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會計準則的比較研究論文

我國與外國使用的會計準則是不一樣的,關於兩者之間的比較研究有哪些內容?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的中外會計準則的比較研究相關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外會計準則的比較研究論文

  中外會計準則的比較研究論文篇1

會計準則論文範文提要:隨着國際資本市場完成全球化步伐的日漸加快,全球各國的投資者請求完成會計規範統一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而要完成全球會計規範的一體化,首先需求思索的問題就是各國在該方面存在哪些差別,以及怎樣化解這些差別。我國在推擠會計原則與國際接軌完成國際化的過程中,必需要充沛認識到本國的根本國情,而不能一味地照搬其他國度的會計原則。這也使得關於中外會計原則差別的比擬剖析成爲了當今會計界的研討重點。本文就是在這一研討潮流之下,針對中外會計原則存在的種種差別進行了研討,剖析致使中外會計原則存在差別的要素。

隨着國際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國間也逐步構成了一個互相聯絡卻又互相獨立的會計管理體系,在這樣的時期背景之下,各國之間如何化解會計差別,讓會計變爲一種國際上可以互通的商業言語,也成爲了國際會計界的熱點話題。在我國參加世界貿易組織之後,推進我國的經濟體系與世界經濟體系完成良性互動,完成我國會計原則的國際化也成爲了一種勢在必行的趨向。而要真正融入國際資本市場,最爲重要的一種辦法就是尋覓出中外會計原則存在的差別,針對這些差別進行比擬剖析,從而減少差別,是我國真正可以與國際接軌,順應國際市場的需求。

一、現階段我國與外國在會計原則上存在的差別

1、在政府補助方面存在的差別

我國的會計原則與國外同時期的會計原則在政府補助方面存在較大的差別,主要表如今關於政府給予援助的披露和政府進行補助的核算的方位和定義上,同時中外會計原則中,關於這兩個方面的處置上也存在明顯的差別。在國外的會計原則中,將政府補助定義爲政府部門經過將資源轉移給主體,從而換得主體在未來或者以前依據某些條件來從事相關的運營管理活動所給予的援助。

2、在關於買賣披露及關聯方的關係上存在差別

國外的會計原則中規則,任何國有企業都必需依據關聯買賣的相關原則來進行充沛的披露。而我國的會計原則則以爲,只要在雙方之間有投資關係,而其中的一方關於另外一方在運營和財務上的決策存在較大的影響,並且兩者存在一定的經濟方面利益的依存關係時,國有企業互相之間才幹夠被視爲互相關聯方。

3、在資產減值的會計手腕處置方面的差別

國外的會計原則在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置方面規則,一旦資產發作任何的減值,就可以肯定計提減值和減值損失準備,關於爲曾經計提的各種減產所準備的資產,假如後期遇到了資產價值的上升,就可以將上升的價值進行轉回。而我國的會計原則則爲了預防各個企業經過減值準備來轉回被隨意調理的利潤,規則了企業不能在日後轉回曾經提取了的任何減值準備,特別不可以轉回無形資產以及固定資產的減值準備。

4、在企業兼併方面中外會計原則所規則的會計處置差別

國外的會計原則規則的關於企業兼併所作的會計處置,僅僅觸及了非控制條件下所進行的企業兼併,並且請求企業只可以運用購置法來處置企業兼併事務,但是卻完整無視了權益分離法在企業兼併的會計處置方面的作用。但是,在我國的會計原則中,不只觸及了同一控制條件下企業的兼併行爲,更討論了非同一控制條件下企業的兼併行爲。另外,還規則了在非同一控制條件下企業的兼併行爲要採取購置法來進行處置,而關於同一控制條件下的企業兼併行爲要採取權益分離法來進行會計處置。

5、關於公道價值的採用範圍方面存在的差別

我國的會計原則關於公道價值範圍的規則相比擬國際會計原則而言較爲狹窄,限制更大更嚴厲,所以在運用上也更爲慎重。現階段我國會計原則所規則的公道價值範圍的計量根底僅可以用於非同一控制條件下、非貨幣性買賣、債務重組、投資興房產及其他金融工具的企業兼併。

二、招致中外會計原則存在差別的主要緣由

1、政治環境要素對會計原則的影響

由於採取不同會計原則有可能產生不盡相同的經濟效果,從而影響到各個利益相關者,所以,會計原則不單單是一項技術手腕,更表現爲一種政治程序。因此各國不同的政治制度也會間接地影響到該國的會計原則制定、會計實務以及會計理論,同時,各國的政治管理制度、與其他國度間的政治關係、政治體制革新和各種政治事情的發作都會對本國的會計原則產生極爲嚴重的影響。

2、整體經濟環境和經濟程度對會計原則的影響

一國的經濟環境和經濟開展程度是該國制定會計原則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影響要素,也是會計原則制定的基本緣由,其中主要指國度的經濟收縮程度、國際貿易情況、國際經濟組織參與狀況、國度的社會和經濟政策、根本的企業資本構造、該國資本市場的開展水品、經濟的實踐運轉方式以及最基本的經濟開展水平等。經濟要素不只僅直接地決議會計原則的根本規則,還會經過間接影響國度的文化、法律、教育、政治等各個方面,從而對會計原則帶來間接的影響。

3、社會教育和文化關於會計原則制定的影響

會計作爲一種技術和社會互相影響的活動,會觸及到物質技術和人這兩個方面,從而難以從基本上擺脫社會教育和文化帶來的影響,所以說,社會文化也是會計原則制定的重要影響要素。而社會教育關於會計原則的影響是經過對會計人員的培育和教育所產生的,只要當專業的會計教育和普通的會計教育都到達一定的程度,才能夠擬定和設計出與當今興旺的市場經濟體系相匹配的會計原則,並也能夠保證該會計原則的順利有效施行,所以說會計原則的施行和制定會遭到社會教育要素的影響。

4、稅收制度和稅收體系的影響

各國的稅收制度和稅收體系可以直接限制企業的會計實務和運營管理活動,稅務實務也是會計活動需求的重要組成局部。在一些國度之中將本國的稅則稅法當做該國的會計原則,而在另一些國度之中,卻有着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這些國度在應納所得稅和會計利潤之間通常存在差別,這就請求依據該國度的稅法來調整會計利潤。

5、一國法律要素對會計原則產生的影響

法律要素作爲一國各項規則制定的根底,也會對本國的會計原則產生嚴重的影響,各個國度也都經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不同水平地影響本國會計原則的施行與制定。而會計原則作爲對財務報告和會計覈算施行統一管理的根本原則,其權威性與強迫性也主要是來源於公佈和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管理部門。在有着成文法系和完好法律體系的國度中,普通由政府直接收理睬計活動,而職業會計的民間組織只可以發揮較小的影響和作用,會計標準自身非常注重邏輯性、完好性和系統性,企業的財務管理報告也非常關注正確性與合法性。而在運用判例法系的國度之中,法律法規關於會計活動的約束和管理是較爲宏觀的,會計標準的施行通常由該行業的民間組織完成,這些國度的會計原則也愈加關注公道性與真實性的準繩。

三、減少中外會計原則差別的主要措施

1、完善會計理論,促進會計理論的研討工作

我國在會計原則的制定方面,現階段依然缺乏有經歷的技術諮詢專家和實踐操作經歷。而在西方經濟較爲興旺的國度中,會計原則的制定和管理機構的原則制定人員與管理人員都是具有專業學問和理論經歷的投資人、政府管理者、專業研討人員、證券買賣專家、企業家和會計界的專業研討人員等相關的專家,正是由於有了這樣強大的專家作爲後臺,這些國度的會計原則制定纔有較高的質量,從而可以保證會計原則的順利有效施行。因而,我國應該充沛自創這些國度的勝利經歷,並分離本國的會計實務和時間需求,增強會計原則方面的專業研討,增強理論學習和理論工作,提升會計原則的設計程度,從而爲制定和施行高質量的會計原則奠定堅實的理論根底。另一方面,還要留意增強會計行業的從業和管理人員的業務程度,優化其學問構造,豐厚學問儲藏,同時還要增強理論經歷的積聚和學習工作,使會計行業的從業人員可以得到全面的進步,從基本上推進我國會計原則的質量,儘快減少與國外的差距,完成會計原則的國際化。

2、進步會計行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關於任何的管理活動,其中心內容都是對人的管理,而會計原則的施行和運用同樣作爲一種管理活動,會計原則的施行者,即會計從業人員就是這一活動的關鍵。但是我國現階段的會計行業卻嚴重缺乏所需的各種人才,這一問題的存在也嚴重限制了會計行業的進一步開展,也障礙了會計原則的制定和施行,不利於會計原則作用的發揮。會計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問題主要表現爲整體學問構造不合理,學問儲藏不完善,以及理論經歷嚴重缺乏,這些問題在會計活動中的限制作用極爲明顯。所以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問題必然會影響其從業程度和職業判別力,同時,隨着新的會計原則的公佈施行,會計人員必將會面臨更大的問題,從而招致工作中的更大偏向。因而,我國應該增強對會計行業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育工作,不時進步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強其學問儲藏和專業學問,從而促進會計行業的整體快速開展。

3、減少會計主體之間存在的差別

中外會計原則中,在企業的兼併問題方面還存在較多的差別,主要包括兼併商譽、調賬理論和計量與確認的理論、企業兼併的界定等方面。在會計處置上,國外的會計原則只允許採取購置法,而不能運用權益分離法。但我國的會計原則中,卻關於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的企業兼併會採取不同的辦法,同一控制的企業兼併採取權益分離法,而非同一控制企業兼併選取購置法。這些都標明我國在會計主體上存在特殊性,這就請求會計從業人員在實踐的工作中要針對不同的特性和問題,採取不同的方法和手腕,必需要不時地標準同一控制企業的兼併,處理好我國理想存在的企業兼併問題。

4、不時標準和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體系

第一,我國現階段的市場機制仍不完善,市場法律法規也不非常健全,市場上合法充沛的競爭依然缺乏,企業間的買賣也尚不標準。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假如不能充沛思索我國的實踐狀況,而將把公道價值作爲根基的國外會計原則運用在我國,將會對我國市場經濟的開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我國在設計會計原則時,應當僅僅在非貨幣買賣、非同一控制的企業兼併、投資性房產和其他金融工具等局部運用公道價值,但在生物性資產的管理原則中,應該選擇歷史本錢方式來計量,這主要是由於我國的各種生物性資產不斷處於良莠不齊的生長階段上,從而沒有構成非常完善的市場,因此難以得到公道價值,假如硬性採取公道價值,就很難保證其牢靠性。第二,我國的資本市場在容量和範圍等方面尚有缺乏,上市公司較少,在會計信息的運用上還有差別。這就請求各個企業在設計本身的會計目的時,必需思索企業的內部管理、投資者決策以及國度宏觀層面上的管理等各個方面的請求。

四、總結

在我國參加世界貿易組織的這些年來,我國在會計原則的開展上曾經獲得了宏大的成果,我國會計界研討學者和實踐工作者都做出了宏大的奉獻。將來隨着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步伐的加快和開展,我國在會計原則上必將不時減少與國際的差別,在質量和數量上都獲得較快的進步。爲此,我國的會計原則研討者要認識到產生這些差別的基本緣由,不時擴展本身思緒,明白存在的缺乏和優勢,依據本身開展需求來自創國際先進經歷和理念,進步本身研討程度,最終推進我國會計原則的國際化進程。

  中外會計準則的比較研究論文篇2

摘 要:會計準則建設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會計準則國際化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趨勢。由於各國政治、經濟和法律的不同,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制定程序和內容結構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中,既要考慮我國特有的會計環境,又要兼顧會計準則的國際化需要,在國家化的實踐中必須強化執行機制,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成本效益原則。

關鍵詞:會計準則 比較 國家化 國際化

會計準則是會計實踐的經驗總結,是會計工作的指導和規範。縱觀會計準則的發展歷程,美、英等西方國家會計準則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國際會計準則也有近30年的歷史。我國會計準則建設起步較晚,1992年頒佈《企業會計準則》,1997年頒佈第一個具體會計準則,到目前爲止,共頒佈了16項具體會計準則。建立我國的會計準則體系,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如何借鑑有代表性國家和國際會計準則的建設經驗,做到博採衆長,事關我國會計準則的質量和效率。本文擬通過對我國會計準則與美、英等國和國際會計準則的比較研究,指出它們的相同、相似和相異之處,說明其原因,提出對我國會計準則建設可資借鑑的一般性結論。

一、會計準則的國際比較

1.各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不同,導致會計準則的性質出現差異。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大體分爲兩種情況:一種是由獨立的民間組織制定,如美國、英國;一種是在政府有關部門主導下或由其附屬機構制定,如中國、法國。美國是會計準則的發祥地,也是會計準則最成熟的國家,現行會計準則制定機構是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它是獨立於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的民間組織,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制定會計準則方面的授權與支持。英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爲隸屬於財務報告委員會(FRC)的會計準則理事會(ASB);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是財政部會計司;法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爲經濟事務部下設的全國會計委員會。由於制定機構不同,會計準則的性質上出現差異。由官方制定的會計準則屬於政府行政法規或部門規章,依靠政府的力量來強制各企業執行;而由民間組織制定的會計準則本身不具有法律地位,主要依靠制定成員的廣泛性、會計職業界的認同和業務上的高度權威性等非政府力量來保障其實施。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和性質不同,主要源於各國不同的會計環境,不存在優劣之分。

目前,我國由財政部會計司制定會計準則並通過部門規章的形式發佈實施,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最佳選擇。不過,在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方面應向西方學習的是,會計準則制定機構成員應吸收企業界、法律界、證券界、註冊會計師職業界及會計理論界的代表參加,增強其代表性,使會計準則真正具備全社會公認基礎上的高度權威性和科學性。

2.各國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序相近,但在具體細節方面呈現一定的差異。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包括以下四個階段:一是計劃階段,由會計司根據經濟的發展和會計覈算的現實要求擬定各年度的會計準則項目,報部領導批准後具體分工落實到起草小組和起草人。二是研究階段,由起草人廣泛蒐集並研究國內外的資料,提出初步結論。其中,德勤專家諮詢組則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會計準則及國際會計準則進行比較研究並提出比較研究報告,供起草人蔘考。三是起草階段,由起草人根據研究階段的成果形成研究報告,對起草準則需要涉及的問題進行全面論證,在此基礎上起草初稿,並經起草小組討論後形成討論稿。四是徵求意見和定稿階段,討論稿完成後,在會計準則委員會內討論,提出修改意見,由起草人擬定徵求意見稿報部領導審閱。經部領導批准後在全國範圍內徵求意見,起草人在對各方面意見進行總結並報會計準則委員審閱討論的基礎上對徵求意見稿進行修改,經部領導審閱後形成定稿。

以上制定程序是借鑑國外經驗並從中國國情出發而確定的,與國際上慣行的做法基本上保持了一致,但在各階段仍存在一定差異。在計劃階段,立項程序有所不同,比如FASB在立項時,既考慮技術可行性,還考慮準則出臺後的普遍適應性並分析執行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而我國在立項程序上對普遍適用性及可能遇到的問題研究不夠,應予以借鑑。在研究階段,研究的內容各有側重,比如FASB將擬定的項目分爲已有準則公報、已有概念公告的修正和一般的補充規定及實務運行問題兩種,併成立專家工作組重點研究前一類問題;而我國在立項後則側重於與他國的比較研究,傾向於直接借用他國已有成果,對產生差異的原因及我國國情研究不夠,應予以加強。在起草階段,起草依據略有不同,比如FASB起草會計準則以財務呈報概念框架爲依據,以公衆意見作爲評價備選方案的基礎,而我國則更多地依賴比較研究報告,雖然有類似於財務呈報概念框架的企業會計準則,但內容較陳舊,未發揮應有的作用,應抓緊對基本會計準則的研究和修改。在徵求意見和定稿階段,徵求意見的範圍和形式各不相同,比如FASB徵求公衆意見的形式有討論備忘錄方式的書面意見和公衆聽證會方式的口頭意見兩種,徵求意見的範圍是全體社會公衆。而在我國,徵求意見的形式主要是書面意見,徵求意見的範圍則主要是社會上層,應予以改進。

3.各國社會經濟環境和法律體系不同,導致會計準則內容不同,會計準則體系各具特色。美國會計準則的形成和發展是市場經濟法制化、企業資本社會化、證券市場規範化和企業經營國際化等衆多因素作用的結果。會計準則的內容十分龐雜,數量之多,世界罕見。從準則制定的立足點看,旨在保護企業股東的經濟利益,維護證券市場的穩定和有序。英國的政治法律制度影響市場經濟運行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政策法制化,英國的會計準則雖然本身不具有法律地位,但它是在公司法這一法律框架內製定的,客觀上對公司法中的有關會計規定起了補充作用。相對於美國而言,英國會計準則的內容比較簡明,目標與公司法一致,旨在保護資本的安全和完整,特別強調“真實與公允”原則。在法國的經濟結構中,大型企業不多。與爲數衆多的中小企業並存,資本市場的規模和機制受到一定限制,主要以銀行信貸爲主,且法國政府非常重視從宏觀上對國民經濟發展進行有計劃的調節和控制。由於其獨特的社會經濟環境,構成了其會計準則的特有體系。法國會計準則不同於英美,有關會計準則的內容都被寫入法律條文作爲國家法律的一個組成部分,或作爲獨立的法律,對規範企業會計覈算具有法律效力,影響最大的就是“會計總計劃”。法國會計準則的主要目的是爲企業界內部管理和國民經濟服務,會計準則的.內容十分廣泛,涵蓋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和社會責任會計等各方面,並呈現出統一性、合法性和極度穩健性等特點。

我國作爲發展中國家,市場經濟起步較晚,資本市場不夠完善,各項法規還有待健全,因而在會計準則體系的建設中較多地借鑑了國際慣例。我國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本會計準則和具體會計準則兩部分,基本準則包括會計假設、會計原則、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會計報表編制要求等內容;具體會計準則分爲各行業共同業務準則、特殊經濟業務準則和會計報表準則三類。制定會計準則的目的在於規範企業的會計行爲,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從表面上看,我國會計準則有西方几十年的準則建設經驗和資料可資借鑑,體系和內容比較完善,但仍存在不足:雖然在體系上包括了類似於西方“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基本會計準則,但同英美等國相比,還顯得過於簡單,缺乏應有的深度,如基本概念過於抽象、概念之間層次性、邏輯性不明確,因而應加大研究和修改的力度;在各具體準則的行文方式和內容上已接近國際慣例,但對我國會計環境的研究不夠,對會計準則的經濟後果分析不夠,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準則的效果。

4.國際會計準則由於其面臨的特殊會計環境和制定機構的超然獨立性,在很多方面與各國會計準則存在差異。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原先爲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它是一個國際性的民間組織,自1973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制定和推廣國際會計準則。2001年,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完成重大重組,成立了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國際會計準則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在內容上,由於國際會計準則力求規範的是世界各國的面臨的會計問題並期望在國際範圍內被廣泛接受和遵守,這就決定了國際會計準則所能涉及的僅是會計覈算的一般原則,用以處理會計和交易事項最本質和最一般的問題,因而在會計準則的內容上表現爲面廣但不詳細,主要涉及的是符合普遍要求且又廣爲關注的項目;又由於世界各國經濟、技術、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各國對會計覈算的要求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因而會計準則也包含了適合不同國家需要的準則內容。二是在會計事項的處理方法上,爲了尋求不同利益相關集團的支持與承認,國際會計準則具有很強的兼容性,在會計處理方法上規定了較多的可選擇性。三是在會計準則體系和制定程序上較多地受到了美國的影響,這是由美國在會計準則發展和制定上的領先地位決定的。但自2000年底以安然公司爲代表的一系列會計舞弊案發生後,美國對現有以規則爲基礎的繁雜的會計準則體系進行了反思,《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的頒佈,標誌着美國對國際會計準則的認同感增強和參與程度的提高。四是由於國際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超然獨立性,與各國相比,國際會計準則較少受到法律因素的影響。五是在國際會計準則的目標上,重組後的IASC確立了三大目標:制定一套高質量、可理解和可監督實施的、符合公衆利益的全球性會計準則;促進這些準則的使用和嚴格運用;實現國際會計準則與各國準則的趨同化,尋求高質量的解決方案。國際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無權要求世界各國強制執行其準則,其權威性主要來自於準則本身的質量及各國會計職業界的支持和認同,隨着世界經濟一體化和資本市場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可以預見,國際會計準則的國際權威性作用將逐漸增強。

二、會計準則未來的發展趨勢必然是國際化,但在現階段仍主要表現爲國家化

隨着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勢不可擋,對會計理論和實務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計作爲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必須順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力求會計標準的國際化,從而爲全球貿易往來和國際資本流動消除語言障礙,降低融資成本。根據聯合國跨國公司中心的一份材料,由於會計準則之間的差異,一家德國公司的利潤,按美國會計準則計算可多出兩倍,按澳大利亞會計準則計算可多出22倍,按英國會計準則計算可多出24倍,這說明了加強會計準則的協調統一,增強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是多麼重要。此外,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國際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爲會計準則的國際化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而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日漸成效的工作則爲會計準則的國際化提供了制度基礎和保障。毫無疑問,隨着經濟的全球化、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和信息技術革命的加速,會計準則的國際化已是大勢所趨,中國的會計準則建設應適應這一變化趨勢,順勢而爲,加快我國的會計準則國際化進程。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以積極的姿態促進會計的國際化,從“三資”企業會計制度的制定、企業會計準則和財務通則的頒佈、股份制企業會計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統一企業會計制度的制定、一系列具體會計準則的發佈實施這一系列會計規範的變遷,無不體現了我國會計理論和實務建設中的國際化精神,更反映了逐漸與國際慣例接軌過程中應有的與時俱進的態度,並得到了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和世界銀行的充分肯定。與此同時,世界其他國家和組織也積極參與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從而更加速了會計的國際化進程。歐盟財長理事會提出2005年在上市公司範圍內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澳大利亞已宣佈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日、韓等國也重建了會計準則制定機構,並按照國際會計準則制定和修定其本國的會計準則。美國雖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與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處於“對立”狀態,對待國際會計準則態度消極,但自1996年以後,受利益的驅動態度突變,轉而支持國際會準則委員會制定高質量的會計準則,且在改組後的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中佔據了近1/5的席位。

雖然會計準則的國際化是大勢所趨,但是由於各國會計環境的差異,決定了國際化的進程將是漫長的,在現階段主要表現爲國家化。首先,國際會計準則是定位於全球資本市場跨國上市和籌資的財務決策導向,以發達的經濟爲背景條件,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並不完全適用。以我國會計環境爲例,目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政府是主要的信息使用者;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市場發育不完善,參與國際資本流動的程度較低;法制化程度不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註冊會計師行業自律性較差。所有這些,決定了我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國家化特徵明顯,重在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會計實務規範體系。其次,會計準則的國際化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性問題,其背後的實質是各國利益之爭,會計準則制定權的獲得就是利益的博弈過程。根據成本效益原則,誰在會計準則的制定權中居於主導地位,將會負擔較少的改革成本而充分享受會計標準國際化的收益。根據目前情況看,發達國家藉助資金雄厚的實力和會計準則建設時間長等優勢,在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中取得了主導地位,如果國際會計準則更多體現英美國家會計標準的內容和特點,則意味着其他各國在會計準則國際化的過程中承擔過多的改革成本,並有可能導致其爲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而花費的編製成本和學習成本大於因國際融資成本和國際貿易交易成本節約而產生的收益,這種博弈的非均衡狀態必將延緩會計準則的國際化進程。

三、爲了確保會計準則的效率,在國家化的實踐中必須強化執行機制,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成本效益原則

我國1988年在財政部會計司內設立會計準則課題組,根據《會計改革綱要(草案)》所提出的研究和制定我國會計準則、改革現行會計覈算制度的設想,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會計準則體系初步形成並日趨完善。而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企業會計造假現象並沒有隨着會計規範的完善而減少,且愈演愈烈,這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思。“一個制定得再好、再完美、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會計標準,如果難以執行或者得不到有效執行,那就不是一個最好的會計標準或者難以達到會計標準國際化的初衷。”誠然,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十分複雜,但都與沒有有效地執行會計標準有關。因而,在制定和完善會計準則的同時,強化會計標準的執行機制,加強會計監管,是我國會計準則建設刻不容緩、至關重要的環節。

推進會計標準的國際化,減少各國會計標準之間的差異,其優點不言而喻,可以提高各國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從而降低那些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進行投資和融資、參與國際貿易企業的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會計準則不能僅僅考慮在境外上市的少數公司的需要,還應考慮服務於大多數國內企業;不能僅僅看到會計準則國際化可能帶來的收益,還要權衡其蘊含的成本和風險。如果不切實際、不顧條件地向國際會計準則和某個國家的會計標準靠攏,必然花費大量的改革成本和學習成本,付出昂貴的代價。因此,會計準則的國際化決不是對國際會計準則的照抄照搬,更不是英國化和美國化,而必須是在符合成本效益原則下的國際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會計準則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證市場公平和效率的必然選擇。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會計準則的未來發展趨勢必然是國際化,但由於各國政治經濟環境的差異,會計準則的發展程度不同,在會計準則的性質、制定程序、內容和結構體系等方面呈現一定的差異,國際化的進程也不一致。目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軌時期,市場經濟體制剛剛建立,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逐步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會計準則體系非常必要。同時,順應世界經濟的發展,借鑑國際會計慣例,積極主動地參與會計的國際化進程必不可少。此外,強化會計準則的執行機制,把握好會計國際化進程中的成本效益原則,則是提高會計準則效率的必要保證。

參考文獻:

1.吳水澎。中國會計理論研究[M].中國財經出版社,2000

2.[英]C.W.諾比斯等。比較國際會計[M].中國商業出版社,1991

3.王德升等。國際會計[M].中國審計出版社,1997

4.曲曉輝。我國會計國際化進程芻議[J].會計研究,2001(9)

5.馮淑萍。關於中國會計標準的國際化問題[J].會計研究,200111)

  中外會計準則的比較研究論文篇3

資本市場一體化及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世界各國的投資者目前關於實現會計標準一體化的呼聲日益增高。當前中外會計準則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對會計標準一體化的實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文在分析導致中外會計準則存在差異性的因素的基礎上,探討了縮小中外會計準則差異的對策。

中外會計準則/差異/資本市場/市場經濟

當前,世界各國所建立的會計管理體系存在一定差異,這種會計差異也對世界各國產生了比較大影響。如何讓會計能夠成爲一種通用的商業語言,進而實現資本市場一體化,這是當前會計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我國的會計準則準則跟國外其他國家的會計準則尚存在一些差異,比如在政府補助、交易披露、資產減值會計處理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如何縮小這些差異,使得我國的資本市場能夠真正地融入到國際資本市場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內容。

一、導致中外會計準則出現差異的因素分析

(一)政治環境因素

會計準則不相同,產生的經濟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對不同的利益相關者也會帶來不同的影響。因此,我們說會計準則不單是一種技術手段,可以說更是一種政治程序。不同的國家因爲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導致不同的國家的會計準則不一樣,以及會計管理體系及會計理論也存在差異。與此同時,政治體制的變革與政治事件也會對一個國家的會計準則帶來影響。

(二)經濟環境與經濟水平因素

一個國家制定什麼樣的會計準則,一般是根據本國的經濟環境及經濟發展水平來進行制定的。這些經濟環境與經濟發展水平主要包括經濟膨脹的水平以及國際貿易發展狀況、該國的經濟運行方式等。值的一提的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因素既會直接影響會計準則的制定,也會間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文化教育以及政治體制等多個方面,這在一定程度上對該國的會計準則也會產生間接的影響。

(三)社會教育與社會文化因素

會計所涉及到的內容有物質技術與人等,爲此它很難擺脫出社會教育與社會文化方面所帶來的影響。社會教育給會計準則帶來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對會計隊伍進行培養及教育等途徑產生的。一個國家的會計專業教育水平只有到達一定的水準,才能夠科學設計跟發達國家的會計管理體系一致的會計準則,並可以確保本國的會計準則可以得到有效的實施。

(四)稅收制度與稅收體系因素

一個國家的稅收制度與稅收體系可以直接地影響到會計實務與會計經營管理方面的活動。同時,稅務實務也屬於會計活動中的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在一些國家中是相通的,而在一些國家則是存在差異。

二、縮小中外會計準則差異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會計理論,提高會計理論的研究

在國內,制定會計準則尚缺乏諮詢實踐經驗豐富的會計技術專家。西方國家制定會計準則則是一些有實際操作經驗的會計人員及管理人員,比如證券交易專家與會計領域資深的專業研究人員等。因爲西方國家有了這些強大的專家隊伍作爲後盾,其制定的會計準則纔有比較高的質量。爲此,我國要認真借鑑西方國家有益的經驗,結合本國的會計實務的實際情況,不斷強化會計準則理論及實證研究,以大幅度提升我國的會計準則之設計與發展水平,儘量縮小跟西方國家之間的差距,進而推進會計準則能夠更快地國際化。

(二)提升會計行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會計管理的核心其實就是人的管理。會計從業人員則是會計活動的關鍵因素。當前,我國會計行業最缺少的就是專業人才,這個問題不可忽視,已經影響到了會計行業的深入發展,嚴重阻礙了我國會計準則之制定與有效實施。筆者認爲,可以通過加強培訓、加大會計專業教育的培養力度等途徑,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及職業素質。

(三)縮小會計主體之間存在的差異

在企業合併過程中,合併商譽與調賬實踐等方面問題是中外會計準則所存在的一個比較大差異。國外所採用的會計處理方式只是購買法,不採用權益結合法。而我國則既可以選取購買法,也可以運用權益結合法進行企業合併。由此可見,我國在會計主體方面存在一些特殊性,爲此我國會計從業人員應該針對會計工作的特點與問題,靈活實施不一樣的辦法與手段,規範企業合併的會計處理方式,妥善處理好企業合併問題。

(四)不斷規範與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體系

當前我國的市場機制尚不夠成熟,市場經濟體系也夠完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易尚不夠規範。基於這個背景,假如不去考慮國內的實際情況,則將公允價值當作國外會計準則在我國進行使用,則會對給我國市場經濟帶來許多不利的發展因素。筆者認爲,在實施公允價值的過程中,應改結合實際進行操作,在非貨幣交易的企業合併中、投資性房產中才可以部分使用公允價值;而在生物性資產方面的管理準則當中,則可以選擇歷史成本方式進行計量。因爲生物性資產在國內屬於參差不齊,並未建立比較成熟的市場,進而很難得到公允價值,假如硬性規定使用公允價值,則難以確保其可靠性。

綜上所述,中外會計準則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這些差異的影響因素比較多。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存在差異的原因,並不斷拓寬解決對策,縮小中外會計準則差異,以推動我國會計準則能夠更快地實現國際化進程。

參考文獻:

[1]趙曜.淺析中外會計準則比較與研究[J].中國城市經濟,2011(24).

[2]張雪.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研究[J].商,2014(5).

[3]邱曉�|.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比較研究[J].北方經貿,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