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政治課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摘要】代的中學生是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接觸的是日新月異的現實生活和紛繁複雜的社會問題,他們希望政治老師能真正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高度,就他們所關心的一些諸如經濟體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設、國際形勢的變化等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給他們以信服的解答,希望通過政治課學習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政治課的課堂教學改革,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研究學生的需求,把提高創新能力作爲教學的目的。本文對培養創新能力提出一些建議

探析政治課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政治教學 創新能力

一、創設能激發興趣、啓發思維的問題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主要是爲了激發興趣和啓發思維,強調的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興趣是構成學習心理的動力系統中的最活躍因素。思維是能力的核心,啓發思維是政治教學中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進而提高學生素質關鍵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課中創設問題情境,能使學生認知的動力系統和智力系統處於興奮狀態,使學生的認識活動和意向活動全身心參與投入,在創設新環境中,能產生碰撞,開拓思路,這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政治課教學中,創設情境主要通過設疑。設疑能使學生從原有認知結構中產生矛盾,激發思維的慾望。

針對高一經濟常識勞動者權利和義務與社會保障的教學,設置這樣一個情境:小王的爸爸在化肥廠工作,每天上班8小時,月薪700元。過了一年化肥廠被私人承包了,每天常常勞動10小時以上,雙休日也常得上班,而又未能及時領到工資,最終因經營不善,化肥廠倒閉,小王的爸爸下崗。但小王的爸爸掌握一技之長,會修理自行車,便去街道擺設了一個自行車修理鋪,恰巧此時,該鎮在爭創全國衛生城,當地城管委同志與小王爸爸發生了爭執……

請問:(1)這一則材料從過程上來看可分解爲哪幾個階段,在不同階段中,你是如何看待小王爸爸、化肥廠領導、城管領導三者關係的?(2)你閱讀了上述材料有何啓示?

教師放開讓大家各抒己見,使大部分學生置身於思考探索的氣氛中,教師將學生作出的各種解答方案讓全班同學評議、爭辯,最後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和小結,當一些學生看到了教材中敘述的內容與自己的看法基本一致並有新的見解時,臉上充滿成功的笑容。這就告訴我們,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一是要向他們提供儘可能多一些創新機遇;二是要根據所授的課題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問題,使整個課堂充滿積極創新的氣氛,從而激發學生向上進取的精神和創造力。

二、重視學法指導,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從學法指導入手,強調的是“發現”知識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獲得結果,強調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這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學法指導的設計是有層次的,以自學方法爲例,第一層次是預習,給預習提綱,指導學生學會逐字逐句的閱讀,理解其中的關鍵詞語,然後是逐段逐節的閱讀,理解並歸納其中的重點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學習閱讀方法;第二層次是指導學生學會整理筆記、比較、歸納知識,形成知識體系;根據所要學的知識,結合社會實際提出問題,以培養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第三層次應該讓學生學會獨立獲取信息,並且將新信息與原有知識結構結合,主動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或問題解決的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地獲取知識是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質的飛躍。

三、在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與一般能力培養緊密相連

(一)發現問題的能力。人們通常獲取的問題往往只限於自己已有的知識範圍之內,重視常規性問題,忽視了對創造性問題的探索。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的能力和方法,從而來發現問題。比如,在講高一經濟常識三產業中的我國農業這一問題時,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農村參觀,培養學生觀察力,從而來發現問題。具體的做法是:(1)做好參觀前知識準備,教師在課上講清“農業問題”的知識點,使學生了解我國農業現狀、農村問題和黨的農村政策以及如何發展農業的途徑。

(2)明確提出此次參觀的目標。要求學生注意觀察該村的農業投入、抗災能力、基礎設施、生產經營狀況、農業收成、農業政策、村辦企業、勞動者文化素質等。方法是聽介紹、參觀、座談、個別訪問等,在各項活動中,都要指明觀察的重點。

(3)實地觀察中給學生以具體的指導。

(4)指導學生總結觀察結果。通過參觀,學生獲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教師要求學生用寫觀察報告的形式總結,通過學生之間的對比發現觀察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又激發了他們熱愛社會主義新農村,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積極思考。

(二)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政治課教學內容中直接包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爲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要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首先使學生了解豐富而生動的辯證法事實,通過分析、歸納,使學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的道理。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要注意糾正學生從單一側面絕對看

問題的思維傾向。例如,在講改革開放巨大成就時,簡單的說教效果往往不好,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參加社會調查,然後進行課堂討論,討論中,學生對改革開放中的成績和問題會產生不同看法。教師針對學生的`分歧意見引導學生從自己家鄉的變化,有的從報刊的數據事實,反覆論證觀點,經過一系列的分析綜合的思維活動,學生對改革開放的成就形成了比較統一的認識,其辯證思維能力也獲得很大提高。

(三)實踐能力培養。所謂實踐能力就是指能夠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中問題的解決或對自身實踐活動的指導的能力。政治課教學主要培養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實踐創新能力,如社會交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社會調查能力、政治參與能力等。這裏的培養是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具體的社會問題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其實是一種創新能力的培養。思想支配行動。實踐上的創新,先要思想上的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應與思維方法的訓練相結合,尤其要重視與創新能力密切相關的,如突破定勢思考法、發散求異思考法、放膽猜測思考法、標新立異思考法、追奇創新思考法等的訓練,只有充分發揮各種思考方法的威力,才能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做到奇思妙計,有如泉涌,具有極大的創造性,並最終在實踐活動中有所突破、有所創新。

總之,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爲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和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爲根本特徵,我們應努力追求創新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知識經濟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