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落花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重點句,把握課文內容。學習對比手法在表達中的作用。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回憶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

2.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課文,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對花生爲什麼有着特殊的感情,還要學習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出示目標(見課件)

三、深入探究課文的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這部分課文講了幾層意思?

講了兩層意思,第一層(3-11自然段)講議論花生的好處。第二層(12-15自然段)講從談花生到論人生。

2.自讀課文,畫出父親說的話,談談你的理解,體會文中對花生好處的議論以及從談花生怎麼到論人生。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1)體會第一層意思(重點理解父親的話)

①出示父親的話。

②指名讀父親的話,然後完成如下填空:

父親的話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種事物,父親認爲雖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讓人一見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還是_______最可貴。

③分析父親的話,學生議答。

a.“愛慕”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愛慕之心”?

b.父親有沒有產生愛慕之心?父親對什麼產生了愛慕之心?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c.什麼是“最可貴”?父親爲什麼認爲花生最可貴?

(板書:默默無聞地奉獻最可貴)

(引導學生理解蘋果、桃子、石榴高掛枝頭,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學生再次讀父親的話,並根據自己的理解,判斷以下句子是否正確,並說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裏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上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c)我們不需要外表美。( )

板書:對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對比。

師:對比手法,是文學創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運用這種手法,有利於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④教師:本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並不是說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

⑤生活中有沒有其他事物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的?有沒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這樣的品質?你能用上“愛慕”一詞說一說嗎?

(2)體會第二層意思

過渡:父親給我們點出了花生有別於桃子、石榴、蘋果的特點,父親僅僅是說花生嗎?

①出示父親的話。

②學生齊讀,談理解。

(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的目的是論人生,他讚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爲了說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父親教育孩子們要學習花生的優秀品格,注重實際,不炫耀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別人有用的人。)

③教師: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了嗎?從哪兒看出來?

④理解“我”說的話:

a.齊讀 b.討論交流

“體面”什麼意思?什麼叫“只講體面”?什麼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麼聯繫?

c.你身邊有沒有這種默默奉獻的人?請說一說。

d.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三部分。

四、分清課文的主次

1.按課文敘述的順序填空,再說說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練習2)

種花生( )( )( )

(板書:收花生 品花生 評花生)

2.思考: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安排?

五、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麼?把你的想法和同學們交流。

3.總結:課文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通過收穫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說明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課文在講述的時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內容寫得比較簡略,把主要內容寫得比較詳細。正是由於圍繞主要意思來寫,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瞭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哲理。今後我們在讀文章或寫文章的時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六、延伸拓展

人們常常從某種事物的特點上,體會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種常見的事物爲例,說說你體會到的道理嗎?

板書設計:

收花生

落花生 品花生 默默無聞地奉獻最可貴

評花生——對比(桃子、石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