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備國小數學教案教程

  如何備國小數學教案教程

如何備國小數學教案篇一:應該怎樣備好一堂國小數學課

如何備國小數學教案教程

怎樣備好一堂國小數學課

我們學校開展了一次數學課教學競賽,我也有幸觀摩了同行們精彩紛呈的課堂教學,感受很深:精彩的課堂,必定是歷盡了備課的辛勞。那麼,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到底如何備好一節課?怎樣才能達到備課的最高境界?才能生成有效而精彩的課堂?着實讓我想了很多。

傳統教學法裏有不少關於“如何備課”的經典之說,在現在乃至將來,仍值得我們進一步去認識、理解與遵循。如:明確教學目的、任務;把握相關內容的重點、難點;安排課堂形式、內容、結構等等。然而教無定法,"如何使相對穩定的教材與不斷改進的教學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則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深思的問題。

衆所周知,備課是整個課堂教學工作的起點,是上好課的重要前提與保證。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就沒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就沒有課堂中的遊刃有餘。那麼,在新的課改形勢下,教師應該如何進行有效備課呢?我想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就“如何備好數學課”談點粗淺的體會。

一、備課要轉變教學觀念

“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略”。備課的改革,教師首先在思想觀念上要有新的突破和創新。我認爲:我們首先要走出備課的一些誤區,比如,教師把備課變成教案的“克隆”,有的老師備課時,找來現成的教案一抄了事,就這樣,年年教,年年抄,除了寫了一些細節和過程,整體基本沒有變化。這樣,不重視備課,不重視教法的研究,不

重視教學效率,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就很低。再如,有的教師爲了在備課檢查中能體現課改精神和新課程理念,將“教案”改稱“教學設計”,把以往的教學過程分解爲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等。實際內容依然是“換湯不換藥”,“穿新鞋走老路”。如此改革,備課就成了一種形式。又比如,有些教師網上備課很輕鬆,從網上下載與自己備課內容相關的教案,不加取捨地變成自己的教案,全然不顧內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學實際的需要。這種“拿來”的東西,沒有自己主動參與的成分,註定會造成教學上的雜亂無章,斷章取義。備課真正成了網上資料的“拼盤”。

因此,沒有教師的思想上的重大轉變,就不會有整個備課內容方法上的突破。教師如果真正樹立了這樣的理念,就會在備課上關注學生。只有將新課程理念記在心上,教師們在備課中才能更好地給自己的課堂教學定位,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與時俱進。

二、備課要備好學生

備課首先要備好學生,這是教師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而要真正在教學中做到,並不是很簡單,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教師要想教會學生,必須先了解學生,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和困難。備學生的目的是爲了做到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的具體需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也就是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瞭解學生的內容包括他們的思想、情緒、知識和能力基礎、思維特點和思維水平、學習方法、愛好和對教學的期望等。在深入瞭解學生的基礎上,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照顧大多數的原則,確定教學的起點和難點,同時考慮相應的教學措施。如:在備《元、角、分的認識》一課時,我在本班同學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把教學的重點確定在對“分”的認識上,難點預設爲“角與分的互化”。這樣就能防止脫離實際、傳授內容過深而使學生茫然不懂,或者是知識過淺使學生索然無味,就能抓住學生心理,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與訓練。備好學生,其實還有一個最爲重要的目的.,即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的特點,想用一個教案來將所有的學生"九九歸一",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這就要求教師備好學生的同時,制定的教案內容要具有相當的"梯度"。這種"梯度"要能讓基礎好的學生"吃不了,兜着走",給他們留一些有思考性的問題,以作爲課堂內容的延續;讓基礎相對差一點的學生"吃得香,不肯走"。讓他們在簡單的題目裏,找回自信心,擁有成就感。因此,能否"因材施教"是檢查教師駕馭課堂能力大小、教學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也是能否備好數學課的前提條件。

三、備課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創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優秀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只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纔可能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完美統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區和本人教學實踐的特殊性實現有機結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對學習內容、教學方法的需求,充分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新課程

理念強調,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用教科書教”的過程,而不是“教教科書”的過程。

這說明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教師是教材的理解者、參與者、實踐者。備課時,教師要鑽進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鑽研、解讀和思考,否則,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師就只是充當教科書的“傳聲筒”、知識的“販賣者”角色,而沒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難將課上出新意和深意。長此以往,教師的思想必然僵化,學生必然厭學。另一方面,教師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葉聖陶語)。既然是例子,說明教材並非是教學的全部,教師要擯棄那種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義,靈活變通教材中與學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滯後於學生髮展的內容,及時關注時代發展的新動向,吸收生活中鮮活的素材,把它及時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學中。總之,教師在備課時,既要鑽進教材之中仰視解讀,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審視並超越教材。只有這樣,把自己變成教材的主人,教師才能充分發揮教材的功能,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我校一位教師上《軸對稱圖形》一課,事先製作了精美的關於軸對稱圖形的網站,內容包括各種各樣具有軸對稱特徵的漢字、數字、圖形和精美的圖片及在線答題、相關網站鏈接等。在多媒體教室裏,在老師的引導下,在鼠標的點擊聲中,學生們走進了神奇美妙的圖形世界,網絡爲學生們打開了一扇扇智慧之窗。一節課下來,不僅學生陶醉了,聽課教師也陶醉了。

試想,如果課前沒有充分的準備,沒有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深刻理解,哪來如此神奇的課堂。

任何一節成功的課,必定含有教師再創造的成分,我們不能一概地說創造越多就一定是一節好課,但如果一點不創造,肯定上不出一節精彩的課。所以,在備課時,教師必須緊密結合自身特點和學生實際,合理有效地對教材進行再創造。

四、豐富自己的人生

剛剛聽完我校的一位教研組長上六年級的《抽屜原理》,課前通過集體備課和她自己的精心準備,教學設計非常優秀,加上她本人教學素養良好,課上得非常成功。在聽課的過程中我突然就有了這樣的感悟:優秀的教學設計就像偉大設計師設計的經典、時尚服裝,而能否穿出風采和神韻,關鍵是模特的條件和素養,教師就相當於模特。教師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蘊、內涵氣質、教學素養等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課堂教學如此,備課又何嘗不是呢?備課同課堂教學一樣是科學也是藝術。備課的功夫自然也不例外,因爲要備好一節課,不僅僅是掌握了一些備課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就能達到的,那僅僅是基礎,它還需要備課人廣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和敏銳的思維。一節好課的誕生是備課人所有智慧和力量的綜合體現。所以我經常給我自己講,想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嗎?先做一個豐富多彩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