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伴隨我成長的作文

篇一:書本伴隨我成長

什麼伴隨我成長的作文

在現代社會,無論什麼人,都必須常常與書打交道。對於青少年來說,更是從小就與書爲伴,是書本伴隨着我們成長的。書本是打開我們心靈之窗的鑰匙,是我們通往未來世界的探索,是我們不斷進步成長的伴侶,是我們走向成功人生的階梯。

記得大概是四、五歲時,當時伯父家的哥哥和姐姐都已在上學。他們常常拿着書逗我玩,給我講書裏許多有趣的事。有一天,我和媽媽到街上去,看到書店裏有各種各樣好看的書本,就被迷住了。媽媽就給我買了幾本兒童讀物。其中有一本小人書和一本教兒童認數學的書。從此,我就把書當寶貝似地看待。不但學會了看圖講故事,而且對數字產上了濃厚的興趣。哥哥姐姐也經常教我玩各種數字遊戲。

進入國小後,早已經接觸過數字的我,對於個位數的運算規律而興奮不已。這時,老師卻開始教給我們兩位數的運算,我才覺得書本的知識是要靠老師傳授的,更知道數學是一門奇妙的學問。到了二年級,老師開始教我們乘除法了,這讓我更加喜歡上了數學科,在幾次競賽中獲得了優秀的成績後,我就是更加迷戀上數學了。

很快地就到了國小畢業班了。我從書本中學習到了許多知識了,瞭解了祖國地理環境和名山大川,文化歷史,掌握了初步的科學知識,更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書本中那些爲了祖國和人類文明進步而奮鬥奉獻的革命家,科學家,都是我崇拜的偶像。我對數學的學習有了更大的進步,幾何與未知數的知識把我引向更加奇妙的數學世界。

國中的三年學習,是我成長的轉折點。三年來,我不但在老師教育下學習各種書本知識,而且學會了獨立學習。除了發揮我的數學專長外,我對文學作品也產生了濃厚興趣。尤其是優美的散文和故事曲折動人的小說,都是我業餘閱讀的最佳選擇。我與書本結下不解之緣,書本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爲我的智慧源泉。

篇二:閱讀伴隨我成長

櫻花吹落,細草萌動。在明媚的春天,回首成長的漫漫長路,才發現自己已脫去滿身的稚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可見,一個人的成功關健是具備好的習慣。一個好的習慣,便爲我們創造了美好的未來。

那一次,我讓閱讀成爲了習慣。(66作文網 )

我是一個不愛看書的孩子,儘管媽媽爲我訂購了許多課外書籍,但我卻從未翻看過一本。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小夥伴們都在文學的滋養下慢慢成長。不管是言行舉止還是思想都達到了老師滿意的境界。他們清新優雅的文章總是讓老師讀後賞心悅目。但是我,與他們比起來,相差得太遠太遠。

直到那天,我第一次翻開了課外書籍。我和媽媽一起去看望好久不見的朋友。媽媽和她的朋友一見面,便滔滔不絕地談起話來,完全忽略了一旁的我。我時不時垛垛腳,要麼就拉着媽媽的手吵着鬧着回家。媽媽把我勸到旁邊取暖,我安靜下來,一動不動地對着柴爐發呆。媽媽看見我這副可憐樣,便從大揹包裏掏出一本《作文與考試》遞給我,說:“看看書,打發打發時間,還能瞭解更多的知識呢!”我接過書,漫不經心地翻看着,四處找尋圖畫。但不知不覺中,書中的文字不再那樣僵硬無力,變得活力四射,吸引了我的視線。不久,我便沉浸在書中無法自拔。美味的.羊肉串端上了桌,我卻直着眼睛,定定地看着書本,任憑羊肉串一串串減少,直至光盤。隨後,媽媽又遞給我最愛的薯片,我卻只是將它冷冷地扔在了一旁的桌上。十分鐘,二十分鐘,一小時,兩小時…。”時間快速流逝,一上午時間就被書本吞噬。

回家後,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一下子鑽進書櫃,尋找着那些曾被我冷落的書籍,我將它們捧在手裏許久,溫暖了冰冷的書皮,它們也溫暖了我冰冷的心。從此,我的生活充滿書香味。

在不斷地閱讀書籍中,大量的美文佳句被我吸入大腦。我的世界只有書。

在閱讀生活中,我也養成了寫作的好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再好的記憶力經久也會衰老,爲了讓每本讀過的書伴隨着我一路成長,爲了讓一往篇篇美文使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我總會在看書時,忙動着手中的筆,把那些美好永遠記下。也會在讀完書後感慨萬千時,把自己千萬的心聲組成一篇使人欣賞與喜愛的佳作。看着一摞摞讀書筆記本堆得越來越多,心中不由地生出一絲歡喜。它們是最珍貴的,它們的成功意味着我成長中一個巨大的成就,它們的輝煌意味着我將會綻放最美麗的生命之花。

我的心靈在書中慢慢昇華,書給了我最大的人生轉變。因爲它們,我沒有辜負金色的童年;因爲它們,讓我的青春沒有遺憾;更是因爲它們,才讓我有了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一顆善於體會生活的心。我懂得了感恩,誠信,寬容,堅強!

書築起我堅強的羽翼,閱讀伴隨我成長!

篇三:感動伴隨我成長

濛濛的雨絲清涼,輕釦着那塵封已久的記憶之門,燕語呢喃在青翠透亮的葉間,一份份感動在心底蕩起層層漣漪。

4歲。爺爺在桃樹下,夕陽把他的眨映得通紅,我一面品嚐着美味的桃子,一面聽爺爺講紅軍長征的故事。“那時候,沒得吃,沒得穿,日子苦啊!天天還有壞蛋,想把他們趕跑,很難啊,但他們不怕,最怕就是餓呀……”我一聽,舉起手裏的桃子說:“爺爺,咱們把樹上的桃子摘下來,送給他們吃,好不好?”爺爺笑了,說我傻。

那時候,不懂得什麼叫感動。

10歲。一羣稚氣的孩子坐在課堂上,端端正正地坐着,聽那戴着眼鏡的老師講孔繁森進藏的故事。“冰天雪地裏,那些藏族的老爺爺、老奶奶們很窮啊,沒有棉衣穿,臉都紫了,這時,孔叔叔就把他穿的毛褲脫下來給他們穿……”孔叔叔真好,心裏單純地這麼想,莫名地有一些哽咽,有點想哭的感覺。

那時候,有點懂得感動了。

17歲。一個美麗而充滿煩惱的雨季,我們的時間被拼命地壓縮再壓縮。我們浴血奮戰在會考第一線。老師們也陪在身邊,雖苦但也樂。師與生演繹着一幕幕動人的情節,把我們送上高等學府是所老師的希望,他們不圖回報,把學生的未來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如果能讓我有一次機會推薦感動中國2008年度人物,我一定竭盡全力把他們推向舞臺。

現在,我終於懂得了感動。

一路走來,十七個春秋就這麼從指間流淌過去,零零碎碎的故事拼湊出我懵懵懂懂的人生,用一顆虔誠的心挑撿出並不完美的感動,細細品味,伴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