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仿真試題

點擊查看試題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2017中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仿真試題

1.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加以論證的是( )。

A.盧梭

B.洛克

C.誇美紐斯

D.赫爾巴特

2.在下列教學組織形式中,有利於高效率、大面積培養學生的是( )。

A.個別教學

B.班級授課制

C.分組教學

D.道爾頓制

3.教學活動中師生爲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而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稱爲( )。

A.教學組織形式

B.教學模式

C.教學方法

D.教學策略

4.教學過程的結構指的是教學進程的( )。

A.基本部分

B.基本內容

C.基本途徑

D.基本階段

5.將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統一起來,這是( )。

A.系統性原則

B.啓發性原則

C.量力性原則

D.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6.學生根據教師佈置的任務,在課上或課外進行實際操作,將已經學過的知識運用於實踐的教學方法是( )。

A.練習法

B.實習

C.實習作業

D.實驗法

  二、辨析題

7.現代教育的活動中心觀點就意味着活動應該成爲教學的目的和中心。

8.個別化教學就是個別教學。

9.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三、簡答題

10.簡述班級授課制的優點。

11.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是什麼?

  四、材料分析題

12.一位教師教授“因式分解”這一單元時,發現學生的基礎知識差別較大,於是對八位成績好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讓他們到圖書館自學《因式分解及其應用》一書。經過自學,他們完成了規定的習題作業,集體選編了幾十道有代表性的習題。教師將習題有選擇地按程度分別介紹給其他同學練習和討論,進一步推動了全班的學習,使全班提前五課時完成了“因式分解”單元的教學任務。

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師的教學行爲符合或違背了什麼教學原則,並簡要解釋。

13.對學生來說,由於知識基礎的差異和個性品質的不同,對新課程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比如,新課程提倡的研究性學習,就使很多學生不知所措。一個班少則有四五十人,多則有六七十人,要進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難度很大。據上課教師分析,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受益最多的'是那些主動性強的學生,三分之二的學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衆多的課堂實踐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學生,性格內向的學生只能做旁觀者。這種狀況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兩極分化。

對於新課程改革中遇到的這個問題,你認爲應該如何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採取什麼有效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學生在新課程改革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