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牀執業醫師考點:放射性腸炎病理分期

放射性腸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後惡性腫瘤經放射治療引起的腸道併發症。可分別累及小腸、結腸和直腸,故又稱爲放射性直腸、結腸、小腸炎。根據腸道遭受輻射劑量的大小、時間的長短、發病的緩急,一般將放射病分爲急性和慢性兩種。又根據射線來源放置的體內外位置的不同將其分爲外照射放射病和內照射放射病。在早期腸黏膜細胞更新受到抑制,以後小動脈壁腫脹、閉塞,引起腸壁缺血,黏膜糜爛。晚期腸壁引起纖維化,腸腔狹窄或穿孔,腹腔內形成膿腫、瘻道和腸粘連等。

臨牀執業醫師考點:放射性腸炎病理分期

  (一)急性期

在輻射期間或期後即可發生急性期的病理變化,上皮細胞變性脫落,隱窩細胞有絲分裂減少,腸粘膜變薄、絨毛縮短,毛細血管擴張,腸壁粘膜充血水腫及炎症細胞浸潤。病變直腸可見杯狀細胞肥大、腺體增生、變形,常有急性炎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脫落的粘膜上皮細胞形成的隱窩膿腫。通常在數週內達到高峯而後消退。如果照射量大而持久,粘膜可發生局部或瀰漫性潰瘍,其分佈與深淺不一,周圍粘膜常呈結節狀隆起,其四周的毛四血管擴張。粘膜病變易出血。

  (二)亞急性期

起始於照射後2~12個月,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再生和癒合,但粘膜下小動脈內皮細胞腫脹並與它們的基度膜分離,最後發生空泡變性脫落,形成閉塞性脈管炎。血管內膜下出現大量特殊的“泡沫巨噬細胞”,對血管放射性損傷有診斷意義。血管的閉塞導致腸壁進行性缺轎,粘膜下層纖維增生伴有大量纖維母細胞,並可見平滑肌的.透明變性,膠原含量減少,雖然如此,局部血供尚能滿足,但患者併發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血管硬化等。若同時出現心力衰竭,則腸壁出現嚴重血供不足,可引起直腸壁潰瘍、膿腫和直腸陰道瘻或直腸膀胱等形成。

  (三)慢性期

慢性期病變實質上是潛伏的血管閉塞引起的延緩病損。腸壁的缺血程度不同,慢性病變延延較久。病期與病變顯露時間長短不一,一般在放療後1~5年出現,小腸病變可在放閣後6年半出現。直腸慢性病損有在放療後10年出現。受損的腸段粘膜糜爛,可有頑固的鑽孔或瘻管形成,以及併發腸梗阻,腹膜炎、腹腔膿腫等。小腸病變嚴重時粘膜絨毛萎縮,引起吸收不良。直腸的慢性病變隊潰瘍糜爛外,殘存腺體杯狀細胞大量增生,可引起粘液和血便。晚期可發生癌變,但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