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方案(彙總4篇)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才培養方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才培養方案(彙總4篇)

人才培養方案 篇1

一、我國高等院校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其成因分析

(一)學術界對法務會計的學科屬性爭議較大

法務會計作爲爲法律服務的會計,融會計學、審計學、法學、證據學、偵查學、鑑定學等多學科理論和方法於一身,屬於邊緣性學科,其學科屬性在法律界和會計界存在很大爭議。在我國,法學界較早介入法務會計研究,並已舉辦了兩屆法務會計專題研究會。他們認爲,司法會計包含法務會計,司法會計是法學的一個分支,司法會計活動是一種訴訟活動;會計界吸收國外觀點認爲,法務會計包含司法會計,司法會計是會計的一個分支(李若山、蓋地等),司法會計活動實質是會計在司法活動中的應用。激烈的門戶之爭成爲制約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瓶頸。

(二)法務會計專業未被官方認可,教育模式散亂,開設院校少

根據我國現行教育管理體制的要求,高等院校各層次學歷教育的專業設置由國家教育部認可,並列入專業目錄,法務會計屬新生事物,未被正式列入國民教育專業目錄,尚處於高校自由開展時期。近來,筆者通過文獻搜索、上網蒐集等方法得出如下結論:目前我國已有一批致力於法務會計教學的政法院校、綜合性大學和財經類院校在本科或碩士研究生教育中開展了法務會計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仍屬空白,開設方式基本可以分爲以下七種類型:

1.在法學專業本科教育中開設法務會計課程。如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均將司法會計課程設爲本科生教育的必修課。

2.在會計學專業或財務管理專業本科教育中設立“法務(司法)會計專業或方向”。如雲南財經大學、雲南財貿學院在會計學專業中增設司法會計專業方向,雲南財大將其改爲法務會計方向;渤海大學開始在財務管理專業下設法務會計方向;9月,河北職業技術學院試辦了首屆會計學法務會計專業。

3.在法學專業本科教育中開設“司法(法務)會計方向”教育。如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渤海大學等。

4.在法學專業開設法務會計專業碩士學歷教育。如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從起招收法務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

5.在法學專業或會計學專業開設法務會計方向的碩士研究生教育。如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管理學院、首都經貿大學會計學院、吉林大學、華東政法學院、復旦大學、渤海大學等。

6.在會計專業碩士中開設法務會計專業教育。復旦大學在招收的首批mpacc(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學員中,在全國高校首次開設了“舞弊審計與法務會計”專業,中國人民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也在mpacc中相繼開設了法務會計專業。

7.開展法務會計職業培訓。如中國政法大學已開展面向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註冊評估師、會計師、審計師、內部審計人員、各類商務調查事務所從業人員、在校的會計與財務管理專業方向的大學生與研究生的法務會計培訓。

(三)課程設置五花八門,尚未形成科學、系統、完善的法務會計學科知識體系

由於學科屬性未定、專業非正規化,導致法務會計教學理念、教學思路和課程設置的不統一。筆者通過上網搜查,得到了部分院校法務會計方向教學計劃信息,表1列示了較具有代表性的雲南財經大學、渤海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法務會計課程設置情況。

仔細閱讀表中資料可以發現,雖然上述三所院校法務會計所屬專業有別,課程名稱各異,但開設的法務會計課程仍呈現如下共同點:1.涉及學科領域廣,幾乎涉及到了會計學、審計學、法學三大領域,並主要以會計學課程和法學課程爲主,可以體現出法務會計人才知識結構應具有的特點。2.課程門數繁多,學生很難通過本科段或短期培訓予以領會和掌握,應用水平值得懷疑。3.法務會計課程幾乎是會計學和法學課程的疊加,是一個集會計學、審計學和法學課程的大集合,沒有實現交叉學科知識間的整合,更沒有實現交叉學科間知識的融合,到頭來,可能會導致既沒有培養出合格的會計師,也沒有培養出合格的律師,更不可能培養出合格的法務會計師的結果。這也正是法務會計學科屬性未定、專業設置不規範等因素的突出表現。

(四)合格的專業教師匱乏

合格的教師是培養人才的關鍵。目前,在開設法務會計課程或專業教育的院校中,承擔法務會計教學任務的教師或是會計專業教師,或是法學專業教師,既精通會計學、審計學理論,又精通證據學和法學理論與實務的跨學科複合型教師基本沒有。

二、我國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應當明確的事項

(一)明確界定法務會計的本質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本質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事物的本質是隱蔽的,是通過現象來表達的,不能用簡單的直觀去認識,必須透過現象掌握本質。我國學者對法務會計的界定呈多元化態勢,有運用型學科、會計行爲、會計職業、交叉學科等多種觀點,總體上呈“層林”狀態。筆者認爲:法務會計應是接受委託的法務會計師,爲幫助委託人解決在經濟生活中遇到的法律事件,以法律法規爲準繩,以會計資料爲憑據,以會計理論、審計理論和證據學理論爲基礎,以會計方法、審計方法和司法鑑定方法爲手段,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對涉事會計資料進行調查、取證、論證,並發表專家性意見或提供訴訟支持的一種法律性會計專業技術服務活動,旨在爲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和執法公正、公平提供專業證據,發表專家證詞和證言,或進行法庭辯論。

(二)理性認識法務會計的學科屬性

法務會計工作可以被看作是將會計語言記錄的會計事實翻譯成法律語言表述的案件事實,既能夠提供訴訟支持服務,也能夠提供會計調查服務,或是專家諮詢服務,其服務具有法律服務性、法律事項性、調查取證性、價值量化性、報告排他性等特點,是一個會計技術和法律技術並重的服務項目,這正是人們將法務會計列入交叉學科的根本原因。鑑於此,將法務會計界定爲雙重屬性的學科,分別在會計學科和法學學科下設法務會計專業,將有助於專業人才的培養。

(三)理清法務會計與註冊會計師和律師的關係

法務會計應經濟活動中發生的法律事件而產生,本質屬於具有法律性質的會計專業技術服務活動,法務會計信息表現爲表達專家意見和鑑定結論的書面報告,無疑使得其工作性質與註冊會計師審計和律師的'調查、取證與法庭辯護聯繫在一起,但是,法務會計並不是註冊會計師和律師的簡單相加,而是二者的完全融合。因爲從大量的會計信息中查找會計法律事實,不具備律師資格的註冊會計師是不能勝任的,而證實舞弊、虛假陳述等過錯行爲是否存在,確認過錯與損失之間的因果關係,並計量損失額,又是不具備註冊會計師資格的律師難以完成的。因此,可以理解爲:法務會計師是具有律師資格的註冊會計師,或具有註冊會計師資格的律師。

(四)科學定位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目標

目標是行爲的導向,目標明確、可操作性強是成功的關鍵。法務會計作爲一門新型的複合型邊緣學科,需要綜合素質的人才。美國會計學家貝洛各尼曾這樣描述法務會計人,他說一名稱職的法務會計人的構成應是1/3的商人、1/3的調查人員和1/3的會計人員。這種描述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跨學科的複合型人才。因而,借鑑國外經驗,綜合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筆者認爲,我國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應具有層次性和遞進性。大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教育應重點培養應用型複合人才,爲實戰領域輸送人才;博士研究生教育應重點培養研究型複合人才,爲教學、科研領域輸送人才。

三、適合我國國情的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一)儘快批辦法務會計專業,大力推廣法務會計學歷教育

在明確了法務會計學科屬性的基礎上,爲推動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教育部應當儘快批准設立法務會計專業。具體方案設計如下:

1.本科學歷教育階段,分別在會計學和法學兩大學科下設置獨立的法務會計專業,涉及全日制本科和雙學位、繼續教育和自學考試三種形式。

2.碩士研究生學歷教育階段,分別在會計學和法學兩大學科下增設法務會計專業,涉及全日制和同等學歷教育兩種形式,招收對象必須是會計學專業、審計學專業和法學專業的本科生,高校會計、審計和法律專業教師,以及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會計師和律師。

3.開創法務會計本碩連讀制。具體方案爲:吸收大學本科二年級成績優秀,並對法務會計感興趣的會計學、審計學和法學專業學生,實行六年制的法務會計專業本碩連讀制度。

4.積極鼓勵在法務會計碩士教育有成功經驗的院校,開展法務會計專業博士教育,填補我國法務會計專業博士教育的空白。

(二)構建科學的法務會計學科知識體系

在設計法務會計課程體系時,應當避免會計課程和法學課程的簡單疊加,堅持會計學、審計學和法學專業基礎理論課程爲先導,會、法知識融合課程爲主流,按照學歷教育層次層層遞進的原則進行,可以將專業課分爲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幹課兩大課程組羣,具體設計方案見表2。

(三)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開展法務會計雙向職業培訓

職業培養是專業人才速成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職業法務會計師還是鳳毛麟角,接受法務會計委託的人羣主要是註冊會計師和律師,他們往往因爲知識和技能的單一性而深感力不從心,迫切需要充電,他們的實戰經驗和感受會對高等學歷教育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因而,應當鼓勵已有一定法務會計教學經驗的院校積極開展面向註冊會計師、律師以及在校大學生和碩士研究會的法務會計職業雙向培訓。即採取高校專業教師和參與培訓的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註冊會計師和律師同時授課的培訓方式,一方面通過高校專業教師授課,豐富註冊會計師和律師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通過註冊會計師和律師對親身經歷的典型案例的介紹和解剖,使專業教師及在校學生感受實戰現場和獲取臨戰經驗,這是法務會計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重要通道,更是培養高水平法務會計教師和法務會計師的有效途徑。目前,中國政法大學開展的法務會計職業培訓已形成一定規模,其經驗很值得推廣。

人才培養方案 篇2

一、現狀分析

1.目前高職院校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尚未真正到位。創新和創業教育尚未變成高職院校師生的共同行動。原因是一部分管理者認爲,現在學校擴招,教育資源嚴重不足,能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就不錯了;一部分教師覺得現在生源質量下降,傳統意義上的學習質量都難以保證,還談什麼創新創業?大多數學生則在應付着各種考試,能否創新那是走上工作崗位以後的事。

2.“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性的確立。一是各種政策、制度和措施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體系,而只是在傳統培養模式基礎上的局部修正和補充;二是形式重於實質,在“雙創型”人才培養中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3.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強有力的目標導向。長期以來創新創業教育還沒有真正納入教師教學工作業績考覈範圍。對學生傳統單一評判模式的考覈制度和考覈方法依然在教學領域保持,成爲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雙創型”人才的“瓶頸”,阻礙着人才能力和素質的提高。

二、方案探討

1、轉變教育理念,實現創新創業的一體化教育創新與創業是一個辯證的統一體,創新是一個從新思想的產生到新知識、新技術、新產品或服務的發現、發明和設計的過程,創業是一個發現和捕捉機會並由此創造新產品或服務並實現其潛在價值的過程。創新是創業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是創業活動的最核心要素和最本質的特徵,是創業的靈魂和關鍵,也是創業可持續性的保障。而創業基於創新,並推進創新。高職教育“雙創型”人才的'培養也應實現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一體化。

2、確定“雙創型”人才培養目標“雙創型”人才的目標特徵有以下二個方面:一是“雙創型”人才應具有紮實的知識根基和較完備的知識結構;具有良好的自主學習、再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具有典型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具有敏銳的洞察力、獨到的思維方式,善於判斷和把握機會;具有高超的創新、實踐、實施和拓展能力;具有優秀的團隊精神和社會競爭力。二是“雙創型”人才也應該具有專業人才的行業特徵。

3、優化“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建立由學校培養與學生自我發展相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校內理論教學和模擬教學與校外實踐教學相結合、國內社會形勢教育與國際背景教育相給的開放式教育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校、社會在“雙創型”人才培養中的多元作用。

4、創新“雙創型”人才培養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習過程比學習的結果更爲重要,要摒棄傳統的以講授式爲主的教學方法,積極推行以下三種教學方法:一是案例教學法,通過組織學生討論一系列實際存在案例,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使學生掌握有關的專業技能、知識和理論;二是模擬教學法,運用模擬器或模擬情境使學生在接近現實情況下扮演某個角色,並和其中的人或事產生互動,以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以培養學生資訊獲得、動作技能和決策等能力;三是“實戰”教學法,在一個真實的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中,使學生在現實情況下扮演某個真實的角色,開展業務工作,以達到真實的學習目的。

5、強化“雙創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育爲了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要求,不斷更新和優化實踐教學內容,增加綜合性、設計性、開放性、創新性實訓內容,確保學生在實訓教學環節中得到充分的基本技能和創新能力訓練。

6、改革考覈方式考覈內容應以針對學生的能力、素質與創新因素進行檢測,要儘量具有挑戰性、競爭性,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慾望、創新激情,能激勵學生不遺餘力地去探討、鑽研;在考覈標準上,把創新因素作爲最主要的評判指標。採用開放式、靈活多樣的考試方式,建立以開卷考核、分散考覈、過程考覈等爲主要形式的考覈方式。

7、建立保障機制一是健全組織機構,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領導小組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中心,負責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加強對“雙創”教育的組織、協調和管理。二是健全規章制度,制定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指導意見,將“雙創”教育納入規範化、制度化管理。三是設立“雙創”專項基金,對學生的“雙創”活動進行專項資助。

三、結束語

本文旨在確定“雙創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分析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與“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差異,在創新創業教育中人才培養模式如何進行轉型提供探討方法。

人才培養方案 篇3

一、專業名稱

軟件工程

二、學 制

4年

三、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相互協調,具有紮實軟件基礎理論、開發實踐、項目組織和管理能力,能夠運用先進的軟件工程方法、技術及工具,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軟件分析、設計、開發、測試與維護、項目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工作,獲得軟件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安全意識、實踐能力、創業精神,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四、培養規格

根據“基礎適度、口徑適中、特色突出、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培養規格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軟件工程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軟件工程的基本訓練,具有軟件開發的實踐能力和經驗,軟件項目組織的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質,具有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與能力:

(1)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及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具有信息獲取及處理能力;

(2)掌握軟件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軟件需求、設計、實現、評審、測試、維護以及過程管理的方法和技術,瞭解軟件工程規範和標準;

(3)具有軟件項目分析、設計、開發、測試和管理等方面的實踐能力。

(4)瞭解軟件工程領域的前沿知識、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5)具有軟件開發和初步科學研究的'能力,在工程實踐中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6)掌握一門外語,具有一定的外語閱讀、寫作和交流能力,並達到規定的等級要求。

(7)具有一定的工程項目的組織與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

人才培養方案 篇4

摘要

本文以瀋陽科技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爲例,歸納了瀋陽科技學院生物工程專業新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思路,包括培養目標的調整,培養模式的轉變,課程體系的優化以及考覈方式的改革。旨在爲培養應用型生物工程專業人才提供助力。

關鍵詞

生物工程;人才培養;應用型

隨着社會的發展,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國際競爭日趨劇烈,生物工程技術顯現出重要的地位,生物類專業人才需求量有着長遠發展勢態。但目前國內的生物領域就業形勢仍較爲冷淡,最主要原因是畢業生理論基礎不紮實,實踐經驗過於缺乏,缺乏創新精神,對工作條件要求過高,這些直接導致就業形勢低迷。因此,培養專業知識豐富,實踐技能強,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生物工程專業人才成爲了高校培養人才的新目標,由此引發的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就迫在眉睫。瀋陽科技學院作爲新建本科院校,在對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上,根據自身實際,科學定位,強化特色,努力嚮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向轉變。

1調整培養目標

爲了深入貫徹國家對於推動本科高校嚮應用型轉變的實施意見,依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辦學定位,結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在進行了大量的專業調研後,瀋陽科技學院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了調整[1],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意識、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與工程素質,系統掌握現代生物技術、生物工藝技術和生物工程設計等專業基礎理論,具有良好的理論分析和實驗研究能力、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可在多領域從事生物工程產品生產、工藝設計、生產管理、新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等崗位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爲新的培養目標。新的培養目標強調了三點內容:思想意識的完善,專業基礎的鞏固以及實踐技能的提升。

2轉變培養模式

爲了更好的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轉變培養模式,瀋陽科技學院生物工程專業採取“3+1”培養模式,3年理論與校內實踐學習,1年校外實踐學習。

第1學年,通過公共課程、創新創業環節等方面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優秀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健康的身心,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能力[2]。

第2學年,通過專業基礎知識和相關基礎實踐課的掌握,培養學生專業方面的理論基礎和親自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3學年,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及專業方向課的延伸,使學生在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將學科基礎知識運用到工程實踐中,真正掌握專業知識及工程領域的動手實踐能力。

第4學年,通過校外實習環節和畢業設計(論文)的綜合訓練,使學生參與到生產的每一環節,更好的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做到學以致用,爲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做好準備。

3優化課程體系

在課程設置上,首先加大了實驗及實踐所佔學時比例,由原有的24%增加到32.5%,其中對實習學時的增加及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增加是實踐環節增加的重點。在實習方面,加強校企合作,構建實訓基地,加大學生實習環節;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面,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立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精神,激發學生對專業的興趣,轉變學生的擇業就業觀念,培養學生獨立操作、獨立分析能力。

其次,對於專業方向課的開設,是本次課程體系改革的另一特色,生物工程專業相對於其他專業,涉及的`課程範圍比較廣[3],因此,爲了突出培養學生的特色,對本科生物工程專業進行了專業方向劃分,分爲食品生物方向、生物環保方向及生物製藥三個方向。在這三個方向中分別設置了食品生物技術、食品安全分析與檢測、環境生物技術、環境生物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生物製藥學等專業方向課程。所分方向均爲當前社會發展人才需要的主流方向,有效的緩解了學生畢業後面臨的就職範圍大而不精的問題。

4改革考覈方式

對考覈方式進行改革,增加了平時成績所佔比例,由以往的平時成績30%,卷面成績70%調整到平時成績40%,卷面成績60%。而平時成績的構成也由單一的考勤、作業調整爲有課堂測試、課題報告、出勤、課堂積極性以及作業等多方面構成的多元化形式。對實驗、實踐環節的考覈增加了實踐操作的考覈比例。考覈方式的調整旨在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動手能力,緩解學生平時上課散漫,期末複習單純背誦,一卷定乾坤的不良現象。

5結束語

本文歸納了瀋陽科技學院生物工程專業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思路,其中,新的培養方案具有以下三個特色:一是思想意識培養的完善,二是專業基礎的鞏固和延伸,三是實踐技能的夯實與提升。旨在培養應用型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但如何確保好的培養方案的順利完成也是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中之重,這其中還包括了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革等諸多問題,總之,生物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必須落到實處,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優化和改革。

參考文獻:

[1]劉鑫,陳存武.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以皖西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爲例[J].中國大學教學,20xx(12):40-42.

[2]樸美子,王瑩.高等農業院校生物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xx,21(23):117-119.

[3]劉慧.生物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探索[J].教育現代化,20xx,4(2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