻美而不自信、客觀求證有自知、暮寢而思求本質。這表現鄒忌不受表面現象迷惑,在奉承話面前始終保持清醒,實事求是的作風。

②在進諫的過程中鄒忌沒有對威王的直接批評,而是以事設喻,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爲依據,推己及人,將一個極爲尖銳的問題“王之蔽甚矣”說得委婉動聽,鮮明地體現了“諷”的特色。這也正是進諫成功的原因之一。

③文章在塑造鄒忌的形象時採用細節及對話描寫,來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如鄒忌的兩次窺鏡,與妻、妾、客的三問三答,以及暮寢而思等細節。

④對鄒忌的細節及對話描寫所表現的人物內心世界,妻、妾、客三者對徐公私、畏、求的不同態度,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要求學生在朗讀中要讀出滋味,讀出人物的內心體驗、內在情感。

2、 齊王是怎樣一個人?

學生交流,教師引導關注:

①聽鄒忌進諫時的態度:善。

②提出進諫的方式及獎勵:面刺、上書、謗譏於市朝的上、中、下賞。這二者表現了齊威王虛心納諫,勇於聽取不同意見,是一個明智而開明的君主。

③納諫的結果: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3、 學生誦讀全文。

五、延展讀:感悟人生,拓展視野

1、 你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什麼啓迪?你從這個故事生髮出哪些聯想?

2、 課外讀一讀《國語》中的《召公諫厲王弭謗》,比較一下,同樣是進諫,結果有何不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語文是最重要的實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摘自《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 篇4

一、設計理念

教學過程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建立以探究、理解、親身實踐、分享與合作爲特徵的新型學習方式,讓學生理解知識的意義,培養和發展創造性,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二、指導思想

根據九年級的教學安排,本文已教學過,再加上九年級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感覺有些單調。因此。針對本文故事性強,人物刻畫簡約,形象鮮明,不乏生動,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特別大的特點,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着課本走進生活,在創新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獲得新的學習體驗。

三、學習策略

1、帶着教材走進生活。學生根據課文的部分內容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組織學生自評。

2、,體味誦讀,情感感悟。

四、輔助教學媒體:

電腦

五、教學時數:

一教時

六、教學思路

本文的教學思路基本上可分爲:閱讀期待——編演評價——體味誦讀,其中編演評價是主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以聊天形式導入新課。

師生問候(用英語問候),點明課題。

(今天非常高興和大家共同學習一堂課,學習的課文是本學期的語文課本第四單元的第二篇《鄒忌諷齊王納諫》,請一位同學將課題寫一下。【寫課題】《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課文大家已經學過了吧?

那麼,首先請同學們自由誦讀課文。用你最喜歡的讀書方式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我給你們配點音樂。【播放】【配樂】學生誦讀。

課文回顧,點燃閱讀期待。

【媒體投影1】:

這篇課文故事生動,情節曲折,人物形象鮮明,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麼?爲什麼?

學生交流;老師評價。

從同學們的回答看,大家對課文的理解還是不錯的。全文雖然只有三百多字,卻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人物刻畫簡約,但不乏生動,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間。那麼,這節課我們將換一種方式來學習課文。大家有興趣嗎?是什麼方式呢?

【媒體投影2】編演課本劇

在這之前,大家有沒有嘗試過,自己當編劇、導演、主演呢?

(沒有,那今天我們就牛刀初試;有過,那今天我們再一展才華。)

(三)導編

1、討論:編劇要注意的事項?

那編寫課本劇時,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呢?老師在課前選擇了文中的某一場景予以了編寫,現在呈現給大家。【媒體投影3“諷諫”:鄒忌、齊王的戲】請大家結合原文看看,老師編寫的是哪一個場景?(場景“諷諫”)下面就請同學們對照原文交流討論改編課本劇時我們要注意些什麼。

學生閱讀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名學生板書注意要點。

(如:設置活動場景,時間、地點、人物、旁白、人物之間的對白、對白時的動作、神態、心理等細節。)

請同學們注意,剛纔老師編寫的這個場景,只是老師結合課文內容編寫的一個例子,同學們可以借鑑,更需要創新,在編寫中要結合課文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寫出我們自己的個性風采。

同學們說說看,課文中還有哪些場景可以編寫成課本劇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適時點撥、投影。

【媒體投影4】

(1)問美:鄒忌、鄒妻、鄒妾、客人的戲;

(2)比美:鄒忌、徐公的戲;

(3)思美:鄒忌個人戲;

(4)諷諫:鄒忌、齊王的戲;

(5)進諫:齊王、羣臣吏民的戲;

(6)四國朝齊:齊王、四國使臣的戲;

時間關係,本節課只編寫其中某一場景。大家說,編哪一個?根據學生選擇確定本節課的任務

“問美”(重點)

下面請前後位的同學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有其中的一位同學執筆,其他同學運用剛纔的學習收穫,結合課文內容,共同討論編寫好劇本。

學生閱讀、討論、編寫;教師深入學生巡查編寫情況,適時指導。

(四)導演

剛纔大家都能仔細閱讀課文,認真編寫。我們精心編寫了劇本,一定希望將它精心地演好。下面由小組中的一位同學擔任導演,小組內自由分配角色,準備演好自己的劇本。

學習小組互助合作,推選導演、演員,進行表演排練。

指名一個小組進行表演。或由大家推選導演,再由導演選取演員進行表演。

(演員自己要說說對角色的表演感受;觀看的同學要做好對演員的表演進行評價的準備。)

(五)導評

表演得怎麼樣?如果學生表演比較出彩,獲得同學們的掌聲。

師:看來本次演出很成功。下面請我們演員自己先可以說說表演角色的感受。

觀衆呢,觀看了剛纔的演出,可以對演員的創新表現進行發問,也可以對演員的表演進行評價,你覺得誰演得好,好在哪裏?誰如果這樣表演會更恰當些?

怎麼看就怎麼說,允許爭論,允許反駁,只要意見合理。

這一點評中要巧妙地將本課核心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的落實,萬不可將評點糾纏在非語文的東西上面。

剛纔,同學們無論是演還是評,都很精彩。我們()的學生就是棒。老師相信大家不僅演得投入,評得具體,而且一定還能讀得精彩。

請大家推薦角色有感情地朗讀。

朗讀評價。

(六)聽配樂朗讀。【媒體投影5】

最後請大家完整地聽一遍課文朗讀,讓我們一起欣賞,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跟讀。

(七)佈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僅編寫了其中一個場景,文中還有其它場景可供編寫,課後大家還可編寫交流。下課。

設計思考:

本節課的教學要按新課標理念進行,從教學過程和效果看,教學形式要符合新課程改革的“三維設計”理念。

主要體現:

1、要改變單一傳授知識的課堂教學格局,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語文能力的全面培養。

2、要重視學習方法的傳授,從“導讀”、“導編”、“導演”到“導評”,都要伴隨着學習方法的傳授和探究,要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3、要創設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課文,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自身的情感體驗,通過學生參與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獨自理解和領悟。

4、要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培養,學生從自身的理解、他人的表演與評價中分清是非、美醜,建立自己的評判標準和價值觀。

5、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合作能力”。

6、要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爲主,教師只起一個“導”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

教學思路:

本課的教學思路基本上可分爲“閱讀期待”—“閱讀理解”—“閱讀反思”三大步驟,其中“閱讀理解”是主體。閱讀理解又大致可分爲三個層面:字面上的理解是淺層次的,內容上的理解是深層次的,人物個性化語言的理解則帶有欣賞意味。

教學設計

1、文本分析: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古代歷史名著《戰國策》中的名篇,文字易懂,語句流暢,人物生動,故事性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教育意義,便於課堂上反覆誦讀,宜於在爲人處事、交際修養等方面啓迪學生心智,適合國中文言文教學。

2、學情分析:國中是學生學習、積累文言字詞的黃金時期。兒童在國小階段初步形成了現代書面語的語感,國中則應加強文言文的語料積累,培養文言文的語感,因此國中文言文教學應將語言解讀、語料積累放在首位。

3、課標參照:關於文言文閱讀的階段目標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對於閱讀教學有這樣的建議:“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一、教學目標:

⑴ 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⑵ 引導學生探究課文的思想內涵,欣賞鄒忌諷諫齊王的語言藝術。

⑶ 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豐厚,從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分析:教學目標爲遞進式的三個教學層面。“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是國中文言文教學的基本任務,體現了“三維”教學目標中的“知識與能力”維度;“探究課文的思想內涵,欣賞鄒忌諷諫齊王的語言藝術”是對文本作深層次的解讀,體現了由表及裏的學習過程和對語言方法的學習;“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豐厚,從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是由文本拓展出更開闊的文化視野,使學生從感情上親近中國傳統文化,熱愛自己的母語,體現了語文教學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追求。目標⑶可能顯得有些虛泛,但這正體現了語文潛移默化、薰陶感染作用的特點,在教學中提供更多的背景資料,聯繫生活現實,使這一目標虛中有實。)

二、教法、學法

1、通過反覆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把握人物性格,深入理解故事的思想內涵。

3、通過研讀體味、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

三、教學步驟

1、導入:講故事,引入文章背景。

“我國古代有一位國君,只知道吃喝玩樂,不理朝政,不管朝中大臣如何勸說,他依然我行我素,國家也一天天地衰落下去。有一天,來了一位琴師,聽說國君愛聽音樂,特趕來助興。國君非常高興,馬上召見了他。可這位琴師,調試好了琴絃,兩手撫在琴上,就是不開始彈,而是向國君講了一大通彈琴的道理。國君一聽琴師懂得這麼多,更想聽他彈奏一首曲子了。琴師卻慢吞吞地說:‘我一時半會沒彈,您就急成這樣,大王,您是治理國家的,國家在您手中就好像琴在我手中,您撫着國家這張大琴,幾年來沒有彈奏一曲,難道人們就不着急嗎?’國君恍然大悟。於是拜琴師爲相,勤於治國,終於使國家強盛起來。

同學們,你們知道故事中的人物是誰嗎?他們就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和丞相——齊威王和鄒忌!你們都想知道和你們生活在同一片熱土上的兩千多年前的古人的生活情景吧?好,那麼今天讓我們一起上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去領略發生在他們之間的另一個精彩故事吧!”

(分析:導語吻合國中學生喜歡瞭解歷史的心理,並且暗釦課文的比喻說理藝術,還附帶介紹了課文的時代背景。目前的閱讀教學有“理念先入”的傾向,往往在學生閱讀文本之前,通過預習題、教學目標展示、課文導入語等預讀環節,對文章的內容做過多的暗示,削弱了學生親身閱讀的實踐力度,限制了學生自主閱讀的思維空間,這樣不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課文的導入語主要目的在於製造閱讀期待,激發閱讀興趣,但又要保護學生初讀文本的個性化閱讀的第一印象。)

2、讀準字音,讀清句讀,把握文意。

⑴ 學生結合課文註釋,大聲自由朗讀課文,把不理解的字詞畫記下來,並嘗試用一兩句話概括故事大意。

⑵ 提名朗讀,學生評價,互相正音。

⑶ 正音練習(多媒體課件)。

⑷ 小組合作學習,質疑問難。

⑸ 句讀辨析(多媒體課件)。

⑹ 疑難句子解讀(多媒體課件)。

⑺ 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3、讀出思想感情,探究人物性格。

⑴ 分角色朗讀(小組合作,探討人物性格及人物對話的語氣)。

⑵ 給連環畫(根據課文內容製作)配音(多媒體課件)。

⑶ 自由評議。

4、讀出智慧,欣賞鄒忌的說理藝術。

⑴ 課堂討論:

鄒忌的規勸藝術妙在哪裏? 他爲什麼要用設喻說理的方法來規勸齊王?總結鄒忌說理特點,設喻說理的好處。

⑵ 梳理文章結構。

⑶ 閱讀反思:解題並引導學生聯繫現實生活談收穫。提問:學了這篇課文之後你有什麼收穫?

(分析:藉助“分角色朗讀”來探究人物的思想感情,最後“談收穫”,更順理成章,符合認知邏輯;學生討論收穫將會從思想內容和說理藝術兩個方面展開,思維的空間更大,對文本的利用更充分。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反思自我,聯繫生活實際。)

5、課後作業:背誦全文。

(分析:本設計的語文學習活動大致有:聽故事瞭解背景、參照註釋讀課文、概括文章大意、推薦朗讀並評議、正音練習、同伴互助質疑問難、句讀辨析、特殊文言句式翻譯、齊讀課文、小組討論揣摩人物語氣、分角色朗讀、給連環畫配音、討論設喻說理、歸納文章結構、談收穫等,其中朗讀是主打項目,貫穿始終。“讀”是手段,通過“讀”理解文意,藉助“讀”展開探究,在“讀”中提高閱讀質量。設計活動還要充分利用學生資源,組織合作學習,使同伴互助,相互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 篇6

教學重點:

1、積累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通過體會文言語句的語氣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通過仔細品味,體會鄒忌的諷刺藝術。

教學難點:

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唐朝名臣魏徵曰:“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於口”,又“利於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

二、《戰國策》介紹

《戰國策》是經漢代劉向整理的一部歷史散文著作。又名《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

三、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準停頓。

四、閱讀分析課文第一段

1、“徐公何能及君也”中的“及”與“雖悔之,亦無及己”的“及”是否相同?

答:不同。前者是趕得上的意思,後者是來得及的意思。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中的“若”是何意?若還有哪些用法?

答:“若”是如、比得上的意思;與前文的“及”意思相同。“若”的用法還有:①你(若毒之乎)②如果(若業爲吾所有)③好像(彷彿若有光)④像(其急若此)。

3、“自以爲不如”中“以爲”的用法與現代漢語相同嗎?

答:相同。都是認爲的意思。

4、段中“美”有幾種用法?

答:兩種。“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是意動用法,認爲美的意思,前面的都是美麗、瀟灑的意思。

5、吾孰與城北徐公美”中“孰”是何意思?

答:“孰”的意思是“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中的“孰”就是這個意思,他的用法還有:

①哪、哪裏(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於是者乎)

②仔細(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

③同“熟”(徐公來,孰視之)。

6、這一段開頭寫鄒忌的外貌起何作用?

答:其作用是引出後文關於“美”的討論。結合後文也可以表現鄒忌的謙虛之意。

7、鄒忌的妻子、小妾、客人爲什麼都說鄒忌比城北徐公美麗呢?

答:因爲他們或偏愛鄒忌,或畏懼鄒忌,或有求於鄒忌,都懷有私心。

8、鄒忌與徐公比美而自認不如,這使他產生了什麼想法?

答:他懂得了人們之所以誇耀他是因爲他們各有私心。

小結:本段寫鄒忌通過詢問別人,自己與徐公誰更美麗而反思,識破恭維之詞。爲下文進諫作準備。

五、聯繫實際敘述一件生活小事,談談你的感想。

略,學生髮揮,讓學生去感悟生活。

六、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自譯課文第一段。

第二課時

一、複習第一堂課內容(抽查翻譯情況)。

二、閱讀分析第二段:

1、“於是入朝見威王”中“於是”與現代漢語是否相同?

答:相同,表承接。

2、“今齊地方千里”中“地方”的意思和現代漢語是否相同?

答:不同。這裏是土地方圓的意思,現代漢語是“中央”一詞的相對的意義。

3、“由此觀之”的“之”作何理解?

答:助詞,無意義。

4、鄒忌是怎樣分析“王之敝”的?

答:他採用類比推理,由平凡小事推到治國之道,由自己推及齊威王,由妻子推到宮婦,由小妾推到朝廷之臣,由來客推到四境之內的百姓。這種邏輯性強的推理,說服力強,淺顯易懂,表明鄒忌不光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也是一個善於納諫的人。

5、能採用類比推理的方法闡明一個道理嗎?

略,主要訓練學生的推理能力。

小結:這一段寫鄒忌採用類比推理法進諫,表現了鄒忌對齊王的忠誠盡責。

三、分析閱讀第三段:

1、本段中三個“下”字,各應怎樣理解?

答:第一個是發佈的意思,第二個是下等的意思,第三個也是發佈的意思。“下”的用法還有:

①向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②下面(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

③落下(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

④拍(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⑤下車(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⑥攻下(皆下之)。

2、本段中兩個“上”的意思應怎樣理解?

答:“受上賞”的“上”是上等的意思;“上書”的“上”是奉上呈上的意思。此外,上的用法還有:

①上面(越王勾踐棲於會稽之上)

②皇上(上以無隱,益重之)③天上(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3、“時時而間進”中“間”的意思是什麼?它還有哪些用法?

答:“問”的意思是間或、斷斷續續地;它的用法還有:

①夾雜(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②參與(肉食者謀之,汝何間焉)

③一會兒(扁鵲見蔡桓公,居有間)

④時間(奉命於危難之間)。

4、本段中包含一個成語,請找出來,然後用它造一個句子。

答:“門庭若市”,造句略。主要抓住形容進諫的人多這個意思。

5、鄒忌勸諫齊王成功了嗎?

答:成功了。

6、齊王是否發揚了鄒忌的“自省”精神?他是怎樣做的?

答:齊王發揚了鄒忌的“自省”精神,積極鼓勵大臣和百姓進諫,實行了開明政治。

小結:本段寫齊王納諫,表現了齊王寬厚的胸懷。反過來,也說明了鄒忌的諷諫很有效。

四、閱讀最後一段:

1、“皆朝於齊”的“朝”是什麼意思?前文中的三個“朝”字又如何講解?

答:這個“朝”是朝見的意思。“朝服衣冠”的“朝”是早上的意思,讀zhāo;“於是入朝見威王”的“朝”和“能謗譏於市朝”的“朝”都是朝廷的意思。

2、齊威王納諫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答:取得了“戰勝於朝廷”的效果。

小結:這一段寫齊國的興盛,顯示了鄒忌諷諫齊王的巨大作用。

五、佈置作業:

1、練習一、二、三。

2、完成補充練習:同步訓練。

附: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妻私我→ 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四境之內有求於王

(聯想)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瞭解《戰國策》這部國別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和史學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3、提高藉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五個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諷諫美(我)私朝。

2、掌握二個通假字有孰。

3、歸納實詞和虛詞的義項。

實詞:修朝。

虛詞:孰。

4、熟悉三個古今異義的詞語:明日。

5、解釋四個文句,注意其句式特點。

A、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B、忌不自信。

C、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教學難點

1、反覆誦讀中對文章的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的領悟

2、本文記述了鄒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爲喻,諷勸齊王納諫除蔽的故事。如何較全面、正確地認識鄒忌這個人物形象。

教學設想

可以在多媒體教室利用課件組織教學。

教學課時: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檢測,感知新課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諫朝服期年窺鏡昳麗間進孰視之。

2、我國曆史上有敢於直言進諫的賢臣和從諫如流的明君,但有更多的諫難、納諫更難的事例,請你舉出這樣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各一個。

(學生在檢測本上完成之後,同桌交換,老師一邊指明同學來回答,一邊指導同學來批閱。)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由講檢測題導入新課。導語如:有個同學剛纔提到了魏徵,很好。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唐朝名臣魏徵批評他的一篇奏章寫在屏風上,當作“鏡子”,隨時對照。他總結自己“照鏡子”的體會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我們可以說,唐太宗李世民是一個很會“照鏡子”的人。魏徵正是唐太宗的一面鏡子,他敢觸龍顏,一針見血地指出皇帝的過失;唐太宗納諫如流,及時改正自己地錯誤。聖君、賢臣,使唐王朝的政治穩定,國泰民安。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於口”,又“利於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而這位以雄辯著稱的謀臣的諷諫之法更是令人叫絕。今天,我們就欣賞選自《戰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

三、自學自悟,彰顯個性

1、解題

(1)“諷”是什麼意思?

(2)“諫”是什麼意思?

(3)題目是一個什麼句式?

(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瞭文章內容地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4)題目涉及的兩個人物,誰能介紹一下?

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於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籍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後,大爲讚賞,封他爲齊相。而當時的謀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了關於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後,淳于髡對他的僕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爲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爲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爲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於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後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後,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2、介紹有關《戰國策》與戰國的資料

《戰國策》原名《國事》《短長》《事語》《長書》等,由於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末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後定名爲《戰國策》,至於這部書的作者,已不可考。

《戰國策》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共245年的歷史。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合一篇,中山一篇。

戰國時代,七雄並立,兼併戰爭比春秋時代更爲頻繁激烈,各諸侯王紛紛招攬謀臣策士爲自己出謀劃策,於是作爲“士”的這一階層人物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活躍起來,有的主張連橫,有的主張合縱,所以,史稱這些人爲策士或縱橫家,他們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張或鬥爭策略,爲某些統治集團服務,並且往往利用當時錯綜複雜的鬥爭形勢遊說諸侯採納。《戰國策》就是着重記述這些策士們的言行的。

《戰國策》語言活潑流暢,粗中有細,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如善於諷諫的謀臣鄒忌,任性頑固的貴族老婦人趙太后,追逐功名富貴的策士蘇秦。另外,還特別善於運用一些諷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戰國策》不愧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爲深遠。

四、交流互動,展示風姿

1、指明生分角色朗讀第一段

朗讀指導: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準節奏,讀出感情。第一段記敘十分生動,朗讀時應注意表現人物的情態,要儘量讀出三問三答的不同語氣。

2、小組合作探究,疏通第一段文意。

方法:先讀一個句子,然後解釋這個句子裏的重點字詞的意思,最後把這個句子翻譯出來。

3、以小組爲單位展開競賽,交流學習成果,老師點撥。

五、教師點撥,引領達標

學完了第一段,我們來探究第一段是由哪幾個“三”組合而成的?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的:

1、弄清全文結構。

2、理解設喻說理,巧妙諷諫的說話技巧。

3、弄清全文的中心(道理)。

重點難點:

理解設喻說理,巧妙諷諫的說話技巧。

教學手段:引導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

2、複述文章大意(鄒忌比美齊王納諫皆朝於齊)。

二、課文分析

1、從第一自然段知道實際上徐公比鄒忌美,那麼爲什麼鄒忌的妻、妾、客都說鄒忌美呢?

妻私我也,妾畏我也,客有求於我也。

2、徐公美於鄒忌,那麼他的妻妾客的回答便與事實不相符合,也就是說鄒忌被怎麼了?

被矇蔽了。

3、從比美這樣一件生活小事鄒忌悟出了什麼?並得出了什麼結論?

齊王同鄒忌情況一樣即:宮婦左右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內有求於王。

結論:齊王受蔽更甚。

4、鄒忌入朝諷諫齊王,當鄒忌說到齊王受蔽時就打住了,那麼他是否只想指出齊王受蔽這個事實?

不是,他是想讓齊王納諫。

5、齊王最後有沒有接受鄒忌的勸諫呢?從哪裏可以看出,並收到什麼效果?

課文第三、四段。

6、鄒忌勸諫非常成功,那麼他用的是什麼樣的說理方法?

設喻說理。

7、從文中看,鄒忌諷諫效果奇佳,那麼鄒忌爲什麼可以進諫成功?

鄒忌:設喻說理,以小見大,以家事喻國事。

齊王:開明,有作爲的君主,虛懷納諫,從諫如流,勇於改革。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鄒忌巧妙的說理方法,使齊王欣然接受了他的勸諫,並取得了巨大成功。那麼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們得到了什麼樣的啓發?(1、不要被一些表面現象迷惑2、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3、採用設喻說理方法規勸別人)。

四、作業

以“朋友,我想對您說”爲題運用今天所學說理方法,說服朋友改正缺點。

板書: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鄒忌比美齊王納諫皆朝於齊

妻私宮婦左右

①不要被一些表面現象迷惑

妾畏朝廷之臣設喻說理啓發:

②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

客有求四境之內

③採用設喻說理方法規勸別人

受蔽受蔽(更甚)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的

1、重點掌握本課中出現的文言實詞的詞義並作歸納,如朝、孰、誠、方、善、間等。

2、掌握文中出現的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並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理清文章思路,識記文章情節、內容。

二、重難點

1、重點字詞、句式

2、夯實考點,藉助書後習題優質處理知識。

三、教學步驟

(一)導入

《戰國策》反映了戰國時期策士謀臣的言論和謀略。在古代社會,如何利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得到君主的重用是一門藝術。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鄒忌勸諫精彩場面。

(二)回顧文意,梳理知識

1、首先請同學速度課文,回顧一下本篇文章圍繞這對君臣寫了哪些內容。

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鄒忌諷齊王納諫,使齊王廣開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2、鄒忌是如何想到要向齊王進諫的?

由與徐公比美一事悟出的道理。

3、鄒忌是如何與徐公比美的?問了哪些人?回答如何?鄒忌自己怎樣認爲的?

翻譯句子(組一):

A鄒忌修八尺有餘,形貌昳麗。

B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C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D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

E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F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分別向妻、妾、客提出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的問題。都肯定了鄒忌比徐公美,直到他親眼見到徐公,才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4、三人回答有和不同,鄒忌從中悟出了怎樣的道理?

人的回答,雖然都是讚揚,但語氣明顯不同。妻的回答多了君美甚三個字,表示了妻子的偏愛之情,用的是反問句,表示一種十分肯定、不用懷疑的口氣。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三個字,但仍然用反問句,表現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順從的心理。客人的回答不僅少了君美甚三個字,而且不用強烈的反問語氣,只是平淡地肯定鄒忌美於徐公,只表示一種應酬、逢迎的態度。從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一段的內容。

寫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讚美而自喜,而是從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6、鄒忌悟出了這個道理就知道了自己受到了矇蔽,怎樣進諫給當時歌舞昇平、疏於朝政的齊王呢?接下來請大家和我一同來回顧第二段的內容。

7、鄒忌的進諫分爲幾個步驟?鄒忌對秦王說什麼道理?

翻譯句子(組二)

A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

B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分兩個步驟。諷諫的內容分爲兩層。第一層,先以切身經歷設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種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於臣。第二層,拿齊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較,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這些都與鄒忌的處境相同。在這裏,鄒忌把家事、國事進行類比,最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結論。這種比喻的說理方法,非常貼切,盡情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想說明王之弊甚矣。這種以自身經歷來勸說別人的方法可以理解爲一種暗喻。即可理解爲運用了比喻論證。第二部分,寫鄒忌以切身經歷設喻,諷諫齊王除蔽納諫。

8、進諫得到採納了嗎?是怎樣實行的?

翻譯句子(組三)

A王曰:善。B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C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D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E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F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先寫齊王納諫的態度和決心。將賞賜分爲三個等級,也寫出了鄒忌諷諫的階段性成功。

然後分國內國外兩個方面寫出納諫後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齊王納諫的深遠意義。第三部分(第3、4段),寫齊王納諫及其結果。

9、縱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說鄒忌是怎樣成功地說服齊王的;他的勸說方式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什麼啓示。

委婉勸說的優點在於充分尊重被勸說者,使之受到啓發、明白道理,從而愉快地接受意見。今天的人際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鑑這種做法。用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小事來講道理,現身說法,明白具體,說理深刻,委婉動聽,使人易於接受。

(三)人物賞析

複習過本篇文章同學們認爲鄒忌和齊王格式什麼樣的人?

鄒忌有自知之明的人,是一個進諫中講求技巧的臣子;關心國事,具有遠見卓識;實事求是;足智多謀,嫺於辭令,深諳君王心理齊王上算一個明君,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

四、習題

(一)(12分)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孰與徐公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1、解釋下列加點字2分)

A、形貌B、衣冠,C、窺D、弗如遠甚

2、下面句子中與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句式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徐公何能及君也B、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C、暮寢而思之D、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3、下面句子中美字的用法不同於其他三句的是(2分)

A、吾孰與徐公美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妾之美我者,畏我也D、皆以美於徐公

4、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二)(15分)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活用的方法,並寫出其意思。(2分)

(1)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2)聞寡人之耳者

2、下面各組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2分)

A、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B、羣臣進諫臣之妻私臣

C、乃下令令初下D、門庭若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古今意義差別最大的是()(2分)

A、門庭若市B、猶不失下曹從事C、畢禮而歸之D、忌不自信

4、下面句子中的之跟聞寡人之耳者中的之意義完全相同的是()(2分)

A、吾妻之美我者B、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5、下列句子中的者跟上書諫寡人者中的者意義完全相同的是()(2分)

A、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B、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D、雖欲言,無可進者

6、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1)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2)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

7、《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向人們揭示了一個什麼道理?(3分)

(三)13分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謂其妻曰()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2)於是入朝見威王()皆朝於齊()

(3)皆以美於徐公()必以情()

(4)時時而間進()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2、指出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判斷下面各句子屬於什麼句式,並翻譯句子。(3分)

(1)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3)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4、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古義、今義。(4分)

(1)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古義今義

(2)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古義今義

(3)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古義今義

(4)能謗譏於市朝古義今義

五、板書

鄒忌諷齊王納諫

(比美徐公)(諷諫)(行動)(結果)

妻私宮婦左右上等國內

妾畏朝廷之臣中等國外

客有求四境之內下等

受蔽受蔽(甚矣)

六、附明

(一)詞類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詞作狀語)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詞意動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名詞作狀語)

4、聞寡人之耳者 (聞,動詞使動用法)

(二)古今異義

1、今齊地方千里 (土地方圓)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國君旁邊的近臣)

3、鄒忌諷齊王納諫。 (委婉勸說)

4、能謗譏於市朝 (公開指出)

(三)句式

1、忌不自信 (賓語前置)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介詞結構後置句)

3、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判斷句,兼介詞結構後置)

4、王之蔽甚矣 (被動句)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及典型的文言句式。

2、通過體會文言語句的語氣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體會鄒忌的諷刺藝術。

教學重點:

1、以小喻大的設喻方法。

2、常用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及典型的文言句式。

3、討論除蔽、兼聽在當時和現在的意義。

教學難點:

1、以小喻大的設喻方法。

2、常用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及典型的文言句式

課型:新授課

教學方法:閱讀、點撥、討論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聽一個小故事。古時候有個秀才和朋友們一起去一位官員家做客,吃飯的時候卻惟獨忘了給秀才盛飯,這時秀才說:-------,主人馬上給他盛上了。請問秀才說了什麼?(同學們討論)

由此可見,在一些場合中,說話是要講藝術的。那麼如何規勸一個有錯誤的人,並讓他認識、欣然改正就有難度了,更何況那人是高高在上的王,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鄒忌是如何做到的。(板書課題: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二、瞭解本文涉及的兩個人物

鼓勵學生講解

明確: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於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借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後,大爲讚賞,封他爲齊相。而當時的謀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了關於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後,淳于髡對他的僕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爲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爲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爲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於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後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後,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三、引導學生朗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自己不會讀、讀不準的字和讀不通的地方。

易讀錯的字有:昳麗 朝服衣冠 窺鏡 期年 朝於齊 間進

2、教師範讀正音,學生聽讀注音,劃出節奏。

3、學生大聲地自由朗讀課文,

4、全班齊讀課文。

四翻譯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同桌合作,翻譯課文。

(注意一些重要實詞、虛詞的翻譯,可結合課後探究練習第三、第四題)

2、全班交流、釋疑

3、在通譯課文的基礎上,反覆誦讀課文,爭取能當堂把最後三小節背出來。

誦讀指導:

教師從讀音、語氣、句讀三個角度進行指導,讓學生根據課文下的註解,理解字義、詞義、句意。

明確:第一段記敘十分生動,讀時應注意表現人物的情態,要儘量讀出三問三答的不同語氣。第二段是鄒忌諷諫齊威王的話,頗能表現鄒忌的個性特色,讀時應注意以略帶詼諧的方式說出嚴肅的內容。既要讀出諷諫的委婉,又要讀出臣對君的忠誠。第三段記敘納諫的舉措及結果,要讀得層次分明。重讀“面刺寡人之過”“上書”“謗譏於市朝”“門庭若市”“時時而間進”“無可進者”“皆朝於齊”等詞語。

五、精讀課文,分析內涵

研讀第一段

1、文章中首先出場的是哪些人物?(板書:鄒忌、妻、妾、客)

2、鄒忌想知道自己與徐公誰美,就分別向妻、妾、客提問,由四位同學分角色朗讀對話,並揣摩三問三答過程中各人的心態。

點撥:

鄒忌問妻——親切自然妻的回答——由衷喜愛(私語氣重)

鄒忌問妾——居高臨下妾的回答——模仿敷衍(畏語氣稍輕)

鄒忌問客——急於瞭解情況客的回答——應酬奉承(求語氣更輕)

3、討論總結:鄒忌見到徐公後自認爲不如徐公美,這說明鄒忌並沒有被矇蔽,而是冷靜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板書:私畏求)

4、學生自由朗讀第一段,並根據情節試背誦。

研讀第二段

1、自讀課文,思考:寫鄒忌家中閨房瑣事的目的是什麼?

點撥:爲了向齊威王設喻諷諫,把妻、妾、客與宮婦、朝臣、四境之內進行類比得出結論:王之蔽甚矣(板書)

提示:設喻——用一種富有機智和幽默情趣、並寄寓深刻哲理的虛構故事來闡明某種道理,用一種道理來說明另外一種道理,設喻貴在用事理打比方。本文就是用家事說國事,兩件事在道理上的相同之處就是“受矇蔽”。運用設喻的方法來闡明齊威王受矇蔽的道理,由抽象變具體、由深奧變淺顯、由逆耳變順耳,使齊威王易於接受。

2、學生齊讀一二段,邊體會設喻的手法邊試着背誦。

研讀第三段

1、齊讀課文,然後思考:前面我們提到臣子向君王進諫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那麼齊威王對鄒忌進諫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學生自讀後,點撥:“王曰:‘善’。”齊威王不但給予了積極的評價,還隨之頒佈了一系列命令,來鼓勵進諫。

2、在自讀有關法令之後,由學生討論總結:齊威王是怎樣一位君王?鄒忌是怎樣一位臣子?

明確:臣子進諫帝王是批龍鱗、逆聖聽,儘管鄒忌進諫藝術高超,但是必須有善於納諫的君王纔可以。(板書:納諫明君善諫良臣)

六、總結概括

1、分組再讀課文,能夠背誦的同學要求背誦。

2、學生討論學習完本文之後的感受。(從鄒忌和齊威王兩個方面去考慮)

七、佈置作業

1、整理文言知識卡片;

2、熟讀、背誦全文;

3、寫一篇讀後感。

八、<成型板書>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美甚)妻——私——宮婦

(何及)妾——畏——朝臣王之蔽甚矣

(不若)客——求——四境

鄒忌齊威王

戰勝於朝廷

善諫良臣納諫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