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架子鼓的雙擊練習

 架子鼓的雙擊練習

關於架子鼓的雙擊練習

一談到雙擊,一般初學者的反應可是又愛又怕。愛的是它的好用,怕的是技巧的難克服。因爲雙擊的技巧可以彌補單擊速度上的不足而滾奏也是以雙擊的基本技巧及概念爲出發點的。在開始練習雙擊之前請大家先參考小鼓首頁的Down&Up的技巧。

以的技巧概念爲出發點地去練習雙擊,應該是較有系統也較容易上手的一種練習方式。一般來說,Up在獨立運用的時候是較難使力的,也就是說較難打出大聲的效果。不過當Down與Up結合使用的時候,Up便可以很容易的打出你所想要的音量了。

通常初學者在開始學習雙擊時大部分都只是運用鼓皮的彈力去做出雙擊的效果。不過這種方法對音的清楚度來講通常顆粒會較不清楚,在穩定度上來說也較爲不佳的一種土法煉鋼的方法。

不過以兩個技巧相結合的練法,不但控制力好,而且以可以做出非常均量均等的兩個打點。在一開始練習時,以上面的譜例作爲最開始的練習方法。開始作這個練習時,先試着將第二點加重音的打出,因爲一般來說第一點通常可以輕而易舉的打出較重的聲音。而第二點通常較弱,所以首先以此種方式先訓練第二點的力度之後呢!!便可以較容易的打出均衡且等量的雙擊技巧了。下面的練習以四連音爲基礎,試著作出雙擊與四連音相平穩的聲音效果。

下面再跟大家介紹一些單擊與雙擊技巧相結合的複合式打點(Paradiddle)的練習方法供大家參考練習。這一種的打擊方式通常被使用於進行樂隊(Marching Band)。較少被使用於古典的打擊技巧。不過在有些時候還是可以運用上,特別是在打擊一整組的綜合樂器時可以很方便的運用此種手法。不過就我個人的觀點裏,此種練習方式是可以多方面兼顧的。不但可以練習好雙擊與單擊的複合練習,在往後有機會使用Paradiddle的時候,也可以很快的上手適應。

以上的練習,也是一樣使用節拍器,由慢到快的加速練習,速度最好練習到越快越好。練習時,注意手碗與手指頭的結合運用。

架子鼓的歷史與簡介

架子鼓又稱爵士鼓,它形成於本世紀40年代,它包含着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音色的手擊樂器和腳擊樂器。手擊樂器有小鼓、嗵鼓、吊釵等,腳擊樂器有大鼓、踩釵。在此基礎上,根據演奏的需要、可隨時增減附加打擊樂器。

架子鼓是用以演奏搖滾、扭擺及爵士音樂的打擊樂器,在長期的演奏過程中,形成一套固定的節奏類型,如迪斯克、倫巴、探戈、桑巴、恰恰、波菜羅等節奏。這些節奏型氣紛強烈、節奏鮮明,各自具有獨特的風格。

1.架子鼓的組成

架子鼓由低音大鼓、踩鑔、小軍鼓、桶子鼓(3-7個)、吊鑔(2-4面)所組成。

低音大鼓:用右腳自然平放在踏板上,敲擊時腳腕和腳掌鬆弛自然,腳隨踏板上下運動,腳掌不要擡的過高,除連續演

奏重音外,腳跟不要離開踏板。

踩鑔:用左腳,預備演奏時提起左腳跟,開始演奏時腳跟下腳掌上,腳掌下腳跟上,腳跟腳掌運動必須自然跟隨踏不板,

可擡的過高或動作緩慢。

小鼓:一般左右手都可以直扣腕式(手心向下)進行演奏。

手鑔:用右手,在踩鑔上採用直扣式敲擊各種節奏。

吊鑔:用右手,是代替手鑔演奏各種節奏,採用直腕式或直扣式,一般有槌頭敲鑔面,在演奏重音渲染強烈氣氛時,用槌杆敲擊鑔的邊沿處。大鼓(BD)小鼓(SD)低嗵鼓(FT)耳鼓(TT)踩釵(HH)大中立釵(CC)。

2.架子鼓的記譜

架子鼓的記譜用五線譜的低音譜表,即F譜表,低音大鼓在第一間,小鼓在第三間,耳鼓Ⅰ在第四間,耳鼓Ⅱ在第四線,大嗵鼓在第二間,大立釵分別記在上加一間,踩釵寫在下加一間。

架子鼓並無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據樂曲的需要去調定選擇。

3.演奏基本方法

(1)小鼓擊奏法:小鼓也稱軍鼓,是西洋無調打擊樂器中最主要的一件樂器,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勢,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勢。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腳需同時踩大鼓和踩釵,所以採用坐姿演奏。演奏時要姿勢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體自然放鬆。擊奏時,雙臂向上自然彎曲置於鼓面上,雙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關節和食指二三關節握鼓槌柄部,拇指與食指第三關節自然併攏,中指、無名指、小指掌心彎曲,與槌柄保持一定的間隙以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內側,拇指食指虎口處夾持鼓槌柄部,用無名指第三關節托住鼓槌底部。其它手指向掌心方向自然變曲成握球狀。

掌握了正確的持槌姿勢,還要有正確的擊奏方法。在訓練中一定切記擊奏二字,也就是說要彈擊。鼓槌擊打在鼓面後,須立即恢復擊鼓時的預備動作。擊鼓動作要完成於瞬間,而且有彈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結實、有力度,奏出豐滿的音響效果。初學者練習擊奏時還應注意擊奏位置,應擊在小鼓的中心點三至五釐米處。此外,還有邊擊法、制音邊擊法、交替擊奏法、滾奏等等。在練習時可先單手練,然後雙手練,也可雙手交替練習。

(2)低音大鼓踏奏法:低音大鼓用右腳踏擊,在通常情況下,腳跟踩在踏板的後端,以踝關節爲軸,用前腳掌踏擊踏板而帶動鼓槌擊打鼓面。踏擊時,大腿、小腿、腳部肌肉相應放鬆,槌頭擊鼓面後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環的踏擊動作。在極強擊奏時,可將腳懸起後用腳尖踏擊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個點上,從而加強踏擊的力度,得到預想的效果。

(3)踩釵踏奏法:踩釵用左腳踏擊,它的擊奏要領是將腳跟踩在踏板的後端,以踝關節爲軸,由腳前掌踏擊踏板,當腳前掌擊下後,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閉的`音響效果,這也是與右腳大鼓不同之處。

(4)嗵鼓擊奏法:嗵鼓擊奏要領同小鼓,在換鼓擊奏時,需用手腕帶動小臂和大臂,自然地運動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協調的動作。

 架子鼓的滾奏和壓奏

先說滾奏:方法通過控制鼓追均勻密集的擊奏形成一定的速度才稱知爲滾奏。(滾奏的概念在國外一些教材上對滾奏的解釋是單擊和復擊通稱滾奏,但要求了單擊的速度和復擊的速度,有些則分開論述,但到最後還是一個速度問題。)加強單擊和復擊練習是滾奏得以實現基礎。滾奏並不是完全的腕子,有時手指也能起到很大輔助作用,甚至有時手指的功勞更多。

再說壓奏:這種演奏方法是靠手腕的控制及鼓皮的反彈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技巧是表面上看很簡單其實很難練習的,開始先用你的鼓錘在鼓皮上反覆彈跳,然後要做到均勻,且在不同的演奏中還有很多連音的技巧,可不是想來的這麼簡單。練習方法正確速度要慢,要求每一下要讓鼓錘充分的在鼓面上彈擊並控制好鼓追的彈跳高度直至停止,再換另一隻手進行相同的練習(這裏說的是對稱式,標準式道理相同),尋找鼓槌在鼓面彈擊的感覺。練習到多次連續敲擊時要有腕子控制的配合。最好有有老師的演示,一定要做到力度均勻和節奏穩定。

架子鼓的持棒方法

影響著手與鼓棒間的一慣性,最重要的兩大觀念,就是鼓棒的控制與鼓棒的揮動。 在控制方面:主要是持棒的三種方式。

1.直腕式:左右手持棒一樣,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捏在鼓棒三分之一的地方,無名 指與小拇指自然併攏輕貼在後面,不要影響棒的運動,兩手手心相對,注意雙手的對稱與平衡,鼓棒敲擊點要相對集中。定音鼓、梯形木琴等基本都用此種腕法演奏。

2.標準式:右手如直腕式,左手虎口夾住距離鼓棒棒尾端約三分之一的地方,並擱在無名指與小拇指半握後的關節上,食指與中指自然彎曲,整個手形呈半握拳狀。掌心向內。以虎口拇指持棒,並以無名指與小拇指將棒托住,兩鼓棒呈九十度左右。左手以翻轉力量打擊。此種腕法主要用於演奏小軍鼓,以及爵士鼓奏法。

3.扣腕式:持棒與直腕式大致相同,但雙手要向內翻一下,使手心朝下,兩鼓棒集中於敲擊點上,兩棒呈九十度左右的角度。瑪琳巴琴、鋼片琴、爵士鼓以及室內演奏小軍鼓等均用此腕法。

不論何種方式控制鼓棒,均須靈活運用手臂、手腕及手指,尤其是手腕及手指,使雙手與鼓棒成爲一體,自然地運動鼓棒,輕鬆自如。

 架子鼓介紹

架子鼓

架子鼓是爵士樂隊中十分重要的一種無音高打擊樂器,它通常由一個腳踏的低音大鼓(又稱“底鼓”)、一個軍鼓、二個以上嗵嗵鼓、一個或兩個吊鑔和一個帶踏板的踩鑔等部分組成。鼓手用鼓錘擊打各部件使其發聲。爵士樂中常用的鼓錘有兩種,一種是木製的鼓棒,另外一種是由鋼絲製成的鋼絲刷。

在樂隊中鼓手掌握着樂曲的速度和節奏等重要環節,尤其是在爵士樂中,鼓手特別需要與其他樂手保持良好的合作狀態,比如"切奏"時鼓手的乾淨利落就在其中起着很大的決定作用。另外在爵士樂中,鼓音色的控制、力度的控制以及速度的控制都是體現鼓手技巧的重要因素。

架子鼓記譜

架子鼓的記譜用五線譜的低音譜表,即F譜表,低音大鼓在第一間,小鼓在第三間,耳鼓Ⅰ在第四間,耳鼓Ⅱ在第四線,大嗵鼓在第二間,大立釵分別記在上加二間和上加一線,踩釵寫在下加一間和上加一間。

架子鼓並無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據樂曲需要去調定選擇。五線譜的五條線,從下往上依次叫做: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第四線,第五線。

五線譜的六個間,從下往上依次叫做:第一間,第二間,第三間,第四間,第五間,第六間。

五鼓:底鼓,軍鼓,高音桶鼓,中音桶鼓,低音桶鼓。分別在的位置爲:第一間,第三線,第四間,第三間,第一間。

三鑔:吊鑔,節奏鑔(叮叮鑔),踩鑔。踩鑔有三種擊打方式:用腳踩踩鑔,手擊閉合踩鑔,手擊開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