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溝通能力和演講表達能力

爲什麼明明已經說得很明白、很清楚了,可是別人還是聽不懂,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呢?到底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和演講表達能力呢?

如何提高溝通能力和演講表達能力

演講培訓老師講到,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弄明白“思考的邏輯”和“表達的邏輯”。

思考的邏輯是一個從簡到繁的過程,一個不停追問“爲什麼”的過程;而溝通的邏輯正相反,是一個化繁爲簡的過程,是一個捨棄無關結論的過程,也是讓你的思維最核心的部分快速暴露出來的過程。

這就像以前語文考試的閱讀理解題,常常考一種題型:讓你總結全文或某一段的中心思想。這種題目,如果在國小階段,一定可以在文中某一段,直接找到中心思想;可如果出現在高會考試中,基本上要你自己去概括。

領導或同事彙報工作,其實就是出了一道閱讀理解題給他們,而“概括中心思想”又是必答題。

現在我的問題來了:你覺得應該出國小難度的題目,還是高中難度的?

回答“高中難度”的,統統給我面“幣”反省:你是來上班拿薪水的`,還是給大家出難題來了?

真正的高手,都力圖用國小式的簡單呈現方式,講一個高中難度的複雜的東西,好的結論,都有一種簡單之美。如果反過來,一開頭就把大家說得雲裏霧裏,那給人感覺一定是邏輯不清。

無論如何,溝通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自己思考的結果,總結成簡潔的話,直接表達出來。兩個原則:直接、簡潔。

可有人說了,我的結論已經明白無誤地說出來了,爲什麼大家就是聽不見呢?

那是因爲一個簡潔的“溝通結論”,必須捨棄很多“思考結論

大家對你的結論聽而不聞,因爲它是“思考的結論”,而不是“溝通的結論”。很多人的問題就在於,把“思考的結論”直接呈現出來。

比如:有人喜歡把一件事的所有看法都說到,認爲這樣看問題才全面;有人喜歡說模棱兩可的話,任何一個結論都包含正反兩面,以爲這樣才客觀……

如果你寫幾萬字的論文,這些都是允許的,但你現在是幾分鐘的彙報,結論又只能佔其中幾十個字時,你就必須勇於放棄一部分“思考的結論”。

如:思考的中間結論、思考的分論點、無關的結論、不重要的反面結論、補充結論。

那麼,核心結論應該如何表達呢?

想要說出一個簡潔有力的結論來,請對自己說這兩句話:

第一句:我不需要一個完美的結論!

第二句:這個結論一經出口,雖不能自我否定,但可以補充完善。

比如說,你的觀點是“這是現階段最可行性最強、最穩妥的方案”,你之後必須用強大的證據證明這一點,一旦你成功地說服大家之後,你完全可以對這個結論的前提進行補充說明:“某一些指標還有待考證”、“由於方案可參考的資料有限,在執行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將是一個大問題”。

這樣既不會動搖你的結論,又讓你的邏輯看上去很嚴謹。

所以說,不要怕你的方案不夠客觀、不夠全面、太過絕對,請大膽地說出來,然後把它當成宇宙真理一樣去悍衛。一旦成功了,你有大把大把的機會去完善它。

現在你已經得到了一句簡潔有力的結論,但在你證明它之前,還要知道一些小小的技巧。

第一個技巧:如果你的彙報超過1分鐘,請務必把那個結論放在開頭;如果超過3分鐘,請務必在結尾重複一下你的結論。

第二個技巧:在你說出結論時,使用下列提示語:

所以……這說明……因此……爲此……我們可以認爲……由此可見……簡言之……最明顯的是……事實證明……還包括那句:真相只有一個。

第三個技巧是:結論中儘量少用抽象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