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誌培養國小生數感的教學策略

數感是人們對數的感覺,是人們對數的直接感知能力。在國小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繫身邊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是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和培養數感。

研修日誌培養國小生數感的教學策略

那麼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國小生的數感呢?聽了範存麗和陳鳳偉的專題講座後,有了以下-體會:

1、學會觀察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條件。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順序的知覺過程,通過觀察,學生從數實物開始認識數,由具體到抽象,初步建立數感。

2、數學來源於生活,數感的培養也離不開學生的生活。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生活資源,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充分引導學生運用“生活實例”因此發展學生的數感離不開學生的生活經驗,只有當學生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經驗聯繫起來,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

3、在數學教學中,將靜態的、結論性的數學教學知識轉化爲動態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使學生有充分的機會從事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的數感。

4、國小數學實踐活動強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學習數學,是通過動手實踐來掌握數學、運用數學,而不是聽數學、記數學。數學實踐活動是學生主動發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實踐活動的數學課堂是學生探索數學的理想方式。數感的培養和發展,更離不開實踐。國小生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但數學知識是枯燥、抽象的。因此,教學中教師創設多種數學活動讓學生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體驗和發展數感。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聯繫生活、實踐操作活動等,從小培養國小生敏銳精確的數感,體驗和領悟數的意義,從而爲學好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研修日誌培養國小生數感的教學策略 [篇2]

學習了數感培養這已課題感受頗多: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在操作中形成數感,在比較中發展數感,在交流中優化數感,在解決問題中強化數感.

1、在操作中形成數感 . 2、在比較中發展數感 . 3、在交流中優化數感 . 4、在解決問題中強化數感。

對於第一點我的理解是:學生在動手操作時,眼、耳、口、手相結合,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助於學生正確、全面、深刻地感知數、認識數。我是低年級教師,對這一點有很深的感受,學生主要通過對實物和具體學具的感知和操作來獲得數感,如果做到這一點,學生就很好理解所學的內容,如果不遵循低年級學生這一認知規律,那你的教學肯定是不成功的。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動手做數學、用數學,而不是聽數學、記數學。比如,學習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桌子有多長》時,你讓孩子們直觀的量一量一米是多長,用眼睛去看,用兩臂量,這樣腦子裏就會有一米這個圖,然後才能在腦子裏轉換成符號“一米”。

總之,數感是數字意識的最直接的表現,是數學思維的最基本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數感應當成爲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操作、比較、交流、

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國小生敏銳精確的數感,隨着數感的建立、發展和強化,學生的整體數學素養也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