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習慣的方法

  一、引導學生學會識字方法

培養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習慣的方法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而且活潑好動,如果死板地去理解生字的字形結構,死記硬背,很快,他們就會厭煩,結果會是事倍功半,因此選擇恰當的識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的識字方法有以下幾種:

1、表演動作識字。如“跑、跳、抱”等一些表示動作的字,可以讓學生做動作表演,這樣既記住了字形又能理解字義。

2、通過組詞說句識字。學生最喜歡玩的識字遊戲就是開火車,可以通過開火車比賽的方式,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給生字組詞或者造句來識字。

3、通過漢字加減法識字。如:日+月=明;人+門=閃;父+巴=爸,這種整體入手的記字方法,既可以鞏固已學的漢字,又增加了漢字的趣味性,深受學生的喜愛。

4、用換偏旁的方法記憶形聲字。如“清”換成“目”是“睛”;換成“蟲”是“蜻”。這樣的記字方法,可以擴大識字範圍,而且無形中已經滲透了比較學習的方法,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通過賞圖識字。有着鮮明色彩的圖畫,對學生很有吸引力。配了圖畫的漢字,會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當再次看到同樣的圖畫時,就會很快回憶起相應的字,這樣對漢字的記憶會更加深刻。

6、通過聯想形象識字。抓住漢字音形義的結合,可以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通過“猜謎語,編謎語,編順口溜,編故事”等方法識字。如:一朵花兒真奇怪,晴天家裏栽,雨天門外開(傘)。大雨下在田上(雷)。田上長草(苗)。這些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法,同時也能夠培養他們的求知慾和想象力。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有選擇、有目的的運用這些識字方法,並且適時向學生滲透這些識字方法的好處,經過不斷地引導和培養,學生會很快掌握,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

  二、培養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習慣

《語文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強調:“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所以在生活中識字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識字量,而且讓學生所學的知識有了用武之地。作爲教師,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習慣。

  1、激發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熱情,就會變被動爲主動,變無心爲有心。在生活中識字要從興趣開始,因爲興趣是一切學習的源動力。學生最感興趣的是貼近他們生活的內容,學習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因此要利用學生周邊環境,藉助課堂教學,努力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而及時對學生識字積極性的熱情鼓勵,也會大大激發學生的識字慾望,提高識字興趣。

  2、鼓勵學生隨時隨地識字。

我們提倡識字與生活相結合,不僅是識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現代社會多元化教育的需要。學生生活在這個多彩的世界中,漢字隨處可見,如廣告牌、各種物品、商標的名稱、使用說明書、每天在電視上看到的字幕……這些都爲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識字環境。教師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把認識的字做成卡片,或者從報紙、使用說明書等資料上剪下認會的字,貼在自己的識字冊中,藉助這種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地在生活中識字。

  3、給予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

學生有了新知識的積累,就會有展示的慾望。所以,教學中要給學生創造相互交流的條件,當他們把自己製作的生字卡片或識字冊拿出來與別人分享交流時,他們心中的自豪感會再次激勵起主動識字的慾望,而這種相互間的交流反饋也擴大了識字量,鞏固了識字效果。

《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國小低年級識字應遵循“識寫分開,多認少寫;下不保底,上不封頂;快樂識字,主動識字”的原則。教學中,我們應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爲主,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能力,以識帶讀,以讀促識,讓學生享受識字帶來的快樂。