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井遊記》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目標:

《滿井遊記》教學設計模板

1、掌握課文中的一些生字詞。

2、理解文章中部分實詞的活用和虛詞的意義。

教學重點:

1、體會本文寫景的特色。

2、對比、反襯的手法。

教學難點:

同上

教學設想:

以讀代講,指導學生熟讀課文

課前準備:

1、 初讀課文,找出你不熟悉的字,加以解決。

2、 在解決生字的基礎上,讀順課文。

3、回憶《西湖遊記二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可以由回顧“單元提示”中的本文與前兩課的不同入手。

二、 檢查預習

1、 字詞認讀強調:(1)“ ”部首的字:髻、鬟、鬣。[補充:鬢、鬈、鬃等字,都與毛髮有關係(可由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規律)。]

3、 注意下列字的讀音:廿 鵠 鬣 茗 蹇 髻鬟 曝 呷 惡 墮三、

熟讀課文: 1、將生字帶入文中,自由大聲朗讀一遍,熟悉生字。

2、 同桌互讀互聽,可以將文章分開,一人讀一半,互相挑刺(可以從生字和斷句方面。)

3、 點讀,(可以選擇一男生和一女生賽讀,剩餘男女聲側耳傾聽,注意長句的斷句。)老師強調長句的斷句:(1)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2)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 齊讀熟悉。

三、 譯讀:

1、 自讀自譯方式:對着課文大聲說譯文,藉助註釋並調動原來的文言知識積累。

2、 靜悟:老師讀譯文,學生看課文。邊聽邊領會。

3、 齊讀鞏固

4、 點畫重點註釋(老師自己決定)

四、 當堂作業強化記憶生字詞

五、 賞讀

1、 導入會晤

作者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號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先後擔任過吳縣知縣、京兆校官等,中間兩度告歸。晚年定居沙市(今湖北省沙市)。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公安派”的代表作家。兄弟三人中,也以他的才氣和成就最高。他的散文力求自由解放,給人以清新活潑的感覺。有《袁中郎全集》。背景回放 袁宏道始終無意於仕途,他萬曆二十年(1592)就中了進士,但不願做官,而去訪師求學,遊歷山川。他曾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遊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遊記,如《西湖遊記二則》等。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在登臨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個性得到了張揚,創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漲。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的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遊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爲國子監助教。由於所任職務比較清閒,使得他有空閒寄情北京附近的山水。本文便寫於此時。以上兩點可以由有參考資料的學生講解。教師導入語:《西湖遊記》中描寫西湖全景的名句“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波光如綾,溫風如酒”(可以先由學生自己回憶)。袁宏道生性酷愛自然山水,寫景偏重表現自然之美,《滿井遊記》也有這樣的特色。

2、 默讀課文,要求:

(1) 用欣賞的眼光讀課文,說出自己的發現或提出一個有發現意義的問題。

(2) 同桌或者前後位的同學互相交流討論。

3、 探究

(1) 本文寫的是初春之景,“初”字在文中有哪些體現?目的:體會作者那顆善感的心。

(2) 你能試着發現本文在寫景狀物上有哪些特點嗎?試試看誰最具備發現的眼光!最具備科學家的頭腦!目的:積累學習寫景方法。特色探幽,明確 :

①白描的手法。作者寫景,不堆砌詞藻,沒有誇張、渲染和烘托,而是用極爲簡練單純的筆法將其勾勒出來。如作者寫“柳條”,只用“將舒未舒,柔梢披風”8個字,但柳芽剛吐、枝頭鵝黃嫩綠的風韻,以及楊柳的動態美都活生生地再現了出來;寫“麥田”,用“淺鬣寸許”4個字便表現出初春麥苗的.特徵,文字也極爲簡練。這種簡練的白描,有賴於作者對景物細緻入微的觀察。

②擬人的寫法。把景物擬人化,可以增加景物的動感或“靈氣”,也便於在景物描寫中滲透進作者的感情色彩。我們來看作者對鳥和魚的描寫:“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鳥的羽毛和魚的鱗鰭之間都洋溢着一股喜氣,這首先是因爲作者心頭盪漾着春天的喜悅。

③生動的比喻。文中的比喻主要是用來寫景的,如用“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來比喻明亮的春水,用“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比喻積雪融化後的山巒,這兩個比喻一氣相通,由明鏡而帶出對鏡梳妝的美人,顯得優美熨帖,同時能讓人產生美好的聯想。本文中的比喻也有寫人的,用“若脫籠之鵠”來表現自己終於得以出遊的愉悅,真是再真切生動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