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中國文化概論》名詞解釋專項練習2017

機會總是留給又準備的人的。不知道考生們是否已經開始準備2017年自學考試了呢?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三份自學考試《中國文化概論》名詞解釋練習題,供參考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自學考試《中國文化概論》名詞解釋專項練習2017

  練習題(一)

1,中國傳統的整體思維:是一種重整體,重領悟,以經驗爲基礎的直觀思維。它把天,地,人,社會看作密切貫通的整體,認爲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處在一個整體系統之中,各系統要素之間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聯繫。

2.中國古代類比思維:類比思維是指依據事物(包括天地人,萬物)的外部特徵或內在屬性進行比照與聯繫的思維方式,中國傳統思維善於抓住事物之間的某種相關進行類比象徵,以達到由此及彼,由近及遠地分析與表述的目的。

3.中國古代辯證思維:辯證思維就是運用對立而統一的觀點,方法來認識,分析各種自然現象及其變化。中國古代辯證思維來源於對天地萬物兩兩對立而又統一的自然現象的考察與理解。

4.天人合一:主要包含兩層意義:第一層意義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從自然界的普遍規律。第二層意義是,自然界的普通規律和人類道德的最高原則;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這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一個獨特的觀點,起源於西周時代。

5,中庸:意爲“中是可以長久行用的典法”。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價值原則,是由孔子提出來的。“中庸之道”又可稱爲“中和之道”,它要求人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要過激,要求其適中,“無偏無頗”。

6.中和:意爲“經過對兩端的調整而達到和諧”。要在“兩端”(如高低,長短,大小等)裏面“允執其中”,即確實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調整以漸趨於和諧。

7.三綱:由西漢董仲舒提出來的三綱,即“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婦綱”,表現了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尊卑和隸屬關係。

8.五倫:是由孟子提出來的,即指父子,夫婦,兄弟,君臣,朋友五種人際關係。

9.五常:是由董仲舒提出來的,指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規範。

10,五倫十教。是孟子對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提出的行爲規範: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朋友有信。

11.前兆迷信: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指用神意或神祕力量來解釋前兆現象與未來事物之間的聯繫,是古代占卜發生的基礎。

12.教學相長:是指教和學之間存在着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對立統—關係。這一命題是《札記。學記》首先提出來的,它指出教學活動並不是單項的知識傳授過程,而是師生雙方都能受益,都能提到提高的雙向互動過程。

13.語言崇拜:原始人類賦予語言一種神祕的力量,認爲它可以改變自然,社會和人的命運。對它奉若神明,這就是語言崇拜。語言崇拜起源於語言巫術,在巫術中,用咒語就可以降妖除魔,這樣語言就有了特殊的魔力。

14.避諱: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語言禁忌,指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不能用漢字直接寫出其形,不能在口中宜呼其音。避諱之風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直到民國以前才被廢除,前後長達兩千年。

15.對偶:是用字數相等,句法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對語句,表現相對或相關的意思的一種修辭格。

16.頂真:是將前一語言片斷末尾的詞語作爲後一語言片斷開頭的詞語所形成的一種修辭格。

17.迴文:是指掉換詞的排列順序,正讀,倒讀都能成文的修辭格。

18.析字:是利用漢字形體可拆分的特點而形成的一種機智巧妙的表達方式。

19.字謎:是謎語的一個門類,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其特點是利用離合字形的方式來作字謎的謎面。

  練習題(二)

1.廣義文化:它是指人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共同創造並賴以生存的物質與精神存在的總和。

2.狹義文化:又稱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會集體(民族或階層)在長期歷史發展中經傳承屬積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質體現總體體系。

3.文化產品:它分廣義的文化產品和狹義的文化產品兩種。廣義的文化產品指人類創造的一切提供給社會的可見成品L既包括物質產品,也包括精神產品4.狹義的文化產品專指精神產品,純粹實用的生產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資材等,一般不稱爲文化產品。

4.文化內涵:它是把一些不屑於狹義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現出來,稱爲事物的文化內涵。如筷子屬於生活用品,只有實用功能。但它有產生的歷史背景,與民族飲食特點的適應性(也就是其樣式的民族化),各時代對其美化的方式,有關它的傳說故事以及命名的由來等等,這些都屬於它的人文精神屬性的表現,所以,就是它的文化內涵。我們平時說的“筷子文化”,就是針對所指事物的文化內涵而言的。

5.文化現象:指的是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某種外部狀態和聯繫。

6.文化事象:在某一歷史時期,某一國家(民族或地域)文化發展中帶有典型和標誌作用的事情反覆出現時,這種含規律性的現象稱爲文化事象。

7.文化觀念:一個時期某一階層或某一行業的人羣對文化問題所持的態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裏所表現的意識形態,諸如價值觀,審美觀等等,稱作文化觀念。

8.文化思潮:某種文化觀念及與之相關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時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對社會產生廣泛影響,爲多數人所贊同和奉行,形成一種潮流,稱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時代,一定的社會條件下,行政機構對文化領域的問題所頒佈的相關規定和對策原則。

10,民族文化;在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裏,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異與特色是劃分民族的標誌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劃分的依據。但由於歷史發展條件和文化本身的結構,功能等的特點,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發展中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爲每個民族文化都是獨特的,所以作爲一種價值而言,它們均處於平等的地位。

11.國別文化:它是以國家爲劃分文化的社會依據,多民族國家的文化就是在統一的國家內民族共同體的文化。

12,上層文化:指宮廷與上層文入所創造,擁有的文化。

13.底層文化:指民間文化。即不依賴於統治階級的廣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創造,擁有的文化。

14—,傳統文化:指的是以中華文化爲源頭,中國境內各民族共同創造的,長期歷史發展所積澱的文化。

15.文化傳統: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的文化,既因時因地而異又有一定的穩固性和延續性。貫穿於民族和國家各個歷史階段的各類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傳統。

  練習題(三)

1.制度文化:是人們爲適應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主動創制出來的有組織的規範體系。

2.宗法制:是中國古代維護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由父系家長制演變而成,到周代漸趨完備。宗法制在春秋時期瓦解之後,其影響長期存留在中國傳統社會之中。

3.君主專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爲核心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君主專制脫胎於原始社會後期的父權制。

4.三公九卿:秦朗統一之後,建立起來的中央官吏系統。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卿(太常,朗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分理中央事務。

5.三省六部制:隋唐以後,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權形式解決集權體制內的權力分配問題。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同爲國家最高政務機構,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執行等政務。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爲行政事務的職能管理機構,六部隸屬於尚書部。三省六部制的確立,表明了傳統社會中央集權管理體制的成熟。

6.郡縣制: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政治經濟的系列變動,土地兼併戰爭到處發生。在大國吞併小國之後,征服者大都將小國變成縣郡,以隸屬於自己的行政系統之下。這種郡縣制在戰國時代,已成爲各國國內一般行政區劃。秦漢時期以郡縣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建立起天下一統的王權體制,君主集權達到空前的高度。

7.科舉: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8,察舉制:漢代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都可以向皇帝舉薦賢士。這種由地主官僚察訪人才,向朝廷舉薦的方式,稱爲“察舉”。漢代察舉制度是中國科舉制度的雛形,它爲隋唐時期的科舉制的出現作了重要的鋪墊。

9.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時期建立的一套較察舉制度嚴格的選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設“中正官”,負責察訪本地人士,按其才德聲望評定九個等級,然後根據士人的品級;向吏部舉薦。九品中正制從其本質上看,同樣維護的是土族的利益。

10.明經科:在於察舉通曉儒家經典的人才,東漢開始設置。隋唐以後,漢代察舉考試中強調的儒家經學仍作爲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

11.詩賦取士:唐代科舉考試中最重視的進士科,進士試主要是詩文,是一種文學考試,因此唐代崇尚文學成爲一代風氣。在詩賦取士的利益驅動下,唐人創作熱情高漲,唐詩時代的形成與科舉制度有相當的關係。

12.行卷:唐代的科舉考試沒有後代那樣嚴格,考前的舉薦相當重要。爲了獲得達官貴人,社會名流的賞識與推薦,士子們在應試前,帶着自己平時所作的詩文投獻給名公巨卿,這種詩文稱爲“行卷”。

13.法律制度:是由國家統治者爲協調社會關係,保證社會秩序而創制出來的帶有強制性的制度規範。

14.《法經》:戰國時期,在各國普遍制定與公佈成文法的基礎上,魏國的李埋對諸國成文法進行了總結,製作了《法經》六篇,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初具體系的封建法典。

15.《唐律疏議》:唐高宗命長孫無忌對《唐律》進行考證,疏議,著成《唐律疏議》一書。公元454年唐高宗頒行《唐律疏議》是漢代以來對於法律註釋解說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與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經義法典化的範本。

16.“春秋決獄”:從董仲舒開始即以《春秋》的精神與事例附會法律,《春秋》經義不但成爲法律的補充,其權威性甚至還高於法律,

17.五禮:是古代國家禮儀制度,大約定製於周代。五禮分爲:吉禮,祭祀之禮;凶禮,死喪,凶荒之禮;賓禮,朝見之禮;軍禮,出征,田獵等禮;嘉禮,冠婚,飲食,賓射等禮。

18.“五服”:按傳統喪葬禮俗,親屬要依與死者關係的遠近親疏,穿戴不同的喪服“守制”,這本是周代的古禮,來自儒家禮制;漢代以後沿襲了這一喪服制度。傳統的孝服分爲五等,俗稱“五服”。宗法人倫關係與等級制度在五服禮制中得到最集中,最鮮明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