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疆中學教師證考試《綜合素質》預測卷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2016新疆中學教師證考試《綜合素質》預測卷答案

1.C【解析】美國學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課程》一書,標誌着課程作爲專門研究領域的誕生,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課程理論專著。

2.A【解析】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是指學生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與現有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如果學生的發展水平處於“最近發展區”,那麼這正是最能敏感地接受教育的時候。“跳一跳,摘桃子”正是據此而提出來的。

3.C【解析】問題解決是通過內在的心理加工進行的,而用繩子打結不需進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問題解決。

4.A【解析】教學的首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務的實現都是在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中和基礎上進行的。

5.A【解析】將成敗歸因於努力程度,屬於內部、可控歸因,會讓學生認爲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這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6.B【解析】教育的階級性是指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的階級要求併爲它服務。它體現在教育方針、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內容甚至方法上。所以,本題選B項。

7.A【解析】本題考查變式的內涵。

8.A【解析】“龍”的形象是通過將鹿角、蛇身、鷹爪等九種動物的特徵黏合在一起得到的。

9.C【解析】再認是指人們對感知過、思考過或體驗過的事物,當它再度呈現時,仍能認識的心理過程。學生認出原題,說的正是再認現象。

10.A【解析】略。

11.C【解析】根據《教師資格條例》第五條規定,取得教師資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級及其以下等級的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擔任教師。

12.B【解析】略。

13.C【解析】強制搜身嚴重地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權,對學生以後的發展影響非常惡劣,因此學校應當對教師進行處分。

14.D【解析】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一個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徑。

15.C【解析】教育行政中央集權制是指教育行政權力集中於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地方各級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服從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或指導的教育行政體制。我國的教育行政體制基本上屬於集權制。

  二、填空題

1.近代社會

2.價值成分

3.拓展型課程

4.主題班會

5.人格特徵

6.行爲主義

7.建構主義心理學派

8.類創造

9.未成年人禁止進入

10.200

  三、判斷題

1.×【解析】“綱要信號”圖表教學法是蘇聯教育家沙塔洛夫創造的。它是以綱要信號圖表法爲核心的一整套教學法體系。

2.×【解析】略。

3.√【解析】略。

4.×【解析】課外活動的內容受中國小教學任務、培養目標和學生的特點及愛好決定。

5.×【解析】挫折對於挫折承受力大的人來說,不僅不會對其心理健康產生消極影響,還可以使其積累人生經驗,磨鍊意志,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6.×【解析】食物是巴甫洛夫實驗中的強化物,鈴聲與食物多次配對,引起狗的條件反射。

7.×【解析】專家型教師與新手型教師的主要區別不在於其知識量的多少,而在於知識表徵方式的不同。

8.×【解析】定勢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在解決相似或相同的問題時,定勢有助於人對問題的適應,從而能提高反應與解題的速度。對於變化的情境或問題,定勢常具有消極作用,會降低問題解決的效率。

9.×【解析】相對於傳統的階段性教育(重視和強調學校教育)來說,終身教育思想主張在時間上貫穿人的一生,在空間上打通了學校與社會、家庭的阻隔,拓展到全社會。因此,不能說終身教育主要是成人教育。

10.√【解析】個體自我意識發展經歷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和心理自我的過程,其中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開始發展和形成的。

  四、簡答題(答案要點)

1.(1)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設置問題情境,啓發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

(3)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將知識創造性地運用於實際;

(4)發揚教學民主。

2.安德森根據知識的不同表徵形式,將知識分爲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

(1)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是個人能用言語進行直接陳述的知識,主要用於區別和辨別事物。陳述性知識主要以命題和命題網絡的形式進行表徵,表象和圖式也是其重要形式。

(2)程序性知識即操作性知識,是一種經過學習後自動化了的關於行爲步驟的知識,表現爲在信息轉換活動中進行具體操作。程序性知識則主要以產生式和產生式系統進行表徵。

3.維果斯基認爲,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經完成的發展系統所形成的兒童心理機能的發展水平;二是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也就是說,最近發展區是兒童在有指導的情況下,藉助成人的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自解決問題所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兩個鄰近發展階段間的過渡狀態。

4.(1)在運用獎勵時,應堅持的原則有:①將物質性獎勵與精神性獎勵因素統一起來;②將即時獎勵與延時獎勵統一起來;③將目的性獎勵與過程性獎勵統一起來;④將獎勵當事人與激勵其他人相統一。

(2)在實施懲罰時,應遵循的原則有:①尊重性原則;②倫理性原則;③最少性原則;④確定性原則;⑤靈活性原則;⑥搗源性原則;⑦延時性原則。

  五、論述題(答案要點)

1.(1)中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①抽象邏輯思維逐漸佔據主導地位,並隨着年齡的增長日益成熟;②形式邏輯思維逐漸發展,在高中階段處於優勢;③辯證邏輯思維迅速發展。(2)對問題情境的思維有質的飛躍。主要表現在:①提問趨於探究性;②提問具有開拓性;③提問具有批判性。

2.(1)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與任務,是良好觀察的重要條件。(2)充分的準備、周密的計劃、提出觀察的具體方法,是引導學生完成觀察的重要條件。(3)在實際觀察中應加強對學生的個別指導,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①充分利用多種感官,提高其觀察的敏銳性、深刻性;②勤于思考。觀察時,要細緻耐心,學會運用比較。③指導學生觀察時要儘可能地運用言語。(4)引導學生學會記錄整理觀察結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寫出觀察報告、日記或作文。(5)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交流並彙報觀察成果,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品質。此外,教師還應努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與優良的性格特徵,如學習的堅韌性、獨立性等。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還應教會他們養成自覺觀察的習慣。

  六、材料分析題(答案要點)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規定,甲老師有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的權利;有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業務水平和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義務。甲老師的做法履行了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規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爲,不得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

乙老師要求嚴格,特別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這表明乙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所運用的教育方法(罰站)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有關規定。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禁止任何組織、個人製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賭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絡信息等;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人。丙青年的行爲違反了上述法律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