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方案六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題研究方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題研究方案六篇

課題研究方案 篇1

一、 課題的提出

1、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人類邁入了新的世紀。新的世紀是一個人文價值逐步走向趨同的世紀,是一個對人確立尊嚴,尊重生命、尊重個性、個性自由、個體自律的世紀。新的世紀對教育教學提出了“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實踐精神、合作精神”等要求,提出了人的“獨立性、自主性、發展性”的要求。 2、新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的呼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體驗”爲核心,對教學提出了“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關注同學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倡議同學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滿足不同同學的學習需要”等要求。《義務教育全日制課程規範(實驗稿)》也對教學反覆提出了“體驗”的要求。這些要求的宗旨是呼喚轉變全體同學的學習方式,呼喚在教育教學中實行體驗性學習。3、國小語文教學的改革與發展。目前,國小語文教學正努力改變同學的學習方式,改變目前課堂教學“重結論、輕過程,重傳授、輕領悟,重知識、輕智慧”的現狀,實現《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的目標,促進同學積極學習、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目的。 4、小同學語文學習的特點。小同學活潑好動,語文學習的資料形象生動。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創設生動真實的情境,引導他們親臨實踐,在親歷中生成“真切體驗”,發生個性化見解,使課堂洋溢人文氣息,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二、課題的界定

(1)體驗是親身經歷、聯繫自身的體味。它具有親歷性、內發性和獨特性,是通過同學自身實踐來認識周圍事物的過程。它是優化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 (2)體驗性學習是重視學習主體的直接經驗,強調讓同學親歷語文實踐活動,與文本“親密接觸”,發生“內在意義的交流”(即“對話”),從而獲得真切的心理體驗。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皮亞傑的"認知學習"理論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人對外界的認識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動。""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發明的而不是簡單重複前人所做的事的人,這種人能有發明、發明和發現。" 2、蘇霍姆林斯基的"勝利教育"理論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爲:"勝利的歡樂就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而"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主要動力。"……他強調讓每一個同學都體驗到勝利的樂趣,從而對學習充溢興趣。 3、馬斯洛和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爲:學習是個人潛能的充沛發展,是人格的發展,是自我的發展。它是以同學爲主體老師爲主導,誘發同學自主探究、主動求知。 4、布魯克斯的“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認爲同學必需主動“投入學習”。死記硬背的知識是“無用知識”。同學必需在情境脈絡下與問題互動才幹真正理解。同學必需積極建構意義,通過內在對話與考慮過程,與他人互動,來理解脈絡與解決問題。

四、主要研究目標和主要框架

(一)研究目標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逐步改變目前國小語文教學中同學體驗不夠、感悟不深、個性解讀文天性力不強的現狀。我們認爲,在語文教學中,應以課堂教學爲主渠道,爲同學設立各種全過程親身實踐、親身體驗、合作探究的學習程序,引領同學通過聽、說、讀、寫、思、查、演等語文實踐活動,在“體驗感知、體驗感悟、體驗思維、體驗積累、體驗情感、體驗合作、體驗實踐、體驗創新、體驗挑戰、體驗勝利”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情商,促進知識的感知和內化,陶冶情感,開啓智慧,積累良好的學習、情感體驗,樹立較強的學習、實踐、創新的自信心,引領同學“積極的發現、建構、發明意義”,使“語文學習”真正成爲“一種被引導的發明”。 (二)主要框架子課題一:體驗性學習在國小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1、負責人:施彩萍

2、主要合作者:蘇詠梅 龔秋燕

3、研究內容:尋找識字教學與體驗性學習的最佳結合點;引領同學通過多種渠道體會漢字的構成方法,體驗學習漢字的樂趣,提高識字能力。子課題二:體驗性學習在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1、負責人:全柳芳

2、主要合作者:俞雲芳 楊聞豔 3、研究內容: 在閱讀教學中,引領同學進入文本情境,通過多種語言實踐活動,使同學深入體驗感悟,讀出個性化的理解,使課堂洋溢濃郁的“人文”氣息。子課題三:體驗性學習在國小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1、負責人:毛華芬

2、主要合作者:高葉芳 瞿燕

3、研究內容:

在作文教學中,精心創設情境,引導同學聯繫生活,深入體驗,把自身真實的見聞感受通過口頭、文字表達,積極構建“作文——生活”的橋樑,使同學樂於寫作、善於寫作。子課題四:體驗性學習在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實踐研究 1、 負責人:王曉君 2、主要合作者:仲怡新 金虹霞針對小同學活潑好動的特點,結合蘇教版小語教材,我們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引領同學從課內走向課外,積極動口、動手、動腦,在活動中豐富體驗、增加知識、提高能力。

五、課題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一)課題的研究對象太倉市朱棣文國小一(5)班、一(6)班、一(7)班、二(3)班、三(1)~(5)班、四(1)班、五(1)班、六(3)班。(二)研究方法: 1、比較實驗法:本課題的實驗研究在自然狀態下進行,選擇8個班爲實驗班。本校同年級其他班級爲對照班,在進行常規教學的同時隨機接受教育輻射。 2、調查法:通過觀察、問卷、測試等手段對同學參與體驗積極性,體驗感悟能力等方面進行評估。

3、理論探索法;通過查閱各種理論著作和研究資料,進一步明確體驗性學習的內涵和其能力培養方法。

3、經驗總結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時總結研究效果,進行階段性小結、調整、完善研究方案。 [中國-]

六、課題研究的時間和步驟

1、本課題的研究時間爲20xx年1月到20xx年11月 2、具體步驟:前期工作:選擇討論,申報立項第一階段: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 (1)完成

文獻資料的收集、學習。

(2)制訂課題方案,確立課題組人員和實驗班,做好組織發動工作。

(3)擬定若干研究子課題。

(4)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對課題進行論證,進一步修正、補充、完善。

(5)舉行開題會。 第二階段:20xx年7月至20xx年6月 (1)按課題方案進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探索語文教學中同學體驗性學習的戰略。

(2)課題組研究人員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做有心人,善於捕獲課題實施過程中的各類有價值的信息,和時記錄、存檔。

(3)通過座談、測試、觀察等方式,定期瞭解同學體驗性學習的進展情況。

(4)20xx年上半年舉行中期彙報,對研究過程中獲得的資料、數據、進行分析、彙總,撰寫課題中期研究報告,並通過課堂教學觀摩和子課題優秀論文等形式展示效果。

(5)邀請專家進行檢查、指導,根據課題進展情況相應調整課題研究方案。 第三階段: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通過中期彙報,發現問題,調整研究方案,進一步探索,積累資料。 第四階段:20xx年1月至20xx年11月 (1)對實施操作過程中積累的資料進行彙總、分類,做好資料的補充、完善工作。

(2)撰寫課題結題報告,邀請有關專家、領導對課題進行評審鑑定。

(3)寫出課題優秀論文,彙編優秀論文集。

(4)觀摩活動。

七、課題研究的預期效果

(1) 課題優秀論文集

(2) 課題優秀課堂實錄

(3) 同學體驗性學習效果展示

(4)課題彙報資料

八、課題的組織管理

課題研究方案 篇2

一.研究背景:

1.目前農村國中教學中存在了很多問題,大多數學生都是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物理教學面臨學生怕學、老師難教的現狀。如何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結構、怎樣提高教學效果?很現實地擺在教師面前。

2.近年來,我校在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方面做了以下工作:⑴我校開展了“合作課堂”的試點工作。⑵學校重視教研組、課題組的成立和建設,切實抓好課堂教學改革,學校結合實際,各教研組、課題組進行高質量課、彙報課、研究課等的觀摩。

二、研究價值:

1.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全面發展。

2.促進教師觀念和教學行爲的變革,從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並有助於提高教師科研水平。 3.改變陳舊的教學方式,建立開放的、適應當下教育形勢的教學體系。

4.形成全新的課堂教學設計模式、評價體系,有助於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凸顯學校辦學特色。

三、課題內涵(課題界定):

課堂教學設計與開發不僅是促進教師自我反思的一種動力,它還代表了觀察和組織再現現實的一種方法。在更廣泛的意義上,教學設計與開發可以被認爲是教師用來清晰地表述他們的觀察和表明他們的教育學理念的一種有用的工具。它能有效促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習興趣,並進行教學反思,並從自己的教學體驗中獲得有益的東西,或從編寫教學設計、分析他人的教學設計以及相互交流中強化自己的決策意識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四、研究內容:

1、構建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模式研究。

2、新課程理念下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管理研究。研究寬鬆有序、和諧健康的育人環境及開放型管理模式。

3、新課程理念下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效果評價研究。研究適合國中物理教學及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和手段。

4、新課程理念下物理課堂教學策略,制定研究通過教學程序、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學媒體,作業設計等因素的選擇和確定的研究,促進課堂教學最優化。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步驟、時間等)

(一)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從《物理課程新標準》、素質教育理論等書刊廣泛涉獵。

2、研究法。通過課題理論學習,教學設計的評析,教學過程的實施、評價等活動,檢驗研究成果。

3、總結法。在不同階段進行回溯研究,在反思和總結中,探討教材、學生、教師之間如何有機整合。

(二)步驟和時間:

1、準備階段(20xx年3月)。收集理論資料,學習相關理論,申請立項。

2、實驗學習階段(20xx年4月)。成立課題小組,擬定實驗方案,學習相關資料,確定實驗人員,組織學習,取經交流。

3、全面實施操作階段(20xx年5月-20xx年2月)。按課題實施計劃展開研究,開展研討、定期進行課堂教學觀摩和研討活動,開展經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動,在實踐中研究分析研究適合本校的教學設計和優化方法,進行論文交流整理,保管資料。

4、實踐總結階段(20xx年3月)。運用經驗總結法,收集資料,總結階段性成果,撰寫案例和論文,檢測比較,中期彙報,將實驗成果向全校推廣。

(三)總結結題階段:(20xx.3):

1、總結實驗成果,撰寫研究報告。

2、結題。

六、預設成果:

1、階段性成果

(1)相關學科關於課題的階段性小結、論文、經驗總結。

(2)優秀教學設計,特色個案。

2、總結性成果

(1)參與研究教師的心得與體會,

(2)論文、優秀教學設計、典型課件

(3)各種材料彙總總結

課題研究方案 篇3

課題研究是項複雜的探索性工作,又是一項有序的系統工程,需要很強的計劃性,要做到有序、有控,以確保課題研究的質量。因此,課題研究必須重視研究方案的設計。當研究者確定了研究課題後,就應爲完成研究課題的任務制訂必需的研究方案。 課題研究的方案(亦稱課題研究計劃)有多種形式。

它是合理組織課題研究活動的必要條件,是爲完成課題研究任務而詳細編製成的施工藍圖。在制訂課題研究的方案時,不僅需要認真考慮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具體題目、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條件、程序步驟,還應充分預計到可能遇到的問題與困難,留有備用的時間,增加調整、迴旋的餘地。在課題研究方案的制訂過程中,還應廣泛徵詢導師的意見,聽取同學的建議,多交流研究構思,多討論切磋課題研究的具體方祛,從而使整個課題研究方案趨向完善。

一般來講,課題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1.題目名稱

題目名稱是課題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要能畫龍點睛般反映整個課題研究的最主要的特徵。在確定題目名稱時,要着重考慮題目名稱與課題內容,尤其是與課題的研究論點之間的關係。一個好的題目名稱既可以揭示課題,又可以揭示課題的論點。題目名稱一般不宜過長。

2.選題依據

選題依據亦即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在課題研究方案中要明確扼要地闡明選擇本課題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出發點以及本選題研究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預期本選題研究可在哪些方面能有所突破、有自己新的見解或能在實際中解決哪些問題,藉以說明本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只有明確了本選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才能確保課題研究工作的價值,不至於偏離研究方向。

3.課題研究的範圍

課題研究範圍主要指課題研究內容、研究對象以及所需採用的資料、設備等方面的範圍。只有確定了課題研究的範圍,纔可能使研究工作能集中優勢兵力,有的放矢地進行。明確選題研究任務,做到有所爲,有所不爲,以避免徒勞無益的勞動。

4.課題研究的步驟、方法和時間進程

課題研究不能採用小農生產方式,幹到哪兒是哪兒。必須預先有個大致的安排,使所有課題的'研究人員都能做到心中有數。研究的步驟、方法和時間進程都是確保課題研究方案實施的具體保證。沒有這些研究工作的具體措施安排、時間保障,方案就會落空。因此,在確定課題研究步驟時要注意符合該課題的性質,在選擇研究方法時更要兼顧課題要求和研究者的特長以及可能提供的研究條件。在規劃時間進程時,要注意留出定備用時間,以應付那些原先預料不及的特殊情況的產生,做到有備無患。

5.課題研究的材料來源

材料(資料和事實素材)是課題研究必不可少的原料。只有明確課題研究的材料來源,並充分地擁有相關材料,才能使課題研究成爲有源之水,從而保證課題的研究能建築在堅實的事實基礎上,

課題研究方案 篇4

一、課題名稱

國小語文“自主、合作、學習型課堂教學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研究在學生與教師形成的學習共同體中,建立起自主建構、自我探索、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督的學習策略,通過 “生生互助”“師生互助”的學習形式,實現共同發展的高效、快樂的課堂。

在全面推進教育改革的基礎上,我們學校將以語文學科的研究爲帶動,以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和學校可持續發展爲前提,落實新課程提出的目標,促進學生自主健康的發展,調整教學關係,構建學生自主互助學習型的課堂。

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學校已經取得了許多成績,爲了進一步深化這一課題的研究,推廣研究的結果,延伸課題的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三、確定實驗年級和人員

4-6年級全部參與研究,1-3年級逐步滲透

本着有一定研究基礎、責任心強、有創造力等原則,在各年級、各學科重點確定以下研究人員:

語文:李文真、趙玲芳、趙瀅、吳敏瓊、鄭蓉、林水珍

四、研究的目標

1、研究個體教學特色,形成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

2、建構有效教學策略,形成教學建議和常規

3、建立課堂評價標準,引導和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4、構建先進課堂文化,促進師生和諧健康發展

本項研究在我們學校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氛圍。多數教師能夠正確把握構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理論基礎。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下面的近期目標:

1、讓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探索活動的最大熱情;

2、多數教師在教學中奠定合作學習的基礎,形成學生互助學習的習慣和氛圍;

3、部分教師形成自己個性的自主互助教學模式,並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有一定的研究方向。

五、研究的基本內容

(一)語文學科課型推廣與研究

1、推廣單元授課教學模式。“單元授課模式”的研究分爲三個層次:

(1)“課型研究 ”,以一個單元爲教學單位,自主確定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課型,一般用3-4課時完成一個單元的授課任務;

(2)“學案研究”,課堂學習形式的'研究,就是確定學生採用什麼方法,如何掌握知識,並落實教學效率的研究;

(3)“反思研究”,對於一節課的反思,由過去對教師的語言和行爲作重點反思,改爲對學生參與程度、學生學習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2、立體式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多數教師能夠接受在課堂上拓展學生的閱讀量,做到“以讀促教”。以前因爲缺少讀書資料,“主題學習叢書”“語文拓展閱讀”等材料已經解決了研究的困難。

本學期,我們規定語文教師根據年級的不同,每篇課文至少拓展1-3篇閱讀材料,具體研究的內容可以借鑑“單元授課模式”的三個層次。

3、當堂矯正反饋。學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內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師的糾正和反饋,教師應該通過檢測,及時瞭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將正確的信息及時地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糾正學習行爲。

4、小組劃分。爲形成有效的合作小組,在編排小組的時候,一般本着優生、學困生互相搭配的原則,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也可採取兩人合作的有效做法。

教師在充分利用合作小組的同時,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學生形成比較和諧的合作習慣,以便於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自主、互助學習。

六、研究的步驟

1、20xx年9月份—12月份爲探索實施階段。

每位教師在學習、討論、探究的基礎上,明確研究的內容,把握研究的方向,探索自己自主、互助、高效、學習型課堂教學的特點,並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學校實驗領導小組推門聽課檢查實驗落實情況。

2、從20xx年1月份—6月份開始,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學科特色使用階段。

每位教師都能自如地根據本學科的特色進行授課,並且取得很好的效益,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

3、20xx年9月—12月份,加強集體備課活動,集思廣益。

在自主互助學習型的課堂教學中,進一步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精神,屬於學生的自由空間加大,本階段就針對在課堂操作中生髮的影響教學效率的問題進行進行集體研究,探索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本階段中,學校將組織研究課、公開課、示範課等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展評活動,並且將從中選出部分優秀教師通過研討會、交流會等形式交流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及時釋疑答惑,推進課堂教學學科特色模式的順利行。

4、20xx年1月—5月份,研究展示階段。

學期結束前,教師們根據自己的實踐研究,要拿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個性教案,形成自己個性的教學模式。可以組織側重學案設計的評選活動。

5、20xx年6月,研究推廣階段。

在總結本學期的研究結果後,我們將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下學期的大範圍推廣研究方案。

七、研究的方法

1、調查法。本學期領導聽課的重點放在學生的綜合素養上,充分了解教師是否真正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如是否給學生一點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是否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探究;

是否給學生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是否給學生一個懸念,讓他自己去質疑;

是否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鍊;

是否給學生一個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是否給學生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是否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去發展。

通過聽課調查瞭解教師的具體研究情況。

通過對學生的諮詢瞭解調查教師的實際研究情況。

2、問卷法。教導處將進行學生問卷調查,瞭解教師實際的研究情況,及時發現研究中的問題。

3、交流法。通過教研組以及學校組織的集體研究交流,考察教師研究的具體程度。

4、測評法。充分利用一些活動,採用一些簡便、易於操作的現場測評方式,對課堂教學效率進行實際的考評。

八、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國小語文 “自主、合作、學習型課堂教學研究”課題實施方案,最終要通過真實的課堂,展示研究的結果。

我們將保存學校組織的各種圍繞課堂開展的具體活動材料,如:教學案例;課堂實錄等。

課題研究方案 篇5

課題研究是—項複雜的探索性工作,又是一項有序的系統工程,需要很強的計劃性,要做到有序、有控,以確保課題研究的質量。

因此,課題研究必須重視研究方案的設計。當研究者確定了研究課題後,就應爲完成研究課題的任務制訂必需的研究方案。

課題研究的方案(亦稱課題研究計劃)有多種形式。它是合理組織課題研究活動的必要條件,是爲完成課題研究任務而詳細編製成的“施工藍圖”。在制訂課題研究的方案時,不僅需要認真考慮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具體題目、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條件、程序步驟,還應充分預計到可能遇到的問題與困難,留有備用的時間,增加調整、迴旋的餘地。

在課題研究方案的制訂過程中,還應廣泛徵詢導師的意見,聽取同學的建議,多交流研究構思,多討論切磋課題研究的具體方祛,從而使整個課題研究方案趨向完善。

一般來講,課題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1.題目名稱 題目名稱是課題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要能畫龍點睛般反映整個課題研究的'最主要的特徵。在確定題目名稱時,要着重考慮題目名稱與課題內容,尤其是與課題的研究論點之間的關係。一個好的題目名稱既可以揭示課題,又可以揭示課題的論點。題目名稱一般不宜過長。

2.選題依據 選題依據亦即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在課題研究方案中要明確扼要地闡明選擇本課題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出發點以及本選題研究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預期本選題研究可在哪些方面能有所突破、有自己新的見解或能在實際中解決哪些問題,藉以說明本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只有明確了本選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才能確保課題研究工作的價值,不至於偏離研究方向。

3.課題研究的範圍 課題研究範圍主要指課題研究內容、研究對象以及所需採用的資料、設備等方面的範圍。只有確定了課題研究的範圍,纔可能使研究工作能集中優勢兵力,有的放矢地進行。明確選題研究任務,做到有所爲,有所不爲,以避免徒勞無益的勞動。

4.課題研究的步驟、方法和時間進程 課題研究不能採用“小農生產方式”,幹到哪兒是哪兒。必須預先有—個大致的安排,使所有課題的研究人員都能做到心中有數。研究的步驟、方法和時間進程都是確保課題研究方案實施的具體保證。沒有這些研究工作的具體措施安排、時間保障,方案就會落空。因此,在確定課題研究步驟時要注意符合該課題的性質,在選擇研究方法時更要兼顧課題要求和研究者的特長以及可能提供的研究條件。在規劃時間進程時,要注意留出—定備用時間,以應付那些原先預料不及的特殊情況的產生,做到有備無患。

5.課題研究的材料來源 材料(資料和事實素材)是課題研究必不可少的“原料”。只有明確課題研究的材料來源,並充分地擁有相關材料,才能使課題研究成爲有源之水,從而保證課題的研究能建築在堅實的事實基礎上,不至於成爲空中樓閣。

6.課題研究的條件要求 開展任何課題研究都需要—定的人力、物力、財力及設備等研究條件來保障和支撐。離開了必需的研究條件,課題研究是無法進行的。因此,在課題研究方案中,對開展課題研究需要哪些設備、設施,需要多少物質材料,需要多少研究經費等等都必須事先分類分項作出估算。當然,在確定研究條件時,要本着節約、高效的原則,儘量降低不必要的投入,爭取課題研究的效益能提高。這樣才能在課題申報和競爭中,增強自身競爭力。

7.課題研究的指導力量配備 高中學生搞課題研究,由於大多是科研新手,要使課題研究價值高而且能取得成功,指導力量的配備是至關重要的。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有沒有高質量的指導教師對高中學生課題研究往往起着關鍵性作用。必須選擇對研究領域熟悉,有真才實學的教師作爲高中學生課題研究的指導力量。實踐表明,一個好的指導教師不僅能對學生在課題研究的方法上給以指導,在成果涌現上給以點撥,更重要的是還能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對高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科研意識、規範的科研行爲、嚴謹的科研態度、百折不撓的科研意志、崇高的科研道德等,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選擇課題研究的指導教師,對高中學生來講,主要是在校內聘任。

課題研究方案 篇6

一,研究的背景

歌曲是詩歌和音樂的結合。本課題所指經典歌詞,主要包括近一百年來的一些中外著名歌曲的歌詞。與唐詩宋詞相比,這些歌詞既有詩歌的意境,又具有時代特色;與其它一些文學作品相比,這些歌詞是短小精悍的韻文,更適合國小生誦讀;與當前的一些流行歌曲相比,這些歌詞不但有動人的旋律,而且更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內涵。

我們看到,當前有許多流行歌曲並不適合國小生傳唱,卻能通過多種傳媒進入國小生的生活,它們污染了孩子的心靈,也污染了孩子的語言學習環境。一些港臺流行歌星更缺乏基本的漢語修養,助長了語病的社會流行。相反,經典歌曲是時代主旋律,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的優秀傳統文化,應該世代傳唱,然而時代變遷,許多經典歌曲正逐漸被下一代遺忘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們覺得,經典歌詞正是學習語文的寶貴資源。

二,研究的意義,目標

1,讓學生讀講經典歌詞,學習純潔美好的祖國語言,用歌曲旋律作爲閱讀理解的催化劑,使經典歌詞中的營養更好地轉化爲學生的語文素養。

2,以經典歌詞讀講活動爲載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有效利用網絡資源,實現語文,音樂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音樂素養,信息技術素養。

3,讓學生欣賞和傳唱經典歌曲,用詩歌和音樂合二爲一的美的薰陶代替空洞的說教,以美育促德育,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三,研究的內容

(一)相關的理論研究

1,孔子《論語》中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強調了詩,禮,樂三者的`教育功能。經典歌曲是否兼有詩,禮,樂的因素讀講經典歌詞是否兼有德育,美育,智育的功效

2,自1998年6月開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推出了一項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20xx年6月,"中華古詩文誦讀工程中的優秀傳統道德教育的實驗研究"成爲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我們是否可以認爲:經典歌詞是經典古詩文的現代版,讀講經典歌詞是古詩文經典誦讀的拓展延伸

3,歌曲旋律是溝通歌詞作者和聽衆情感的橋樑,它能否成爲國小生閱讀理解歌詞的催化劑其心理學依據是什麼

(二)實踐研究

1,編寫讀講經典歌詞實驗用書,準備相關材料

①製作用於網絡點歌的網頁,學生點擊相關的鏈接就能聽到上述所有歌曲的演唱

②編寫紙質《經典歌詞70首》讀本。

2,讀講經典歌詞

①利用課餘時間(隱性課程)

在教室裏經常性地播放一些經典歌曲VCD光盤,供學生隨意欣賞。

②專門開設15分鐘讀講經典歌詞小課程

時間爲下午1點至1點15分,即學校原來安排的情操課時間。

讓學生自主挑選一首歌詞,教師排出每個學生讀講歌詞的日程表,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當小老師,面對全體學生上臺主持,通過誦讀,提問,討論等互動環節,對所選歌詞展開合作探究式學習。

③結合語文課教學

讓不同主題的經典歌詞在語文學習的各個階段發揮作用,並熟讀成誦。例如:用經典歌詞來營造學習氛圍,用經典歌詞來加深課文理解,用經典歌詞來學習語言,用經典歌詞進行拓展閱讀。

④利用學生在家時間

讓父母和孩子一起聽唱經典歌曲,研讀經典歌詞,進行網絡點歌並查找資料,實現家校聯動,建設學習型家庭。

四,研究的步驟

1,相關的理論研究

2,資料蒐集,讀本編寫和網頁製作

3,前測

4,讀講經典歌詞的活動模式和教學策略研究

5,後測

6,撰寫研究報告

五,研究的預期成果

1,降低流行歌曲對國小生的不良影響,培養國小生對經典歌曲的興趣愛好,提高審美情趣,豐富課餘生活。

2,在讀講經典歌詞活動中學習政治,歷史等多方面的科學人文知識,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修養。

3,不借助書面作業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七十餘首經典歌詞約有五百個生字新詞,相當於兩冊語文課本的課後詞彙總量。

4,提高學生的閱讀鑑賞能力,尤其在感悟詩歌意境等方面。

5,在誦讀經典歌詞過程中培養語感。

6,在讀講經典歌詞過程中,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