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草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草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5篇)

《草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

教學要求: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展開想像,具體寫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意境。

3、感受草原的美麗可愛,體會兄弟民族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2、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草原》這篇文章,課文主要寫了哪兩大部分內容?

二、新授

(一)講讀第一段

1、誰能將寫草原風光美的部分讀出來?他讀的時候,大家拿出一支筆來,一邊聽,一邊看,一邊想,手裏還要一邊勾畫。畫什麼呢?看看作者出去寫風光美以外,還寫沒寫別的東西?把你認爲不是直接寫草原風光的句子勾畫出來,看誰勾畫的準。

2、指名讀。

3、學生交流不是直接描寫風光美的句子。

(1)、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2)、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3)、理解高歌、低吟

(4)、這是兩句什麼句子?能不能將這兩句的位置進行對調?爲什麼?

(結合學生的交流,朗讀描寫風光美的句子。)

(板書:整體開闊豪放高歌;細部柔美陶醉低吟)

4、指導朗讀第一段。

5、總結:在學習中,我們知道作者進入草原,看到草原美景以後的情感變化,作者把景與情揉和在一起寫,讓我們既看到了草原的美景,又體會了作者的情感。

(二)講讀第二段

導入:草原不僅景美,那裏的人們也非常熱情好客。大家認真默讀第二段,先從整體上把握下內容,看看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再把能表現蒙族人民熱情好客,富有民族風情的句子抓住仔細思考。

1、學生默讀課文。

2、學生交流每段的內容,以小標題概括。(板書:迎客、相見、款待、聯歡)

3、學習迎客這段。

(1)、你勾畫了哪些句子,你能又讀、又說,再加上自己的評論嗎?(說讀式讀書法)(結合學生回答在迎客後板書:幾十裏外弛馬帶路)

(2)作者他們剛進入草原時看到了哪些景色?

(3)河後面用的感嘆號,你是怎麼理解的?

(4)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問題嗎?

4、讓學生舉一仿三,自己學習後面的相見、款待、聯歡。

5、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在相見後板書:握手再握笑了又笑;款待後板書:煮茶抓肉頻頻敬酒;聯歡後板書:套馬摔跤不忍別離)

6、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7、師:這篇文章,我們在剛纔的討論中看到了,作者先寫的是什麼?(指板書,生答寫景),然後怎麼樣?(抒情)然後通過寫事情,還在寫什麼?(抒情)根據回答板書:寫景抒情寫事抒情)

這兩個抒情的情共同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板書:熱愛依戀)

師小節:作者從風光美,人情美兩個側面表現了他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

三、課內外結合:

1、我們學習的課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見所聞,課下收集今天發生了巨大變化的草原資料或者圖片,準備在班上交流展評。

2、設計廣告詞:假如你是一名導遊,請設計出介紹蒙古草原的廣告詞。可借鑑課文中的好詞、好句,也可以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看誰最有創意。

《草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字。

2、學習第一自然段,通過語句的理解和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重點語句,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圖片讓學生欣賞,想想看到是什麼地方?有什麼感受?

二、提示課題,簡介作者。

三、學生初讀課文。

1、畫出生字新詞,認真拼讀。

2、想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什麼?

四、反饋

1、檢查生字學習情況。指名學生拼讀,糾正讀音。

2、齊讀生字。

3、讓學生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什麼?

五、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畫出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用“△”標出景物特點的詞,用“()”標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

2、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一段。

3、反饋探究

抓住寫景的`四句話:“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下來,走在那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去際。”和最後兩句寫感受的句子。指導學生理解、朗讀。通過圖文結合感受大自然的美。

4、指導朗讀。

教師範讀,要用高興、讚美的語氣讀,學生練讀,指名學生讀。全班讀。

六、課後作業。

1、背誦第一自然段。

2、蒐集有關蒙古族的資料。

七、板書設計

1草原

天空可愛明朗

空氣清鮮

草原(大美)小丘綠柔美像中國畫)

平地綠遼闊

羊羣美(像白色的大花)

駿馬和大牛靜立不動

教學反思:

依據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和聽課老師的評價,我覺得這一堂課有以下幾個閃光點。

一、教學手段“新”。

由於農村的孩子絕大多數沒見過草原,因此教學時,我採用多媒體教學。導入時,通過用多媒體播放七幅草原風景圖,再配上一首樂曲——《草原之夜》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感受草原的美。使學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樂美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方法“活”

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重點語句,如“那裏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等,通過學生的朗讀並結合圖畫讓學生感悟、理解。

《草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3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敘事散文。課文着重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時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課文按照作者進入草原以後所經歷事情的順序來敘述的。

二、教學目標

1.學習8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3.學習第1自然段的寫法,寫一個片斷。

4.瞭解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美麗,感受民族團結友好,產生熱愛祖國之情。

三、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欣賞、品讀描寫草原美麗景色的語言。

四、教學難點

品讀重點句和段落,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

五、學情分析

文章寫得很美,但對於沒有去過草原的孩子來說,想象其中的美景有一定的障礙。因此,在課前,教師有必要蒐集草原的相關圖片,製作成課件,課上展示給孩子看,這樣更能幫助學生了解草原的美麗。

六、教學方法

自讀自悟,讀中想象, 讀寫結合

七、教學理念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滲透美的教育。除此之外,還要從理解字詞入手,同時加強讀和寫的練習。把默讀、朗讀、引讀、齊讀、誦讀貫串在教學過程 之中。

八、教學準備:

草原的相關圖片

九、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揭示課題,啓發談話

你在圖畫裏見到的草原是怎樣的?你知道草原上的牧民有什麼風俗習慣?

在我國內蒙古、新疆等地有遼闊的草原。作者老舍訪問內蒙時,身臨其境,處在草原這一特定情境之中,油然而生了特殊的感受,目睹了草原的蒙族人民接人待物的風俗習慣,又感受到了民族團結的深厚情意。作者把這些內容都活靈活現地寫下了,讓我們隨老舍一起走進草原吧。

(二)初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

學生初讀課文,感受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樣的?

2.草原人民是怎樣待客的?

(三)學生自學課文

1.輕聲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不懂的字、詞查字典解決。

2.注重指導:勒、駿、迂、涯的讀音。

3.注重指導:染,三點水的旁邊是“九”,不要寫成丸,澀,右上邊是“刃”不是“刀”,襟左邊是補衣旁

4.讀一讀:

綠毯 勾勒 駿馬 奇麗 柔美 渲染 回味 茫茫 一碧千里

翠色慾流疾馳 迂迴 灑脫 襟飄帶舞拘束 羞澀 鄂溫克

(四)檢查自學情況

讀課文,按照作者進入草原的順序,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第一節:看到了草原的美麗景色。

第二節: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時看到的景色。

第三節:蒙古包外的握手歡迎。

第四節:蒙古包內的`盛情款待。

第五節:斜陽下的話別。

板書:初見草原——迎客——待客——話別

(五)質疑

還有什麼不懂的字詞?

(六)作業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3.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

(一)複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已初步學習了《草原》這篇文章,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理解課文,領略草原的美麗風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熱情好客。

(二)講讀第一節

1.默讀、分層次。

2.出示: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

對比着讀一讀,感受到有什麼不同?

3作者第一次來到草原,看到的天空景色是怎樣的?

出示:

那裏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4.去掉“那麼……那麼……”好不好?誰能夠用上它說一句話?

5..如果你置身於這樣一種清鮮、遼闊的環境之中,會產生怎樣的感受呢?作者的感受又是怎樣的?(板書:“總想高歌一曲”)

6..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錄音,想象一下,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樣的景色?(學生聽配樂朗讀錄音,聽後教師根據學生的想象回到作者的描寫)

7.出示幻燈圖景。重點理解“茫茫、翠色慾流、渲染、勾勒”同時進行朗讀訓練。

8.如果你置身於這番美景之中,又會產生如何的感受呢?作者又是怎樣的感受呢?(板書:驚歎、舒服)

9.作者爲什麼會“驚歎”?“既……又……”表示什麼意思?誰能用“既……又……”說一句話?

10.最後一句話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這是真的嗎?爲什麼這樣寫?(駿馬、大牛襯托景色的美麗)

運用擬人的手法,也突出了草原的美。

11.小結:這節寫作者初到草原看到的景象,從天空寫到地面,置身於美麗的草原這一特定環境之中,作者產生了特有的感受,情景交融。祖國的草原是這麼美麗,讓我們看這圖景,聽着草原音樂,把課文內容回味一遍,爭取背下來。

(學生看圖聽音樂,教師隨着音樂指點圖景,即興誦讀)

12.指名試背。

(三)過渡:草原的天很可愛,景色也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該怎樣理解?它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默讀課文2─5小節,思考以上問題。

(四)交流點拔

1.讀了課文,蒙古族同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體現蒙古族同胞熱情好客的語句很多,拿出筆把每小節中你最喜歡的句子劃出來,同桌互相說說喜歡的原因?

3.指名說,體會蒙古族同胞的熱情好客。

(1)出示

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①看畫面。

②學生說。

③男女老少穿着豔麗的服裝,騎在馬上,衣襟與綢帶迎風飄舞,確實像一條七色彩虹。(指圖說)

④把“飛”改成“跑”行嗎?他們爲什麼要跑得那麼快?

⑤所以在讀時要體現這種急切的心情。指名讀。

(2)出示:

也不知是誰的手……民族團結互助。

①如果你是訪問團的一員或是蒙古族中的一個,當時你會說些什麼?

②指名說。

③說着你想說的話,和前後左右的同學握握手,體會一下當時主客相見熱鬧的場面。

(3)出示:

幹部向我們……我們再回敬。

①學生說

②蒙古族同胞還用什麼招待我們?讀句子。

③他們盛情地招待我們,訪問團的每一個成員對他們都充滿了感激之情。帶着這種感情讀讀。

④指名讀

(4)出示: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①這句話怎樣理解?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聯繫《贈汪倫》這首詩互相討論。)

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麼忍心馬上分別,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無際的草原,在夕陽下,相互傾訴着惜別之情。這句話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和漢族人民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②理解中有困難嗎?

③讓我們帶着依依惜別之情,集體朗讀這句話。

(五)總結

1.課文具體寫了作者見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遠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靜態美和蒙古族人民歡迎客人時,熱情歡騰的動態美都給我們留下了深該印象。

2.草原上的美麗風光讓我們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更使我們深受感動。民簇團結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願。

3.朗讀課文

(六)佈置作業

仿照第一自然段寫一段話

《草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4

教材簡析

這篇精讀課文是一篇敘事散文。文章主要記述了作者到內蒙古草原訪問時所看到的美麗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熱情歡迎、盛情款待來訪各族同胞的動人情景,反映了各族人民團結友好的深厚情誼。

全文按照訪問的順序可以分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作者初次見到草原的美麗景色和感受。這一部分是寫景,作者用簡練、生動的文筆描寫了草原的美麗景色。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講作者訪問草原的經過。作者按照“遠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內——聯歡話別”的順序,描寫了蒙古族人民熱情歡迎、款待遠客的情景。這一部分是敘事,語言樸實、流暢,耐人尋味。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積累詞語,運用關聯詞語造句。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的美麗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體會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友好的深厚情誼,培養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引導學生自主讀書,用心感受和體會草原的美麗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2.體會文章按照空間位置、事情發展、思想感情三條敘述的特點。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看見過草原嗎?誰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學生自由談自己心中的草原)

2.草原遼闊無際、一碧千里、牛羊肥壯、野花遍地,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草原吧。(出示草原美景圖或放映草原的錄像片)

3.看到片中的景色,你們有什麼感受呢?

4.是的,我國現代著名的大作家老舍先生正是帶着這種感覺寫下了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第一課《草原》的。

5.板書課題:草原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還要注意讀書姿勢要正確。

2.指生讀生字、生詞,教師及時正音。(可採用指名讀、輪讀、齊讀等方式)

3.你覺得哪個生詞的意思比較難理解,而你已經理解了,介紹給大家。

4.默讀思考:課文的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麼內容?一會兒把你讀懂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5.學生讀書思考後回答問題,教師及時板書:

第1自然段:草原美景和作者的感受(寫景)。

第2—5自然段分別寫:遠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內、聯歡話別(這部分敘事)。

三、精讀課文,理解和體會草原美景。

1.初讀課文後,草原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圍繞草原“景色美”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草原的美麗景色。

3.引導學生從作者對草原景色的描寫和自己的感受兩個方面,品味草原美景。描寫:空氣、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小丘線條柔美,羊羣;感受: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駿馬和大牛靜立不動,好像……,等。

4、在引導學生理解內容的同時,進行朗讀和背誦指導。

5、指導學生課上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體會和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1.指生朗讀課文。

2.默讀思考、標劃:你從哪裏體會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1)遠道迎客——一羣馬,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幾十裏外歡迎遠客,等。

(2)蒙古包外——許多匹馬,許多輛車;也不知道誰的手,總是熱乎乎的,握住不放,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等。

(3)蒙古包內——一點兒不拘束,不大一會兒,幹部、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再舉杯,再回敬,鄂溫克姑娘既大方,又有點羞澀,等。

(4)聯歡話別——飯後,小夥子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民族舞蹈,太陽已經偏西,誰也不肯走,等。

3.面對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我們”有哪些表現呢?(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描寫中,體會客人們的表現——有禮貌,親熱,一點兒也不拘束,依依惜別)。

二、延伸拓展。

1.引導學生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含義。

2.本文只是表達蒙古族和漢族人民的團結互助嗎?如果不完全是,那麼,老舍先生還想表達些什麼?(引導學生理解本文要表達的各民族團結互助,情誼深厚的主題)

四、總結作業。

1.書寫字詞。

2.背誦第一自然段。

《草原》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5

【教學要求】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3、品讀,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2、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受到語言美的感染。

【教學難點】

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法、談話法。

【學生學法】

合作探究、討論法、朗讀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件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2、這麼動聽的歌,這麼美的畫面,你有什麼感受?

3、今天讓我們跟老舍爺爺一起去領略大草原的風情。

板書課題:

草原

二、整體感知,瞭解課文

1、快速瀏覽課文。

2、思考:

哪一段是寫草原風光,哪幾段是寫蒙古人的熱情好客?

三、學習草原風光部分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

作者按什麼順序寫了草原的哪些景物,都有什麼特點?

2、交流反饋,品讀佳句,朗讀指導:

課件圖片欣賞,生想象。

⑴ 品讀佳句:

重點體會和想象以下詞句:

草原的天空可愛。

天底下整體一碧千里。

羊羣似一朵朵白色的大花。

小丘線條柔美。

⑵ 看到這樣的情景作者有什麼樣的感受?

用你喜歡的方式讚美一下草原:

唱歌,自己做詩,讚美的話。

3、配樂朗頌第一自然段。

4、小結:

大草原的`景色真美!

四、學習蒙古人的熱情好客部分

1、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

朗讀,找重點詞句,表演。

思考:

課文中的哪些場面,地方體現了蒙古人的熱情好客?

2、交流反饋,品讀佳句體會:

“遠迎”一段中重點理解“來到幾十裏外歡迎遠客”“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

“相見”一段重點理解“也不知是誰的手……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民族團結互助”。

“款待”一段重點理解“誰都有禮貌……不拘束”;“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會心微笑”。

“聯歡”一段人們的盡情盡興體會。

3、體會“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含義及表達的感情。

4、欣賞蒙古人熱情好客錄象片段。

5、小結:

草原人更美!

五、總結

1、我們隨着老舍爺爺的筆觸,到內蒙古大草原,欣賞了草原的綺麗的風光,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更加深刻地體會了蒙漢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2、我們五十六個民族的兄弟姐妹親如一家,團結友愛,讓我們一起載歌載舞齊唱《愛我中華》。

【板書設計】

草 原

景美 人更美

天空可愛 遠迎

一碧千里 相見

羊羣似花 款待

小丘柔美 聯歡

蒙漢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