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仿真題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2016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仿真題答案

1.【參考答案】D

【解析】圖式是皮亞傑的觀點;自我週一性是埃裏克森的觀點;力比多是弗洛伊德提出來的。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爲D。

2.【參考答案】B

【解析】少年期是11、12歲到14、15歲的時期,又稱學齡中期,大致相當於國中階段。它是童年期向青年期發展的一個過渡階段。

3.【參考答案】B

【解析】情緒狀態是指在某種事件或情境的影響下,在一定時間內所產生的某種情緒,其中較典型的情緒狀態有心境、激情和應激三種。心境是指人比較平靜而持久的情緒狀態。激情是一種強烈的、爆發性的、爲時短促的情緒狀態。應激是指人對某種意外的環境刺激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種心境情緒的表現。

4.【參考答案】D

【解析】主要的投射測驗包括羅夏墨跡測驗和主題統覺測驗。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驗、艾森克人格問卷和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均屬於自陳式人格測驗。故本題選D。

5.【參考答案】A

【解析】題幹所述情形屬於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對認識活動的成就進行評價時,產生的態度體驗。

6.【參考答案】B

【解析】心境是指強度較低但持續時間較長的情感,它是一種微弱、平靜而持久的情感,如綿綿柔情、悶悶不樂、耿耿於懷等。人傷感時,會見花落淚,對月傷懷,就是心境不好的表現。

7.【參考答案】B

【解析】皮亞傑按照認知結構的特徵把整個認知發展劃分爲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在前運算階段,認知發展主要表現爲:知覺集中傾向、思維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主義。在這一階段,思維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表現得最爲明顯。所以,本題選B。

8.【參考答案】C

【解析】根據埃裏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12—18歲屬於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階段,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個體組織自己的動機、能力、信仰及其活動經驗而形成的有關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9.【參考答案】B

【解析】性格是一種表現在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與之相適應的行爲方式上的心理特徵。因此,“自信、堅強、勤奮”屬於性格。

10.【參考答案】D

【解析】衝動型學生面對問題時總是急於求成,不能全面細緻地分析問題的各種可能性,有時還沒弄清問題的要求,就開始對問題進行解答。所以說,衝動型往往強調的是速度而不是精度。故本題正確答案爲D。

11.【參考答案】B

【解析】依據情緒狀態分類,情緒可分爲心境、激情、應激三種。其中,激情是一種爆發快、強烈而短暫的情緒體驗。例如。在突如其來的外在刺激作用下.人會產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緒反應。

12.【參考答案】B

【解析】個體處在挫折與衝突的情境中時,經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一些方法來減輕內心的不安,以恢復情緒的平衡與穩定,這些方法統稱爲心理防禦機制。常見的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轉移、退行、投射、補償、反向、文飾等。其中,反向是指將不能被自己的意識或社會接受的慾望和行爲以截然相反的行爲表現出來。如明明內心自卑感很重,覺得事事不如別人,但卻總表現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羈。

13.【參考答案】B

【解析】人的氣質類型分爲多血質、膽汁質、黏液質、抑鬱質。其中,多血質的人表現出有朝氣、熱情、活潑、敏捷好動、善於交際、善於適應環境變化,但注意力容易轉移,缺乏耐力和毅力、情感易變、體驗不深但明顯表露在外等特點。因此,正確答案爲B。

14.【參考答案】C

【解析】埃裏克森認爲,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爲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爲“心理社會”階段理論。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他認爲12—18歲階段的青少年會存在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這一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自我同一性。所以本題選C。

15.【參考答案】D

【解析】皮亞傑將兒童從出生後到15歲智力的發展劃分爲四個發展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的兒童的認知發展處於形式運算階段,已經可以進行抽象思維。所以本題選D。

16.【參考答案】A

【解析】認知風格是指個體在認知活動中所偏愛的加工信息的方式,即表現在個體對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上。目前研究較多的是場獨立認知方式與場依存認知方式、衝動型認知方式與沉思型認知方式。場依存性者對物體的知覺傾向於把外部參照作爲信息加工的依據,難以擺脫環境因素的影響。他們的態度和自我知覺更易受周圍的入,特別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善於察言觀色,注意並記憶言語信息中的社會內容。一般來說,在學科興趣方面,場獨立性者較傾向於喜歡自然科學,而場依存者則喜歡社會科學。數學、化學、物理都屬於自然科學,只有文學屬於社會科學。所以本題選A。此外,對此部分知識理解不清楚的考生,還可以通過對比四個選項直接挑出答案。四個選項中明顯A項爲文科類,B、C、D項爲理科類,而該題目爲單選題,故可推測本題選A。

17.【參考答案】C

【解析】巴甫洛夫用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解釋氣質的生理基礎。依據神經過程的基本特性,即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強度、平衡性和靈活性,劃分了四種類型。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強度,是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工作能力或耐力的標誌,強的神經系統能夠承受強烈而持久的刺激。平衡性是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相對力量。靈活性是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相互轉換的速度。膽汁質對應的高級神經活動過程是強、不平衡;多血質對應強、平衡、靈活;黏液質對應強、平衡、不靈活;抑鬱質對應弱。因此根據題意選擇C。

18.【參考答案】B

【解析】人格的特質理論源於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主要代表人物是奧爾波特和卡特爾。特質是決定個體行爲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組成元素,也是測評人格常用的基本單位。奧爾波特於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質理論。他把人格特質分爲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卡特爾提出了一個理論模型。分爲四層: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霍蘭德是美國著名的職業指導專家,他於1959年提出了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人業互擇理論,有著名的霍蘭德職業興趣問卷。斯騰伯格是美國心理學家,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人類智力的三元理論。

19.【參考答案】C

【解析】皮亞傑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成以下四個階段:(1)感知運動階段(感覺動作期,0—2歲):1歲時發展出物體恆存性的概念,以感覺動作發揮其圖式的功能。由本能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2)前運算階段(前運思期,2—7歲):已經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示外在事物,不具可逆性,以自我爲中心,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性。(3)具體運算階段(具體運思期,7—12歲):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解決問題,能運用具體事物的操作來協助思考,能理解可逆性與守恆的道理。(4)形式運算階段(形式運思期,12—成年):開始會類推,有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思考解決問題。

20.【參考答案】B

【解析】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爲的特有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因此B項易變性與人格內涵相悖,是錯誤的,是正確選項。人格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概念,反映了人格的多種本質特徵:獨特性、穩定性、整體性、功能性。

  二、簡答題

1.【參考答案】(1)少年期

少年期是指11、12歲到14、15歲的階段,是個體從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時期,大致相當於國中階段。這一時期的心理髮展主要體現爲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交雜,抽象邏輯思維占主導地位,並出現了反思思維。思維的對立性和批判性有所發展,但仍有主觀性和片面性。少年期的心理活動隨意性增強,能隨意調節自己的活動;獨立意識增強;社會高級情感迅速發展,道德行爲更加自覺。

(2)青年初期

青年初期是指14、15歲至17、18歲時期,相當於高中階段。

這是個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時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邏輯思維向“理論型”轉化,開始出現辯證思維,與人生觀相聯繫的情感佔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發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識,但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仍面臨分裂危機。意志上有時也會出現與生活相脫節的幻想。

2.【參考答案】人格的發展是個體社會化的結果,以下是影響人格發展的三個方面:

(1)家庭教養模式。權威型、專斷型、溺愛型和忽視型四種教養模式。對兒童的人格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2)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在學生社會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教師與學生的相互影響來實現的。

(3)同輩羣體。與同輩羣體的交往使兒童能夠進行人際關係和交流的探索,並發展人際敏感性,奠定兒童今後社會交往的基礎,促進兒童的社會化和人格的發展。

3.【參考答案】認知風格是個體在知覺、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加工和組織信息所顯示出來的獨特而穩定的風格,其差異主要表現在:

(1)場獨立型與場依存型。具有場獨立方式的學生,對客觀事物作判斷時,常常利用自己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來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具有場依存方式的學生,對物體的知覺傾向於以外部參照作爲信息加工的依據。

(2)沉思型與衝動型。在解決問題中,沉思型的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傾向於深思熟慮且錯誤較少,衝動型的學生傾向於很快地檢驗假設,且常常出錯。

(3)輻合型與發散型。輻合型認知方式是指個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爲蒐集或綜合信息與知識,運用邏輯規律,縮小解答範圍,直至找到最適當的唯一正確的解答。發散型的學生表現出思維沿着許多不同的方向擴展,使觀念發散到各個有關方面,最終產生多種可能的答案的特徵。

4.【參考答案】人格的特徵有:(1)獨特性;(2)穩定性;(3)整體性;(4)功能性。

  三、材料分析題

1.【參考答案】古希臘的醫生希波克拉底把人分爲四種類型:多血質、黏液質、膽汁質、抑鬱質。

(1)甲同學是多血質類型的人。因爲多血質的人活潑好動、敏感、情緒發生快而多變、注意力和興趣容易轉移、思維言語動作敏捷、善於交際、親切、有生氣,但也往往表現出輕率、不真摯等。

乙同學是黏液質類型的人。因爲黏液質的人安靜、沉穩、情緒發生慢而弱、言語動作和思維比較遲緩、注意穩定、顯得莊重、堅忍,但也往往表現出固執、淡漠。

(2)教師要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必須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學生的氣質類型,發揚氣質積極的一面,克服其消極的一面。

①依據學生的氣質類型,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教師可以讓甲同學發揮優勢擔任班幹部,教導其上課注意聽講、不要搞小動作,爲其他同學起到表率作用。要積極關注乙同學的情緒變化,多與其交流,同時鼓勵他參加班集體活動。

②依據氣質類型特徵,進行知識技能教育。對於甲同學,教師可以鼓勵他進行小組學習.在跟同學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對於乙同學,教師在課堂上可適當讓其回答問題,在答對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在答錯時也要給予鼓勵,激發其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

③教育學生認識和控制自己的氣質。教師在與甲、乙交流時,讓其慢慢認識自己的優缺點,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積極向他人學習。

2.【參考答案】材料中的調查結果以及學生的部分想法表明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有這幾方面:學習帶來的心理壓力,父母的期望造成的精神壓力,努力了但沒看到改善後的挫折感或由此引起的自信心不足,人際關係不協調,青春期對異性接觸的渴望與對戀愛的誤解間的矛盾。這些不良的情緒如果不能及時排解、調整可能會造成一定的不良後果或危害,比如:學生會有過激反應或舉措失常;學生的思維活動受抑制,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學生無法正確對待兩性關係等。爲了幫助學生面對、處理這些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情緒:

(1)教會學生形成適宜的情緒狀態

教會學生調節情緒的緊張度,使他們學會按自己的意願形成適宜的情緒狀態。

(2)豐富學生的情緒體驗

學生的不適宜情緒的產生,往往是由缺乏一定的情緒經驗引起的。教師應給學生創造不同的情境,使學生積累各種情境中的情緒體驗。

(3)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問題

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還不完善,對一個問題往往只從一個角度解釋,所以容易遭受挫折。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以發現問題的積極意義,從而產生健康的情緒。

(4)教會學生情緒調節的方法

教師的教最終是爲了學生能夠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因此傳授學生一些調節情緒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5)通過實際鍛鍊提高學生情緒調節能力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克服不良情緒狀態。養成積極樂觀的心理品質。同時注意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不良情緒的困擾,從而找到合理宣泄的渠道,這也有助於增強其心理抗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