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案《滿井遊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國小教案《滿井遊記》教學設計

1.掌握課文中的一些生字詞。

2.體會本文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體會本文寫景的特色。

2.對比、反襯的手法及運用。

教學設想:以讀代講,讀中感悟,指導學生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記遊小品。滿井是明、清兩朝北京近郊的一個風景區。文章用極精簡的文字記遊繪景、抒情諭理。歷歷如畫的景物描寫,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氣息,勃勃生機。作者借景抒感,給讀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袁宏道的足跡,去欣賞一下這美麗的早春景色吧!(板書課題、作者)

1.學生介紹作者(學生介紹不齊的,其他同學來補充,學生如再補充不完整的教師補充,並且積累)

2.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學家。字中郎,號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萬曆年進士,官至吏部中郎,與兄宗道、弟中道並稱“三袁”,爲“公安派”的創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潑,內容則多寫閒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間疾苦,對當時政治現實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

3.遊記,散文的一種。以輕快的筆調和生動的描寫,記述旅途中的見聞,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勝古蹟、風俗習慣和社會狀況等,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屬山水遊記,又因其短小,稱“山水小品”。

4.寫作背景

萬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順天府教授,終日又得和拜謁酬答打交道了,這使他頗爲苦悶,更使他苦悶的是有政見卻得不到申訴。好在袁宏道所擔任的職務比較清閒,有空暇就遊覽北京附近的名勝古蹟。《滿井遊記》就作於此時。

一讀:

通讀全文,解決字音字義問題。

1.學生讀課文,同桌爲一個小組,(有不認識的字和詞語,學生用筆在文章中標記出來,聽朗讀錄音的`時候更正)

注意下列字的讀音:廿鵠鬣茗蹇髻鬟曝呷惡墮

學生聽朗讀錄音,用筆在文章中圈、點、勾、畫。

熟讀課文

1.將生字帶入文中,自由大聲朗讀一遍,熟悉生字。

2.同桌互讀互聽,可以將文章分開,一人讀一半,互相挑錯誤(可以從生字和斷句方面等。)

二讀:

1.指名讀(可以選擇一男生和一女生賽讀,剩餘男女聲側耳傾聽,注意長句的斷句。)老師強調長句的斷句:(1)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齊讀熟悉。

三讀:

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重音,讀出作者喜悅的感情。

1.譯讀:

每冒風馳行:馳行,坐車出行。

未百步輒返:輒,總是,就。

2.第2自然段。廿二日天稍和:和,暖和。

土膏微潤: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潤;滋潤,潤溼。

於時冰皮始解:於時,在這時。冰皮,河牀上結冰的表面。潑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顏色。乍;初:始。鱗浪層層:鱗浪,像魚鱗似的浪紋。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晶晶然,亮晶晶的。然,形容詞詞尾。新開,剛打開

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樣子。

如倩女之hui面而髻鬟之始掠也:hui面,洗臉。掠,梳掠。

柔梢披風:披風,在風中散開。披,分開,散開。

淺鬣寸許:淺嫩的麥苗高一寸左右。鬣,獸頸上的鬃毛,這裏形容麥苗。

泉而茗: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詞活用爲動詞。

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酒杯,名詞用爲動詞,端起酒杯。

紅裝而蹇者:蹇,本文跛足的,引申爲驢,用作動詞,騎驢。

凡曝沙之鳥:瀑,曬太陽。曝沙,在沙灘上曬太陽。

呷浪之鱗:呷,吸而飲。鱗,借代魚。

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毛羽鱗鬣,鳥的羽毛,魚鱗魚鰭。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未始,未嘗。

2.自讀自譯方式:對着課文大聲說譯文,藉助註釋並調動原來的文言知識積累。

3.靜悟:老師讀譯文,學生看課文。邊聽邊領會。

4.齊讀鞏固

5.點畫重點註釋(老師自己決定)

四讀:(賞讀)

要求: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後學生作總結、歸納,學生自己理解掌握比喻的用法和作用。

閱讀思考:

1.北京一帶早春氣候有什麼特徵?

2.寫城中餘寒景象表達作者什麼心情?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3.第2自然段描寫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還寒”、萬物復甦的特點,分析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怎麼描寫的?

4.第3自然段表達了作者什麼願望?

5.本文在記敘描寫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

試舉例說明:

1若脫籠之鵠: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2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以物比物。

3如倩女之釀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

4麥田淺鬣寸許:以物比物。

賞析、探究:

用欣賞的眼光讀課文,說出自己的發現或提出一個有發現意義的問題。

本文寫的是初春之景,'初'字在文中有哪些體現?

目的:體會作者那顆善感的心。

(2)你能試着發現本文在寫景狀物上有哪些特點嗎?試試看誰最具備發現的眼光!最具備科學家的頭腦!

目的:積累學習寫景方法。

理清線索,強化記憶,爭取背誦第二自然段。

主題探尋:

這篇遊記描繪了北京近郊滿井一帶美麗的早春景色,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厭棄都市官場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