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內進位加法》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20以內進位加法》教學設計範文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現20以內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2.通過比較、抽象、概括,形成“湊十”的思想。

3.通過計算和比較,學生對不同的算式能靈活選用不同的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4.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算法,體驗算法多樣化。

  教學重點:

1.理解“湊十”法的道理,掌握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教學難點:理解並掌握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課件:85頁圖1。

2.你看,森林裏的小動物們在幹什麼呢?你們猜猜看誰會是第一名呢?誰猜

對了呢?讓我們看看比賽的情況吧!

二、展開。

(一)列出算式。

1.估算:比賽結束了,現在你認爲誰是第一名呢?(遙控)

2.有什麼辦法能夠確切地知道誰第一呢?8+5 4+8 7+8 4+9 7+4

(二)算法多樣化。

1.我們先算一算小豬的總成績。會算的可以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不

會算的可以用學具擺一擺。

2.交流算法。

(1)8+5=9+1+1+1+1=13 數的

(2)8+5=8+2+3=13

問:爲什麼把5分成2和3,不分成1和4?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叫什麼?

(湊十法)

(3)8+5=5+5+3=13

問:爲什麼把8分成5和3?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叫什麼?(湊十法)

(4)8+5=10+5-2=13

問:明明是加法爲什麼要減去2?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叫什麼?(多加再減)

(三)湊十法。

1.觀察比較:這兩個湊十法你喜歡哪個?爲什麼?

2.用你喜歡的湊十法計算一下小兔的總成績。說說你是怎樣算的?你認爲湊

十時是分大一點的數方便,還是分小一點的數方便?

3.用拆小數湊十的方法分別算一算其他三隻小動物的總成績。誰得第一名?

讓我們祝賀它!(課件:填統計表 掛獎牌)

4.觀察:4+8 7+4 4+9 三個算式中都有一個加數4,爲什麼有的把4

拆成2和2、有的拆成3和1、有的拆成1和3,根據是什麼?

三、鞏固。

1.看圖填數。

2.幫小兔找家。

3.種花遊戲。

遊戲規則:每朵花上都有一個算式,請大家把他種到與這個算式得數相

同的花盆中。(遙控)

4. 13 = + 可以寫多少個題目?怎樣寫又快又不遺漏?

備課意圖:

20以內進位加法是學習多位數四則計算的基礎,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因此,這部分內容是國小一年級第一學期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對這部分教學的研究歷來倍受關注。首先體現新教材的編排上,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編排體系,其次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教學各不相同。我校採用的是《現代國小教學》教材,通過創設森林射擊比賽的情況,讓學生在熟悉的背景中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確定名次)探索多種算法,在多種算法的交流、認同的過程中形成“湊十”的思想方法。

本節課力圖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新頒佈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該是,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爲了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本着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把教材內容同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創設符合國小生認知特點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本節課的引入部分創設了森林王國中的小動物進行射擊比賽的情境。一方面增添了課堂情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自然地提出了數學問題??誰是射擊比賽的冠軍?激起了學生的參與願望,立即要解決誰是冠軍這一數學問題。爲探究新知識做好了準備。

2、在多種算法的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當前,國小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是改變學生數學學習的方式。在數學教學應該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算法多樣化”的活動,積極鼓勵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爲學生提供數學交流的機會,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由於積極提倡算法多樣化,不同的學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題策略。當他們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時,會產生更有效、更積極的`效果。本節課在“算法多樣化”這個環節教學中共分以下三層:

(1)充分操作,獨立思考。學生用8個紅圓片和5個黃圓片分別代替小豬兩輪比賽中打的環數,在擺一擺、說一說的活動中體會8+5的算法。這個環節中學生從動作中發現、思索,獲得直觀知識,初步獲得8+5=13的思維過程。

(2)合作交流,探索多種算法。

生1:8+5=9+1+1+1+1=13 數的

生2:8+5=8+2+3=13 (湊十法)

生3:8+5=5+5+3=13 (湊十法)

生4:8+5=10+5-2=13 (多加再減)

這種交流,不僅是方法的交流,更是學生思維的交流。既有展示個性的機會,又開拓了學生的思路。

(3)形成“ 湊十”的思想方法。

教學實踐中,“ 湊十法”既爲學生計算這類加法提供了簡捷的計算方法,又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促進學生能力發展顯示出其特有的優勢,這已成爲廣大國小數學教師的共識。本節課通過操作學具、觀察課件演示、口述計算過程,逐步體驗“湊十法”的好處,讓學生在學習“湊十法”的過程中,形成“轉換” 、“重組”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3、“學易系統”的引進,使分層教學的操作更爲容易,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

的發展。

(1)充分參與、激起想要探究的慾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趣。

符合低年級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引進竟爭機制。學生興趣盎然,反饋及時。“因材施教”是我國古代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它是春秋時期孔子興辦私學、教授諸生的實踐中創立的,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易”進入課堂,爲真正落實個別化教育的思想,實施因材施教原則帶來了生機與希望。老師可以組成小組及時調整教學,實現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同時爲能力的孩子完成開放題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