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國小生的合唱能力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儘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驗,培養羣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合唱教學可以從輪唱開始,逐步過渡到多聲部合唱。”那麼,我們如何在國小音樂課堂中進行合唱教學,培養國小生的合唱能力呢?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合唱能力

一、提高國小生對合唱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強大動力。學生只有對合唱藝術有了興趣,他們才能自覺、認真地唱好每一個音符,充分領會歌曲所要表達的內容,從而注意各聲部的協調,努力體現合唱作品的藝術魅力。在合唱訓練中,我常讓學生欣賞一些短小、優美的中外優秀合唱作品,讓他們細心聆聽各聲部的旋律,訓練學生音樂的耳朵,提高合唱的聽覺能力。讓他們從音樂本身的旋律中體會合唱藝術的美,以此來培養學生對合唱的興趣。

二、培養國小生視唱技能和唱名音程感

在合唱教學中,視唱訓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當學生能較快地唱準自己的聲部,同時又能很快地熟悉其他聲部時,合唱訓練就能快速而順利地進行。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在學生學會歌曲之後讓學生唱一唱歌曲旋律的唱名,並在課前安排“每課一練”。準備一首短小的、有趣的視唱練習曲,低年級通過播放錄音的形式讓學生聽一兩遍,再跟着唱唱,到了高年級就可以出示曲譜進行簡單旋律的視唱了。

另外,低年級階段就要開始重視培養孩子的唱名音程感,這種感覺的培養,可以通過多聽純唱名旋律以及用唱名唱熟悉歌曲的旋律來實現。

三、培養節奏感,提高國小生合唱音準

我們的教材中有很多編得很好的節奏譜,教師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編配一些多聲部節奏,讓學生進行打擊樂合奏訓練,學生在玩樂中對節奏逐漸掌握;還可以把一首簡單的兒歌,如《小星星》在不同的調上讓學生分組同時演唱,先從兩組唱五度音開始,再慢慢過渡到三組,每組都是三度音演唱,讓學生體會不同的調性造成的聲部立體感等。學生不斷學習幾次以後唱準了,感受到合唱的美,在音準和節奏上,才能做到高低兩聲部的和諧統一。

四、採取靈活形式進行和聲訓練

如果我們給學生進行規範的單一的和聲訓練,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況且學生在這個年齡階段裏,學生的思維方式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單一的和絃音訓練既抽象又沒有旋律的美感,學生根本不可能配合老師教學。只有將和聲訓練融入遊戲活動、生活情趣之中,學生纔有興趣參與教學活動。當我們學完音符do、mi、sol後,教師立刻以拍手遊戲引導學生進行和聲訓練。

五、多種形式進行合唱訓練

不同類型的合唱形式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訓練難度要適中,才能調動學生學習合唱的積極性。因此,我們選編一年級音樂合唱教材時,一方面要選用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合唱演唱形式,多樣化地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保持和提高學生學習合唱的興趣。另一方面主要是將一年級教材歌曲簡單改編成具有合唱元素的歌曲,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容易達到合唱訓練要求,又可以減輕學生合唱訓練的額外負擔。

六、在實踐中鍛鍊國小生合唱能力

合唱教學中提倡開展“班際合唱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爲學生創設合唱實踐活動的平臺,並從中發現和培養合唱骨幹學生。在此基礎上,我校成立了我們自己的合唱團,常年堅持開展訓練活動,在活動中使學生們感受到合唱的藝術魅力。這樣的藝術實踐活動既可以很好地鍛鍊學生的合唱能力,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又能使學生受到集體主義的思想教育。

總之,爲了更好地培養國小生的合唱能力,需要我們用心去體味,去探索。以上種種僅僅是我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願能和各位同仁一起努力,進一步提高合唱教學水平,更好地提高國小生的合唱能力。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合唱能力 [篇2]

童聲合唱作爲一種高雅的音樂藝術形式在近幾年蓬勃發展起來。一個好的童聲合唱團,演唱出一首好的合唱作品,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深深的感染,而在美的背後,卻是合唱團全體人員無數次辛苦、系統的訓練。根據童聲合唱的特點,這些訓練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童聲合唱中聲音的訓練

1、引導兒童運用柔聲唱法。在兒童沒有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之前,輕聲歌唱能使兒童自然地體會到發聲器官在歌唱時的協調活動,能使他們逐步建立正確的聲音觀念對以後獲得輕鬆流暢的歌聲極爲重要。但輕聲唱並不是鬆垮無力的歌唱,而應該是在氣息支持下的輕唱。輕聲歌唱是手段,目的是把“無管制”的童聲先“管制”起來,爲以後更好地“放開”歌唱做好準備。童聲合唱中聲音訓練的第一個目標是獲得乾淨、柔和的聲音。這是指導發聲時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合唱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