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一、長期以來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中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如何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1、教師比較片面地注重“模仿”教學,經常在教學活動中要求幼兒按照故事的內容進行原文複述,生動的語言教學在教師的操作下成爲一種幼兒機械的複述活動,表演活動中也要求幼兒按原文的對話進行角色表演,個別幼兒表演的動作違反原文內容的常常會受到老師的指正,這種被動授受式、依葫蘆畫瓢的教學顯然嚴重阻礙了幼兒創造性的發展。

2、兒童詩歌、兒歌的教學中以“老和尚唸經”爲主,重認知方面的要求,體驗和感知經驗少,機械重複,死記硬背:忽略了提升幼兒的審美情趣和能力,評價幼兒學習效果經常是檢查幼兒的背誦能。

3、教學形式上卻很少研究幼兒在什麼形式下學的最愉快,說話的機會最多;教學中主要採用靜態的掛圖和幻燈,創編活動受到侷限:一直沿襲着:教師示範(兒歌、故事)——幼兒聽——教師提問——幼兒回答的形式;這樣的教學限制了幼兒的再創造,忽視幼兒的需要。

4、教學過程中所提問題單一,例如:故事裏都有誰?他們在做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等。以回憶式、封閉式爲主,沒有給幼兒更多的思考、想象和選擇的餘地。

隨着教育改革的發展,這樣的教學已經不適合人才發展的需要,“學會創造”是當今世界教育發出的強音。我們應在語言文學活動中注重激發幼兒產生強烈的創造需要、創造興趣和創造精神。

二、

1、利用多樣性、啓發式、開放式的提問,發散幼兒的思維

《綱要》指出:“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鑑於此我們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應“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利用巧妙的、多樣性、啓發式、開放

2、注重語言教學組織方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提高幼兒思維水平

長期以來,上課和教師有組織的集體活動是幼兒語言文學教育活動的主渠道,甚至是唯一的渠道。許多教師認爲語言文學教育活動是非常正規、嚴謹的教育活動,幼兒只能整整齊齊的坐着、通過教師預先設計好的程序和步驟進行。這樣做,壓制了幼兒的個性,無法使幼兒的語言文學活動成爲幼兒主動探究和學習的活動。因此,多種形式的教育組織方式纔是幼兒學習的主渠道。

幼兒自發的個別和小組活動更能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教師應支持和引導幼兒這些活動。集體活動也應在此基礎上擴展和生成。例:在教學中鼓勵幼兒改編和續編故事結局。幼兒喜歡爲故事主人公創造出生活情景,喜歡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解決故事中的問題。教師把握教育時機,提出討論問題,給幼兒提供了表達的機會和條件,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這些內容建立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符合他們的興趣與需要,如此引導幼兒探索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爲故事編出多種結局,這既包含了幼兒對故事情節的大膽想象和合理推測,同時也反映出幼兒對待生活的態度,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促進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幫助幼兒用表演的方式進行文學創造活動,教師將故事改編成童話劇,用藝術化的聲音、動作等表現出來。教師可複述旁白,幼兒表演對話,也可以進行即興表演。在這種活動形式中,幼兒的情緒高漲他們喜歡扮演角色,在表演中賦予角色一定的思想感情,能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表現人物的心理特徵。

3、注意激發幼兒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以提供給幼兒更多的發揮創造能力的機會 幼兒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的,幼兒只有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尋找到適當的語言形式表達自己的交往傾向,選擇適當的策略展開與他人交談,根據不同的情景的需要運用適當的方法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才能獲得語言交往中成功的體驗。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爲幼兒創設敢說、愛說、會說的語言環境和學習條件,使幼兒成爲語言的主動建構者。 首先我們要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幼兒有樂於表達和交流的內容。要想讓幼兒說話,就要爲他們提供說話的內容,創造有話可說的條件,使幼兒有話可說。並在各種環境中實際運用語言,提高語言應用水平。

再有就是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應利用大衆傳媒帶來的視聽文化,影響幼兒語言的發展,多利用衆多視聽手段,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聽、看、講、做、想充分地積累語言經驗,以提高幼兒創造性語言的運用能力。例如:讓幼兒創編廣告詞:根據某一電視話題進行談話討論。

總之,我們在語言教學的活動中應激發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注重運用靈活多樣的語言教學形式,促使幼兒運用豐富的詞彙

《如何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