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實用的國中優秀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中優秀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實用的國中優秀作文

國中優秀作文 篇1

我原本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有一個和諧幸福的家。

可是,就在我七歲那年,爸爸和媽媽不知爲何大吵大鬧。媽媽氣得要離家,我生怕媽媽走,長夜不眠,說是以淚洗臉,其實是以淚洗澡。幼小的我,猶如心頭重重地劃了一刀,這傷,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癒合了。

哪知,如今舊戲重演,而且愈演愈烈.

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但是,我相信老師,所以,我要對老師說說我的心理話。

這一兩年來,爸爸和媽媽的關係越來越不好,爲一點小事就會吵起來,甚至,他們爲別人的事,也會吵起來,尤其是這個寒假,今天才初十,他們就吵了三架,第一次是在臘月二十六,第二次是在臘月二十九,第三次是在正月初九。

初九那天,我和爸爸剛從大姨家回來,還有我三姨家的兩個孩子——我的大姐和妹妹——都來了。一到家,看見媽媽沒在家,爸爸就叫我去喊,他說:“你媽肯定在張家打牌。”的確,她在張家打牌,我去喊她回來,她不但不回來,還罵了我一頓。老師,我去喊她回來,我有錯嗎?據說我媽打牌輸了,有氣。難道她的氣就可以隨便發泄到我身上嗎?回到家,爸爸問我是不是捱罵了,我急忙說:“沒有,一會兒就回來。”爸爸很生氣,但是沒有出聲。我和爸爸煮了飯,大家吃後,他就去買肥料。

姐姐和妹妹要走,我怎麼也留不住。我問她們是怎麼回事?爲什麼這麼急着要回去?我有點生氣了。但是她們沒有絲毫留下來的意思,只是說了聲:“對不起,我實在不願意看到姨爹、姨娘吵架。”頓時,我鼻子一酸,連一句話都沒有說出來,我轉了身,跑進屋,躺在牀上,大哭了一場。老師,就因爲爸爸和媽媽喜歡吵架,連姐姐和妹妹都不願意在我家,我生在這個家,我感到自卑。

到了傍晚,媽媽回來了,她還做了許多事情,爸爸一回來,就開始吵,媽媽開始沒有答應他,但是爸爸繼續吵,於是脣槍舌戰又打響了。後來,他們要離婚,爸爸去寫離婚協議。當爸爸剛好把“離婚協議”這四個字寫起時,鄰居來了,鄰居不許爸爸寫了,兩邊都有人勸說,這樣,這場大戰才慢慢偃旗息鼓。

他倆吵架時,我一句話都不敢說,我生怕說話倒使他們倆吵得更兇。我一直坐在一個小凳子上,雖然沒有說話,但是誰也不明白我有多難受。我坐在那兒,我不停地對自己說,“不要哭,不要哭。”但是,我的淚水失去了控制,好不聽話,不停地往外涌。

也許,我寫這篇作文,根本就是錯的。這篇作文貶低了母親,但是爸爸一開口如雷貫耳。爸爸以前也喜歡打牌,只是爲了家,爲了我,他天天干活,沒有時間打牌。而媽媽不同,把家裏的活一干完,就往牌桌上坐,我沒有哪一週回家,不是到茶館去拿鑰匙的。

臘月二十九的下午,我和爸爸去祭奠祖輩,飄墳掛紙,掛完紙後,爸爸叫我許個願,祈盼祖父、祖母陰間顯靈,保我許願成真。爸爸叫我許個“考上重點高中”的願望。然而,我沒有許這個,而是許的:“希望他們保佑我們一家和睦,團圓。”

現在,爸爸和媽媽就是說話聲音大一點,我就害怕,害怕他倆又吵架。以前,我以生在這個家而自豪,現在,我因生活在這個家而自卑。爲什麼命運如此捉弄人,讓我幼小的心靈承受這巨大的痛苦。這一切的一切,就好像是在我以前癒合的傷口上再補上一刀,撒上一把鹽。

我希望有一個美滿的家,不願再看到父母吵架的情景。老師,您說,我在這樣的環境下,我能夠好好學習嗎?

老師,這些都是我的字字肺腑言,句句心裏話,還希望老師不要把這篇文章在班上公開,我想老師一定能夠理解學生的用心。我希望我的`家回到從前,回來那美好寧靜、和睦團圓的日子。我的家,再也經不起任何風浪的襲擊了。

晚上,我夢見了我雙手捧着老師送來的“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祖父、祖母,含着笑,踏着彩雲來到家裏祝賀。爸爸和媽媽手牽着手,望着我,笑得是那樣的燦爛。我爲爸爸和媽媽的攜手笑而甜蜜地笑了,

國中優秀作文 篇2

捧起書卷,讓滿紙墨香爲生命上妝。

夜已深,牀頭的燈卻還長亮着。燈管昏黃,照在我的眼眸裏,也照在手中的書卷上。此時,我靜靜地端詳着的是那本林清玄的《星月菩提》。

不知怎的,林清玄總是對我有莫名的吸引力。林清玄,於竹“林”之中,品味“清”淡人生,感悟生命“玄”機,我想《星月菩提》更是讓我想要快點將它佔爲己有,是因爲對星空的依戀吧,是因爲對月亮的情愫吧,這些我都不得而知了,只知道這書啊,我一拿起就再也放不下了。

我輕輕地摩挲着手中的書頁,指尖上是雋永的文字,凝眸住處是不住的沉思。透過文字,我與林清玄對望,觸到了他心裏的海洋。

他的文字裏,總是透着淡淡的禪意。一個個佛學故事不但沒讓我厭煩,反倒讓我深深的沉醉其中了。他是個信佛之人,而他卻用文字告訴我,佛不是迷信,那是人的精神寄託,是讓你無助時堅持下去的理由。我暗笑自己故作深沉吧,卻確實又在其中悟出了片片飄落在我心中的禪意。透過窗,穿過繁華卻又清冷的街道,跨越真實卻又虛幻的城市,我看到有一個名叫信仰的'東西在閃光。

好一個有星有月的夜晚,我在這個城市的角落裏,靜靜地倚在牀頭,看哲人哲思凝成雪凝成霜,又在我心中融化,顯示我滿心的光華,溫暖滋潤我身體的每一個角落。我時而慨嘆於書這一化妝師的高超技巧與深刻領悟,時而又爲那個越長越像貓頭鷹的銷售者而百感交集。這是林清玄在告訴我情由心生吧!那我與書共舞,與文字共樂,又何嘗不是在爲生命化妝呢?

清新的文字裏透出清淡的禪意,好像星月的光華普照大地。而我,在星月下,在菩提樹下,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化妝。

天上的星月落了,文字就是心中星,書就是心中月。心中星月常在,我的世界永無黑夜。

還是那個不施粉黛的我,卻因腹有詩書氣自華吧。你看,是書在爲生命化妝。

國中優秀作文 篇3

沒有人可以預測,在匆匆的青春裏,在自己最美麗的時候,會遇到怎樣的人,怎樣的對白與怎樣的眼神。

似乎青春就應該這樣似的,總應該有一段被稱爲刻骨銘心的甜蜜故事,故事總會發生,或遲或早。而那位他,總會在無意間來到你身邊,牽起你的小手。

青春的愛情,總是有點幼稚,但很甜蜜。在路邊昏黃的燈光下,在射進一線陽光的樹底下,在公園安靜的長凳上,只要歡喜,便可相擁深吻,世界可以忘掉,只剩你和她。

爲了看一場電影,爲了去一趟旅遊,你可以省吃儉用好長一段時間,只爲短暫快樂的時光,留下的是最清新的回憶。牽手走一段小路,可以很滿足;路邊採來的小花,也可以很浪漫。

第一次牽手的心跳,第一次親吻的臉紅,第一次表白的忐忑,似乎總屬於青春的`這段故事。年輕的情侶,總是那般浪漫。柴米油鹽似乎與他們無關,眼中有的只是玫瑰和巧克力。

爲了他,她開始精心打扮,讓自己變更漂亮;爲了她,他開始放下架子,變得溫柔,很貼心……故事似乎在甜蜜中蔓延,他們被期待過上童話般幸福的生活。

只是,走在各自的軌道上,慢慢地發現,有些故事似乎已經走到了尾聲。青春總是太無情,慢慢地磨去年輕人的純真。現實更殘酷,總讓本是相愛的小情侶變得悲觀與憂愁。不知從何時開始,柴米油鹽掛在了嘴邊;慢慢地,屬於初戀的那份甜蜜淡去,越來越淡,直至索然無味,甚至變得有點酸,一點苦。

或許這是真的,有些愛情,只適合永遠停留在記憶裏。一轉身,便走丟了那誰。不管怎樣,仍要感謝那位最早牽起你的手的人,你青春的回憶,很多是屬於你們的。

一起的回憶,那樣的清新,那樣的美麗。青春的那場初戀,像是夢,夢一般。

國中優秀作文 篇4

漫步在用落葉鋪成的小道上,腳下發出“沙沙沙……”的響聲。我彎下身子,拾起一枚枯葉。葉上已經是沒有了之前那種所能感受到的活力。肯着着片枯黃的落葉,它就像在爲我講述着它的一生。

春天,在大地的哺育之下,樹木抽出了新的嫩葉。着一片片小小的葉子,是樹上的斑駁翠綠,是人們知道春天到來的提示,是這個車水馬龍的城市的特別裝飾,是寒意未盡的春天的點綴。清早,一個稚氣的聲音愜意地說:“媽媽,空氣好清新喔!”

葉子逐漸逐漸長大了!到了夏天,嬌陽似的烈日照射着大地。小草都泄氣的好像是抵擋不住這酷熱的天氣,都紛紛低下了頭,但是,只有葉是顯得特別的有精神,特有活力。生長得密密麻麻的,讓猛烈的陽光一點都不能穿過,因此許多人在樹下乘涼、嬉戲,度過這悶熱的夏天。

秋天轉眼間就到了!葉子們都紛紛在這個“秋季時裝節”上披上了紅的、黃的外衣。特別是楓葉,都紛紛穿上了鮮豔的紅裝。有許多人還特地去觀賞這美麗的楓葉。這是葉子多麼值得驕傲的啊!漸漸到了秋末,枯黃的樹葉紛紛從樹上飄落下來。小道上盡是枯黃的落葉。許多小孩在落葉上奔跑,人們在落葉上漫步,他們和我一樣也在盡情地享受腳踩在枯葉上發出的聲音——沙、沙、沙……這大自然創造出來這麼自然舒適讓人陶醉!一陣帶者寒意的.秋風吹來,把樹上的枯葉都吹了下來。這時,漫天的落葉紛紛揚揚猶如一隻只蝴蝶在空中飛舞,落在地上。雖然很美麗,但卻帶着一種莫名的淒涼。

也就這樣結束了嗎?

這時,幾個農婦在收拾地上的落葉。原來,她們想把落葉存起來,到了冬天,柴火少的時候,就拿這些落葉來燒火……

一片落葉從高高的樹上飄下。它泛着枯黃的顏色,它飄落的姿態好看極了,就像一段精彩的舞蹈,跳完了就輕盈的在地上着落。我不由地讚歎:“落葉好美!”

國中優秀作文 篇5

就目前來講,多少家庭因爲孩子感到無助而困惑,多少家庭因孩子感到無耐而悲觀,他(她)隨着孩子的一天天長大,幸福、期盼和渴望卻在一天天的減少。

更有甚者漸漸地失去了做父母的感覺,父母看不出是父母,孩子似乎也看不出是孩子。如此下去,人世間最美好的親情將不復存在。面對此情此景,社會上的有爲之士潛心鑽研,刻苦實踐,用真情和智慧編寫了這一套科學的系統的家庭教育書籍。這就是《牽手兩代》親子課程,這是一套爲0-18歲孩子的家長們編寫的教育課程。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論,馬思洛“需要層次說”理論及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爲依據。以造就“因教育而幸福”的親子及因“教育而美好”的家庭爲最終目標。爲了我目前工作的需要,集中精力先看了七年級版的《逃避不是辦法》這本書,這本書呈現了七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圍繞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發展需要,通過內心讀白,真實生活場景下的心靈對話和耐人尋味的親子教育故事,求助熱線及解答等幾個方面再現了專家與學生的互動場景。形象生動而靈活的運用了科學有效的教育、心理的規律並採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和手段,指導家長和孩子適應環境共同成長,幫助孩子學會交往,指導孩子學會學習,理解尊重孩子的興趣和獨立的人格等等。使我感覺受益處匪淺。

書中談到,作爲孩子的父母,就要充當着孩子的教育者,同時又是一位學習者,父母教養孩子的過程,本身就是和孩子共同學習、相互督促,一起成長的過程。在新知識、新科技面前,父母與孩子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父母如果不學習便難以成爲稱職的家長。的確,通過幾十年的教育和諮詢經歷來看,有問題的孩子的家庭往往都是父母做了自認爲很正確的事情,而且自認爲這樣的做法都是爲了孩子的“好”。可結果恰恰相反。你看,多少父母就怕孩子長大後沒有特長愛好,從小悉心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學鋼琴學古箏,這樣在違背孩子的意願,不尊重孩子的興趣發展下,可以欣賞到家長的最後的“傑作”,孩子即使鋼琴或其他琴類彈到了九級,可只是認爲完成了家長的任務,自已將因徹徹底底地可以從此再也不摸琴了而感到自由和解放;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是那麼的迫切,在這樣高期待的壓力下,逼迫我們的孩子竟不允許自已有絲毫失敗,孩子一旦對自已不滿意了,他(她)們就會用軀體亦或是精神的疾病來向人宣告;“不是我不行,是我有病了,才變得這樣。”

由此可以看到家長只強調孩子需要不斷的進步,卻忽視了應怎麼引導孩子學會面對挫折,面對失敗。當家長一味的盲目要求孩子後,只能讓孩子更加害怕失敗,最後逃避了現實的責任;還有一些家長光向孩子要分數而全然不管其他方面,從小就向孩子不停的灌輸着這樣的思想;只有你學習好了,以後一切都好了。在這種思想的束縛下,孩子往往容易發展成爲綜合素質不強而人格又相對不太健全的人;還有一些家長覺得自已就這麼一個孩子,認爲家長吃點苦不怕什麼,可千萬別讓孩子吃苦的思想始終伴隨着孩子的成長以至到長大,在這種百般溺愛下的孩子結果喪失了獨立成長的自由,扼殺了自信、自強的本性,也承擔不了自身的責任,最後成了“啃老族”。

看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而且也是一所孩子永遠也不畢業的學校。可這裏的導師持證上崗了嗎?如果不是這樣,那麼父母開始行動吧!父母的學習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沃土,家庭走向幸福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