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政治學科教師教學語言能力的培養論文

一、中學政治學科教學語言的意蘊

中學政治學科教師教學語言能力的培養論文

教學語言是教師處在特定條件下所使用的語言,即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承載着傳道、授業、解惑,開發智力、完善人格,促進發展、引導未來的重任。最早提出教學話語這一概念的德國思想家伯恩施坦指出,教學語言“即教育領域教育思想的載體以及與教學活動有關的話語”。教學語言作爲一種職業專用語言,是教師實施教育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工具,特指教師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使用的語言。因而,中學政治教師的教學語言是中學政治教師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圍繞一定的教學目的,在傳道授業解惑、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等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不僅具有實用性,包括傳遞信息、促進理解、認識辨析等功能;又具有發展性,即受教育者通過教學實踐活動,感知施教者專業化的教學語言,內化社會規範與思想要求,轉化爲自身內在的素質,再通過社會活動得以表現,從而產生積極的行爲。簡單來說,就是指承載着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規範用語。

二、中學政治學科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

新時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推進、高校師範生培養標準的提高以及教師在職培訓的強化等措施的推進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統一、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使用、融合多學科內容的處理成爲主要矛盾,對提高政治學科教學效果有着重要影響。

1.重文本輕實踐。思想政治課程雖然作爲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卻具有很強的實踐特性。淨化學生思想、提高學生思想覺悟的最終目的,都是爲了落實於實踐,真正將所學理論滲透在日常生活行爲之中。而政治課程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特點,如權威性、理論化等,若不結合經驗進行深入理解把握,很容易讓政治教師陷入文本的直接講讀和記誦的怪圈,削弱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效果。教本固然重要,爲教學提供了依據和載體,但是教材本身並非課程內容,教材內容也未必是課程內容,只是爲我們提供一種有待激活的原材料,是進行教學的憑藉和示例,而不呈現具體意見和結論,需要政治教師在深入理解和完整把握的基礎上傳達給學生。而現實的教學中,教學語言在形式內容上與文本實踐相分離,主觀與客觀相脫離的傾向比比皆是。如在涉及國家制度、方針政策等內容上,教師容易忽視與學生的心理溝通,對書面語不能作適當的加工,變成適合學生易於接受的口頭用語,按部就班、亦步亦趨地將書本上的定義、結論,沒有“引”,而直接“發”得灌輸給學生。這一方面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起學生嗤之以鼻的不屑和反感;另一方面,教師解讀教學內容時濃厚的理論語容易給學生以居高臨下的距離感,造成不懂也不敢問的狀況,影響教師在學生印象裏的親切度,從而愈發陷入想學也學不好的泥潭中。

2.重授予輕啓發。隨着新課程的推進,明確了客觀地評價一堂課,一個重要方面就要看是否突出了問題意識,以問題爲紐帶進行教學。而學生靈動而活躍的思維與學習得到的知識相互碰撞,擦出美妙的火花的過程中,本身預設的教學框架可能被打破,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教育智慧,在雙向的互動過程中靈活應對各種狀況,以實現對學生的引導幫助。而簡單直接的授予式教學,不僅澆滅了孩子思考的熱情,久而久之也會使孩子養成等待接受知識的惰性,對探究能力的發展起到嚴重的阻礙。在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思想的禁錮下,新課改的實施還是與升學選拔的現實狀況相沖突。在提高學生考試分數,提高升學率,提高教師教學效益、提升學校自身知名度等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下,學校教育改革還是面臨困境,體現在具體的課堂實施中,就容易表現爲教師更注重知識的授予,減少啓發引導的環節,以提高教學效率,傳達更多與考試相關的知識內容。並且,對中學政治教師本身而言,在角色意識和問題意識上還相當欠缺,沒有放開手讓學生去探索的自覺性,在啓發引導的能力方面也存在不足。有結果而無過程、有學習而無思考,重學會而輕會學、重繼承而輕創新的課,違背了新課程精神的實質;而一味平淡而枯燥的授予式教學,在新課程的背景下顯得乏淡而無力。

3.重學科輕融合。思想政治學科是在人們的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熔爐中鍛造出的時代精華,內容涵蓋廣泛,融合着政治、經濟、哲學、語言、文化等多學科、多角度的豐富內容。這爲多方面的教學着力點提供可能,也爲學生興趣、思維、創造等能力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然而,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師容易將自己侷限於本學科的單一領域中。有的教師完全不想融合,因爲這需要自身對教材理解的敏銳度和飽和度,這樣在無形中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備課的過程也加大了工作量,增加了教學壓力;有的教師不敢融合,怕自己的理解力、把控度和教學實踐能力不夠,造成學科內容越界,反倒引起學生和其他學科教師的反感;有的教師則抱着只管教好自己的課的心態,無視學生整體發展和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的教育目的,無視新課改的要求。這種狀況束縛了政治學科教師拓寬視野的步伐,無法實現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全方面發展要求。當然,這樣的不敢、不想和不管,對學科教學是一種傷害,也是新時代下教學探索的失敗。

三、解決當前中學政治學科教學語言問題的措施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施教者教學語言的科學化、合理化,並最終走向藝術化,是實現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關鍵。而針對現存的問題而言,整體提升政治教師的專業素養是基礎,重視借鑑融合及加強教學反思是內在需求,而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則是現實要求。

1.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1.1專業知識。要實現中學政治教師專業化的發展,以促進教學語言質的提升,就必須從專業知識着手,即要具備思想政治基本理論教育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相關的心理學、倫理學、經濟學等專業知識。這裏的提升,又包括三方面的涵義。第一,專業知識的發展要有量的積累。單薄的知識體系無法支撐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要求,更無法承擔起時代賦予的教育的重任。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樹立終身發展的理念,不斷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更新專業理念,才能最終引導祖國未來棟樑的發展。第二,專業知識的發展要有質的提升。倘若不斷地積累只是機械的堆積,就無法“溫故而知新”,發現知識內部的關聯與差異,從而得出全新深入的見解。第三,要建構起以學科知識爲主幹,以多方面的綜合知識爲補充,以教育學心理學爲背景的網絡體系,並不斷添加新的內容,全方位提升自身的專業性發展。

1.2專業能力。爲促使中學政治教師教學語言的改進,需要不斷提升作爲專業化教師的專業能力,而其中良好的表達能力的培養,則是重中之重。良好的語言表達,對準確傳播信息、表達思想感情、協調人際關係及引導學生的思想行爲朝積極方面發展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學語言是教學過程最主要的工具,而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的高低,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堂課的質量和效果。口語表達能力並非天生,而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鍛鍊而成的。教師在職業生涯中,可以根據自身的專業發展狀況和自身的特點,多方位挖掘生動形象的語言素材,有目的、有針對得加以練習培養,提高表達能力,從而在課堂上能給教育客體以應有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從而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1.3專業理想。所謂教師的專業理想,就是教師對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礎上所形成的關於教育本質、目的、價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教師作爲教育事業的繼承人,必須建立正確的專業理想,通過科學優美的語言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一個教師,只有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把教育事業看做一種信仰,當做實現自身理想的方式,才能使他的語言飽含對生活的熱愛、對教育的崇敬、對學生的喜愛,才能使一句極普通的教育語言也具有傳情啓智的作用。因而,對於廣大中學政治教師來說,樹立專業的理想,確立致力於將自己的生命理想和熱情投注到教育事業中的決心,能夠促進自覺地提高自身修養和水平,從而激情洋溢得講課、真誠得抒發情感,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2.重視借鑑融合與反思總結。教師從自身角度出發,促進完善時,也要注意借鑑和吸收他人的經驗。通過校本培訓、聽課評課、校際交流、跨區合作等途徑,抓住一切機遇,學習可借鑑之處,融合於自身教學過程中,以彌補缺點和發揚優勢,促進和諧提高。這就需要教師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有一顆虛心學習的心、有一種專業的敏銳度來實現爲我所用的狀態。而學會反思總結,也是提高教師語言素質發展的重要形式。經常進行教學反思,注意平時教學語言的準確、恰當程度,不僅是一種觀念性的活動,也是一種實踐性的活動,通過不斷的反思、調整、再反思,逐漸實現教學活動質量的提升和進步。一般來說教學語言來源於教學思想觀念,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着教師對於語言的把握理解,因而提高教學語言的進步,首先要從反思教育思想開始。中學政治教師要明確,隨着當前課程觀的變化,政治教學需要落實三維目標,即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可以從這三方面爲基點,反思總結現有的教學語言是否存在不足,該如何改進等問題。另外,也可以從反思學生的反饋狀況着手。因爲教師要達到一定的教育教學目的,就必須瞭解學生;同樣,要檢驗教育教學的效果,也必須依賴於學生。可以說,學生是教師教育教學的出發點,更是教育教學的落腳點。

3.實現理論與實踐和諧統一。教師的發展完善,無疑要通過知識性材料的積累,需要教師不斷吸收全新的理念和觀點。然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青少年的發展,呈現出新的個性特點,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倘若教師僅僅埋頭鑽研於理論創新,而沒有實踐的檢驗,也無法真正落實教育目標。尤其是教學語言作爲一種特殊的語言,受到多方面的影響,也是隨着社會生產的發展而不斷更新和發展的。時代語言、網絡語言等以無法預知的速度擴散和流傳於廣大學子之中,能夠把握時代的發展脈搏,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把握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才能確切的找出教育的支撐點,爲實現自身教學素質的提高和學生人格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也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基本原則,在指導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諸多原則中居於主導地位。在教學中,教師既要做到聯繫社會政治經濟狀況的實際,也要聯繫學生個人思想實際,做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理論與實際、知與行的辯證統一。當然,這種聯繫並非機械生硬的聯繫,不是爲了達到聯繫而生搬硬湊,做表面功夫,而是通過反思—落實—再反思的實踐性過程,達到一種和諧的、有益的聯繫。教學過程中,中學教師可以通過深入踐行教育理論、感知教育理念,在課堂中施教,也在課堂中學習,不斷加強語言的感染力和滲透力,鼓舞和激勵學生將所學理論落實於行爲活動之中,這也是教育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