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兒科學考點:腦性癱瘓

腦性癱瘓是指出生前到生後1 個月內由各種原因所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臨牀主要表現爲中樞性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爲大家搜索整理的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兒科學考點:腦性癱瘓,希望對大家有用。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兒科學考點:腦性癱瘓

 腦性癱瘓

腦性癱瘓(cerebral palsy,簡稱腦癱)是指出生前到生後1 個月內由各種原因所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臨牀主要表現爲中樞性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本病並不少見,在發達國家患病率 爲1‰~4‰,我國爲2‰左右。

【病因】 , 多年來,許多圍生期危險因素被認爲與腦癱的發生有關,主要包括:早產與低出生體重、

腦缺氧缺血性腦病、產傷、先天性腦發育異常、核黃疽和先天性感染等;然而,對很多患兒卻

無法明確其具體原因。人們還發現,雖然近20 年來產科和新生兒醫療保健有了極大發展,但 腦癱的發病率卻未見下降。爲此,近年對腦癱的病因作了更深入的探討,目前認爲胚胎早期階 段的發育異常,很可能就是導致嬰兒早產、低出生體重和易有圍生期缺氧缺血等事件的重要原 因。胚胎早期的這種發育異常主要來自受孕前後孕婦體內、外環境影響、遺傳因素以及孕期疾 病引起妊娠早期胎盤羊膜炎症等。

【臨牀表現】

1.基本表現 腦癱以出生後非進行性運動發育異常爲特徵,一般都有以下4 種表現:

(1)運動發育落後和癱瘓肢體主動運動減少:患兒不能完成相同年齡正常小兒應有的運 動發育進程,包括擡頭、坐、站立、獨走等大運動以及手指的'精細動作。

(2)肌張力異常:因不同臨牀類型而異,痙攣型表現爲肌張力增高;肌張力低下型則表 現爲癱瘓肢體鬆軟,但仍可引出腱反射;而手足徐動型表現爲變異性肌張力不全。

(3)姿勢異常:受異常肌張力和原始反射延遲消失不同情況影響,患兒可出現多種肢體 異常姿勢,並因此影響其正常運動功能的發揮。體格檢查中將患兒分別置於俯臥位、仰臥位、 直立位、以及由仰臥牽拉成坐位時,即可發現癱瘓肢體的異常姿勢和非正常體位。

(4)反射異常:多種原始反射消失延遲。痙攣型腦癱患兒腱反射活躍,可引出踝陣攣和 陽性Babinski徵。

2.臨牀類型

(1)運動障礙性質分類:

1)痙攣型:最常見,約佔全部病例的50%~60%。主要因錐體系受累,表現爲上肢肘、

腕關節屈曲,拇指內收,手緊握拳狀。下肢內收交叉呈剪刀腿和尖足。

2)手足徐動型:除手足徐動外,也可表現扭轉痙攣或其他錐體外系受累症狀。

3)肌張力低下型:可能因錐體系和錐體外系同時受累,導致癱瘓肢體鬆軟,但腱反射存 在。本型常爲腦癱的暫時階段,以後大多轉爲痙攣型或手足徐動型。

4)強直型:全身肌張力顯著增高、僵硬,錐體外系受損症狀。

5)共濟失調型:小腦性共濟失調。

6)震顫型:多爲錐體外系相關的靜止性震顫。

7)混合型:以上某幾種類型同時存在。

(2)按癱瘓累及部位分類:可分爲四肢癱(四肢和軀幹均受累)、雙癱(也是四肢癱,但 雙下肢相對較重)、截癱(雙下肢受累,上肢及軀幹正常)、偏癱、三肢癱和單癱等。

3.伴隨症狀和疾病 作爲腦損傷引起的共同表現,一半以上腦癱患兒可能合併智力低下、 聽力和語言發育障礙,其他如視力障礙、過度激惹、小頭畸形、癲癇等。有的伴隨症狀如流涎、 關節脫位則與腦癱自身的運動功能障礙相關。

【診斷】 腦癱有多種類型,使其臨牀表現複雜,容易與嬰幼兒時期其他神經及肌肉疾病引起的肌無

力相混淆。然而,只要認真詢問取病史和體格檢查,遵循腦癱的定義,建立正確診斷並不困難。

1/2~2/3 的患兒可有頭顱CT、MRI異常,但正常者不能否定本病的診斷。腦電圖可能正常, 也可表現異常背景活動,伴有癇性放電波者應注意合併癲癇的可能性。

診斷腦癱同時,需對患兒同時存在的伴隨症狀和疾病如智力低下、癲癇、語言聽力障礙、 關節脫位等做出判斷,爲本病的綜合治療創造條件。

 【治療】

1.治療原則

(1)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嬰兒運動系統正處發育階段,早期治療容易取得較好療效。

(2)促進正常運動發育,抑制異常運動和姿勢。

(3)採取綜合治療手段:除針對運動障礙外,應同時控制其癲癇發作,以阻止腦損傷的 加重。對同時存在的語言障礙、關節脫位、聽力障礙等也需同時治療。

(4)醫師指導和家庭訓練相結合,以保證患兒得到持之以恆的正確治療。

2.主要治療措施

(1)功能訓練:

1)體能運動訓練(physical therapy):針對各種運動障礙和異常姿勢進行物理學手段治療, 目前常用Vojta和Bobath方法,國內還採用上田法。

2)技能訓練(occupational therapy):重點訓練上肢和手的精細運動,提高患兒獨立生活技能

3)語言訓練:包括聽力、發音、語言和咀嚼吞嚥功能的協同矯正。

(2)矯形器的應用:功能訓練中,配合使用一些支具或輔助器械,有幫助矯正異常姿勢,

抑制異常反射的功效。

(3)手術治療:主要用於痙攣型,目的是矯正畸形,恢復或改善肌力與肌張力的平衡。

(4)其他:如高壓氧、水療、電療等,對功能訓練起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