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精選6篇)

作爲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上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上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精選6篇)

七上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的朗讀,掌握重音和停頓的要求

2、學習課文抓信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體會景物描寫中融入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抓信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體會景物描寫中融入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的朗讀,掌握重音和停頓的要求

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舍曾這樣說過:“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西湖,秋和冬全賜給了濟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見證老舍先生的評判。

一、老舍及其創作

1.看課文解釋①後補充: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寫該文時,作者就在山東濟南任教。

二、檢查預習

(一)、讀準下列字音

濟南jǐ:地名。jì賙濟奇蹟(jì):圈:quān圓圈;juàn豬圈;

暖和:nuǎn huo:着落:(zhuó)髮髻(jì):兩鬢(bìn)

看(kān)護婦鑲(xiāng)邊:狹窄:(xiá)

寬敞:(chǎng)水藻(zǎo)貯(zhù)蓄:澄清:(chéng)

(二)、解題

從題目中你讀出了什麼內容或信息(描寫的地方和時令)

三、整體感悟課文

(一)、學生自由誦讀課文

1、讀法指導:字正、有感情、重音

2、學生個人讀,學生評價老師示範學生再讀

(二)、師生共同探導文本

1、作者筆下濟南的冬天突出了什麼樣的特點?文中是如何來表現的?

(“溫晴”作者是通過色調對比,烘托形象

北京:冷襯托濟南“暖”色(以寒襯暖)

倫敦:陰鬱襯托濟南“明”色。(以暗襯明)

熱帶地區:熱襯托濟南“溫”色。(以熱襯溫)

它是個“寶地”。)

2、作者通過這些對比,目的是爲了什麼?

(烘托出濟南冬令陽光和煦、天朗地秀的總體形象。在結構上是全文的總起,爲下文具體描述作鋪墊。突出濟南獨有的“溫晴”美景,賞它是個“寶地”。)

3、濟南的冬天是“溫晴”是個“寶地”,作者在文中是通過什麼來具體描述這一內容的?(冬天的山景和水色)

四、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學生誦讀課文

2、作者用2、3、4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用擬人化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給人以濟南冬天的總體感覺,然後分寫濟南冬天的山,請學生能根據文中的描述,給每幅畫面起一個合適的名字。(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水清綠)

3、作者在寫這些景物時,是突出它們的什麼特點?

4、文中是如何來寫這些景物的特點的?

陽光朗照下的山:溫睛小搖籃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山上(矮松青黑)山尖(全白)

山坡(白暗黃)山腰(粉色)比喻、擬人

城外遠山:美水墨畫比喻

水:澄清暖藍水晶冒熱氣比喻

5、文章的結尾直到什麼作用?(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照應標題寫出濟南冬天的美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讚美與喜愛)

五、課堂總結

六、佈置作業

七上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2

一、學情分析

通過對《春》的學習,學生對比喻、擬人、遠近結合等寫作手法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和了解。《濟南的冬天》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上頗具特色。所以,本課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分析修辭手法,讓學生敢於並且能夠分析修辭句,瞭解一類閱讀題型。

二、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結構,明白“溫晴”是濟南冬天最大的特點,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與讚美的情感。

2、學生自主分析文本語言,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從而更深層次感受文章的情感。

3、通過“換”的辦法,讓學生體會比喻與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作用,並能對修辭語句進行規範的分析。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美,能夠自主規範的分析比喻句和擬人句的表達效果,克服國小時期用“生動”“形象”“具體”等簡單概括的習慣問題。

四、教學難點

讓學生清楚“濟南的冬天”不能更名爲“冬天的濟南”的原因。

五、教學課時

三課時

六、教學工具

PPT多媒體教學

七、教學方法

講授法、自主探究法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

同學們,一說起冬天,我們就會想到厚厚的棉衣、暖手袋、暖氣等一大堆禦寒的物品;我們就會想起“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樣的極盡寒冷與孤獨的詩句。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感受了朱自清先生筆下春的嫵媚,今天我們將一起走近老舍,去領略他筆下的濟南的冬天,一起去探究一下作者筆下濟南的冬天是什麼模樣。

2、作者介紹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作家。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

3、正字音,識生字詞

(1)學生齊讀課後讀讀寫寫,讀準字音,教師強調易寫錯的字詞。

(2)完成同步上的字詞練習。

4、文章結構分析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特點的一個詞,找出之後展示在黑板上。

(2)教師根據學生寫在黑板上的詞,逐一與學生一起辨別,排除掉除“溫晴”以外的其他詞語,並讓學生筆記濟南冬天最大的特點是“溫晴”。

(3)學生思考,課文的1、2自然段是怎樣表現出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的,溫晴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運用對比,將濟南的冬天與北平、倫敦、熱帶進行比較,寫出濟南的冬天無大風、無毒霧、無毒日的“溫晴”特點。

(4)學生思考,文章的3到6自然段通過描寫濟南的哪些景物來表現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陽光照耀下的山

山:薄雪覆蓋下的山

城外遠山

(5)學生思考,課文中作者將濟南的冬天與北平、倫敦和熱帶地區進行比較,細緻描寫濟南冬天的山水人文,字裏行間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與讚美。

5、齊讀課文,嘗試着讀出喜愛與讚美的情感

6、結語

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與讚美之情並不由我們隨意的沒有根據的瞎說。我們下一節課就在這一節課對課文結構分析的基礎上,由同學們來發現作者字裏行間的情感。請同學們課後找出課文中你最喜歡的或你認爲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語句細細體味,進行分析,下一節課我們進行交流與分享。

第二課時

1、導入

(簡單回顧上節課內容)同學們,通過上節課我們知道了作者將濟南的冬天與北平、倫敦、熱帶的冬天相比較,總結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進而通過對濟南冬天山水的描繪將濟南冬天的“溫晴”傳遞到每一個讀者的心中,從而極好的表達了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2、語言分析

(1)學生組內分析自己喜歡的語句或者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語句(教師提醒:從修辭、結構、情感等方面進行分析)。

(2)學生班內交流自己的分析成果。(學生每提到一處便先引導全班齊讀,再進行分析,教師補充)

重點語句採用“換”的方式分析,如下:

①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在藍天下很暖和,只等着春天的到來,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暖和安適地睡着”“把他們喚醒”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山水賦予人的動作,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幾個句子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幅優美的意境。

②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他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這一圈小山圍着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將“一圈小山”比喻成小搖籃,形象生動的表現出“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的特點”,同時,運用擬人的手法,通過“放”“說”把山賦予了人的動作和語言且擁有愛心,使這“一圈小山”變得親切,同時表達出作者對濟南的山的熱愛。

③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兒粉色。)

“害羞”一詞將薄雪擬人化,賦予雪人的情態,使得這個畫面生動,具有情趣。

④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中照個影兒呢。(天兒很晴,水藻很綠,水也不結冰,長枝的垂柳倒映在水中。)

一個“不忍”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水寫得靈氣多情;楊柳照影也將楊柳擬人化,使得整個畫面美麗,充滿生機。

引導學生分別朗讀每個句子的兩種表述,體會修辭手法在內容表達和情感表達上的作用,並且能夠按照“點明修辭→具體說出修辭點→內容或結構分析→情感分析”的邏輯順序進行自主的語言分析。

3、結語

這一堂課我們重點學習瞭如何品味並且如何用書面形式分析文章語言,課後大家選擇文章中自己喜歡的一句話進行分析,強化課堂學習效果。

第三課時

1、導入

在上一節課我們對課文語言分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作者巧妙的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形象生動的刻畫了濟南冬天的山水,表達了他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與讚美。

2、鞏固、複習語言分析

通過課堂上的實踐,讓更多的學生掌握閱讀語言分析的方法。

3、學生思考,課文最後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結尾,可不可以將題目改爲“冬天的濟南”呢?

不可以。因爲“濟南的冬天”和“冬天的濟南”兩個詞組的中心語分別爲“冬天”(氣候、天氣)和“濟南”(地點)。所以,兩個詞組爲題的文章所要求的文章內容是有差別的,前者重在寫季節特點,後者則重在反應地方特色。課文中不論是開頭的三組對比還是後面的山水描寫都緊緊圍繞“濟南的冬天”“溫晴”的這一特點。所以,將題目改爲“冬天的濟南”會顯得文不對題。

4、學生思考,老舍筆下的濟南的冬天充滿的“溫晴”,充滿的美好,但很多遊客慕名來到濟南的時候卻都大呼上當,這是爲什麼呢?

(課外資料延伸:寫作經歷:老舍1924年隻身應聘去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教,身居異國的他飽嘗了寄人籬下的孤獨之苦。爲了結束這“沒有家”的孤寂生活,他於1929年動身回國,但因路費不足又在新加坡滯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才動身回到國內,應邀到濟南齊魯大學任教,這樣漂泊的經歷使得老舍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抑制不住強烈的喜愛之情寫下了這篇《濟南的冬天》。)

學生通過對老舍這一段經歷的瞭解,明白濟南之於老舍是溫暖,是故鄉,而濟南對於遊客來說只是一個尋找歡樂的場所。兩者身份的不同,導致了極大地感情差異。

5、評講課後作業,對課文知識進行強化與鞏固。

九、課後作業

完成同步練習相應內容

、課後反思

通過三個課時的教學,教學任務完成情況較好,其中語言分析中以學生分析爲主,教師點撥爲輔的方法極大調動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七上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3

教材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課文都以描寫四季景物爲主,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許多共同的特點:意境優美、構思精巧、語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學習這些課文,不僅能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更能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從而激發他們熱愛美、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濟南冬天天氣的溫晴,又進一步從山和水具體描繪,抒發了自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3、本節核心內容的功能和價值:作爲寫景抒情的散文,本文運用了豐富的寫景方法和技巧,是同類作品中的典範,更是學生學習寫景方法的最好範例;同時,文中優美的語言、美好的意境,都足以讓學生獲得不少的教益。

學情分析

1、學生認知發展分析:由於地域相距較遠,學生對濟南知之甚少,但結合我們當地的冬季景物,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內容。另外,學生活潑好動,善於思考探究,有利於課堂上的合作學習與互動交流。

2、學生認知障礙點:本文內容較易理解,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的是:抓住事物特徵多角度描繪景物的方法。

3、在教學過程中,我準備利用導學案讓學生先進性自學,然後重點探討重難點問題,最後再通過當堂檢測題考察學生對知識的落實情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字詞;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理解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培養自讀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揣摩、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學習運用各種修辭給文章增添文采的方法;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學習由裏到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學會抓住特徵多角度描繪景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朗讀感悟文章的圖畫美、情感美、音樂美;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由裏到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抓住事物特徵多角度寫景的方法。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這是古時候一個孩子寫的一首詠四季的詩。冬吟白雪詩,一提到冬天,你會有什麼感覺?會想到什麼呢?

(二)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

2、預習檢測

濟南鑲水藻澄清響晴貯蓄暖和髻兒曬太陽倫敦

3、思考題

1)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是什麼?

2)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那些景物?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三、研讀賞析

朗讀課文後,圍繞以上問題對課文進行賞析;在賞析過程中,我把問題與課文結構的分析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先閱讀1——2節,並討論解答兩個問題:

1、爲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作者在文章的開頭是怎樣表達的?

2、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於什麼樣的地形特點?(明確:1、通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聲、響晴、溫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聲

與倫敦相比——無重霧(響晴)}寶地

與熱帶相比——無毒日(溫晴)

四、佈置作業

1、文中有哪些比喻、擬人用得好,找出來,想想爲什麼用得好?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好在哪兒?

2、假設要給一個從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參照課文,你將分哪幾個方面講?着重講哪幾個精彩的片段?

五、總結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這樣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老舍是語言大師,被譽爲“人民藝術家”。那我們下節課將來一起品味老舍的語言美。

六、說出你的收穫

七上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4

【學習目標】

1.理解重點詞語,品味積累語言,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朗讀課文,感知內容,初步培養感悟散文的能力:學習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多方面地寫景,表達自己的感受。

3.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特徵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設計思路】

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寫之中,寄寓了自己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學習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徵細緻描繪的寫法,體會作者借景抒發的讚美之情。而若要達此目的,就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反覆誦讀,使學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進行個性化解讀。爲此,本設計圍繞“讀”字做文章,抓住“讀”字開展系列語文學習活動,從而達到讀中悟,悟後讀,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

【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們不說溫暖明媚的春天、喧囂熱烈的夏天、金色輝煌的秋天,單表一下多姿的冬天。“燕山雪花大如席”是說燕京一帶冬天雪花的特點,“瀚海闌干百丈冰”是描繪邊塞冬天的奇寒;東北的冬天風中帶刀,雲南的冬天飽含色彩。而素有“泉城”之稱的濟南,冬天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氣息。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一兩個詞語概括自己經歷感受過的冬天的特點。

提示:如朔風怒號、冰雪覆蓋、寒冷、蕭殺……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用幾個詞語概括老舍筆下“濟南冬天”的特點。

讀課文後,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交流,之後再請學生向全班展示。

提示:如溫晴、秀美、暖和、多情……

3.學生思考: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

一方面引導學生明確濟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這一點學生在文中可直接找出;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體會全文所寫濟南實際並非完全如此,這裏面加入了作者的聯想和想象,融進了作者特殊的感情。也就是說濟南給老舍先生的最大感受就是——溫情。於是,全文處處圍繞體現着“溫晴”,也體現着“溫情”。

三、以溫晴識溫情——“溫情”在我身邊

1.學生朗讀第一段,標劃體現濟南體現溫晴特點的語句。

2.小組交流,然後指名學生回答。

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從風和陽光的角度,寫出北平、倫敦、熱帶地區的特點,從而突出濟南的風不冷、不酷,不硬、不厲;突出濟南的日光不暗、不晦,不刺、不毒。它們帶給濟南,帶給人們的是溫暖、溫柔、溫情,是安適、安詳、安逸。因此,作者說濟南是個“寶地”。

四、以溫晴看溫情——“溫情”在我眼前

有人說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無論從立意,還是從構圖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圖畫。從細部看,這幅圖畫又是由多個畫面組成,而每個畫面都充滿着溫情和希望。

教師引導學生跳讀課文,把平面的語言變成立體的畫面,並學會用自己的話語進行概括描繪。

1.搖籃安睡圖

“搖籃”給人的感覺就是暖和、溫馨、舒適。睡在搖籃裏的濟南和濟南的人們是幸福的、愜意的。尤其是又有“小山”母親細心的照料,親切的問候。這是別處冬天難得的情致。

2.雪後小山圖

小山秀氣,承受不了大雪。陽光下,山色斑駁,秀美動人。小雪知山心,增其亮色;夕暉暖人心,溫暖柔和。真是“妙”極。妙就妙在可掬的情態!

3.山村臥雪圖

小村在“臥”,小雪也在“臥”。它們“臥”的舒暢,“臥”的安詳,給人感覺這是陽光下爽心的“臥”,多少還帶有一些暖酥酥、懶洋洋的“臥”。這淡墨高雅的畫面,確實帶有十足的情味。

4.玲瓏水晶圖

晶瑩絢麗,玲瓏剔透。雖說藍是冷色,但它卻是瑰寶,內裏包含着色彩繽紛的事物;它又與海洋一色,涌動着生命的內蘊和氣息。同時,它又包含着別緻的情韻。

五、以溫晴賞溫情——“溫情”在我心中

教師引導啓發學生進入對溫情的賞讀。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繪了濟南的山、濟南的水,借山水來展現濟南冬天的特點。但是在作者筆下,濟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帶有種種表象的山水,而是作者印象和感受中的山水。換句話說,是在鮮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這裏的山水情意濃濃。作者在寫作上也展開聯想、想象,以溫情的形象來比擬溫情的山水,用包含溫情的語言來描繪溫情的山水。

(一)走近溫情的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沒有生命,沒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當“人”來寫。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韻,有了內在美。

教師引導學生讀課文,分別找出用人物形象來比擬山水的語段,體會溫晴的特點,從而品味其中包含的溫情,然後學生小組交流,最後師生共同明確。

1.守護搖籃的.母親

母親的形象是溫暖的,守在搖籃旁,唱着搖籃曲的母親更是溫暖的,而且還有那撫慰人心的話語。如此善良溫存體貼的母親給人歡喜,給人幸福。這樣,睡在小搖籃裏的濟南就感到舒適溫馨,母親般的“小山”就有了人間大愛。

2.細緻周到的護士

大家熟知這一形象,耐心細緻的她帶給濟南的是放心的睡眠,是甜蜜的夢境,是溫柔的關照。

3.健美優雅的女郎

陽光下,山坡上,斑駁的色彩成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秀氣的小山成了秀美的女子,她身穿這件花衣,悠閒安適地站在微風之中。調皮的風兒不時掀動一下她的衣角,閃現出健美的肌膚。如此,給人以明亮、燦爛、喜悅、希望之感。

4.嬌美害羞的少女

夕陽斜照,光輝映雪。白白的薄雪調和着陽光成爲粉紅色,這就是少女害羞的顏色。那白雪一下子就又成了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是什麼使她害羞?是它本身純青、溫情,是她一下子想起了心中溫情的事兒。

5.俏美柔情的女子

女子愛俏,女子愛美。面對鏡子整妝打扮十分正常。在泉城,長枝的垂柳就成了俏美的女子,那清澈透明的河水就是一面大鏡子。面對如此貌美的女子,河水自然也多情起來,它不僅不願結冰,破壞垂柳的情致,反而“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獻給誰呢?是倩女,也是冬天的濟南。

教師小結:老舍先生不愧爲文學大師,他智慧的將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個個頗具個性,而又都充滿溫情的女性。這一個個形象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們眼前一樣。如此,既寫出了冬天的暖,又寫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老舍先生爲什麼只選取女性形象來比擬描繪呢?

主要讓學生明白:這些形象能體現溫暖、柔美、慈愛,能與濟南冬天的秀美、溫晴特點相吻合。

(二)感受冬天溫情的春意

作者寫濟南的冬天,但處處洋溢着春意。此皆因作者心中有“春天”,故能用春天般的感受寫冬天。如此,這種冬天也就有了靈性,有了生機。英國詩人雪萊的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正是本文最好的註腳。

1. 學生從文中找出富有春意,流露着春天氣息的句子並以喜悅的感情朗讀。

如: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

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2.思考討論:爲什麼這樣來寫?

明確:一是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二是表達作者對冬天濟南的愛憐之情;三是表現對自然、對生命的深刻感悟,表達一種樂觀進取的精神。

(三)品味溫情的語言

本文語言自然、質樸,親切、柔和,充滿着溫情、畫意。像美麗的女子情態可掬,又像慈愛的母親娓娓敘談。

1.標劃富有靈性、含有意蘊的動詞。

學生先跳讀課文,標劃出動詞,然後加以體會,進行展示。

如: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白邊。(有意爲之,是爲了給冬天增加美感)

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形象傳神,寫出了舒適安然的睡姿和靈性)

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寫出了水藻和水的慷慨多情,表現了濟南冬日的春意和生機)

2.體會口語化、情感化的詞語。

(1)教師示範

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面上是含笑的。

標劃的詞語自然、柔和、親切、溫馨。如一位慈祥者忍不住向你訴說,如一位自豪者在你耳邊低語。“真的”含有驚喜,“是”“的”舒緩語氣,如此不能不使你相信。

(2)學生找出類似語句,標劃出關鍵詞,小組交流。

如: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

就是下點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

六、我筆下的“溫晴”和“溫情”

1.教師總結:

老舍先生寫北方中國的冬天不着眼於“寒”,而着眼於“暖”,不着眼於“壯”,而着眼於“秀”,集中突出了冬天裏“溫晴”的特點。爲了展現這一特點,作者抓住了“暖、秀、綠”着墨,寫出了春意,寫出了生機。之所以如此,皆在於作者內心蘊含着的“溫情”,是作者溫情的體驗有了這種種溫情的意象,是作者溫情的感受有了這美妙的表達。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2.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運用“溫晴”和“溫情”兩個詞語,寫幾句話。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溫晴 溫情

山 雪霽初晴 秀麗

水 空靈水晶 明淨

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七上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過程與方法: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

2、教學難點: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方法]

討論法、導讀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去查閱有關老舍的資料,初步瞭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閱有關濟南的資料,深入瞭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開闊視野。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說到冬天,北方的人們一般習慣在它前面加上修飾詞--“冰冷”或“嚴寒”;說到冬天,人們會想到那肆虐的北風,駭人的寒流,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北方的冬天,給人的印象是“肅殺”的,可能會令習慣於溫暖的南方的人們懼怕而卻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冬天”卻完全沒有了那種寒冷,那種肆虐,那種肅殺,而是一個“溫暖”的寶地。讓我們走進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感知濟南冬天的溫馨,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體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

板書課題。

二、作者及作品簡介

理解爲什麼作者對濟南的冬天如此瞭解,爲什麼文中的情那麼濃。

老舍於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爲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可見作者是懷着對“故鄉”的深情來寫的。

三、檢查預習,掌握字詞(多媒體)

鑲、響晴、溫晴、安適、肌膚、秀氣、綠萍、水藻、貯蓄、澄清、空靈、水墨畫、藍汪汪

四、研討思考

學生聽老師配樂朗讀(也可放錄音),並在聽讀中思考以下問題,然後討論,再回答,互相補充。

1、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什麼?

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暖的寶地。

2、課文寫了濟南的冬天哪些景物?

寫對濟南的總體感受:“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的遠山,最後寫冬天的水色--寫水藻之綠,襯托水的清澈、透明。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對祖國山河真摯的愛。

五、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研讀與賞析

1、整體感知。

學生速讀第一、二自然段,討論下列問題並自主解決。

(1)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通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

與倫敦相比--響晴

與熱帶相比--溫晴

(2)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於什麼樣的地形特點?

濟南的地形特點,決定了濟南冬天的特點。--“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

此處學生可再體會:①爲什麼稱“小山”?(因爲千佛山主峯海拔只有285米(有本地有山可與之比較)。)②“圈兒”“口兒”,將“兒”字去掉可不可以?把去掉和不去掉的句子各朗讀一遍,比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兒”與“小”搭配,貼切地表現出其“小”,表達出一種由衷的“喜愛之情”。)

讓學生試着畫出這種地形,體會其特點,教師可根據學生畫出的地形圖作小結。

(3)教師小結。

在濟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的千佛山。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峯也只有海拔285米。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正是這特殊的地形特點,使得濟南的冬天“暖和安適”。

2、自由探究。

學生朗讀後,思考體味以下問題,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1)你最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認爲語段中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妙在何處?

①“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把小山比作“小搖籃”,生動形象地寫出濟南的可愛。

②“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着”“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③“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

“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模樣、情態,彷彿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④“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害了羞”是將雪賦予了人的情感,“露出點粉色”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微微”一詞用得貼切,因是“溫晴”而不是“熱帶”之熱。

⑤“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況且……還……”不可去掉,“況且”表達進一步申述,或補充、追加新的理由,“還”表示範圍的擴大,“況且……還……”相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得凍上”的原因。

(如此要點,文中還有多處,學生說到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2)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

朗讀時注意語氣、語調、語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時要體味、揣摩作者的意圖,有感情地朗讀。

3、合作探究。

進一步探討,合作探究,學生間可質疑,也可以向老師質疑。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點“溫晴”爲主線貫穿全文的。

(2)作者緊扣這一點,用第二、三、四段三段文字寫了冬天的山景,第五段寫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3)作者拓展想象,將天氣、水色融爲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

(4)文章多用比喻和擬人,形似且神似,生動貼切地表現出濟南冬天的無限生機和在冬天裏孕育着的朦朧春意,表達了作者喜愛、讚美的深情。

(5)文章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後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結束。其含義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淨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留下無盡的回味。

二、體驗反思

1、質疑交流。

想一想,爲什麼作者能描繪出這麼精彩的畫面,爲什麼語言能如此優美?體會一下,在寫法上本文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麼相同之處?

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過內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麼活靈活現,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2、拓展延伸。

通過學習本文,你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寫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裏,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爲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三、佈置作業

請你仔細觀察北京冬天的景物,傾注你的無限熱愛之情,借鑑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不限。

四、板書設計

總特點:無風,響晴,溫暖——貫串全文

對濟南的總感受:“溫暖安適”的“理想境界”

陽光朗照下的山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城外遠處的山如詩似畫

冬天的水色——水藻之綠,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七上濟南的冬天優秀教案6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天之美。

2、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3、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給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

【課前準備】

1、查閱老舍的資料,查閱有關濟南的資料。

2、提出有價值、有爭議的問題。

3、朗讀課文,掌握詞語。

【教學設計】

一、詩歌導入新課

請同學比賽課前收集的有關描寫冬天的古詩詞。

思考這些詩詞所描寫的冬天有何特點。(寒冷、冰冷、嚴寒、蕭殺)

師: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濟南的冬天》卻給有無限的生機和令人嚮往的溫暖。

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聽讀讀出思考:自由品讀課文,提出思考問題,交流討論。

1、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麼?

2、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暖的寶地。

寫對濟南的總體感:“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圖;

寫薄雪覆蓋下的山;

在寫城外的遠山;

最後寫冬天的水色──寫水藻之綠,襯托水的清澈、透明。

作者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即表現濟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對祖國山河真摯的愛。

三、研讀讀出體味

1、你最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些景色?爲什麼喜歡?

2、你認爲語段中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妙在何處?

(自由發言,交流探討,合作探究,學生間可質疑,也可以向老師質疑)

(備用資料)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把濟南比作“小搖籃”,生動形象地寫出濟南的可愛。

B、“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着”、“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C、“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

“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狀樣、情態,彷彿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D、“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害了羞”將雪賦予了人的情感,“露出點粉色’’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微微”詞用得貼切,因是“溫晴”而不是“熱帶”之熱。

E、“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況且……還’’不可去掉,“況且’’表達進一步申述,或補充、追加新的理由,“還”表示範圍的擴大,“況且…還”相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F、“請閉上眼睛想:一個……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是張小水墨畫”、“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則創造了一個優美的意境,表達了作者讚美的真情。

(如此要點,文中還有多處,學生說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朗讀時注意語氣、語調、語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時要體味、揣摩作者的意圖,有感情地朗讀。

G、朗讀分析第2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及自己對山的感受。

──濟南冬天的山在陽光照耀下給人感覺特別舒適溫暖,作者用“曬、睡、醒”、“小搖籃”爲比喻寫出小山特別可愛,充滿溫情。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這段是緊扣“響晴”和“溫晴”來寫的,並分析形成這種特殊氣候的原因是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

H、怎樣描寫人們的感受。

──不僅描繪笑容,而且突出心理活動(含笑、冬天慈善)

I、朗讀分析第3段薄雪覆蓋的小山,妙在哪裏?

──作者按空間順序描繪,用了系列比喻、擬人,把各處細部雪的光、色、態一一展現出來,有層次地寫出秀美景色和嬌美情態。

J、用什麼修辭手法寫雪後山景?

──頂着“白花”的“看護婦”比喻雪光,“帶水紋的花衣”比喻雪色,“山的肌膚”“鑲銀邊”比喻雪態,“露出粉色”“害羞”擬人手法寫出雪態。從上到下,如工筆畫,描寫出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特別的嬌柔秀氣。“頂、鑲”

K、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點“溫晴”爲主線貫穿全文的。

L、作者緊扣這一點,三段文字寫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寫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M、作者拓展想像,將天氣、水色融爲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

N、文章多用比喻和擬人,形似且神似,生動貼切地表現出濟南冬天的無限生機和在冬天裏孕育着的朦朧春意,表達了作者喜愛讚美的深情。

O、文章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後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結束。其含義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淨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的算是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留下無盡的回味。

四、體驗與反思

1、質疑交流:

想一想,爲什麼作者能描繪出這麼精彩的畫面,爲什麼語言能如此優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麼相同之處?

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過內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麼活靈活現,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2、拓展延伸:

通過學習本文,你應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現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裏,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生活,關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爲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

3、小結寫作特點:

⑴ 善用比喻和擬人,寫出濟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準確而恰到好處,予人美感。

⑵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或直接抒情,或創設意境,流露深情,或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

⑶ 注意色調對比,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描寫,既有簡筆寫意畫,又有細膩的工筆畫。

⑷ 突出自己最鮮明的印象和感受,喚起讀者體驗,仿如身臨其境。

五、範讀讀出榜樣(指導朗讀)

朗讀時注意語氣、語調、語速幾重音的把握朗讀,注意用較輕聲和喜愛欣賞的語調讀。

齊讀讀出情感:背誦“最妙的是下點兒小雪呀”一段。

六、趣味作業佈置

延伸作業:

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無限熱愛之情,借鑑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不限。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濟南的天氣

異地之冬 北平 倫敦 熱帶

(對比) 多風 多霧 日光毒,響亮

(奇蹟) (怪事) (害怕)

濟南的冬天 無風聲 無霧響晴 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